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孩全是easy girl?這部BBC辱華劇搞事啊!
說起BBC,那和我們應該算是老冤家了。每次聽到這個三個字母,肯定會有人「垂死病中驚坐起」:這貨又黑我們啥了?!
在前些年,中國可以說是獨得BBC「青眼相加」,成天盯著我們不放。
全球國家幾百個,它就愛針對我們一家。勸BBC要中立客觀有新聞精神也沒啥用,那幾年真是逮著中國起勁兒黑。
於是後來啊,它還得了一個十分貼切的名字:BBChina。
雖然BB我們是它的日常,不過說實話,這些年也有進步,還是有過客觀理性地認真介紹中國的作品,比如之前拍的中國春節的紀錄片,展現了中國最蓬勃發展的一面。
看著這樣的進步,忍不住讓人期待,BBC能繼續更多更好地讓英國民眾去了解中國,了解更大的世界....
而就在兩個月前傳出了這樣一則消息,BBC將播出一部由三個華人女孩自編自演的喜劇《Chinese Burn 逐夢摩女》。
宣傳這部喜劇的時候,說這部劇講的是三個華裔女生在倫敦生活打拚的故事,通過記錄她們的愛恨情仇,來顛覆人們對東亞女性的認知,打破對中國姑娘「甜美、順從、擅長乒乓球」的刻板印象。
聽上去這個出發點很棒對不對?不過,這還是我們熟悉的那個BBC嗎?
長期以來被西方演員霸屏的BBC終於有了華人主導的影視作品,可以想像這部劇在播出之前多麼備受觀眾們的期待...
可是當放出了一集試播後,很多人期待的眼神熄滅了,無語望蒼天,果然黑子還是黑的。為啥這麼說,我們先來看一下IMDB上的評分...
2.3這個分數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了,可能只有《逐夢演藝圈》能與之一搏。
而評論裡面排在前面的評價其實要更狠一點,給的全部是一星,能上兩星還是疑似劇組親戚刷了幾個好評才強行挽回來一點點...
總的來說可以匯成一句話:這TM拍的是個啥?!
在所有評論裡面,我們看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racist」。明明說好了是打破種族歧視、刻板印象的良心好劇,結果反而本身變成了種族歧視,聽起來是不是很魔幻...
不過,任何人只要看個十幾分鐘,就會發現,說這部劇歧視一點都不冤...
劇情主要介紹三個華人姑娘在倫敦的生活,講述她們三人在倫敦追逐夢想的故事。她們想要表達的觀點很鮮明,我們中國女孩並不是什麼聽話、溫順的乖乖女。
於是,在劇情一開始,她們馬上來了一劑猛料,女主之一的Jackie:來,我給大家模仿一下各國妓女是什麼樣子的。
???不溫順、不乖巧,就是要去當妓女?這個清奇到弱智的腦迴路,我真的不知道是怎麼得出來的。而且,黑自己的時候,還順便攻擊其他國家的女性,誰告訴你人家就是這個樣子的?
接下來,有人來拜訪她們的時候,其中一位女主fufu,來開門,結果對方直接把她給認錯了,說你們都長得一樣,尤其是眼睛。這話,也是外國人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覺得我們都長一個樣...
接下來更石破天驚的來了,fufu居然盯上了人家懷裡的小狗,直接說了句「看起來好好吃啊」...
國人辛辛苦苦這麼多年,在海外改變外國人對我們吃狗肉吃猴腦的刻板印象,現在你們在熒幕上直接說別人的狗看起來好好吃??
片頭學各國妓女口音的女主Jackie去片場面試的片段,也充斥著各種尷尬到爆炸的種族歧視梗。
先是,面試的人直接看著她擺出一個眯眯眼。這已經是很惡劣的歧視行為了,估計她們是忘了之前Gigi Hadid因為這動作在推特上遭到瘋狂批評,丟了中國市場的事了……
劇組表示希望女主能用中國口音說話,Jackie直接把「Hello」故意說成「Herro」,說完以後開始憤怒狂罵導演你這是種族歧視,而且中國人不會這麼說,日本人才會說Herro。
所以你們反對種族歧視,刻板印象的方式,就是拉上別的國家做墊背???
接下來的一段更打臉,慷慨激昂地抨擊劇組歧視華人,她接到錄用通知之後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誰在乎呢,反正我被錄用了~」
還有這段,女主和人在酒吧打架的時候,立刻響起了中國風音樂做背景音,她說著粵語,耍了一頓中國功夫。這到底是迎合刻板印象還是打破?我真看不懂你們這是想幹嘛……
上面這些還不算完,為了凸顯亞洲女性的與眾不同(雖然並沒有),她們還決定要找一些人來襯托,而被拉來襯托她們的,就是同宗同源的亞洲男性...
片子里第一個出場、最主要的男性角色,是一個個子矮小、滿臉色相的猥瑣男,直接說自己只有3厘米…
3厘米這個梗,你們是想暗示亞洲短呢還是短呢還是短呢?
其他的亞洲男性也沒有倖免,他們被形容為DAGS(desperate Asian guys),指整天就知道繞著女生轉的屌絲。
劇中的女主們也表達了很明確的擇偶喜好,她們不接受和中國男人上床,更喜歡白人男子,並且想方設法去勾搭...
簡單來說,全片給人的感覺就是亞洲男性是一群好色陽痿的屌絲,亞洲的女性則是一群偏愛白人的撈女。
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這部劇的編劇恰好是片子里的這三個華裔女生。
打破外國人覺得中國女孩是死讀書的乖乖女的印象,靠著把人物塑造成四處撩騷的easy girl,這樣LOW穿地心的自我矮化,除了低俗無聊,我真的想不出其他評價了。
這部劇試播以後,很多人氣不過,直接去主演兼編劇的Yennis Cheung(劇中飾演Jackie)媒體主頁下面去理論,然後直接被她拉黑了……
面對《Chinese Burn》播放後蜂擁而至的批評意見,幾個主演接受採訪的時候都表示自己很委屈,「我們這是做喜劇,不要太嚴肅好不好。這是自嘲反諷,這是一種藝術的表現手法~」
甚至還拉上了周星馳給自己找補,「我們是受周星馳的影響很大……」
我們承認,在很多喜劇之中都會有滑稽角色,黑色幽默,也會有一些自我諷刺和惡搞出現。
但編劇的任務就是讓人們看到這些進行自省,明白這是在嘲諷,並且理解角色,理解文化上的差異。
但是很明顯,《逐夢摩女》並沒有做到上面所說的這些。
模仿其他國家的女性好笑嗎?對華人做出眯眯眼好笑嗎?盯著別人的狗說好吃好笑嗎?說亞洲男人短小好色好笑嗎?
短短的幾十分鐘,充斥著大大小小,幾十處種族歧視,強硬拼湊在一起,你跟我說這是黑色幽默??
英國觀眾看了基本上不會覺得什麼打破刻板印象,只會拍手驚呼:「卧槽!沒錯,這個和我想的中國人一模一樣。」
要說打破刻板印象,展現海外華裔的真實心理和狀態,其實在前幾年有一部美劇,《初來乍到》做到了。
這部劇介紹一家三口移民美國後的各種喜怒哀樂,劇集中並沒有居高臨下的歧視和理所當然的刻板印象,呈現就是一個普通的華裔家庭如何適應全新的環境,它的笑點不來自角色的自我矮化,而更多是來自文化的碰撞和衝突。
比如,吳恬敏所扮演女主塑造了一個典型的中國虎媽形象,既想讓孩子們思想開放,又要狠抓成績、爭當第一;既想讓孩子們能實現自己的「美國夢」,也希望他們能保留住自己的民族文化。
這才是「消除對亞裔刻板印象」的正確方式,不是凸顯自己的差異,而是展現兩種不同的文化是如何相互融合和碰撞。
讓觀眾看到雖然我們擁有不同的文化,但是卻擁有著更多相同的地方,能更好地去理解善待彼此。
反觀《Chinese burn》,完全就是為黑而黑,說是辱華其實也不算過分。
萬幸,這部劇在遭到了網友們的反對和抵制後,似乎並沒有繼續播下去的打算,只放出一集就停播了。
在這些年來,我們已經為了改變海外對我們誤解,做了許多的努力。
但是我們長久以來的努力,卻很有可能被一些靠著醜化自己同胞,跪著討好西方社會的人給輕而易舉地毀了。
我們確實應該消除歧視,改變西方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但這種改變絕不是通過自我貶低去達到的。如果我們自己都不懂得尊重自己,又怎麼能指望別人會尊重你?
source:
http://www.digitalspy.com/tv/news/a844237/bbc-three-chinese-burn-comedy-response-criticism-stereotypes/
https://www.theguardian.com/tv-and-radio/2017/nov/22/chinese-burn-bbc-three-interview-yennis-cheung-shin-fei-chen
https://www.comedy.co.uk/online/news/2710/chinese_burn/
https://www.yomyomf.com/bbcs-chinese-burn-perpetuates-all-negative-stereotypes-of-east-asian-men-and-women-which-is-extremely-problematic/
推薦閱讀:
※睡前嚴肅小故事——焚書
※當我們在談論關愛孤殘兒童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關於三觀、契約精神、誅心的雜談
※書中自有黃精污,書中自有顏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