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ara:SVA ,一所和我"志趣相投"的藝術院校——"顏值至上"!

「知識的價值在於分享」,一直是康石石個人信奉的一句話,也是指引康石石個人實踐的一句話。其實,知識所蘊含的「廣度」遠遠不止於學術體系之內,它還包含有人生經驗所積攢的豐厚閱歷,與看待世界、分析世界、認知世界的角度與深度。世界豐富多彩,康石石希望能夠為藝術留學生推開更為寬闊的大門,讓藝術留學生的知識與經驗能夠於康石石公眾號匯合交織:你能在倫敦租到高性價比的住房,就能幫助經濟並不充裕的家庭前往倫敦留學;你了解UCL的建築設計課程體系,了解AA的授課方向,就能夠給不知何為A校B校的學生指引方向;自己當年年輕吃過的虧,上過的當,後人如何避免...

所以,康石石將為中國藝術留學生開放周三「藝術留學知識共享」欄目,集合大家的藝術設計認知與藝術留學經驗,為藝術留學生&預備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機會。分享你的留學經驗,請聯繫康石石小助手(微信號:hanyi_yuwen2)

2017年對我而言是很重要的一年,從剛進漢藝對於作品集還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到如今在紐約玩的風生水起,在SVA學的淋漓的大學本科生,感覺自己真的成長了很多。寒假回漢藝看望人美心善實力強勁的郝老師,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大滿貫」,收穫10所頂級院校offer的,以及我在SVA經歷的,不得不提的Drawing課。

漢藝→SVA

1. 郝老師小迷妹

我從小一直在學習素描,在人大附中的國際部讀高中,也選擇了A-level的課程中的Art&Design,但由於老師及其他原因,兩年時間,眼睜睜看著班裡同學由20多變成了5個。後來聽了同學媽媽的推薦,來到了漢藝,認識到人美心善的郝老師。

我覺得在漢藝最大的收穫是思維方式的轉變,剛開始做作品集的時候,什麼都不是很懂,老師會教我做思維導圖,做拼貼,這期間,學習到了很多方法,而這些方法後來也是貫穿了我整個設計生活。

比如一副插畫,我會先用拼貼的方式做出來看一下效果,調整滿意後,再下手做設計等,這些都是漢藝學到的,也在SVA學習階段給了我很大幫助。

Klara作品集作品

而郝老師,人美!性格特別好!善解人意!實力強勁!郝老師真的是一個特別負責,十分有人格魅力的老師,在做作品集的時候,郝老師經常走的比我還晚。雖然我們經常調侃說,郝老師的教出來的學生,風格都有點兒性冷淡,只會用三個顏色,但是她的課對我的幫助真的特別大。

我和另一位小夥伴,同屬於郝老師門下,在完全沒有借鑒的情況下,作品集風格神似,而且差點兒就選了同樣的顏色,我覺得這是郝老師的魅力。

2. 作品集

我的申請結果還是挺美滿的,英國收到了CSM、Kingston、格拉斯哥、愛丁堡等5個院校offer,美國是SVA,CalArts,CCA,Pratt,MICA5所院校。

申請CSM是因為我之前想學習服裝,有種迷之聖馬丁情懷,後來選了平面,所以放棄也沒太可惜。而Calart,之前也聽說它很難考,錄取的人非常少,所以我確實也心動過。

但後來找Calart和SVA的學生作品看,覺得calart更偏概念,很有當代藝術的影子,我個人不是很適應這樣的一種藝術形式,我是一個比較「顏控」的人,覺得sva的插畫和平面色調很好看,畫面效果也是又簡單又好看,也很實用,加上SVA在紐約,設計氛圍比較好,所以也就選了它。

以我的申請經驗來看,SVA平面插畫很注重基礎。我第一次交了作品集之後,學校要求我補充一些素描,水彩的基礎畫,因為ps等電腦技能,都可以後續學習,所以SVA更注重看大家的個人基本功水平。

還有就是作品集完成度要高,比如我當時VI的項目做的是一個動物假肢的品牌設計,本來就是個品牌設計,最後我甚至找到工業設計的夏老師幫我建模,通過3D列印的方式表現了出來。

我覺得這個項目至少在calart面試時是加了分的,他們很驚訝我是自己完全做出來了一個成品,應該是很少見到完成度這麼高的作品集。其實學校會更喜歡看你對於一個主題深入的過程,而不是你有很多個主題,飄來飄去,做的內容都很表面膚淺。

klara作品集作品

3. 漢藝→SVA

漢藝其實像我在去SVA之前的一個過渡期,但很多東西,真正進入學校生活後,又有著很多的不同。

1)時間管理

作品集階段,時間比較充裕,就像我作品集中的VI項目,包括包裝在內,全部完成都沒有什麼問題,作品的完成度會很高,看著就很厲害。

但到了SVA,時間管理成了一個必須要學會的技能,一周差不多要完成一個項目,這樣的壓力下,就要自己梳理出輕重,知道哪些步驟是一定需要的,而哪一些可以減少些關注,怎麼做可以又快又好。

而且,SVA的deadline真的是deadline,教授完全不會和你講情面。如果我周一要交作業,那我周六就要想好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花費多少時間等,如果放肆瘋玩瘋浪,周一哭的就是自己。感覺在SVA,只要你時間管理的好,就是贏家。

2)凸顯亮點

在這樣緊湊的課程安排下,做成品的可能性不大,就需要用其他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主題。之前我畫一副插畫,可以做成冊子,也可以做成明信片,即使做的設計比較小,藉助排版其實可以調整。

但到了SVA,紙張大小有要求,我也沒有時間把作品做成明信片提高逼格,而我們的Drawing課,大家都很「學婊」,每節課都要做點兒不一樣的,所以每天都在絞盡腦汁考慮如何在作品中展現亮點。

比如說,有一次老師安排的主題是畫5個人,班上一個同學,她就在每天都有課的情況下,每天抽出四個小時,周末直接通宵,一針一線把自己的作品綉了出來,當時真的把大家驚到了。

Drawing課

SVA學習生活,如今1年的foundation課程已經過去了一半,到目前為止,帶給我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Drawing課,這節課我付出的努力最多,而且老師真的很好,很難得。

1. 4.9分優秀的Steve老師

Steve作為我們學校的明星老師,5分滿分的老師評分系統,他可以拿到4.9分,甚至很多同學沖著他轉到我們班級。

Steve是一個熱情洋溢的老師,用詞上不會太注意,在國內,大概會是一個要被學生家長投訴的老師。每節課,他都會給我們一個主題,然後給我們看很多作品案例,再給大家一張單子,上面列一堆要求,最後寫一句fucked up,你想怎麼弄怎麼弄,這個短句真的是到現在為止,我聽過壓力最大的一句話。

這句話其實含義非常豐富。可以理解為,他希望大家可以給他看不一樣的東西,怎麼做要自己去想,如果表現的不好,那就是想法也不好,想到最後覺得是不是自己設計能力太差。所以每次聽到老師說完這句話,全班都是生無可戀的表情。

有時候他還會說,你可以不按照我的要求來做,所有我沒有說的,你都可以去做,我說過的你也可以篡改,只要是你的東西,越牛逼越好。一個學期,大家都在不斷突破自己,拚命求關注,求好感。明明是一節Drawing課,最後很多同學都在用綜合材料做設計了。

Steve老師作品

2. 調起太高的後果

我們第一節課,老師布置了一個主題,同樣讓我們按照自己的心意做,大家都剛剛接觸,互相都不了解,所以大家都覺得第一節課要秀一下,展現一下自己的實力。那節課大家清一色水平都挺高的。

老師看到後說,你們一上來就這麼拼,我知道你們水平後,是不會讓你們下去的。第一節課,調起太高的後果,便是一個學期,我們整個block被累到懷疑人生。

因為班級老師安排不同,所以就經常出現一種狀況就是,其他block班的同學坐在床上打王者,聽歌看視頻,耍的開心,我就攤著sketchbook,不停勾勾畫畫。

雖然很累,但是能學到東西還是很開心的。而且感覺自己和其他block的同學做出來的東西好像不是一個學校學習的,實力都會有些差距,這個就更開心了。

3. 互相攀比的同學

第一節課產生的後果,還有一個便是,大家的學習進入「攀比模式」。互相看過作品之後大家心理活動就變成:他好像有點兒厲害,不行,我要更努力才行,我的還可以更好,下次作品要「嚇死他們」,就這樣進入了一個奇怪的攀比循環。

比如說,我的final作品便震驚了各位小夥伴。最後一個主題,老師給了我們比如消防栓、小孩等20幾樣沒有任何關聯的東西,讓我們把它們全部放到一個融洽的畫面里。

利用中國人這個身份特色,這20樣東西,我都在古代找到了替代品,比如說,清單中的圓盤式天線接收器,我把它換成了日晷,還有很多其他元素,按照這樣的思路,找了很多和風或者古風,比如說陰陽師裡面的祥雲。

那段時間,我每天可能只睡兩個小時,一本書,我掏了800頁,最後手都要斷掉了,但是最終的效果讓我很滿意,也讓我在漢藝一直想實踐的思路落了地。

另外我們的作品每節課都要上牆,大家一起來critique。而且我們老師很過分,我們作品全部上牆後,大家盲選一個最喜歡的,然後這副畫的作者選下一幅畫,全班只有隻有半數同學能夠講到,所以每節課都是提心弔膽,過的很煎熬。其實每次趕時間做出來的作品,大家也都可以看出來,也都不會去選,這樣整節課上的都會很失落。

而且每節課都要尋找亮點,讓自己更好,這個真的很考驗人的意志力。剛開始想到的一些點子,別人也能想到,所以想要在作品中有突出的亮點,只有不停的調研和思考。有時候可能在做設計時,想到了一些創意,我就悄摸摸的和室友講,如果她覺得很驚訝,那這個創意就可以用。

後記

《何以笙簫默》的大火,讓很多人知道了SVA,中國學生和日韓留學生佔據了學校快一半的學生數目。不知道什麼造成的刻板印象,好像中國人多的地方,教學就會有點兒水,這個我在去SVA之前,也擔心過。

但是真正到了SVA,我覺得我沒有選錯。其實,每個學校都有兩面,有學霸的地方必有學渣,大家還是要理性看待。SVA是一個有很多閃光點的學校,嚴格又可愛的Steve老師,超級厲害的同學們,讓人仰視的插畫大佬,學姐學長的優秀作品,感覺自己都是跪著看完的,總有一種未來很光明的感覺。講真,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插畫的人,SVA 會是一個很棒的選擇。

往期「藝術留學知識共享」欄目

第二十三期:Jingbo:「玩的嗨」、「學的拼」,這才是SCAD真實模樣

第二十二期:Rina:國內4年師生之間「敷衍將就」,你的設計只是表面「風平浪靜」而已

第二十一期:Tian:衝上「室內設計NO.1」,切爾西帶給我的卻全是「熟悉感」

—————————————————分割線——————————————————

康石石現已推出個人微信公眾號——康石石(kang-shishi)

除每周二、周五發布專欄文章外,康石石公眾號將每日推送1-3篇文章,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盡解答,敬請關注

訂閱方式:微信搜索 康石石 即可

投稿內容:藝術留學經驗、國際藝術院校資訊、藝術設計海外求學心得等皆可,詳情諮詢下方

投稿方式:聯繫康石石小助手(hanyi_yuwen2)即可

推薦閱讀:

「專業作品集」極致奢華,化「腐朽」為神奇
工業設計作品集,「腦洞驚奇」≠「異想天開」
康石石自述:回望遠方,面對朝陽
「專業作品集」精緻點綴,別樣的華美世界

TAG:平面设计 | 留学美国 | 作品集portfol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