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八 ,我的科技八願
撰文 | 李晗冰
責編 | 李曉明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 ● ●
一:少些自我陶醉,多些客觀清醒
「中國基礎研究體現的特色可以用四個』出人意料』來形容」(筆者註:系指「學科發展的全面加速出人意料、研究品質的上升出人意料、青年科技人才的崛起出人意料、國際合作對中國的期盼出人意料」)
「中國科學家已經從自然科學前沿重大發現和理論的學習者、繼承者、圍觀者,逐漸走到了舞台中央」。
中國的重大科技成果「層出不窮」、「呈井噴之勢」,不是「厲害了!」,就是把某國「嚇尿了」……
從科技界官員到各類媒體,自得之志、自負之情躍然紙上、溢於言表,中國儼然是世界科技強國了。
其實遠不是這麼回事。所謂「層出不窮」的重大科技成果,說來說去、數來數去,就是「墨子升空」「C919首飛」「『天眼』開眼」「『神威』奪冠」等屈指可數的幾件。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自然》公布的2017年十大年度人物中,中國只有潘建偉一人上榜;《科學》評選的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中國的工作只在其中的冷凍電鏡這一項中有所體現。在國際權威期刊盤點的世界科學研究的重大突破中,八成來自美國;世界最好的200所大學中,美國75所,英國32所,我們還沒有1所……
近些年中國的科技確實進展很快,值得肯定,但是需要有自知之明,浮誇自嗨要不得。應該看到,目前我國的科技依然是「跟跑為主、並跑不多、領跑更少」,原創能力不足、關鍵核心技術缺乏等依然是我們的軟肋。實事求是地講,在世界創新版圖中,中國還處於「第二方陣」,距離真正「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還有一段距離。
我們需要自信,但切不可自我陶醉。只有對我國的科技現狀和實力有清醒的認識和準確的判斷,今後的路才能不至於跑偏、出軌。
二:少些敷衍拖延,多些真招快招
通過改革破除制度束縛、充分釋放科研人員的創新潛力,是我國科技發展的關鍵一環。近些年主管部門出台了許多改革的意見和實施方案(辦法),密度之大前所未有;諸如大幅度提高科技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勞務費比例不設上限」等,確實是能解決問題的真招實招。但不可否認的是,雷聲大雨點小、新瓶裝舊酒,乃至一拖再拖和落地難的,也不在少數。
試舉幾例——
比如國家獎勵制度改革,所謂的「大幅瘦身」只不過從「不超過400項」減為「不超過300項」,學者呼籲的「背靠背式」的提名制,最後居然成了「專家、組織機構和相關部門(省級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提名,與真正的提名制差了十萬八千里;
比如,2015年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可兩年多過去了,其具體措施還「千喚萬喚不出來」,不知要拖到猴年馬月。
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廣大科研人員盼望的是貨真價實的真改革,不是「雷聲大雨點小」的走過場,更不是虛與委蛇的敷衍拖延和瞞上欺下。希望今年的相關科技改革能多出一些實招快招——惟其如此,中國人的聰明、勤奮和刻苦才不至於被大量浪費。
三:少些諾獎得主,多些青年才俊
人才是第一資源,大力引進人才是好事,但如果在「招才引智」中只圖名頭,那就與引進人才的初衷南轅北轍了。君不見,單是去年,有些城市為加快創建「科技創新中心」,不惜重金、競相吸引院士和諾獎得主,「擁有多少院士、引進多少諾獎得主」成了許多官員洋洋自得的新政績。
我們在大戰旗鼓地引進院士和諾獎得主的時候,國外在引進什麼人?他們下大力氣引進的,是雖無院士之名、卻有院士之實的傑出青年人才柴繼傑、許晨陽、顏寧、馬毅……
兩相對比,除了無語,復何言哉!
四:少些人情關係,多些尊重科學
2010年9月,饒毅、施一公曾在《科學》上聯合撰文,批評科研經費分配中的關係學。如今七八年過去,這些狀況改觀了多少?
答案當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毋庸諱言的是,在時下的基金評審、課題評審,和學科評價、人才評價,以及院士選舉中,恐怕打招呼、遞條子、拉選票的「潛規則」還不在少數,能者下、庸者上的逆淘汰也時有發生。
在重人情的中國社會,人際關係固然難以杜絕,但如果連探究真相、追求真理的科研人員都能自尊自重、從我做起、唯科學馬首是瞻,相信我們的科研空氣會清潔很多。
五:少些「論文數數」,多些「看看真貢獻」
看論文當然比拼關係好,但如果評價一項成果或某位科研人員時只會「數論文」,無疑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了。所謂「論文數數」,業內人士都見怪不怪:先是數發了多少論文,之後看刊發論文的期刊的影響因子,最後就是比論文的引用數量。難怪一位科研人員戲言:如果讓中關村三小的學生去評某項科研基金——甚至是國家科技獎,他們評出的結果可能與大牛們評出的結果「高度一致」。
面對被無限推廣、積弊嚴重的「唯論文」評價方式,中科院院士葛墨林、原科技部副部長程津培等有識之士,無不憂心忡忡,但針對不同科研活動和學科的分類評價、小同行評價,至今難以推廣。是時候行政放手、學術共同體發聲、以科技貢獻論英雄了!
六:少些帽子工程,多些長期支持
如果說眼下科技界最值錢的是什麼,恐怕非「帽子」莫屬:你有「長江」、我有「傑青」,你有「青年長江」、我有「優秀青年」,你有「千人」、我有「萬人」,你有「泰山」、我有「黃河」……
據有心人士的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科研人員的各類帽子,有38項之多。以前是「天下名勝僧佔盡」,現在是「科技帽子遍神州」——也算是中國特色的「世界奇觀」了。
帽子滿天飛的根源,恐怕背後還是「行政主導科研,部門各自為戰」。難道就不能少封些帽子、多一些穩定的長期支持嗎?
七:少些不了了之,多些說話算數
2017年最讓人不堪的科技新聞,恐怕就是韓春雨事件了。去年8月3日,《自然-生物技術》發表韓春雨團隊的撤稿聲明,河北科技大學隨後在官網宣稱「學校決定啟動對韓春雨該項研究成果的學術評議及相關程序」;韓春雨團隊也發表聲明:「同意按學校安排選擇一家第三方實驗室,在同行專家支持下開展實驗,驗證NgAgo-gDNA基因編輯的有效性,並將實驗結果公布,以回應社會關切」。
如今已進入2018年了,什麼「學術評議」,什麼「將試驗結果公布」,連根毛都沒見。
說話不算數的,還有相關政府部門。去年六七兩月,科技部兩次召開「通氣會」,不但宣稱要「徹查」國際論文集體撤稿事件,而且鄭重表示「將會把處理結果向社會公開」。如今十九大都勝利閉幕都好幾個月了,吃瓜群眾還沒看到「處理結果」。
論文造假常見,但這麼「沉默是金」的還真是少見;出了家醜不可怕,可怕的是藐視科學、言而無信,甚至想方設法給家醜遮羞。
八:少些「天使」,多些「疑似」
2017年的科研成果發布會很多,印象較深的有兩件——
一是發現「疑似暗物質」。去年11月30日,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DAMPE)團隊發布首批科學成果。首席科學家常進宣布,基於「悟空」衛星在軌運行採集到的數據,科研人員成功獲取了目前國際上精度最高的電子宇宙射線能譜,該能譜將「有助於發現暗物質存在的蛛絲馬跡」。面對一些媒體「『悟空』發現暗物質」的誇大報道,常進團隊鄭重澄清:「悟空」發現的「異常」數據點,統計上只有3西格瑪的置信度,並沒有達到物理領域要求的5西格瑪——即便達到了5西格瑪的置信度,仍不足以判定「悟空」觀測到的是「暗物質」或者「新粒子」,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積累更多數據來證明。
二是發現「天使粒子」。去年7月21日,《科學》在線發表了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王康隆課題組主導,斯坦福大學張首晟課題組及上海科技大學寇煦豐課題組等8家單位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成果——首次在磁性拓撲絕緣體薄膜與超導體結合的異質結構中發現了一維手性馬約拉納費米子存在的證據。讓許多業內人士大跌眼鏡的是,參與此項研究的某位知名華人科學家,居然於7月18日提前在北京單獨召開新聞發布會,聲稱自己主導的團隊發現了馬約拉納費米子,還給美其名曰「天使粒子」。
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面對鋪天蓋地的「XXX發現『天使粒子』」的不實報道,這位科學家居然能心安理得地「樂享其成」。
今後,關於科研成果的宣傳報道肯定還會更多,衷心希望研究者能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多些「疑似」,少些「天使」。
製版編輯: 飲水食糧|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推薦閱讀:
※當代微分幾何研究中的一些「熱門」話題
※如何看待諾貝爾獎獲得者 Tim Hunt 迫於被批評存在可能性別歧視的言論辭職?
※【書單】圖形學科研之路(持續更新)
※差異、相似與模式
※直博一年級,科研無力,論文看不進去,想好好學,可是沒有動力,求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