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挫外敵的約翰尼斯四世皇帝

Yohannes IV(1872-1889)

槍杆子里出政權

當英國遠征軍在1868年撤離埃塞時,內皮爾將軍贈送了一批步槍給提格雷大公(即後來的約翰尼斯四世皇帝)。

另外,我查了一下英軍遠征阿比西尼亞使用的步槍是史耐德步槍,這是英軍歷史上第一種發射類似現代子彈的制式步槍,首次在遠征阿比西尼亞的實戰中投入使用。該槍為單發後裝步槍,有效射程500米,最大射程1800米,射速為10發/分鐘,在全世界服役一直到1901年,後來被馬提尼-亨利步槍所取代。

憑藉這些現代化的步槍,約翰尼斯四世力壓群雄,在1871年先後擊敗了阿姆哈拉大公和拉利貝拉大公。

1872年1月,加冕為約翰尼斯四世皇帝。

然後他向戈賈姆省和西邊的Begemeder省進軍,在1878年向紹阿王國進軍,迫使上面所有地區接受他為阿比西尼亞皇帝-萬王之王。

衣索比亞的稱號比較有意思,自成一個體系:一個省或地區的首領可以為RAS(阿姆哈拉地區)、KASSA(提格雷地區),類似於王子,國王或西方的公爵的級別。而有實權的省份則成為NEGUS,皇帝的意思。但是全埃塞的共主則為NEGUSA

NEGAST,意思是King of Kings, 萬王之王。

比如1878年,約翰尼斯四世皇帝就賜給紹阿國王NEGUS的稱號,在1881年賜給戈賈姆國王NEGUS的稱號。他甚至還想賜給另外兩個重要地區Begemeder和提格雷的首領NEGUS的稱號。

可以看的出來,約翰尼斯四世皇帝的統治與提沃多思皇帝不同,他主要依靠提格雷地區的地主階級維持統治,而對全國的其他地區,只要臣服於他就不再委派自己的官員去管理地方。雖然內部各個大公或國王也會為了爭奪地盤而大打出手,但是整體而言,約翰尼斯四世皇帝的勢力還是大於其他任何地方國王的勢力,這為團結整個國家一致對外奠定了內部基礎。

埃及的擴張

埃及在1821年吞併了蘇丹,直接與阿比西尼亞接壤。1865年奧斯曼土耳其將紅海西岸的蘇丹港和馬薩瓦港轉讓給了埃及總督。到了1872年,時任埃及總督在一位瑞士探險家兼馬薩瓦港的總督Munzinger的勸說下,計劃征服埃塞北部高原。這位探險家先後給法國顧問團和埃及官方效力,常年活動在東非和阿拉伯半島。

看到四年前英國人遠征的成功,埃及總督心動了。

然而,這四年是一個歷史環境急劇變化的四年。西方列強加緊搶佔廣大亞非殖民地。

1868年,日本開始推行明治維新。而大清帝國江南製造局的機器已經運轉了3年。

奮力一搏的尚能在歷史潮流中暫時圖個自保,而盲目自大的,只能墜入深淵。

1869年中,美國大陸鐵路網貫通。

1869年底,蘇伊士運河開通,紅海航道身價倍增。

此時的埃及總督有兩個夢想,一個是完全控制尼羅河流域,保障埃及母親河的用水安全。另一個就是安全控制紅海,保障蘇伊士運河的安全。(今天,紅海的安全問題隨著厄利垂亞的獨立,衣索比亞成了一個內陸國家而得到解決。尼羅河的問題則因為埃塞建了一座大型的復興大壩截斷了青尼羅河再次引發地緣緊張。)

為此,埃及總督積極備戰,大量招募歐洲僱傭軍和美國內戰老兵。

1872年,埃及總督派遣Munzinger向厄利垂亞內陸進發,在厄利垂亞大公的幫助下,佔領了卡倫和其他厄利垂亞內陸地區。在17-19世紀,由於商路的衰敗,厄利垂亞地區的地位已經大大下降,成了紅海西岸港口和阿比西尼亞皇帝之間權力真空的地區。村落長老依靠傳統來維持秩序。

在割讓了達爾富爾地區之後,埃及總督立馬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埃塞高原-號稱東非水塔。

1875年,為了包圍阿比西尼亞並截斷阿比西尼亞的商路,埃及總督派遣了幾路遠征軍,分別佔領了塔朱拉港(今吉布地港以北)、澤拉港(今吉布地港以南)、柏培拉港(索馬利亞蘭地區),同年佔領了埃塞東部穆斯林的中心城市哈勒爾。

開局一切很順利。

皇帝的反擊

然而這一切小動作都看在阿比西尼亞皇帝的眼裡。他積極採購軍火併邀請英國探險家訓練軍隊。

1875年11月7日Munzinger率領一支2000人的遠征軍從馬薩瓦港向埃塞東部的阿法爾地區進發,結果被伏擊,未有人員生還報告,Munzinger本人也在戰鬥中被殺。

11月16日,一支2500名步兵的埃及軍隊在厄利垂亞境內的Gundet山谷被阿比西尼亞軍隊伏擊,雖然裝備雷明頓步槍和12門山炮,埃及軍隊仍有上千人被殲,大部分步槍和全部的大炮被阿比西尼亞軍隊繳獲。殘餘的人在美國僱傭軍官的帶領下逃回了馬薩瓦港。

為了穩定民心,埃及軍隊失敗的消息被總督刻意壓制了。

第二年,埃及總督組織一支兩萬人的軍隊,挺進到厄利垂亞內地的Gura小鎮並建立了軍事堡壘。

Gura小鎮之戰是兩國決定性的一戰。1876年3月7日到9日,阿比西尼亞軍隊開始圍攻埃及人的堡壘,據參戰的美國軍官估計,阿比西尼亞軍隊大概有6萬人,可查到的數據說是只有3萬人。雖然阿比西尼亞軍隊只帶了一門火炮,也沒有發揮什麼作用,但是大部分阿比西尼亞士兵裝備有火器。

阿比西尼亞軍隊居高臨下進行射擊,埃及軍隊傷亡慘重,內部甚至發生了踩踏。後來埃及軍隊組織反擊,但是被阿比西尼亞軍隊擊退。在阿比西尼亞軍隊的進攻下,埃及軍隊潰不成軍。埃及被繳獲的兩門火炮今天依然在阿克蘇姆存放著。

1876年,戰爭掏空了埃及,埃及政府宣布財政破產,引發了國內革命。埃及征服埃塞高原的雄心落空了。

到了1882年,英國直接出兵,佔領了蘇伊士運河,吞併了埃及。埃及成了英國的殖民地。

同年,蘇丹馬赫迪大起義,埃及軍隊被包圍。到了1885年,埃及人的勢力徹底地從東非退出了。

【昨晚亞的斯亞貝巴突然停電。我聽到一聲悶響,估計變電站爆了。這一部分是挑燈寫的,明天再更。

今天周日,白天出去浪了一天。晚上的時候,電力恢復了。繼續把昨天沒寫完的補上,下面是更新的內容】

1884年,馬赫迪軍隊開始圍攻喀土穆。十個月之後的1885年初,喀土穆城被攻破,蘇丹總督戈登和7000名守城士兵全部被殺。戈登,就是參與過第二次鴉片戰爭,火燒過圓明園,組建過洋槍隊「常勝軍」與太平天國軍隊在蘇南作戰受到過慈禧太后賞賜的黃馬褂的英國人。而英國派來的援軍,準備期間慢悠悠,路上行軍慢悠悠,終於在戈登死後兩天抵達了喀土穆。

同一時期,埃及還有很多軍隊被圍困。

苦戰蘇丹馬赫迪軍隊

1884年6月,在埃及的宗主國英國的安排下,埃及與埃塞簽訂了Hewett 條約。條約中規定,埃及退還佔領的厄利垂亞內陸地區,埃塞可以自由使用馬薩瓦港轉運貨物(包括武器)。作為回報,埃塞幫助埃及軍隊突破馬赫迪軍隊的包圍從蘇丹經埃塞撤離到馬薩瓦港。

馬赫迪大起義後,很多埃及的軍隊被蘇丹穆斯林軍隊圍困。在蘇丹方面看來,埃塞對埃及軍隊的施以援手,就成了蘇丹的敵人。

蘇丹的哈里發命令軍隊攻擊埃塞人。

搶劫的軍隊被約翰尼斯四世的猛將阿魯拉(Alula)於1885年9月23日在Kufit擊敗。

蘇丹和埃塞交接的地方有兩個緊挨著的小鎮,分別是蘇丹的加拉巴特(Gallabat)和埃塞的默特馬(Metemma)。 這兩個小鎮位於埃塞貢德爾到蘇丹喀土穆的交通要道上。蘇丹馬赫迪軍隊以這兩個邊境小鎮為基地,進攻埃塞。

1887年1月,埃塞戈賈姆省的大公攻擊了蘇丹馬赫迪的軍隊,並洗劫了邊境小鎮。

作為反擊,1888年1月馬赫迪軍隊洗劫了歷史名城--貢德爾,並擄走了很多居民充當奴隸。【上面提到的戈登同志,抵達蘇丹之後所做的一件事就是打擊蘇丹的奴隸交易。當時西方歐洲國家,廢奴主義興起,而大部分非洲國家,包括蘇丹和埃塞,還在從事奴隸貿易。奴隸貿易的板子有一半沒有打在非洲人自己身上。】

約翰尼斯四世皇帝勃然大怒。

他本來懷疑紹阿國王摩尼里克與義大利人有勾聯,此時正在紹阿地區與摩尼里克皇帝對峙。約翰尼斯聽從了部下的建議,攘外先於安內,轉而迎擊蘇丹馬赫迪軍隊。

他徵集了13萬名步兵和2萬兵騎兵,向邊境小鎮開進。

蘇丹馬赫迪軍隊方面有8.5萬人,在加拉巴特小鎮防守。

這是一場決定性的戰役。

皇帝的隕落

1889年3月9日,戰鬥打響。激烈的戰鬥持續了一整天,蘇丹方面受到了重大損失,到了下午埃塞軍隊幾乎要取得全面的勝利。然而約翰尼斯四世皇帝在率領中路軍進攻的時候不幸被流彈擊中胸膛,他被人帶回大帳並於當晚去世。臨死前,他委託自己的部下擁護自己的兒子為新的皇帝。皇帝的去世讓埃塞軍隊失去了指揮,隨之埃塞軍隊撤退了。把最終的勝利留給了蘇丹人。

馬赫迪軍隊後來知道了皇帝的去世,於是趕上了護送皇帝遺體的埃塞軍隊並發起了攻擊。埃塞軍隊遭受了重大損失,皇帝遺體的頭顱被砍下當做戰利品送到了喀土穆。

兩國邊境之戰後,蘇丹馬赫迪軍隊同樣遭受了重大損失,很多善戰的士兵在此次作戰中死亡。蘇丹哈里發謹慎地決定停止對埃塞的軍事行動。邊境只剩下零星的越境搶劫,再也沒有過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對埃塞內部而言,約翰尼斯四世皇帝的去世讓紹阿國王摩尼里克皇帝成了埃塞境內最有實力的國王。

阿比西尼亞即將迎來歷史上最偉大的雄主。


推薦閱讀:

犀牛是自然界的霸主,如今卻要鋸掉角才能生存?
「滴血」的紅木與「隱形」的中國商人
非洲的投資環境如何?
在非洲,優雅地吃上一桶泡麵是身份和財富的象徵
又到了去非洲看動物的季節了

TAG:非洲 | 非洲历史 | 埃塞俄比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