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真的對中國有威脅嗎?如何正確的看待日本
提起日本這個不安分的鄰居,大部分中國人可謂是又愛又恨。一方面,我們喜愛日本的動漫,喜歡日本的產品。但另一方面,過去的恩怨又使我們不得不三思而後行,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對的起犧牲的先烈。而安倍政府一次又一次得寸進尺的行為似乎又彰顯著日本遠未泯滅的野心。
由於極度缺乏戰略互信,中日兩國的關係顯得錯綜複雜而又詭異異常,兩國民眾一邊在網上說著對方的壞話,一邊卻又在欣賞彼此的文化。中日兩國,彷彿就隔著一層薄薄的綢緞,但這綢緞,卻怎麼也掀不開。
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講,我們最為擔心的,莫過於日本軍國主義的復活,畢竟過去的歷史太過慘痛,而今日的安倍政府,又是如此的不知收斂。日本,還能對我們造成威脅嗎?我們又該如何正確的看待日本?
一、交融與衝突:中日關係的歷史
中日關係的歷史,是錯綜複雜的,這其中,既有交流、學習,也有彼此之間的殺戮。
唐朝時,我們曾是日本的老師,日本派遣遣唐使學習先進的唐文化,並仿照唐朝的制度進行了大化革新。清末與民國,日本又曾是我們的老師,孫中山藉助日本的庇護髮動革命,中國的左派藉助日本第一次了解了馬克思主義,中國的現代化,離不開日本的身影。
在長年的交融中,兩國的文化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日本使用著中國的漢字,品嘗著美味的中華料理,而三國等中國歷史,也是日本人津津樂道的話題。日本的很多文化,如茶道、武士道、忍術、佛教等,無不帶有中國的影子。
(中日兩國的年輕人可以共同討論相同的文化作品而毫無隔閡,除了日本,沒有哪個國家的民眾能和我們如此順暢的交流)
另一方面,日本文化對於中國同樣影響巨大,日本由於明治維新,在現代化的路途上走在了我們前面,現代漢語中的很多辭彙,其中不乏常用辭彙,如經濟、社會、政治、法律、幹部、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等,無不假借於日文。假如我們因為民族主義而強行剔除日文的影響,那麼你會發現整個現代漢語體系都將陷入癱瘓之中。
(孫中山在日本的掩護下發動革命)
除了語言上的借鑒,日本動漫和宅文化也在中國大行其道,已成為青年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儘管兩國文化高度交融,但過去的恩怨足以將這一切一筆勾銷。日本由於各種原因,一直垂涎中國的領土。明朝時,豐臣秀吉希望藉助朝鮮侵佔中國,清朝時,日本發動甲午戰爭,讓中國屈辱的倒下。二戰時,日本的民族主義者更是在中國製造了滔天罪行,使得兩國間留下了難以消除的傷痕。80年代,中日關係曾經回暖,中國答應將國家間的賠款一筆勾銷以換取日本的低息貸款。
(80年代中日蜜月期)
但自安倍上台後,中日因為釣魚島之爭再起恩怨,中國人害怕日本的軍國主義死灰復燃,而日本人則懼怕中國人的大國雄心和報復心理。但是,在團長看來,兩國的這種心態都實無必要,因為客觀規律從不會以人的主觀意志所轉移。
二、衰退的日本與無可匹敵的中國
很多中國人都擔心日本軍國主義的死灰復燃會損害中國的利益,甚至讓過去的悲劇重演。但是種種現象表明,日本的軍國主義既不可能死灰復燃也不能對中國有所威脅。大部分國人完全沒有意識到,日本早已不存在軍國主義的土壤,而中國與日本的實力差距已經到達了何種的地步。
(安倍就算參拜100次靖國神社也改變不了日本衰退的現實)
如今的日本,面臨老齡化和少子化的雙重危機,據2016年6月的數據,日本0-14歲的人口佔比僅為12.7%,為歷史最低,而65歲以上人口則佔26.7%,為全球最高。而根據專家預測,日本在未來30年中,日本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將達到39%,而到2060年,日本將減少4000多萬人口,只剩下不到8000萬人。另一方面,老齡化同樣伴隨著整個社會的低慾望,日本的年輕人越來越傾向於做低慾望的宅男和食草男,他們不僅喪失了追求財富的慾望,就連繁衍後代這一人類最原始的衝動都在喪失。
(日本的年輕人以一種極為消極的方式反抗日本社會)
根據路透社的報告,日本20-30歲的男性中,只有38.7%的人原意結婚,原意生子的更是少之又少,而日本的性滿意度也長期蟬聯倒數第一的位置。日本社會正在進入一種慢性死亡的狀態,外表雖然平靜,但內里已經腐朽不堪,慾望是人類前進的動力,一旦喪失了慾望,社會將不可避免的走向死亡。
安倍看到了日本悲慘的未來,但他沒有選擇去改造日本頑固保守的文化,也沒有選擇去清除大批霸佔位置的老人或頒布利於年輕人創業的政策,而是把目光瞄向了和平憲法。安倍以為修改和平憲法,以中國為敵可以重振日本的精神,但卻是南轅北轍、適得其反。
如此畸形的人口結構,使得日本幾乎不具備發動大規模戰爭的能力,而根據政治學家亨廷頓的統計,青年人口越多的國家往往越容易發生動亂和戰爭,中東國家之所以戰亂不斷,很大原因就在於其人口的高度年輕化。隨著社會漸漸步入老齡化,整個社會的活力會逐步銳減,最後趨於一種高穩定狀態。以日本老齡化的程度,註定了他很難有發動戰爭的慾望和能力。而日本的調查也顯示,49%的日本人表示當中國入侵時他們不會抵抗,持堅定反抗態度的只有27%。其中更有甚者竟然說出了:「讓我去打仗為他而死的國家還是去死好了」。
反觀中國,在2010年,中國的製造業產值就已經超越了美國,到了2014年,已經達到了gdp的35.85%,而隨著新技術的不斷開發,中國的新四大發明和中國製造已經開始走向世界。中國的工業實力已經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在總量上,甚至已經遠遠超越了美國。現代戰爭,打的就是工業實力,中國規模如此龐大的工廠、造船廠,一旦發生戰爭,可以立即轉入戰時狀態。到時,中國所有的戰爭潛力都將得到釋放,而以日本的實力,絕無半點獲勝的可能,所以無論安倍改不改和平憲法,都不會對結局有任何的影響。
(輝煌中國紀錄片彰顯了中國工業實力的無比強大)
三、亨廷頓的預言
當然,儘管中國的實力遠超日本,但中日兩國完全沒有衝突的必要,中日兩國合作共贏得到的好處要遠大於彼此仇殺。
著名的政治學家亨廷頓曾在93年的著作《文明的衝突》中預測了今後的世界,如今,他對於美國的預言幾乎全部成真。雖然90年代的美國如日中天,但是亨廷頓卻看到了伊斯蘭世界、中國對西方的巨大挑戰,同時他也預見到了拉美裔大批湧入會導致美國的動蕩。
(穆斯林群體正以子宮戰術入侵全世界)
亨廷頓預言今後的世界會是文明的衝突,哪一方陣營會獲勝全在於他能否成功整合自己文明內的力量。亨廷頓力主美國應該放棄世界主義,而應儘力成為基督教文明的領導,並將美國、歐洲、俄羅斯合三為一,團結整個基督教世界,徹底彌補羅馬帝國分裂後造成的東西裂痕。
(美國的職責在於能否整合基督教文明,團結與俄羅斯之間的分裂)
亨廷頓曾預言中國會在20年後整合整個東亞文明圈,韓國、日本、台灣、新加坡、越南、東南亞都會歸於中國的領導,但很遺憾我們一點也沒做到。如今的東亞依然陷在彼此懷疑和仇殺的狀態,遠比西方世界還要分裂。中國和日本,作為東亞最大的兩個國家,理應因為文化的相通性團結在一起,卻因為歷史恩怨而漸行漸遠。
(為了未來長遠的利益,中國需要爭取日本共同構建東亞新秩序)
但是除了中國,又有誰能大規模的消費日本文化,除了日本,又有誰能欣賞理解中國文化呢?旅行國外的中國人難以和西方的年輕人尿到一處,但卻和日本青年交流通暢。我們彼此欣賞,為什麼不能構建一個新的同盟,共同擺脫西方的控制?中國與日本互通往來,中國大量購置日本動漫、產品帶活日本經濟,日本接納中國的資金和軍事保護,明顯是一件互利共贏的好事。中日關係不應被雙方長期的偏見和隔閡所阻撓,過去的恩怨應該讓位於長遠的利益。
四、我們需要新的秩序
中日兩國因為彼此的偏見至今仍然處於爭鬥之中,安倍等日本保守派不顧日本已經衰退的事實,依然想恢復大日本帝國那不可能恢復的榮光,狼子野心依然昭然若揭。中日兩國,政客太多,而聖人太少(克里斯馬式人物),而真正建立信仰,構建國家、同盟的,從來都是政治共識。
(安倍這樣的政客是阻撓中日友好的最大障礙)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秩序,一個將東亞團結在中國的秩序,中華文明曾照耀東亞,但如今的我們,卻空有財富,而無半點共識。如果我們不能構建一種新型的政治共識和意識形態,那麼我們就只能孤軍奮戰。而沒有任何可靠盟友和價值觀的大國,是絕無可能成為真正的大國的。
長遠來看,日本不但不是我們的威脅,反而是我們應該爭取的盟友。但國人背著歷史的包袱,並沒有看見這顯而易見的事實。在我們執著於與美國、日本的雞毛蒜皮之爭時,我們的內部卻在暗流涌動,幾股強大的風暴正席捲而來,他們正在撕裂這個國家的根基,卻依然鮮有人注意。中國的真正威脅是什麼,團長將在之後的機會中會大家詳解。
能打敗如今中國的,不是美國,更不是日本,而只有中國人自己。
歡迎關注本人微信訂閱號:團長說
動漫解讀加團長個人關於歷史、政治的一點私貨
推薦閱讀:
※【深度】為什麼日本手錶沒有瑞士的好?
※有了這份清酒指南,喝懂清酒不難
※如何完美避開旅行高峰,一小時搞定日本深度游
※如何看待網路上否認731部隊並人肉、人身攻擊網友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