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你說清了,他以為他聽懂了
在生活中,你可能也曾為被他人誤解而痛苦。自認為當時已經把話說得十分明白,直到對方開始疏遠自己,你才恍然大悟,發現對方當時的理解與你想要表達的意思大相徑庭;或者,你可能也曾後悔自己因為誤會了對方的原意,致使雙方的關係漸行漸遠,最終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你也許正感到十分困惑:自己表達的清晰準確,究竟為什麼彼此之間會產生誤解呢?又或者,自己明明很了解對方,怎麼可能是誤解了對方的原意呢?
我們就來聊一聊「誤解」。
信息接收者的「預設與偏見」
當誤解產生時,人們最容易意識到的問題所在就是——「我沒有這個意思,你誤會我了」,也就是說我們都傾向於認為,誤解產生時,接收信息的一方是負有責任的。的確,研究者也認為,信息接收時所存在的一些「預設」與「偏見」,會影響信息接收的準確性。
1. 「人們總相信自己所相信的」
當人們心中存在著對某些個體或群體的固有印象時,他們便會在記憶和現實中不斷搜尋各種各樣與這個固有印象一致的證據,並忽略那些與固有印象相悖的事實,於是他們不停地發現「事情果不其然又和我想的一樣」,這就是所謂的「確認偏見」(confirmation bias),而他們固有的印象又隨之進一步加深。
比如,有些人始終認為女性是過於感性的,於是便集中了記憶里所有關於女性感性的信息,「她聽情歌都會哭」,「她總是太在意別人的感受」。這些人只相信自己所相信的,而這樣的預設就會讓他們先入為主地認為女性總是感情用事、做不好決策,即便在女性正在有理有據地與他們分析事實利弊。
這樣的誤解,通常早在雙方接觸相處之前就存在,也是最難以被消除的。
2. 「人們習慣先回應而不是理解」
與維護自尊感的需要有關,很多人容易在相處中陷入一種自我防禦。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便會過度警覺地去看待對方的言行,試圖識別出對自己的「攻擊」或「傷害」,或是全神貫注地挑剔出對方可能存在的「漏洞」,時刻準備著「還擊」或「報復」。
比如,對方說,「我快到約定的地點了」,這些人便會回復道,「上次,我可是等了你一個多小時,這次你先到了又怎樣?」——可以看出,此時,這些人很可能已經誤會了對方是在挑釁和責備自己,並率先發起了「還擊」。然而,對方此時很可能只是想告知Ta方位而已。
可以說,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這些人總是更關心自己如何能佔據上風,贏得尊重,或是避免吃虧,於是,他們的注意力也就更多地被放在如何成功地「回應」對方的言行,而不是如何更好地「理解」對方上(Chernoff, 2017)。而當我們都不再主動嘗試去理解對方時,誤解也就「順理成章」地出現了。
3. 「人們是認知的吝嗇鬼」
我們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會傾向於節省時間精力的認知方式,憑直覺或既有的印象去理解他人的言行舉止。
比如,一些人在之前的戀愛經歷中遭遇過背叛,於是,他們便在後來的關係中,習慣憑直覺或既往的印象去認定:一旦對方沒有及時回電或是突然開始在意外表時,就說明對方肯定有了新對象,已經做了背叛自己的事情了。
的確,很多時候人們就是懶惰的,是認知的吝嗇鬼。著名的行為經濟學家DanielKahneman(1974)提出,人們的大腦處理信息的方式有兩種:
- 第一種:快速、憑直覺、不假思索的處理信息;
- 第二種:理性、慎重、深思熟慮地處理信息。
儘管我們有這兩種選擇,但人們還是會習慣性地採用第一種方式,因為它對於我們來說是不費力的,而第二種方式則是需要付出更多認知資源和注意力。然而,認知上的吝嗇卻讓我們對別人的理解很容易出錯,它使得人們容易忽略一些與既往經驗不同的信息和細節。
比如,同樣是眉頭緊鎖,很可能對方是被你所說的話深深震撼到了,正在仔細思考,但若你忽略了雙方交談當下的氛圍,很可能誤解就出現了——你覺得對方對你感到不滿,但對方卻只是在認真地思考。
信息傳達者的「透明度錯覺」
不過,誤解之所以會出現也與信息傳達者不無關係。
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者Elizabeth Newton在實驗中發現,傳達者可能對於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在大多時候都過於自信了(as cited in, Ong & Chao, 2011)。
實驗的參與者們被隨機分配扮演「擊打者」(tappers)或「聽猜者」(listener)的角色。作為擊打者,他們會拿到一份有25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的列表,比如生日快樂歌、國歌等等。每位擊打者將挑選一首,並在桌上把歌曲的節奏擊打出來,讓聽猜者根據擊打的節奏猜出正確的歌名。
在實驗結果出來之前,Newton讓擊打者預估聽猜者猜出正確歌名的概率,大多數人預計有50%的概率對方能猜中,然而,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聽猜者平均成功猜對的概率僅有2.5%。
擊打者在實驗過程中感到非常震驚,「為什麼這麼明顯的節奏,對方卻猜不出來呢?」,可以想像他們在看到聽猜者硬生生把「國歌」猜成「生日快樂歌」時,臉上流露出的「你是不是傻?」的表情。
研究者認為,很多時候,信息的傳達者就像這個實驗中的擊打者一樣,他們腦海中回想著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彷彿腦內循環播放的BGM,讓他們自己覺得自己已經表達的再清楚不過了。
然而,對於信息的接收者——實驗中的聽猜者們而言,他們無法感知到BGM,他們聽到的就很可能只是一連串不連貫的敲擊,最後,只能憑著自己的直覺或是經驗來猜測對方的BGM/真正想表達的意涵。而誤解就很容易在這個過程中產生。
這一現象也被稱為「透明度錯覺」(transparency illusion)。
也就是說,很多人都以為自己與他人,尤其是親近的人的溝通是「透明」的。一方面,他們始終覺得自己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另一方面他們也相信,即便表達的還不夠清楚,對於一些顯而易見的需求和想法,對方也仍然能夠準確地「猜」到。
比如,在親子之間,子女受到越來越多「個體主義」思想的影響,知道了什麼是隱私與個人邊界,將雙方視作「理應互相尊重、彼此獨立的個體」。然而,父母卻仍然將子女的生活視作自己需要背負和涉足的。於是,子女認為理所應當的事情,在父母眼中,很可能就是「孩子不想回家、不尊重、忤逆等」的碎片式的「擊打聲」。
又或者,在感情中,一方總是想著,「只要我的一個眼神,Ta就會知道我想要什麼」,或者「只要我默不作聲,Ta就能知道我心情不好」,然而此時,若對方在對情感的解讀上相對遲鈍一些時,兩個人就很可能頻頻為「你為什麼不懂我」和「你為什麼誤解我不懂你」而爭吵不休。
社會心理學家H.G. Halvorson也指出,人們往往意識不到,他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真實的表現之間存在著誤差。有時候,你的不同的表情——沮喪、擔心、困惑、失望之間的區別,可能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大。你以為你的表情足夠讓對方知道「你說的話讓我有點受傷」,但對方可能把你的意思解讀成了「我完全不在意你所說的」 (ascited in, Smith, 2015)。
一方的自以為講清楚了,和另一番的自以為懂得了,就讓雙方陷入一次又一次的誤解之中。
如何防止誤解的產生,
又如何修復誤解造成的隔閡呢?
要想防止誤解的產生,需要信息傳達者與接收者的共同努力。
首先,雙方都要意識到,誤解的可能是存在的。無論是我們在傳達還是接收信息的時候,我們都可能因為受限於自身的經驗、固有印象或是腦內的BGM的影響,而忽略了對方需要我們更清楚的表達,或是,我們並沒有真正理解對方的想法。
在此基礎之上,我們才有可能更主動地去調用第二種認知方式,去清晰直白地表達,或是全神貫注地傾聽對方,而不是憑直覺和預設陷入自以為是之中。
其次,對於信息的接收者而言,需要主動對自己所抱有的,對某些人的固有印象保持警惕;對可能陷入的,「只回應而不試圖理解」的傾聽方式保持警惕;對偷懶的慣性思維保持警惕。嘗試著主動地讓自己進入積極的傾聽對方、理解對方的認知方式與相處模式之中。
另外,對於信息的傳達者而言,如果你想要減少誤解,最實際的辦法便是做一個「足夠好」的信號發出者,嘗試著清楚直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不厭其煩地向對方確認,自己的意思是否被準確地表達和理解,而不是指望對方能從隻言片語中讀懂你。
儘管,這對於長期被傳統文化教育:說話要委婉,表達要含蓄的我們而言並非易事,但就像Halvorson所說,我們無法控制對方的思考過程,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讓自己做一個不主動製造誤解的人(as cited in, Smith, 2015)。
畢竟,含糊不清的表達會造成更深遠的負面影響——那些細小的誤解會不斷積累起來,它們不會消失,總有一天會成為你們關係中的一枚炸藥。
而當誤解已經產生,又該如何修復呢?
很多人會因為誤解的產生而選擇拒絕進一步的溝通,然而,事實上,想要修復因誤解導致的隔閡,最關鍵的卻也是要保持雙方的交流與溝通(Bent, 2010)。也就是說,即便你很生對方的氣,也要弄清楚自己究竟是否還想要修復這段關係,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溝通就不可避免。那麼,比起關係本身,誰先主動溝通又有什麼重要的呢?
其次,要學會道歉。這個動作看似很細微,卻能夠讓對方看到你的誠意和澄清誤解的機會(嘴硬不道歉,誤解就很難有機會被真正談開)。不過,也要注意避免過度的道歉——為自己沒有做錯的事情道歉,會讓人覺得這只是「緩兵之計」或是「另有目的」。
最後,在溝通和澄清誤解的過程中,盡量更多地用「我」的角度來陳述(I statement),「我當時是這麼想的…」,「我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這會讓對方有機會去解釋,「雖然你是這麼想的,不過我其實想表達的是…」。
我們始終相信「直接」、「真實」和「誠懇」這三件事情的組合是有魔力的:當你做錯了的時候就說「對不起」,當你不知道的時候就說「不知道」,當你有需要的時候就說「我想要」……
不如現在就試試吧。周末愉快~
想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心理問題,請關注KY心理課:【KnowYourself】KnowYourself,宇宙中最酷的泛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跟誰學官網
點擊查看過往高贊回答:
年輕人千萬別碰哪些東西?
有哪些看似很傻,實則聰明的行為?
戀愛中不合適就分手是什麼心態?
為什麼一部分女性不喜歡生孩子?
有哪些細微但是高效有用的習慣?
點擊查看相關微信文章:
你以為你說清了,ta以為ta聽懂了|人與人之間的誤解是如何產生的?
References:
Bent, R. (2010). How to fix a friendship and why it』s worth it? Huffington Post.
Chernoff, M. (2017). 7 Relationship mantrasto stop small misunderstandings from turning into big mistakes. Marc and angel.
Health, C. & Health, D. (2006). Thecurse of knowled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ng, J. & Chao, C. (2011). The science of effective team discussion. Odyssey (10), 1-7.
Smith, E.E. (2015). Mixed signals: Why people misunderstand each other. The Atlantic.
Tversky, A., & Kahneman, D. (1974).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science,185(4157),1124-1131.
推薦閱讀:
※岳父拒絕見面怎麼辦?
※為什麼女生更要懂邏輯思維
※為什麼會想拒絕社交軟體?它們在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什麼樣的人是弱者?比起外向的人,是否內向的人就是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