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愛因斯坦拋棄的高魔世界:遊戲中的"以太"

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那麼遊戲里的異能,能否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呢?這些神秘的能量源,我們凡人能駕馭嗎?

網易愛玩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英俊哥,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逆襲」是日式RPG遊戲的經典戲碼,跟你我一樣「相貌平平無奇」的鄰家男孩,憑什麼最後成了身披金甲腳踏彩雲的蓋世英雄?

原因無他,你我只有HP,他們還有MP——無論出身多平凡,遊戲主角總能學會龜派氣功或元素魔法。好比《天龍八部》里的段譽,文質彬彬的可能搬磚不如你,但架不住他會使六脈神劍隔空戳人。

魔力、原力、內力、查克拉、真氣……不管名稱如何,人們在科幻、奇幻等架空世界中塑造了一系列難以用能量守恆定律解釋的神秘能量,我們姑且統稱為「異能」。能否駕馭這個異能,決定了你是發元氣彈的主人公,還是被收集元氣的路人甲。

幻想總是現實的映照。遊戲中的異能原理,能否找到一點現實的影子?當前大熱的JRPG《異度之刃2》,給了我們一個合理想像的樣本。

人類能找到啟動「異度之刃」的能量嗎?

《異度之刃2》使用的異能,是一種名為aether的物質——遊戲中音譯作「乙太」,一個更常見的譯名為「以太」。

《異度2》的故事發生在未來水世界,男主角雷克斯是個打撈員,靠從海里撈一些前代文明的廢銅爛鐵賣錢為生,個頭不高,相貌一般,衣品差勁,身手尚可。現實中這種人,你去巴厘島的潛水俱樂部一抓一大把。

顯然,低起點人設是為了凸顯開掛後的強大。遊戲開場不久,雷克斯得到一把稱為神劍的武器,立時脫胎換骨。在即時演算的CG中,遭人暗算的雷克斯死中逃生,劍氣一揚,鋼鐵像紙片般被撕開;縱身一跳,從船底躍上甲板,好不威風。

凡人瞬間變超人,劇情上怎麼圓?編劇借遊戲角色之口解釋:雷克斯通過神劍汲取了大氣中的異能——以太,其體力、感知得到大幅強化。當然,符合神劍使用體質的人原來越少。

為了將以太的設定直觀化,編劇還在其後劇情里設計了剋制之物:一種能發射光子網罩的火箭筒(從外觀而言),只要捆縛住劍主(神劍持有人),就能隔絕以太的傳導,將其打回原形。

菜鳥主角得到神劍妹子後功力大增

無獨有偶,許多以未來世界為背景的科幻題材日式RPG/ARPG,都不約而同選擇了以「未知宇宙能量」作為異能本體。

一個例子是《夢幻之星nova》,主角一行的母艦迫降異星,手頭的武器突然失效。原來,他們的武器由一種名為「光子」的能量來驅動,但這個星球的大氣中沒有光子,取而代之是另一種名為「格蘭」的神秘能量,武器無法與之配適,主角們不得不在異星上搜集材料改造武器求生。

無論叫以太、光子、格蘭還是其他名字,遊戲中的它們幾乎同源同態,即來自宇宙空間,無窮無盡,威力巨大,不能在人體內儲存,也無需藉助外物(諸如藥品)補充恢復。

由異能驅動的武器造型普遍很科幻

這類異能,參照的是科學史上的以太學說,有著現實依據,從遠古時代起,人類就在思考「以太」的本源問題。

最早是在神話層面,古希臘神話中,以太被視為天外之天,人類呼吸的是空氣,眾神呼吸的是以太;其後是哲學層面,哲人們認為以太是自然界除風、火、水、土之外第五種元素,前四種元素構成物質世界,以太構成天體。亞里士多德更是進一步稱:「土於水中,水於氣中,氣於以太中,以太於宇宙中。」

古希臘人認為,以太構成了星空

文藝復興後,以太進入古典物理學理論體系,惠更斯在解釋光的傳播時就用上了以太。他認為,光是一種波動,正如水波要經過水體、聲波要經過空氣來傳播,光波的傳播必然要經過一種介質,這種介質就是以太。

牛頓雖然針鋒相對提出了光的粒子說,但也同樣認可以太作為傳播介質的作用,他還極具想像力地認為,光的折射是由以太的密度和彈性不同引起的。

牛頓那會兒的物理界還是認可以太物質存在的

到19世紀,以太被普遍認為是一種充滿於宇宙空間的、靜止的果凍狀物質,所有物體的運動都在以太中發生。於是,學者們希望利用測試光速的方法來證明以太存在,這就是著名的邁克爾孫-莫雷實驗。

操作思路是:假定地球包裹在以太中,在運動時必然會激起以太風,好比騎馬時風呼呼刮在臉上。朝馬頭射出的一束光,在風力影響下,其速度應當比朝其他方向發射的光束要慢——這用特定工具可測。

實驗結果卻是,光無論從什麼角度發射,速度都是一樣,因此以太作為光傳播介質的假想被推翻。時至今日,以太失去了作為物理概念的價值已成共識——因為它既沒有實驗明證、也沒有物理定律支持,愛因斯坦就認為「以太是多餘的」,它在現代物理學中不起作用。

愛因斯坦:咱地球村壓根不是個高魔世界,都散了吧。

難道從虛空中提取異能只是個美麗遐想?這倒未必,近年來,以太的存在形式有了新的解讀:真空能、暗能量。

根據著名的「卡西米爾效應」,真空中有無數亞原子粒子,它們的生成和振動,能對放置在真空中的物體產生壓力(譬如兩塊無限緊貼的金屬板),這是真空能存在的間接證明。

怎樣提取真空能?既然存在作用力,以力發電就可行,剩下的只是技術層面問題。

不妨大膽展望一下,將來有一種武器,能夠將真空粒子的動能轉化為電能,通過小型化後還可以手持,激發出持續性的等離子光束(用電磁力)……這不就是《星戰》里的光劍,和《異度2》的神劍嗎?

星戰里光劍的劍體,其實就是一種等離子光束

至於暗能量,更是奇妙。據最新宇宙觀察數據顯示,宇宙中可見可測的物質,總質量只佔4.9%,剩下95%以上是無法觀察到的暗物質和暗能量。我們只知道它們存在,至於在哪裡長啥樣怎樣才能碰見則一無所知——就像我們未來的女朋友。

2015年12月17日,我國發射了全球第一個暗物質搜索衛星「悟空號」。兩年來,「悟空號」測得全球精度最高的電子宇宙射線能譜,將來也許中國人能第一個發現暗物質和暗能量。

暗能量和暗物質,有可能被開發利用嗎?這需要最狂野的想像力——《變形金剛4》裡面,賞金獵人「禁閉」的宇宙飛船就裝有暗物質引擎。暗能量與暗物質遍布宇宙,人們自然會將其與星際航行燃料聯想起來。當然,即便有此可能也是極其遙遠未來的事了。

悟空號是全球首個暗物質探測衛星

科學家對暗能量的研究剛開始,電子遊戲對宇宙終極能量的解讀和「開發」則早得多,比如1998年問世的中國首部3D即時戰略遊戲——《自由與榮耀》。說句題外話,此遊戲的畫面、系統、劇情在當年堪稱驚艷,可稱得上遊戲史上最偉大的RTS作品之一。

遊戲中的異能叫Human之光,在創世紀大爆炸時就存在,蹤跡遍布整個宇宙——跟設想中的以太或暗能量倒有幾分相似。

遊戲背景小說稱Human之光「能量極大,不穩定,不易控制,性質活躍」,不斷重複「消散—富集—消散」的輪迴,富集於星球時,呈現晶狀物形態——就是這款即時戰略遊戲的礦資源了。

故事是一個外星機械生命種族對地球發動了侵攻。最初人類毫無抵抗之力。後來,倖存者們通過對遠古文明圖騰的研究,發現了Human之光的秘密,開發出以此新能量驅動的、可與外星侵略者匹敵的「黑科技」武器,比如物質傳送器、可控晶核彈、擁有反重力裝置和熱能炮的星艦等,終於一步步扭轉劣勢。

由此可見,人類對以太的最終幻想,是一種更高能級的空間能量,而取之不盡又無污染的真空能、暗能量,符合人們長久以來對以太的想像。或許未來,新的技術革命能讓人類得償所願。

《自由與榮耀》在20年前堪稱驚艷

歷史上,人類征服駕馭了哪些「異能」?

這並非是空想。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認識異能、主動賦能的過程,伴隨著各種光怪陸離的傳說。?

上古時代,我們的先祖就藉助一種無形無感的異能,打贏了一場種族生死之戰——涿鹿之戰,這是黃帝聯盟與蚩尤部落的戰略決戰。因年代久遠,這場戰爭蒙上了神話色彩。相傳,蚩尤催動大霧遮天蔽日,黃帝巧用磁石之力,發明了「黑科技」 指南車,帶領部隊殺出重圍,重創蚩尤的軍團。

作法召霧這種事當然不可能。據專家考據,決戰地位於今冀魯豫三省交界的河北境內——這裡至今每年都有潮濕多雨、雲蒸霧罩的季節。蚩尤軍很可能是利用氣候條件打了黃帝軍一個措手不及。據此推斷,黃帝使用天然磁石裝置來辨明行軍路線,恐怕也並非全然虛構,磁力或是人類最早利用的異能。

涿鹿之戰已染上神話色彩,但指南車應該是可信的

從「慈石」的古稱可知,古人對磁石原理一無所知,只能以 「慈母喚兒」的詩意想像來解讀磁石吸鐵特性,但這並不影響其實用化。史載,秦王嬴政的宮廷,裝有磁石門廊來防備刺客,「令四夷朝者,有隱甲懷刃,入門而脅止。」(見於古籍《三輔黃圖》)。

有學者認為戰國末年仍以青銅兵器為主,「磁石安保」可信性低。其實不然,刺客們更有可能採用鐵武器。央視紀錄頻道報道過,按先秦古法打造的28厘米銅劍無法刺穿兩層牛皮皮甲,鐵劍卻可穿甲後入體2厘米。可見在秦王嬴政的年代,防範鐵武器更有必要。

磁力異能應用于軍事上的確切實例是在西晉。《晉書 馬隆傳》記載,公元279年,羌族武裝在涼州作亂,馬隆率軍平叛。他令人在險道上堆放大量天然磁石,將敵軍誘入其中。結果,身穿鐵甲重鎧的叛軍騎兵紛紛「中招」無法動彈,身穿皮甲的馬家軍輕鬆收割人頭(「夾道累磁石,賊負鐵鏜,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無所溜礙」),涼州遂平定。

秦以五行之「水」為天命,崇尚黑色,以黑色磁石做飾材也說得通

或許,在懷揣利刃的刺客和身著鐵衣的羌兵眼中,這些漆黑巨石產生的無形怪力令人生畏。說來也巧,「來自神奇石頭的異能」是包括《最終幻想》許多遊戲的普遍設定,比如《空之軌跡》。「空軌」的世界中,有一種名為七耀石的礦石,能輸出能量(導力)發光發熱,驅動機器,其應用物如導力燈、導力汽車、導力收音機等數不勝數。

有趣的是,雖然作用類似我們生活中的礦物燃料,但七耀石的性狀表現卻與磁石更相近——磁石經其原子的電子定向流動產生磁場,七耀石則以能量波動的形式形成充斥天地的能場。

因此,七耀石有了一種更暴力的應用:通過一種手持裝置,將品種各異的礦石晶片按不同順序排列,設置成特定的結晶迴路。使用時,在迴路中激發導力,就能引起大氣中的能場共振——能量以風火水土光暗等形式突然釋放,產生巨大殺傷力。

這就是「空軌」世界中的「導力魔法」,上述裝置名為「戰術導力器」,主角們人手一個。只要有它在手,連12歲的小妹妹也能使出厲害殺招—— 比如導力學者拉賽爾博士的孫女提妲。換在現實中,「戰術導力器」絕對要受管制的。

軌跡系列的能量理論核心——導力器

光能和熱能,在古人眼中也無異於異能,天才之士卻可馭之用之,以此隔空傷人、白日飛升。

羅馬入侵敘拉古時,阿基米德用數百面拋光的銅鏡反射太陽光燒掉了羅馬人的戰艦。關於此事有爭議,反對者說銅鏡反光不足以引燃帆布,支持者說古代船帆塗有大量動物油脂起火容易。當然,現在一種更可信的說法是,阿基米德用太陽光「傷」的不是船而是人——他其實用反射的巨量太陽光短暫致盲羅馬水手以逼退敵人。

再如熱能的超時代應用例「孔明燈」,這種最初作軍事聯絡之用的工具,其原理是通過熱脹效果來取得浮力。「諸葛亮們」未必知道這個原理但不妨礙他們加以利用。熱氣球飛行則是1783年的事,首批上天的是一隻雞一隻鴨和一頭羊,它們飛了2.4公里後安全落地,只有羊扭傷了腳。這種「舞空術」的奧秘在於木頭燃燒產生的熱力,所以航程很短,你在電影《長城》里看到用熱氣球飛一整夜的事,基本不可能。

阿基米德曾用三百面銅鏡擊退羅馬戰艦

在遊戲中利用光能最讓玩家拍案叫絕的,要數小島秀夫製作的RPG——《我們的太陽》。

故事講末世人類被吸血鬼奴役,一名少年憑藉太陽光槍踏上復仇之路。腦洞在哪?吸血鬼最怕什麼——太陽光;光槍能量是什麼——太陽光。是的,你在遊戲中能開多少槍,取決於你在現實中採集了多少太陽光!這鬼點子,據說是小島秀夫在逛科樂美的玩具開發部時想出來的。

遊戲卡帶搭載了光能感應晶元,卡帶外殼是透明的,方便採集陽光。你玩的時候要呆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好為主角的光槍持續充能。每打敗一個BOSS,都要用陽光對其進行「凈化」,此時BOSS會拚命掙扎,要是光槍啞火就慘了。

遊戲的時間系統也很有意思,現實世界太陽落山時,遊戲里也天黑了,更可怕的夜行怪物將登場。怎麼辦?遊戲里有「光能銀行」,可提取之前存下的光能,還可以用道具借貸光能,相當用了一個太陽光版的「花唄」。當然,像《合金裝備》那樣用潛行的方法闖關也完全沒問題,很多場景需要主角在零光能情況下通過。

脫離了KONAMI的枷鎖,期待小島秀夫的才華再次發光發熱

回到現實。還有一種異能,是人類很早就馴化和駕馭了的——風能。早在公元3000年前,古埃及人就利用風帆船在尼羅河上馳騁。16世紀,荷蘭人利用風車排水填海造陸,在低地興城建國,風車至今是荷蘭的國家象徵之一。

相比光能熱能,風能在戰爭中的表現遜色得多,相傳在春秋時期,魯班製造出載人風箏,進行軍事偵查(「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但沒有戰果被記錄。南北朝時期的侯景之亂中,梁武帝——就是那個三次出家的皇帝,被軍閥侯景發兵圍困,皇太子蕭綱以風箏捆綁詔書放飛求援,但風箏被射落,城破後梁武帝被囚餓死,蕭綱在侯景控制下做了兩年傀儡後被害死。

最有意思的案例是1944年,日本人利用太平洋高空的向東氣流,對美國本土實施「洲際攻擊」——9000多隻氫氣球炸彈飄揚過海,大概有900多隻抵達了北美。其中一隻氣球炸彈居然落到了「曼哈頓工程」(原子彈工程)的工廠附近,造成核反應堆冷卻泵停運。不過,日本帝國的結局你我都知道,風能可不背這個鍋。

《軒轅劍》里的機關鳥

人類歷史上,哪種異能發現較早、利用最遲、認知最曲折呢?答案是電能。早在古希臘時代,人們就發現琥珀在毛皮的摩擦下能產生一種「吸力」,將之命名為電。但直到18世紀時,用摩擦起電機製造、用玻璃電容瓶儲存的電能,還僅僅是時髦的街頭娛樂表演工具:比如讓人們手拉手排成列體驗一下觸電感,這種遊戲曾在法國和荷蘭流行一時。

到了18世紀中葉,勇於作死的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利堅開國三傑之一)用風箏成功引電,世人才知道雲層中的天電與摩擦生髮的地電原是同一事物。其後,對電流現象的研究飛速發展。19世紀,法拉第製造出連續電流發電機、愛迪生髮明電燈,才讓電能的應用從此走上正途。

時至今日,電能的作用遠超古人想像。比如以電磁力驅動的磁懸列車,時速可達550公里。在常規戰爭方面,人類駕馭的諸般異能中,以電能的應用前景最可觀:電磁炮。它們無需火藥,通過電磁場產生的推力高速發射彈丸。據媒體報道,美國海軍正在開發64兆焦耳級的電磁炮,射程最遠可達321公里,初速可達音速7倍,預計2025年正式列裝。

美軍研發中的電磁炮

電磁武器的威力在電子遊戲中也有體現。《星際爭霸》的人族步兵(陸戰隊員),他們的單兵標配武器就是電磁炮的微縮版——電磁步槍。根據遊戲背景資料設定,這種步槍能夠以每秒30發的速度發射8毫米的超音速穿甲彈,穿透5厘米厚的鋼板。

在《輻射》系列中,同樣機理的高斯步槍更是「一擊致命」的大威力武器,為了解決供能問題,編劇還設計出核融合電池這種「黑科技」產物。車子開著開著沒電了?沒關係,從步槍里摳一塊電池裝上繼續跑吧,相信不少玩家都有過這種經歷(《輻射2》)。

《星際爭霸》中陸戰隊員使用的電磁步槍

還有更可怕的電能武器嗎?《紅色警戒》的磁暴步兵就是一例。他們裝備有攜帶型特斯拉線圈炮,擅長對付輕型裝甲部隊。背景資料設定稱,磁暴步兵放出的強電流可以瞬間擊穿裝甲車的護甲,摧毀電子儀器並引燃彈藥(遊戲中並沒那麼厲害),他們還能為基地中防禦用的電磁塔充能。據稱,磁爆步兵在蘇軍部隊中擁有極高人氣,因為在戰鬥閑暇時,他們經常調低武器電壓,用來烤魚或其他野味和戰友們分享。

劇情中,磁暴步兵的最高光時刻是在巴黎之役。一個小分隊潛入巴黎市區,依託迷宮似的街道與大量盟軍部隊周旋,最後成功將艾爾菲鐵塔通電,使之變成一個特大號的電磁塔。戰鬥尾聲,艾菲爾塔頂射出讓人膽寒的電光,將靠近的盟軍士兵和裝甲車燒成灰燼,讓人印象深刻。

《紅警》系列特色兵種——磁爆步兵

作為一種異能,電能威力巨大,但它必須藉助複雜的機械設備才能發力,總讓愛幻想的遊戲宅心生不爽——什麼電力裝置電磁軌道功率轉換能量補給,像RPG遊戲主角那樣,隨手一道閃電讓敵人五雷轟頂才是硬道理啊!

比如二次元世界最知名的控電大師、《精靈寶可夢》里的萌神皮卡丘。遊戲和動畫中,這種小傢伙最喜歡吃樹上的果實,能通過臉頰放電將果實打落並烤熟,尾巴則會時不時釋放多餘電能,你可以通過森林中被燒焦的草皮找到它們的蹤影。皮卡丘還特別擅長對付水生小精靈,隨便一擊,效果拔群!

那麼,現實世界中,以肉體發電、隨心攻擊的事情可能嗎?當然可以,世界上至少有500種能自主發電的魚類。弱電魚如非洲象鼻魚只能用微弱電場在水中導航,而亞馬遜河流域的電鰻則可縱電傷人。它們體長可達2米,每秒鐘能放電50次,平均放電電壓為350伏(最高電壓可達800伏),放電頻率每秒可達300個脈衝,有效範圍最遠達6米,足以擊昏成年人和電死鱷魚。

電鰻的電是怎麼來的?原來,它體內有數百萬個特殊肌細胞,一旦接收到神經傳導的信號,細胞就會產生化學物質,促使細胞膜的離子通道驟然打開,細胞外高濃度溶液流向細胞內,產生電勢差(膜電位)。數百萬個細胞同時放電,電壓和電流就很驚人了。

亞馬遜河電鰻,萌萌噠

人類的肉體,可以掌握皮卡丘和電鰻的異能嗎?其實你我身上是有發電細胞的——神經細胞,它們接受刺激後產生的鋒電位沿著神經纖維傳導,你我才會有五感知覺。但是,要像電鰻那樣放電,神經細胞干不來,得讓肌細胞來。遺憾的是,我們沒法用意志同時開啟肌細胞膜的離子通道,發電自然無從談起。

可見,上帝是公平的。人類進化出智慧型大腦,正表明:人類利用異能之道,應經由科學技術手段而非肉體。

以電為例,如果讓你獲得皮卡丘和電鰻的能力,生活可能一團糟:你不能跟人握手,根據尖端放電原理,指尖可能隨時放電打著人;你不能上西餐廳,根據電磁效應原理,鋼製刀叉可能隨時朝你飛去;你更不能去泡溫泉或游泳池,一下水,整個池子瞬間安靜了……

結語

我們為什麼對以太、異能、乃至宇宙終極奧秘孜孜以求?或許,這是種族基因使然——「要變得更強大」,從普羅米修斯盜來天火的那天起,人類就開始了對看似是天地鬼神之力的渴求。

又是什麼支撐我們,一步步征服和駕馭各種異能?必然是好奇心與想像力。如果當初,黃帝丟開了看似無奇的磁石,阿基米德放下了效果未知的銅鏡,富蘭克林鬆開了久候無果的風箏,人類的歷史又將偏向何方?

所以,請保持你對世界的腦洞。感到生活乏味無聊、雙腿陷在泥塵里時,不妨抬頭仰望星空,人總需要一些奇思妙想,這往往是改變世界的泉源。

原文 被愛因斯坦拋棄的高魔世界:遊戲中的「以太」

關注網易愛玩,閱讀更多優質的原創內容~

歡迎有意向投稿的同學來愛玩投稿,遊戲專欄投稿信箱:otaku@vip.163.com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網易愛玩,每晚陪你嘮嘮關於遊戲的那些事兒。

往期薦文 如何花最少的錢,體驗最經典的星戰情懷?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異度神劍2》媒體綜合評分?
如何評價《異度之刃2》的結局?
如何評價《異度神劍2》的地圖設計?

TAG:异度神剑 | 异度之刃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