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80後已經老去了
「他們都不洗腳,只洗澡。
他們把朋友變成網友,網友變成朋友。
他們對陌生人最常用的稱呼是「同學」」
這是十多年前我在某雜誌上看到的一篇文章中關於80後的幾條總結,雖略帶戲謔,觀後卻令人莞爾一笑。當時還沒有公眾號,不然那文章肯定要刷屏。
而今公眾號已然取代了雜誌,熱點卻都是關於90後了。
我今年30歲,是公司年紀最大的,合伙人Leonard比我小7歲,經常拿我年齡開玩笑。
有次我們工作到凌晨,他笑著拍拍我:
「和我一起創業,有木有忘年交的感覺?」
他最近在減肥,昨天他打量我的身材說:
「Ben,你為啥怎麼吃都不胖啊?」
我剛想得意的笑,他卻補了句:
「不錯不錯,千金難買老來瘦。」
這些當然都是玩笑,但開這些玩笑時,他臉上有種從容
那是年輕人手握大把青春時的氣定神閑。
我23歲時還在倫敦,有天我去銀行開戶,那個下午倫敦難得陽光普照,排在我前面的是幾個老頭老太太,櫃員則是個漂亮的金髮小姐姐。
她一直悶頭忙碌,直到我將護照遞進小窗戶,她翻開第一頁看見我生日和照片時猛抬起頭看著我笑了起來:
「God,you are young!」
(好年輕啊你!)
年輕,有時本身就是件令人高興的事情。
現在沒人再談論80後了,正是因為我們不再年輕了,曾幾何時,我們也是所有目光的焦點,正如現在的90後。
這位同學是第一個火起來的80後,17歲那年,他一邊留級一邊得獎,一邊退學一邊出書,看似極端的經歷令他一夜成名。
24歲那年,他長發飄飄的走過賽車場,漂亮的不像實力派。
如今他已當了爹,被尊為國民岳父。
這是第二位火起來的80後,99年世乒賽,初出茅廬的她一路橫掃世界名將,最後雖屈居亞軍,但讓世界認識了她。
我現在依然記得第二天一進班級就聽見小夥伴們議論:
「我擦,看昨天那假小子打球了嗎,板著臉一板子一板子抽,贏了球也不笑,太嚇人了。」
如今她早已遠離江湖,但江湖上依然有大魔王的傳說。
這是第三個火起來的80後,卻比前兩位都要火,還一直火到了美國,火到美國人都稱那年為姚明年。
而今他回到了體制內,成為第一位身居要職的80後同學,只不過模樣是不是開始有點油膩?
這位同學可能是最帥的80後。
24歲那年,他在《無間道》中驚鴻一瞥,將世間所有陽光與所有憂鬱都收入了眼中。
而今…
十年前,媒體稱這幾人為80後代表,我卻知道他們肯定代表不了80後(尤其是生活水平),他們不過是那代人里最出名的幾個。
好在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歲月會侵蝕80後的容顏,這幾位亦不會因為有名而被放過。
不過一個男人成熟的標誌,也正是不再care自己的長相了。
兩年前《Vice》採訪陳冠希,問起關於他越長越像趙本山的事,他很不屑的回答:
而他最近在紐約大學演講說的兩句話,讓我第一次發現他其實是個實力派:
姚明年輕時素以成熟穩健著稱,但他也會輸球後在更衣室里踢凳子,接受央視採訪時冷不丁來句「馬勒戈壁」,沒辦法,年輕不氣盛,還對的起年輕二字嗎?
而今作為領導,他終於收斂起這些難得的鋒芒,將穩健徹底發揚光大,說著那些得體而不會錯的話。
如果姚明年輕時是偶爾露崢嶸,韓寒則可謂鋒芒畢露,他二十多歲時最熱衷之事就是和人吵架,與高曉松斗、與鄭鈞斗、與余秋雨斗,其樂無窮。
30歲那年,他遇到了命中的煞星方舟子,被折騰的脫了層皮後,他終於不再主動攻擊任何人,甚至都不再還擊,只一心一意在微博上抖一些人畜無害的段子。
《挪威的森林》里的永澤說過,所謂紳士,就是做自己該做之事,而不是想做之事。
以前不懂,現在全懂。
男人年輕時無牽無掛,自然可以仗劍遊俠,十步一殺,一旦步入中年,家裡的老小等著你養活,手下的兄弟盼著跟你飛黃騰達,眼紅你的人候著隨時舉報你,於是我們便再難恣意妄為,因為一旦說錯了話,遭殃的不再只是自己,而是你肩上背負的所有人。
社會對於80後的大討論始於05年,因為那年開始第一批80後走出校園,與大人的世界開始有了交集。
這種討論在08年接近沸點,而媒體對80後的態度也開始奇蹟般地由批判轉為讚賞。很多人說是因為80後在地震救災中的積極表現感動了所有人,這其實是扯淡,更深層原因是80後們開始大批量在媒體中任職,漸漸掌握了話語權。
不管是好是壞,喧鬧聲自10年便開始慢慢淡去,因為第一批80後已步入而立,人們發現原來年輕人也會變老,變老後一樣要娶老婆生孩子,為柴米油鹽犯愁,變得和自己一樣沒了話題性,於是所有人都將目光轉移到了更年輕的人。
起、承、轉、合幾個時間點,與現在大家熱議90後驚人的吻合。
此刻,大家對90後的討論正在最高潮,不過我清楚再過兩年一切也終將散去,因為更年輕的00後們就要長大了。
(END)
全文首發於我的公眾號「Ben船長」
關注「Ben船長」後回復「7」,就能加我微信~
推薦閱讀:
※體能訓練之五大運動素質
※北京有哪些岩館推薦?
※CCTV5 在未來幾年內是否有可能轉播 NFL?
※籃球與足球相比,哪些先天劣勢使得它成為不了世界第一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