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牛娃」:人是怎麼變聰明的?| 36個月

?圖片來源:quora

「36個月」系列第4篇《知識分子》科學新聞實驗室第16篇

撰文 | 崔箏(《知識分子》科學新聞實驗室特邀作者)

責編 | 黃永明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 ● ●

「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在表演了數數、英文歌「瑪麗有隻小羊羔」之後,不到三歲的睿睿以《聲律啟蒙》第一段結束了超高難度的飯前表演。

全桌都為這位小紳士鼓起掌來,林玉遞給睿睿一粒軟糖作為獎勵,並繼續向姐妹們傳授育兒經——就像十年前她在宿舍里給大家劃高數重點一樣。從孕期如何控制體重,到母乳餵養最佳時長,再到中關村某小學的學區房最晚在孩子多大時入手……林玉就是傳說中「海淀家長」的典範之一。

另一側,張媛有點後悔帶孩子來參加這場大學舍友的聚會,Emma開始鬧了,她又不好意思掏出手機放動畫片——林玉剛剛說過,孩子吃飯時不該有電子產品的影響。

睿睿比Emma大不到一歲,與大部分他的同齡孩子相比,可謂是精通數理、通達中外。看來,海淀家長的「拼娃模式」確實卓有成效,張媛想,自己家這個中英文都說不太清楚的混血兒,是不是真的智力不如人家呢?

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高智商」,沒有哪位父母可以免俗;畢竟,人類所在的物種拉丁名「Homo Sapiens」的意思為「智慧的人」。

人類個體憑藉智力,才得以在地球上與其他體型、力量、速度各方面遠勝我們的物種共存。人類社會整體的優秀智慧,創造了這個星球上燦爛的文明。

智力(intelligence),究竟是什麼?在人類對自身生理、心理以及行為等各方面的研究中,直至今天,它仍是最重要、最充滿爭議的話題之一。

智人之智

世俗生活中,人們通常用某個領域的能力來衡量一個人「聰明」與否,這也是一部分科學家給智力下的定義。美國20世紀上半葉著名的心理學家路易斯·瑟斯頓曾提出,智力表現於七個方面,包括語言理解、推理、理解速度、數理能力、用詞流暢、輔助記憶和空間感覺。該理論後來被發展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進一步發展,加入了感覺統合、人際能力,甚至樂感和對於自然的洞察等更多能力。

但是,幾乎沒有人能夠完美地全面發展,一個善於求解代數的孩子,和一個能彈奏出優美音樂的孩子,怎麼比較智力?

幾乎與加德納同期,羅伯特·斯特恩伯格提出了智力的新定義。他認為,智力是一種普遍能力,「一種能夠引導人類自身對生活環境進行有目的地適應、選擇和塑造的心理活動」。而這種活動包括三種能力:首先是分析能力,即解決問題的能力;再者是創新能力,能夠用過去經驗和目前技能創造新的情況;以及實踐能力,即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無論是加德納還是斯特恩伯格,都深受更早時期認知研究「日內瓦學派」的創始人讓·皮亞傑的影響。

皮亞傑認為,一個嬰兒短短几年中的智力發展,與漫長物種進化中適應過程有些類似,經歷兩個過程。第一個,是「同化」(assimilation),即吸收新的信息,並將其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中。第二個則是適應(accommodation)——創建新的認知結構,以接受新的信息。

皮亞傑和妻子育有兩女一子,並真正地做到了帶娃、工作兩不誤。他密切地觀察了自己三個孩子自嬰兒時期的發展過程,基於長時間的實踐,驗證自己的理論。

例如,他觀察到嬰兒最基本的生物反射是吮吸,無論是母親的乳頭,還是橡膠玩具,抑或是自己的手指,通過吮吸的行為,將對外部世界的感受同化為自己的經驗;但不久之後,他們就會發展出用手撿拾、把玩、用嘴啃咬等功能,從而適應更加多元的環境。

「同化-適應」的模型不僅可以解釋新生兒感知世界,也適用於現代人類更加複雜的學習過程。

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假設一個孩子已經理解了加法的概念,形成了認知結構,當被問及「2+2=?」時,他就能夠將新的信息納入已經形成的認知結構中,進行同化過程。然而,當一個孩子第一次接觸從來沒有了解過的乘法概念時,要想學習「2×2=4」,首先是要通過已有的知識結構,學習乘法的概念,建立認知結構以適應新的問題。

社會化環境對於智力發展的重要性也在多個其他的理論中強調。俄羅斯心理學家列弗·維果茨基認為,兒童是在與其他人的互動中發展智力的,他們觀察他人的思維行為方式,然後將觀察到的內容內化。以色列學者魯文·福伊爾斯坦發展了這種理論,即「受干預的學習經驗」:父母介入、詮釋著兒童所在的環境,兒童對於世界的認識和理解最早是通過父母獲得的。

就這樣,在不斷的同化-適應的動態平衡過程中,孩子的智力不斷發展。不過,基於皮亞傑提出的認知、智力發展的這些理論仍不完美,總還有一些能力,例如審美、直覺等,無法簡單地用理性和邏輯性的認知模式來解釋,這也為後來的研究者留下了諸多謎題。

可以確定的是,在人生的最初階段,面對完全陌生的世界,每個孩子都在探索環境,觀察規律,並推論總結——就像拓展人類認知邊界的科學家,他們的世界裡充滿好奇、希望,和無限可能。

智慧之源

無論在哪一派學說當中,智力都不是人類獨有的天賦。靈長類動物尤其以「聰明」著稱:四川峨眉山的猴子會打開遊客的包,挑選他們愛吃的東西;一部BBC紀錄片里,泰國的長尾獼猴則尤其青睞人類的長髮——它們會不客氣地拔幾根遊客的頭髮,用作牙線剔牙;在東南亞馬來群島婆羅洲,當地的猩猩會做防雨用具,保護自己和住處,年長的猩猩會教小猩猩怎樣用工具覓食,將老一輩的智慧結晶傳承下去。

不少靈長類動物能製造覓食工具,在捕獵時也展現了合作、分工等策略。它們已經有同理心,為了保護自己,會使用欺騙的伎倆。它們甚至可以學會使用簡單符號,並且理解人類語言的部分句法關係、數字概念和數列關係。

但即使是最聰明的黑猩猩,也無法企及一個三歲的孩子。像睿睿和Emma這樣的小人兒,他們能夠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分辨出顏色和幾何形狀,哼唱簡單的歌曲,他們已經開始通過主動的閱讀探索世界,稚嫩而強烈的求知慾擋也擋不住。更重要的是,他們已經開始思考,在社會化的交往中學習,並時常拋出一個讓家長頭疼,但又不得不停下一切事情回應的大問題:「為什麼?」

可是,為什麼我們會問為什麼?

200多萬年前,第四紀冰川期開始,北非熱帶雨林逐漸退化,變成草原,最終變成沙漠。一些靈長類動物開始適應地面生活。一種假說認為,環境壓力驅使這些人類祖先站起來雙足走,讓它們站得高,看得更遠,雙手解放。它們開始握住堅硬的木棍、骨頭和石頭,用作武器和工具。它們開始殺死較小的動物,切割屍體,敲開堅果的外殼。這就是最早的科技了。

漫長的進化中,為什麼自然選擇更加青睞聰明人?如今,古人類學家並不能穿越回數萬年前,給不同時期的人類祖先來個標準智商測試,而只能根據化石證據推測,在它們體積越來越大的大腦里,智慧是如何積累的。

通過遺迹,我們能夠推測數萬年前人類社會的模樣。大約8萬年前,人們製作工具的複雜程度迅速提高;3萬年前,人類具有基本的藝術、商業和禮儀——這些通過考古得到的個人飾品、雕塑畫作和葬禮的史前跡象,已經展現在現代人類的眼前。

有科學家認為,性選擇在人類智力的進化中是一個推動因素,聰明的原始男性人類更容易擁有更多的獵物、更好的棲息地等資源,在擇偶方面也更受歡迎;而更聰明的原始女性人類,在擇偶的時候,也更容易挑選出智力更高的伴侶。因此智力優越作為一種優勢性狀,在自然選擇中流傳下來。

另幾種假說則將智慧和健康聯繫起來。一方面,聰明人具有抗擊感染、戰勝病魔的能力,智力較高的人更能分辨出食物是否受到污染,或是在選擇居住地的時候躲開蚊子出沒的區域。另一方面,聰明人更會打獵,也更容易獲得富含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食物,例如魚蝦等。最早學會使用火來嚇退猛獸、烹飪食物的聰明人,生存下來和繁衍後代的機會也會更多。

英國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提出的社會大腦假說,則更有力地解釋了,為什麼人沒有演化成四肢更發達、個體更魁梧的樣子,而人類個體的平均智力卻不斷攀登新高。

他認為,人類的智力發展並不是解決人類與自然關係的手段,而是人類在龐大而複雜的社會群體中生存繁衍時接受的自然選擇。根據他的理論,當原始人類開始群居,自然選擇便開始偏向那些具有更高智力的個體。

因為在龐大而複雜的社群里生存,僅靠蠻力是不行的,如何在互利活動中共贏,在激烈競爭中獲勝,如何識別狡詐同伴的欺騙,如何聯合同伴組建大工程或是抵抗外敵,這其中需要的智慧,遠比獵到一隻兔子要高級得多。

「牛娃」進化論

「上小學前,識字500個,看圖說話編故事,數學要會20內加減法,英語簡單對話。這才是精英小學的入門標準。」林玉感嘆,傳說中的「牛娃」之路,睿睿才剛剛開始。「有時候我覺得,孩子太累,也是很羨慕美國的素質教育。」

張媛苦笑一下,全天下家長都一樣,即使在美國,「牛娃」的拼搏之路也不簡單。因為提倡個性化教學方案,大部分州政府都會挑選3%左右天資優秀、智力超前的孩子,特別設立從5歲開始的「資優項目」,提供比正常課業更超前、更多一些的教學內容。

「因為資優班的選拔考試在4歲時進行,我認識的朋友家,為了考上這個項目,把三歲的孩子送去補習班加強訓練,做邏輯推理題目。」張媛說,華裔尤其熱衷於入讀資優班教育,華人孩子入讀資優班的比例往往超過10%,高出平均水平數倍。

無論有沒有用,林玉對睿睿的智力培養,從睿睿還是個胚胎的時候就開始了。從莫扎特的胎教音樂,到新生兒「閃卡」,大量的繪本圖書,英語學習的軟體應用……一個都沒落下。

「誰讓你在牛娃林立的海淀呢?你和睿爸這樣的雙博士家長首先就把起點拉高了。」張媛說。

不管坊間流傳多少所謂開發智力的遊戲方法和促進大腦發育的保健品,決定一個人智力水平的多重因素中,遺傳的影響是最大的。有研究發現,即使是分開撫養的同卵雙胞胎,其智力發展都是高度相關的。一項針對被收養兒童的研究顯示,與養父母相比,被收養的孩子的智力水平與他們的親生父母更加相關。

但遺傳因素也並不是決定性的。經過影響干預,高度遺傳性的性狀也有可能會改變。一些針對性的訓練會提高智力,尤其是使用標準測試評判出的「智力」。

現代社會用標準測試來評判人類個體智力,得出他的「智商」——這個詞,最早在20世紀初期由德國心理學家威廉·斯特恩提出。當時,對於一個人的智力評價,是測得其「智力年齡」後,除以他(她)的實際年齡,再乘以一百,得到的數字越高,顯示他(她)的智力越超前和優越。智力年齡的說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人一生中的智力水平並非一直線性上升。

現代的測試,則是以大量人群的平均水平作為參照,設定100為智商的中位數,約有三分之二人的智商處於85至115之間,僅有大約2%的人智商超過130,另有約2%低於70。

在遺傳之外,也有不少影響智力水平的因素。有研究發現,在個體層面,智商分數並不由其階層地位所決定,窮人家也可以出聰明孩子。但大規模統計中,群體的智力水平還是與該群體所處的社會經濟狀態正相關,營養、教育等因素,在群體智力水平的發展方面還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想見,在不同國家社會、經濟條件下的群體之間,平均智商的分數都會有顯著的不同,而對標準智力測試本身的爭議也遠未結束。

會算數、拼搭積木,乃至於可以做標準測試題目中的類比、分類、推斷數列、遞推推理等題目,究竟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一個人的智力?

美國休斯頓大學教授伊蓮娜·格里戈連科曾在一項對於肯亞兒童的研究中指出,在衡量西方教育體系之外成長的兒童的智力發展時,西方通用的智力測試並不靈敏。在當地,最聰明的孩子擅長的並不是列舉數列,而是在野外分辨出有藥效的植物,用於防治寄生蟲病。在學業成績並不受重視的文化中,聰明的孩子可能會花更多的精力學習實踐性的技能。

睿睿還差兩個月出生時,林玉和丈夫將所有的積蓄投資在一套小房子上,這一舉動幾乎決定了他前十幾年人生的生活軌跡。睿睿將會在北京西北部接受教育。從幼兒園到大學,這個區域聚集了中國最優質的教育資源。

而張媛還是沒想好,等Emma到了上學的年齡,是繼續在大城市「拼娃」還是和丈夫回到美國老家,讓Emma和她的幾個表親一樣,在德克薩斯州的農場長大,不用去補習班,但能學會挖蚯蚓和騎馬。

無論怎樣,這兩個孩子都是這個星球上最智慧的生命中的兩個獨特個體,他們的智慧伴隨著自然演化和人類文明的無數個必然和巧合,閃閃發光。

————————

「36個月」系列文章希望告訴你人一生中頭三年中的關鍵能力,而這些能力,在人類演化的長河中,是怎樣發展出來的。下一篇會是關於語言。

關於作者

崔箏,互聯網從業者,自由撰稿人。她曾從業新聞媒體多年,先後於就職於英國《衛報》和財新傳媒,報道科技、環境、健康、氣候變化等領域。

譯名對照表

路易斯·瑟斯頓 Louis L. Thurstone

霍華德·加德納 Howard Gardner

羅伯特·斯特恩伯格 Robert Sternberg

讓·皮亞傑 Jean Piaget

列弗·維果茨基 Lev Vygotsky

魯文·福伊爾斯坦 Reuven Feuerstein

羅賓·鄧巴 Robin Dunbar

資優項目 Gifted and Talented Program

威廉·斯特恩 William Stern

伊蓮娜·格里戈連科 Elena Grigorenko

製版編輯: 飲水食糧|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推薦閱讀:

再說一次,家務勞動是最好的早教啦
有哪些適合小孩子聽的音樂?
南亞觀 | 影視人類學家眼中的印度:從精英到流浪兒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Elsagate視頻過於暴力,但給他們看《喜羊羊灰太狼》又認為太過溫柔?
兒童濕疹春季高發,榕興醫療為您支招

TAG:儿童教育 | 儿童 | 发展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