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一種思維的慣性嗎?


╭(╯^╰)╮

竟然不是個案例分析題是簡答題

伐開心!

已知:不可為

試辯論「為之作為慣性」。

答:偽命題

太低估你的主觀能動性了吧!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在我看來就是「口嫌體正直」的古體

其實你就是想為之

給你個情景假設吧。

晚上12點,你在打dota,一般這個時候你該睡了,這時候你也困了,但是你還是堅持打遊戲,不是因為你的慣性太大,而是因為你的潛意識決定,我要打dota,只不過「去睡覺」這個信號強烈了點,又有正能量乾爹的支持,才讓你決定它是對的。而反過來,如果換成熬夜複習,明天就考試,不看書就掛科,你還會決定不可為嗎?這時候複習站在了制高點上啊~

你的思維在欺騙你。

碰到這種事情,你也不想對吧,但孩子犯傻老不好,多半是廢了……

三觀沒錯盡干蠢事,再怎麼想也沒用啊

給你一個反射治療的方案

平時老愛玩手機的,摸一下手機,刷一下空間,打一頓就好了。在疼痛中建立起最簡單有效的反射,經常刷空間是不對的。那不就不刷了嘛~我家狗不好好上廁所我就這麼乾的……太狠了?男人嘛~要對自己狠一點(什麼邏輯!)特么腫成豬頭了你還玩么?還玩啊?你喜歡被揍嗎?不然……你還是看看醫生吧OTL

有特殊情況嗎?

有。

比如嗑藥了,干出極端的事情了,你去咬人了,不是因為你認為咬人是對的,而是因為你得到了錯誤的信號,前方的人肉是香噴噴的,我餓極了(ˉ﹃ˉ)做出了你認為對,但其實很荒唐的決定。

這種情況下,只能說,快吃藥,不要延誤黃金救援時間。

老夫就是這樣喜歡瞎說實話的漢子!


謝邀

我覺得這是蠢


謝邀。

我覺得這要看題主在什麼語境和定義下說這個問題。

如果是具體的解決問題,抱著功利的態度,那麼已經知道不可能實現而還執意去做,這就好像有人一心要造永動機或者南轅北轍這樣的典故一樣,至少本著經濟的原則是不可取的。

然而「知其不可而為之」這種思維未必完全不對,因為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些事情(甚至是有許多事情)是不應該抱著功利的態度去對待的。最重要而且每個人都離不開的一個事情就是「活著」。沒錯,我就是想說說被人們都說爛了的「人為什麼活著」這個問題。

真的說爛了,我也沒什麼新東西,但是為什麼還是想說,是因為這個問題里說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算是我的座右銘之一,其中特殊的含義源自一篇著名的文章,其實是個演講稿,講話人是梁啟超,題目叫做《為學與做人》。原文隨便什麼谷歌百度都可以搜的到。我這裡僅僅粘貼一點和「知其不可而為之」有關的部分:「仁而無憂」:

怎麼樣才能不憂呢?為什麼仁者便會不憂呢?想明白這個道理,先要知道中國先哲的人生觀是怎麼樣。「仁」之一字,儒家人生觀的全體大用都包在裡頭。「仁」到底是什麼?很難用言語說明,勉強下個解釋,可以說是:「普遍人格之實現。」孔子說:「仁者人也。」意思是說人格完成就叫做「仁」。但我們要知道,人格不是單獨一個人可以表現的,要從人和人的關係上來看。所以仁字從二人,鄭康成解他做「相人偶」。總而言之,要彼此交感互發,成為一體,然後我的人格才能實現。所以我們若不講人格主義,那便無話可說;講到這個主義,當然歸宿到普遍人格。換句話說,宇宙即是人生,人生即是宇宙,我們的人格,和宇宙無二區別,體驗得這個道理,就叫做「仁者」。然則這種仁者為什麼就會不憂呢?大凡憂之所從來,不外兩端,一曰憂成敗,二曰憂得失。我們得著「仁」的人生觀,就不會憂成敗。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遠不會圓滿的,所以《易經》六十四卦,始「乾」而終「未濟」。正為在這永遠不會圓滿的宇宙中,才永遠容得我們創造進化。我們所做的事,不過在宇宙進化幾萬萬里的長途中,往前挪一寸,兩寸,那裡配說成功呢?然則不做怎麼樣呢?不做便連這一寸都不往前挪,那可真是失敗了。「仁者」看透這種道理,信得過只有不做事才算失敗,肯做事便不會失敗。所以《易經》說:「君子以自強不息。」換一方面來看,他們又信得過凡事不會成功的幾萬萬里路挪了一兩寸,算成功嗎?所以《論語》:「知其不可而為之。」你想,有這種人生觀的人,還有什麼成敗可憂呢?再者,我們得著「仁」的人生觀,便不會憂得失。為什麼呢?因為認定這件東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連人格都不是單獨存在,不能明確的畫出這一部分是我的,那一部分是人家的,然則哪裡有東西可以為我們所得?既已沒有東西為我所得,當然也沒有東西為我所失。我只是為學問而學問,為勞動而勞動,並不是拿學問勞動等做手段來達某種目的——可以為我們「所得」得。所以老子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你想,有這種人生觀的人,還有什麼得失可憂呢?總而言之,有了這種人生觀,自然會覺得「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自然會「無人而不自得」。他的生活,純然是趣味化藝術化。這是最高的情感教育,目的教人做到「仁者不憂」。

嗯,大概的意思就是人生如此短暫,人如此渺小,人做的所有的事情其實都是沒有意義的。人總是有所求,但是所求的東西其實都是微不足道,而真正有意義的卻永遠達不到。如果把這份功業局限在一個人的人生,那就更是幾乎什麼也做不了了。從宇宙的視野觀看,確實這是事實。這個殘酷的事實催生出幾種態度:

第一種是徹底的消極,或者及時行樂,淪為犬儒主義者,更有甚者無惡不作,過把癮就死。

第二種是佛家的「有求皆苦,無求乃樂」,主張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也就是根本無欲無求。

第三種就是梁啟超說的「知其不可而為之」,這種態度其實就是拋棄了功利主義的思想又不完全消極,有所求,但是不求達到,在過程中體驗人生成長的樂趣。

我的理解就是:人要樹立一個燈塔,這個燈塔就是完美,這個燈塔是沒有瑕疵的,是自己明明知道永遠達不到的。因為如果這個燈塔樹立得不好,一旦有一天達到了那豈不是無欲無求空虛無聊了?第二,不要因為這個燈塔不能達到就放棄努力,燈塔的目的不是要我們到達燈塔,而是為我們的行動指明方向。方向是這個「目標」的唯一的意義,而我們是否成功蘊含在我們行動的一點一滴,和結果毫無關聯。

帶著這個態度和思維模式來思考判斷,什麼「人為什麼活著?最後還不都是死?」,什麼「我註定努力一輩子也成功不了,該怎麼辦?」「我非常努力但是還是很渣,我的努力是不是白費了?」「談了8年的戀愛最後分手了,是不是浪費時間?」這樣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我們唯一應該懊惱的不是結果,而是我們沒有努力,沒有做正確的事情,沒有向著燈塔前進。在想向燈塔前進的路上,如果按照功利的角度想,大家都是失敗者,如果非功利的角度講,努力的人就是成功的。

到這裡可能有人覺得說的太空太玄,那麼我舉個非常非常具體的例子:

比如我明天要考試,那麼我要制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是多少呢?如果100分滿分的話,咱們就定120分吧,對,定一個永遠達不到的分數(其實就是掌握精通所有的知識點,這在精益求精的理論上講是不可能的),然後向著這個目標積極努力準備,當我們走出考場或者甚至走進考場的一瞬間,成敗已定,和考試分數已經完全無關。因為努力到什麼程度自己是最清楚的,「知其不可而為之」這種成功觀不應該受到最後公布出來的分數的影響。如果沒有努力,99分甚至100分也是失敗的,是應該自責的;如果努力了,0分也是成功的。帶著這個態度,就做到「仁者無憂」的第一部分了。「仁者無憂」第二部分可見上面的引用,至於梁啟超提出的「知而不惑」和「勇而無懼」本人也覺得非常有深度,感興趣可以搜來看看。

我自問自己也還沒有完全達到「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境界,但是這至少是我認同的價值觀,也一直是我前進和努力的方向。前一陣子有個話挺流行,叫做「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大概也是這個意思吧。


不是思維的慣性,而是行為的慣性

就像明知鬧鐘響了再不起來要遲到,卻依然賴在床上不起,正是思維明知要起,而行為延續了躺著的慣性。


是一種信仰


不是慣性,而是一些人的X性心理學方面。

中文裡的「不可為」有不同的兩種意思:

1、某規則下不可為。

2、某規則下可以為,但事情本身不可為。

整句理解為」...硬要為「。

除了」沒得選擇,因為不為也不行「這種思維外,

還有就是 一些人的X性,具體請諮詢心理學家。


看是什麼情況


推薦閱讀:

《批判性思維教與學》:迷宮中的嚮導
「思」與思維著的我——笛卡爾和康德自我觀的異同
思維的框架
邏輯「我沒學過物理,但是我熱愛,難道就不允許我發表一些看法么?」,有什麼問題么?
佛法所指的「著相」究竟是什麼?

TAG:思考 | 思維 | 思想 | 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