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走過的日本100城-No.60-明石

明石:日本時間的故鄉

各位,不好意思,這一周都沒有更新,一直在外面跑事情、談項目。

所以,今天雖然是周六,但是得了個空兒,趕緊就來更新了。

其實因為我們中午又下大雪了,下午約好的事情臨時取消。

過了60篇,下面我準備再更新一個大城市了——名古屋。

初步計劃三篇文章搞定。

OK,開始今天的城市-明石

明石市,兵庫縣南部面向明石海峽的城市。日本標準時間東經135度線貫穿該城,所以,明石被譽為「日本時間的故鄉」。

明石市位於從神戶-姬路的必經之路上。

目前世界最大的懸索橋——明石海峽大橋就建於此。

這是我去姬路的路上,在JR明石站的站台上所拍到的明石城。

明石城是日本100名城之一,也是日本櫻花名所100選之一。明石城的建造者是舊信州松本城主小笠原忠真,後長期成為親藩松平氏的住城。

但是在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中,明石城城遭到大範圍的破壞,現已修復。

明石距離神戶市十分近,坐普通車只需20分鐘左右。

之前在介紹奧特萊斯的時候我也提到過,神戶附近有兩座奧特萊斯,而明石這裡就有一個,所以我今天的目的地就是這裡:三井瑪琳匹亞神戶奧萊.

順帶再看一看壯觀的明石海峽大橋。

到達三井瑪琳匹亞神戶奧萊,並不需要坐到明石。而是在前面幾站的JR垂水站下車,如果是私鐵山陽電鐵,則是山陽垂水站。下車步行幾分鐘即到。

話說各位知道這是什麼嘛?這裡是三井奧萊前的海濱公園,因為公園內是不允許騎自行車進入的,所以各出入口都設置的有欄杆。

這個圈圈,則是專門供輪椅通過的。日本人的殘障輔助設施就能做到這個地步。

對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我們國內的許多公園、景點,裡面的設施看似都有殘障通道,但是大門卻不是台階就是欄杆。進都進不去,裡面做再好又有什麼用呢?

過了海濱公園,就到達了三井瑪琳匹亞神戶奧萊。

據說,這個奧萊面積不算大,但是,按照風光來看的話,絕對是能夠擠進日本前三的。

因為這裡緊靠瀨戶內海,海峽對面就是瀨戶內海上最大的島嶼--淡路島。

而且明石海峽大橋從遠處飛跨而過,非常壯觀。

不過呢,還是先在奧萊裡面逛一逛。

其實如果不是我太太,我估計是不會特意跑到奧特萊斯來的。所以逛了一會兒,找不到她了,我就開始自行尋找覺得好玩的地方。

這個奧萊的確很小,也就是一條十字街,百十家品牌。但是他們似乎會定時舉辦一些表演秀,利用靠海的寬闊空間和一些設施。

奧萊的最後面,居然是一片遊艇停放區。

瀨戶內海素以風平浪靜文明,而且物產豐富,明石這裡就盛產一種日本人特別愛吃的章魚。

今天的天不好,有點小雨,如果是風和日麗,舉家開船到海灣里釣釣魚、吃吃飯,一定很愜意。

看到明石海峽大橋了么?

這座連接著日本本州和淡路島的跨海大橋,建成時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弔橋,全長3911米,主橋墩跨度就有1991米。

大橋據說可以承受里氏8.5級的地震和抗80m/s的暴風風速。

1995年1月17日,日本大阪和神戶發生里氏7.2級大地震,也就是阪神大地震,當時震中距大橋才只有4公里,大橋附近的神戶市內5000人喪生,10萬幢房屋夷為平地,但該橋經受住了大自然的無情考驗,只是南岸的岸墩和錨錠裝置發生了輕微位移,使橋的長度增加了0.8m。

雖然瀨戶內海大部分時候風平浪靜,但明石海峽這裡不但是著名的颱風走廊,還地處世界主要地震帶的中心位置。建這樣的一座橋,要能同時經受得住時速300公里的颱風和里氏8.5級以上的地震,才可以實施。

其實,最初的時候,戰後的日本政府從來也沒有考慮過要建造這座橋。

因為當時無論從高度、長度、造價、技術難度來說,太難太難了,而且世界上並沒有類似的模板可以參考借鑒。

但是,1955年的一場災難,改變了這一切。

1955年5月11日清晨,載著180多名乘客的「紫雲丸號」輪渡,原定於從高松港出發,穿越明石海峽,到達對面的本州島。

不幸的是由於濃霧和船員玩忽職守,6時45分,「紫雲丸號」在女木島附近和另一艘貨輪「第三宇高丸號」發生嚴重碰撞,致使船上168名乘客死亡,數十人受傷。

在這次事故中,神戶的一位貧民,61歲的加藤托本失去了他唯一的兒子,13歲的小加藤。

就在其他死難者忙於與日本政府就賠償撫恤金的多少展開爭論和博弈時,加藤托本卻強烈要求日本政府在神戶和日本四國島之間建起一座橋樑,以避免今後類似「紫雲丸號」悲劇的發生。

這個要求,對當時的日本政府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

因為明石海峽的平均深度為110米,中心最深處則為160米,而且終年水流湍急,每天都有上千艘船隻在海峽里航行;更麻煩的是,如果要建橋,橋身的跨度將要達到兩公里才行;而最難克服的障礙則是,日本是一個多震、颱風頻發的國家,如果在建造過程中,橋的各個構件還沒有連接形成一個牢固的整體時,任意一次較大級別的地震或颱風,都可能讓大橋毀於一旦。

不過,加藤托本根本聽不進日本政府的任何解釋,他認為,只要政府以人為本,下定決心,就一定能攻克不利於建橋的各種困難。

之後,加藤每半個月都要去東京一次,一直持續了4年,

他反覆向日本政府遞交申請書,並且不斷給當時的日本天皇和正副首相寫信,弄得他們頭痛不已。

迫不得已,日本政府讓有關部門做大橋的預算,結果對上個世紀50年代的日本來說,這無疑是一筆巨資——43億美元,可是加藤仍然覺得政府能拿出這筆錢。

最終,日本政府被加藤的「固執」感動了,再加上此時四國島的居民要求建橋的聲音越來越高,於是在1960年3月下定決心建橋。

同時,應加藤的要求,政府向已經是65歲的他寫了一定建造大橋的承諾保證書,當時的日本首相岸信介親筆在上面簽字畫押。

直到此時,加藤托本才長長地出了一口氣。3年後,他含笑長逝。

1988年5月,明石大橋正式開建。

1996年9月18日,明石海峽大橋正式合攏。

這天,距離「紫雲丸號」失事整整41年。在當天的合攏儀式上,大橋的總設計師北川臣說了這麼一句話:「這是為完成一個老人的無私心愿而建起的一座前所未有的豐碑!」

這就是明石海峽大橋的由來。

當我查到這段歷史的時候,我正坐在海灣旁的台階上,眺望著這座大橋。

說實話,很感慨,是什麼樣的毅力和決心,促成了這座橋的建成?無論後世的橋樑再高、再長,再能抗災難,我認為也無法和這座橋相比,她有隻屬於她自己的使命和意義。

很快,天黑了下來。我家那口子依然不見蹤影,我只得獨自去尋找晚上吃飯的地方。

奧萊廣場上的燈也陸續亮了起來。因為今天是周末,晚上的人不減反增。因為交通便利,附近有很多家庭來購物吃飯。

雖然天上還淅淅瀝瀝下著小雨。但根本擋不住孩子們玩耍的熱情。

但讓我奇怪的是,奧萊雖然不大,卻根本找不到吃飯的地方。都藏哪兒去了呢?

外面街面上雖然也有一些店家,但都不是正經賣吃的,以甜點、糖果類居多。

終於,讓我在主樓的二樓,找到了一排飯店。

這家迴轉壽司可不便宜,比我見過的絕大多數都貴。動輒三五百円一盤。

但是也不能吃章魚小丸子吧。。。

終於,找到了家鶴橋風月,果斷鑽進去。

鶴橋風月現在的好處是,他們有套餐,直接點選即可。

我們四人,我直接點了份5000円的套餐。配菜是一份鐵板魷魚須,一份鐵板煎蛋。

一份炒麵,外加一份海鮮鐵板燒和一份豬肉鐵板燒。足夠吃了。

吃飽喝足,可以回市區了。

廣場上的人們也逐漸減少,大家都到了該回家的時候。

明石印象:

明石,我能說印象么?

不能,我來的知識明石奧萊,並展望了一下明石海峽大橋。

作為瀨戶內海上比較有特色的小城,不光明石這一座,我曾兩次行走於瀨戶內海南岸,遊歷數城,但是北岸的計劃,至今還未啟動。希望不久的將來,從明石到關島,再走上他一遭。

從61一城開始,更新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的:名古屋。


推薦閱讀:

這些熱門景點,去了也許會很失望 | 真相
用208元包一座78畝的蘇州園林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這些年我走過的日本100城-No.50-苫小牧
在黃石,每一秒都是驚鴻一瞥
Angel』s Landing - 這條讓七個人命喪黃泉的登山步道為何如此讓人難以抗拒?

TAG:日本旅游 | 旅行分享 | 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