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頭草」是否是共情能力強的一種表現?

這裡的牆頭草是不在利益驅動下,對多個人產生了共情,這種共情是否在一定程度下影響自身判斷。如家庭中父母吵架,母親有母親的立場,父親有父親的立場。孩子幼時會在利益驅動下選擇對自己比較好的那一方(現實中大多數競爭也這樣)隨著年齡增長共情能力是否隨著認知能力變得會更客觀?共情能力強的人是否就意味著更容易形成牆頭草呢?


這個要看對什麼情況對比,共情能力每個人都有,只是強弱不同,樓主討論的是一個特殊情境,其包含了心理衝突,我們稱之為雙趨雙避衝突,在這樣的情境下解決衝突,能夠說明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而至於共情能力強不強則要再具體考察一下,因為樓主所提到的解決問題的自變數無法直接體現共情能力的因變數,但是仍然不排除共情有可能起到了中介作用。


共情是指對他人內心世界的理解和體驗吧,理解是既不表達贊同也不反對的。也就是你並不改變你自己的想法認識,而是單純意義上的理解。既然自己的想法和認識不被改變,就不會形成牆頭草。

比如你說的父親有父親的立場,母親有母親的立場,但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客觀的去看待還是會有相應的想法,比如雖然父親有父親的立場,但這麼做不近人情,還有更好的辦法。其實隨年齡增長就越發明白共情是很難做到的,我覺得共情需要掌握足夠的背景,有相似的經歷,需要與被共情的人確認你的共情是否準確,這麼說也許難理解,舉個例子,詩人作品表達了什麼感情(槽點滿滿),不管如何客觀的去想答案都是錯的(感情在詩人角度上是客觀的么?)。只有你向他確認,我覺得你說這句話是因為你高興,他回應確實是(這還要在誠實的情況下)。才能達到共情。

其實並不是牆頭草,牆頭草代表了你的取向,比如你聽a說完了覺得a有道理,我認同,我可以理解。然後去聽b說,然後導向b。這說明了你在a與b中選擇了b,選擇a的時候是因為你不知道b的情況,如果a和b同時說你自然會有答案,當然多人可以類比。

還有就是雙重趨避選擇,或者雙趨選擇的問題,兩個都有好有壞選哪個好呢?兩個都好選哪個好呢?問題的選擇並不都是一好一壞明顯的問題,面臨這種問題的時候,自然會難以下決斷,選擇後也容易出現後悔。

回到問題上面,共情能力好的甚至更不會成為牆頭草,共情能力準確的(理想情況)甚至更容易通過自己的取向去選擇。


推薦閱讀:

10 項心理學實驗顛覆你對「負面情緒」的看法:壞心情也渾身都是寶
活在別人的眼光中,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該怎麼辦?
心理彈性:什麼促使了精神的成長?
關於心理學的一些小感悟(4)

TAG:心理學 | 人際交往 | 情商 | 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