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型心理學科普的弊端——授人以漁更重要

作為一個心理學人,在網上看到別人寫的心理學科普文章,總還是很開心的。就像你特別喜歡的一部冷門電影,看到有人在網上寫文章推薦這部電影,內心總是很欣喜。

但是,如果你看到的那篇推薦電影的文章,本身寫得特別差,那心情就會有些複雜。

部分心理學科普文章,讓我感到很無奈。這些文章寫得太差,會讓人們對心理學這個學科產生不好的印象。還不如翻出格里格和津巴多的《心理學與生活》或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這兩本心理學經典教材,隨機打開一頁,然後複製其中一段文字當作文章發出來。

真的,這些系統性的心理學教材,本身就寫得很有趣,而且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不比那些科普文章要難懂。

名詞解釋型心理學科普

網路上已有的心理學科普文章,大多是名詞解釋型文章。開頭寫一個故事或場景,引起人們的好奇或困惑,然後引出一個心理學術語,再對這個心理學術語做出一番解釋,最後再講一講對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有什麼啟發,一篇幾千字的文章就完成了。要是能蹭上熱點,或者配上好的圖片,閱讀量一定不低。

這樣的心理學科普文章,寫作門檻非常低。一個不懂心理學的門外漢,只要具備基本的閱讀理解能力,就可以從維基百科或者百度百科等在線百科上抄些心理學知識,來寫這種科普。稍微有良心一點的科普寫作者,會買一些心理學經典教材,從教材上抄比從網上抄顯得更可靠一些。

大多數讀者也不關心那個所謂的心理學術語是不是真的可靠,比如XX效應,XX理論,XX模型等等,背後究竟有沒有實驗研究來支撐,有沒有完善的理論模型。讀者們閱讀東西,無非就是兩個目的,一是圖開心,二是尋求「確認偏誤」。確認偏誤是指,人們傾向於找一些能支持某個觀點的信息,而不去找能反駁某個觀點的信息。

假設有一篇心理學科普文章, 說「適當的孤獨有益於心智成長」,那大多數讀者根本不會關心這個結論是怎麼得出的,經過了什麼樣的調查或研究,研究又是否可靠,結論在哪些範圍內適用,哪些範圍內不適用。那些內心有點孤獨的讀者,只會盯著這個結論,覺得自己當下的孤獨是有利於自己成長的。也就是說,這篇科普文章的唯一作用就是為這些讀者提供心理安慰。如果這篇文章還配了美女圖片,那還能讓讀者看起來開心幾秒鐘。

我不是說所有名詞解釋型心理學科普都很差,而是說這類科普文的寫作門檻太低。一個經過很多年訓練的專業的心理學人,也能寫出優質的名詞解釋型心理學科普。可惜的是,這樣的心理學人的寫作水平不一定很好,容易把科普文寫成小論文,傳播起來就很困難了。

思維方法型心理學科普

我更喜歡的心理學科普文章,可以稱之為「思維方法型心理學科普」。這樣的科普文章,不是為了讓讀者記住幾個炫酷的名詞,讓讀者能在朋友面前蹦出幾個心理學術語,而是要讓讀者學會像心理學家一樣思考。

心理學家的思考方法並不特殊,和社會學家差別不大。其實,整個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差異都不大。心理學家會知道更多和心理學有關的理論,也更擅長利用心理測量學發明的量表工具,對實驗設計的要求也更嚴格一點,會強調要嚴格控制無關變數。

思維方法型科普文章很難寫,但也不是不可能。比如,很多人都很關心智商這個心理學概念,寫智商相關的科普文時,就可以延伸到心理測量學方法,講講如何編製量表,常模又是什麼東西,信度和效度又有什麼區別,等等。

大家可能看出來了。這樣的心理學科普文章,有點像上心理學課。一些人會擔心這樣的文章是否太枯燥,人們不愛讀。

完全不用有這樣的擔心,在優秀的寫作者面前,再枯燥的主題也能寫得引人入勝。大不了降低知識密度就可以了。在心理學教材里,1000個字中涉及了10個心理學專業概念。但在心理學科普文中,1000個字只涉及1個心理學專業概念。這樣的話,普通讀者就不至於看得太累了。

也許是我對心理學有偏愛,但直到現在,我依然認為學習心理學能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尤其是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學這三門心理學入門課,能大大提升一個人的理性思考水平。

普通心理學讓我們對整個心理學有個概覽,實驗心理學讓我們學會科學研究方法,心理統計學讓我們具備分析數據的統計學方法,這些知識和技能都是通用的。哪怕一個學心理學的人,將來不做心理學研究,轉行做別的事情。這些心理學的思維方式也能讓他受益終身。

我們經常看到網路上有人引用一些統計數據,想要說明一些問題。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學過統計學,就容易被那些虛假的統計數據所欺騙。再比如說,如果我們完全不懂科學研究方法,那看到網上有信息里寫著「研究顯示」,「有科學家說」,「研究者們認為」等字句,可能就盲目相信這些信息了。但只要我們懂科學研究方法,就可以再去查一查那個研究文獻,看一看它究竟靠不靠譜。至少,問一句「樣本是否能代表總體?」,就可以剔除掉大部分垃圾調查。因為大部分垃圾調查的樣本都不具備代表性。

說句文科生們不愛聽的話。就我有限的觀察,絕大多數文科生對科學研究的理解,屬於「文盲」水平。一看到「研究顯示」或者「統計表明」就立即相信了,根本就不會去反思一下,研究是否靠譜,統計調查過程是否可靠。理工科的學生稍微好一些,至少自己都學過統計學,有能力去追根溯源。

不過,不管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人們都還是太懶了,就算有能力發揮自己的理性思維,也懶得去認真思考。

心理學科普的目的是什麼?

影響心理學科普質量提升最大的瓶頸,可能就在於寫作者們太在意讀者的喜好了。把讀者當作顧客,把顧客當作了上帝。上帝喜歡什麼就寫什麼,上帝覺得什麼不好那什麼就不好。

但是,如果讀者真的是上帝,那為什麼不去寫色情小說,反而要寫心理學科普呢?大多數讀者都是不懂心理學的普通人。大多數讀者在大多數時候都是不理性的。如果大多數讀者更喜歡不靠譜的偽科學,難道我們還真的去寫偽科學嗎?

科普的首要目的,難道不是讓讀者學到一些科學知識,再學會一些科學思維的方法嗎?

《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我不知道推薦了多少次,人民郵電出版社也從未給過我任何好處。我推薦這本書純粹是因為認可它的質量。甚至,它作為一本批判性思維教材都是很棒的。第二章就是講心理學研究方法,還附帶統計學知識附錄。

90多塊錢就能買到這本書。90多塊錢,你買不了吃虧和上當。認真讀完這本書,你就能免疫很多偽心理學科普,不會輕易地被那些所謂的「研究顯示」欺騙。

確實,這本書很厚,一時半會讀不完。這本身是一個學期的課程,要花十幾個星期才能學完。大家可以每兩天讀一個章節,1個月也就能讀完了。

如此看來,像《心理學與生活》這樣的普通心理學教材,已經是最好的心理學科普書了。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認真想

致力於普及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

認真想小助手微信號:Reason-A


推薦閱讀:

因果思維 —— 事件背後的「真相」
關於思維的幾個觀點-2
【認真想】《審辯式思維》——教學改革進行式
職場思維
邏輯思維能力是一件裝備,怎麼安裝?

TAG:心理学 | 科普 | 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