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姊妹書:生命的閉關

作者:譚無稽

來源:微信公眾號「大陰陽論」(ID:dayinyanglun),專註佛、道、易、王陽明的高品質原創。

沉默的境界

對中國文化影響最大的佛經,並不是《金剛經》,而是《維摩詰經》。這部經對禪宗的影響也一點不亞於《金剛經》,而且從氣質、內容、旨趣和殊勝上來說,都堪稱《金剛經》的姊妹篇。中國古代從這部經悟道的高僧,不計其數。比如《六祖壇經》中記載的少數幾個來參六祖時就已成就的大德之一的永嘉玄覺,就是讀此經開悟。

《維摩詰經》是講什麼的呢?不二法門。這是佛法的根本真髓和極超妙處所在,六祖所謂「佛法是不二之法」、「無二之性即是佛性」,經中也說這是「不可思議」的「決定實相」,這部經所以又叫《不可思議解脫經》,通達不二便是解脫。宋代重顯禪師偈云:「維摩大士去何從,千古令人望莫窮。不二法門休更問,夜來明月上孤峰。」這是孤峰絕頂之上最高處的皎月般的存在。

何為不二法門?經中有句偈可以作為最高的概括:「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何為第一義?空。所以佛家所說的不二,並不是道家那樣的合陰陽之二為太極之一,而是歸於空性本來。本來無生哪來生滅?這就是生滅的不二;本來清凈哪有善惡分別?這就是善惡的不二。所以這不二不是歸一,而是化無,準確的說法其實是「無二」,這點要特別注意。道家是合兩邊,佛家則是離兩邊。

但要以為不二就是這麼簡單,就大錯特錯了,甚至是背道而馳。因為《維摩詰經》中還有一句至為關鍵的話——「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而你與我,正是在以智知以識識。當你有了一個見解,便已經不是空;當你形成了一個認識,也已經落在有;哪怕這見解和認識是關於空。從中出來,包括出來這要出來之心,才能離不二的真諦近些。這便是「佛身無為,不墮諸數」。

如果覺得暈和無從捉摸,就對了,這就叫不可思議。不二的境界是不可言說的,能說的只是當你出離一切後,它會自己出現、自然現前。空不能是什麼,而只能不是什麼。禪的機關,明心見性的根本,就在這裡,做不到必定因為心中還有「是什麼」在。

這究竟是怎樣一種境界呢?最震撼的演繹,就出自《維摩詰經》的主角維摩詰居士。經中第九「入不二法門品」,是全經的大精華。就是在這一品,對不二法門的演繹達到了極致和高潮。

這品的內容是說,維摩詰居士讓眾菩薩發表對入不二法門的看法,共有32位大菩薩發言。前31位分別從生滅、垢凈、善惡、罪福等方面說了自己對入不二法門的領悟,說完後他們問文殊菩薩的看法,文殊言:「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等於說你們這還是落在有言上,要無言才算真正的入不二法門。說完後,文殊菩薩又問維摩詰居士,我們的看法都說完了,仁者的看法是什麼?

高潮來了。經中載:「時,維摩詰默然無言。」

文殊菩薩馬上就明白了,讚嘆不已,自己說無言無說才是入不二法門,可還是說了,這真正的無言無說,才是「真入不二法門」。這就是有名的「文殊無言,凈名杜口」的公案,堪比佛祖拈花,凈名即維摩詰的意譯。

歷史上對這場經典的沉默,稱為「維摩一默,其聲如雷」。為什麼如雷呢?因為這就是老子說的大音希聲,並不是什麼都沒說,而是一切盡在不言中,真意在言之外。

有人認為這是維摩詰居士高於諸菩薩的地方,這樣看還是二了。倒是蘇東坡看得清楚,他在《維摩畫像贊》中說:

我觀三十二菩薩,各以意談不二門。

而維摩詰默無語,三十二義一時墮。

我觀此義亦不墮,維摩初不離是說。

譬如油蠟用燈燭,不以火點終不明。

忽見默然無語處,三十二說皆光焰。

佛子若讀維摩經,當作是念為正念。

也就是說,維摩之默如燈體,諸菩薩之說如燭光,默是對空性的開示,光的體性也本來是空,何來高下?真空不落相,空卻也是相,又何來二?這場沉默,只是把那個本體呈現了出來罷了。所以宋代第一流的大禪師大慧宗杲對東坡這首贊極為激賞,讚歎道:「常愛東坡為文章,庶幾達道者也。縱使未至於道,而語言三昧實近之矣……觀其作《維摩畫像贊》,自始至終不死在言下。」

達道的言說,就是不死在言下。達道的心性,就是不死在相下。

生命的閉關

維摩之默代表著不二的境界,那麼如何通達這個境界?

《維摩詰經》的主旨是不二,一切方面的不二則都歸於世間出世間的不二,維摩詰作為一位大居士,又在經中被抬高到幾乎與佛平起平坐、為諸菩薩師的地位,就是這一點的象徵。對於如何通達,維摩經只給出了出世間的方法,便是不可思議的不二法門,這是對智慧和境界到了一定程度的大德和菩薩說的,對於多數人卻太玄妙太難了。既然世間出世間不二,又有沒有世間的方法?

有的,答案正在這默里。我是後來讀到一句話才發覺這點,才發現原來這個默字里,藏著一個對生命和人生深邃而又真切的真相。

這句話出自張至順老道長。他說:「重陽祖師早說過外三寶不漏,內三寶自合……閉關也是這樣,該閉的是眼耳口三關,有些人只是把自己關起來不見人是沒用的,即使閉三年都沒用。」外三寶就是耳目口,內三寶就是精氣神。

我看到這個說法的時候,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原來所謂的修行,就是自身的閉關,要閉的關就在自己身上。

更進一步,《維摩詰經》說「心凈則佛土凈」,而不在出世入世、出家在家這些表相。閉關也是一樣,感官和情思能閉關,在哪、做什麼就都是閉關。所謂閉關就是關閉官竅情思與外緣的虛妄交涉,那麼尋常各種事情也便無不是閉關法門。譬如少說慎言,這就是口閉關;不亂聽亂信,這就是耳閉關;不亂看窺視,這就是眼閉關;不魯莽衝動胡作非為,這就是身閉關;不胡思亂想心猿意馬,這就是意閉關;能夠忍得,就是心閉關。行住坐卧、生活工作,皆可閉關而修,皆能在閉關之中。最簡單的例子,不要太依賴手機,別沒過一會就想看看,這就是眼閉關。眼耳口身之動皆起於意,意皆起於心,所以所有閉關都是心的閉關,一切修鍊就都是修心。

並不只是道教這樣說。道教有耳目口三關,佛教則有身語意三業,持戒就是止息這三業,所謂不造口業之類,這不也正是一種閉關嗎?儒家講克己復禮為仁,孔子所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也何嘗不是一種閉關?可見這是一切教化和修行所同重的事,以及尋常中的大不尋常。一切修養之事與修行之事,根本上都是某一方面的閉關修行,要閉關的地方則都脫不開視、聽、言、行、思、情,要在世間生活中體現,所以真真正正是世間法。王陽明的事上磨,從這裡看也能別開洞天。人躲起來只是外閉關,在自己身上止息才是內閉關,而道不外求。

所謂閉關修鍊,閉關是為修鍊,修鍊的又是什麼呢?對道教來說,耳目口三竅是精氣神的通道,閉住這三關就能不外泄,使內三寶各自歸位,在天人感通中得先天之氣,實現保養和涵養,而延年益壽、身心清靜。對佛教來說,習氣之發能止住、妄動之性能攝住,習性便是不進則退的,清凈心和慈悲心就能生起,定力和智慧便在其中,所謂戒生定、定生慧。

有人覺得這是壓抑,其實就像人體有自愈力,精神也是有自消化能力的,只要不是太急於求成做得太猛烈,心性的涵養也正是從這消化而來。所以儒家《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人都有喜怒哀樂未發的時候,卻為什麼不能都發而皆中節呢?就在有沒有存養出一個可以達到中的心體。存養又是怎麼來的呢?就和佛家持戒一樣,克己便是儒家的持戒。在持戒克己的不斷消化之中,心量就在不斷擴充,心性就在不斷中正。這才是根本原理,克除私慾毛病不過只是表面。反之,喜怒哀樂常發,存養的材料便沒有了,心就只能越來越貧瘠,行就只能越來越偏執。

大家可以自行體會下,話要輕易出口的時候,存個三思的意,這話在肚子里打幾轉之後,就能周到合適得多,這就是因為在口閉關的存養中,話自動會向著中和而去。同樣的,衝動地要做一件事前,情緒和意念充斥一心之時,也能停一停,讓它們沉澱一下,也自然能收到這樣的效果。如此之後,很多不該說的話就能不說,很多不該做的事就能不做,很多負面的情緒意念就能轉化成正面的能量。可見閉關便是修鍊,真實不虛。

持戒、克己這些東西,人們通常認為是為了道德修養,雖然知道好和對,但往往做不下去,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沒有看到其中的道理。當你知道這是一種閉關修鍊,大概就會有一種如夢方醒、坦然踏實的感覺。在閉關中使身心趨向中和,則就是在通往不二之境,中和便是不二之體,不二便是中和之性。

人心與感官是習慣於向外馳逸散動的,讓它們閉關就是讓它們止息這種馳逸散動,所呈現出來的狀態正是默。然後再回到維摩詰的沉默,也許你就更能體會到其中的真意,那就是一種終極的默,是我們一切時處所修的默最終要到達的地方。當能默的時候,生命的意味也會隨之豐厚起來,就像面對曾經那些記憶,因為默才顯得回味悠長、似有所悟。

默,是生命的閉關。


推薦閱讀:

《金剛經》中的故事—轉輪聖王
《金剛經》中的故事—金剛法會(下)
高維時空下的佛道終極真相,所有人的生命意義都要重估
為什麼佛教版塊吵嘴架很普遍?

TAG:金刚经 | 禅宗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