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入門:從朱簡的理論再說切刀
「老李刻堂」這個系列裡,關於切刀的文章比較多,甚至在136期里,我還舉了例子說,除了浙派的大師們的切刀為主的印風風格外,其他的近現代大師里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這些大師都是從浙派入手學習的,而浙派的刀法特徵,當然是切刀了。因此,我曾經建議大家學習篆刻可以從切刀入手。理由講了幾點,相信已經講盡。今天再就切刀的一些經典理論再說上幾句,希望對新人有用,高手大師級可以忽略了。
再強調一遍切刀的概念:所謂的切刀,其具體操作方法就是在運刀的時候,輕輕用力將刀鋒一角切入石內之後,再以入石的刀角為用力的支撐點,將部分刀刃強行壓入印石,壓得過程以推動刀桿做切割動作為刀法特徵,它的運刀以一個切的動作完成為周期,它鐫刻筆畫的方法是,順著筆畫方向切進(刀桿前後小幅擺動),使刀鋒一起一伏地切刻入石,遲澀前進,這種刻法刻成一個線條是由多次刀鋒的起伏來完成的(即多次運刀動作)。
(切刀的刀法示意圖)
使用切刀的祖師爺不是浙派的大師們,而是明代的朱簡,清代著名印學理論家,趙之謙的好友魏錫曾曾在《硯林印款》的書後面記載:夙明(何澍)云:鈍丁碎刀從明朱簡修能出。」顯然,浙派大師丁敬的碎切刀法,公認繼承的是朱簡的刀法。
既然開一代風氣的浙派切刀印風都起源於朱簡,那麼,關於切刀的理論,朱簡的理論顯然是不可錯過的,我們找找朱簡的說法,在他的著作《印章要論》里有這樣一段話:
「使刀如使筆,不易之法也。正鋒緊持,直送緩結,轉須帶方,折須帶圓,無稜角、無臃腫、無鋸牙、無燕尾,刀法盡於此矣。若刻文自小修大,自完修破,如俗所謂飛刀、補刀、救刀,皆刀病也。」
一點一點解析開說。
1、使刀如使筆、不易之法也。把刻刀在手中運用熟練到就像拿筆寫字一樣的熟悉,就是刀法的總綱。不必多說,再說,也不是全指切刀。
(朱簡刻「湯顯祖印」)
顯然,這些印面上的字,已經有了書法中的時序感,比如「顯」字的絲部,筆畫有明顯的書寫感,再比如印字上部的爪部的末筆,有書鋒的回鋒收筆之感。
2、正鋒緊持,直送緩結。顯然,做為切刀的祖師級人物,他是贊成中鋒用刀的,甚至要執刀慎之又慎,使刀鋒正立,頓切時則「直送」,直接進刀,「緩結」,並不急於串聯形成的線條。「緩結」是個關鍵點。是碎切的刀法的重要特徵。
(朱簡刻「龍友」)
顯然,印中的線條並不是連續切,而是段開的切,最終連綴成的線條。初學切刀,要注意這一點。
3、轉須帶方,折須帶圓。以前臨漢印時強調要臨出「方不方,圓不圓」的線條特徵,跟這裡說法有近似處。即刻圓轉弧形線條時,將弧線分成多個短的小直線段來刻,這樣會形成弧線在圓轉處呈現方角;而刻轉折處時,又需要在方角折線銜接的地方去除刀痕圭角,使線條呈現圓渾的感覺。
(朱簡刻「又重之以修能」)
看弧線線條的方感,看轉折處的圓潤處理。
4,最終的無稜角、無臃腫、無鋸牙、無燕尾。則講求刀法的乾淨,處理掉那些明顯的不完整處。
當然,不同的大師有不同的施刀方法,因此,切刀並不完全是某種規定好的動作。浙派創派祖師丁敬的切刀是「斜握其刀,使石旋轉,以就鋒之所向。」(陳豫鍾希濂之印的邊款)顯然,丁大師以石來就刀鋒,刻成一個字,左手的印石需要轉動數次。
(陳豫鍾刻」希濂之印「及其邊款)
依陳豫鍾與黃易、丁敬的師承關係來看,這應當是真實不虛的。黃易的刀法也是「握刀不動,以石就鋒,故成一字,其石必旋轉數次」(陳豫鍾澄碧珍賞印款)。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握刀不動,是指沒有沖刀的動作,而不是完全不響應左手石料的相互作用力。
我們看丁敬的印作,方形封閉空間的內角,幾乎都是做圓渾處理的,這應當跟丁敬的持刀運刀之法有關。
(丁敬刻「西湖禪和」)
丁敬的刀法被魏錫曾論為:「朱文啟鈍丁,行刀細如掐」。我們重點理解這個「掐」字。既是掐,每次刻掉的石料就不多,否則就成「擰」或「挖」了。有印友說,一方印切下來,切得我手脖子都是疼的,似乎切刀比沖刀更費時費力,其實,在丁敬手裡,他很多次在邊款里提到「頃刻而就」「傾刻而成」(前面的文章里舉過印例和邊款的圖片,這裡不再一方一方的列舉了)。
學習切刀重要是理解切刀的概念,慢慢實踐出適合自己的方法來,丁敬的刀法不見得適合我們,千刀不要認為,丁敬這樣刻,我們就應當公式一樣地照搬。否則同樣的切刀,就不會有「西泠八家」丁黃、蔣、奚、二陳、趙、錢等不同的刀法特徵並表現出不同的篆刻風格了。
(【老李刻堂】之227,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篆刻史:從萌生到定型
※漢印作業之107,章法入門,考慮漢印印面的紅白關係
※名家談篆刻,篆刻印章十宜十忌,讓我受益很深
※篆刻臨摹:究竟要如何上石?
※從米芾對書畫的鑒定方法說說趙之謙一方印蛻的真偽
TAG:篆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