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可樂推出2018年春節微電影,它已經把《把樂帶回家》玩成了IP
昨天,百事可樂推出了2018年春節微電影——《2018把樂帶回家——霹靂爸媽》。
今年的百事可樂春節微電影由鄧超、周冬雨、張一山、王嘉爾、吳莫愁、林更新主演,講述了一個兩代人愛與夢想的故事。微電影中的人物關係有些複雜,張一山和鄧超出演一對年輕時喜愛斗舞的「死對頭」,王嘉爾是鄧超和吳莫愁的兒子,有著自己的音樂夢想,周冬雨和張一山是父女關係,而林更新的角色就更神秘了,竟然是王嘉爾和周冬雨的兒子。
去年,林更新就在《17把樂帶回家》中打了一次「醬油」,成為了《家有兒女》中的第四個孩子,今年再次「打醬油」,扮演了王嘉爾和周冬雨的兒子,看來林更新真的要成為百事可樂微電影中的「兒子專業戶」了。
這麼複雜的人物關係到底演繹出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來看看就知道了:
微電影市場近22分鐘,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2018把樂帶回家——霹靂爸媽》主要以父母和孩子間的分歧為洞察點,不論是80後、90後還是00後,我們年輕的時候都曾和父母產生過代溝,有過分歧,有時不理解父母的想法,也都有過叛逆、個性,不顧一切追逐夢想的時候。但很多時候,這些分歧的來源是因為我們不了解父母和他們的過去,或許了解之後你會發現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所緣由的。這個春節,包容一下父母的嘮叨,和他們一起過一個快樂的春節。
從2012年開始,百事可樂每年都會在春節即將到來之際推出一部《把樂帶回家》微電影。《把樂帶回家》系列微電影顧名思義,就是希望春節的時候,百事可樂能將「歡樂」送到每家每戶,所以該系列微電影主要以回家、團圓為主題,充滿著新年的氣氛,這其中有親情、有愛情、有人情、有友情,但都少不了快樂、分享的元素。
最近兩年,百事可樂的春節微電影都有一個共同點——「回憶+青春」。
2016年,百事可樂找來六小齡童老師,在猴年用美猴王勾起了很多人對童年的回憶;2017年,百事可樂找來了《家有兒女》原班人馬,通過12年後這組國民家庭的重聚,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今年,百事可樂重現80年代,讓父母和孩子間來了一場年輕的會面。這些故事喚起了人們很多感動和共鳴,也喚起了大家的追憶。
對於「青春」,這個詞一直是百事可樂一貫的品牌形象,因為多年來為了區隔競爭對手,百事可樂始終將年輕人作為目標消費群體。雖然近兩年,百事可樂的春節微電影充滿了回憶,但也不乏年輕的元素。比如《把樂帶回家之猴王世家》中找到了李易峰做了一個承接,《17把樂帶回家》中找來了林更新成為家庭的「新成員」,今年的《2018把樂帶回家——霹靂爸媽》更是請來了王嘉爾、周冬雨、張一山等一眾當紅小生,從年輕人的角度去講故事。
《把樂帶回家》系列微電影更多地是在中國春節期間貼合熱點打造品牌,傳遞「青春」、「快樂」的品牌形象,通過貼近當下年輕消費者心理和文化生活的故事來吸引年輕人。它可以說是百事可樂的自產內容,在內容營銷大熱的近兩年,這一系列春節短片已經成為了百事可樂的一個重要的IP資產,通過情和消費者產生溝通和共鳴,讓消費者接受和喜歡百事可樂的品牌形象定位。
說到內容營銷,其實現在很多品牌都在這麼做,它們雖然自己生產內容,但很少有品牌可以將這些內容真正做到有連續性、不斷傳承品牌資產,百事可樂的這一系列微電影做到了。《把樂帶回家》以百事可樂的品牌價值觀為主題,每年都會根據新年這個熱點來產生不同的內容,讓它成為消費者每年過年前的必看短片,同時,也讓消費者從情感上對百事可樂這個品牌產生高度的認同。
百事可樂的《把樂帶回家》系列微電影可以算得上是品牌春節營銷的典型案例。說到「春節」,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品牌商們不容錯過的一個熱點,越來越多的國外品牌也開始加入到春節營銷中。而春節營銷,也不再僅局限於使用「團圓」、「放鞭炮」、「貼春聯」這些典型的中國春節元素,更多的品牌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在春節營銷中脫引而出,吸引到更多消費者。
比如,蘋果在2015年推出了第一則春節廣告《老唱片》,它並沒用大紅色或鑼鼓爆竹聲等傳統元素表現春節,而是以自行車、里弄的老房子、水仙花、周旋等帶入中國氣氛,打造了一個平淡感人的故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