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美利堅的戰巡夢——"列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設計史

在20世紀的最初20年中,繼無畏艦開創了戰列艦發展史的新紀元之後,高航速、重火力的戰列巡洋艦很快就成為各海軍強國競相追捧的新寵,正如無畏艦在一夜間讓前無畏艦容顏失色一樣,戰列巡洋艦也立刻將先前的另一主力艦種——裝甲巡洋艦打入冷宮,其風頭之勁直超戰列艦,英國、德國、日本都陸續建造了這種新型高速主力艦。然而,奇怪的是,正力圖奪取世界海軍桂冠的美國卻在這一熱潮中表現出意外的遲鈍與糾結,直至戰列艦的輝煌時代宣告結束,美國海軍也沒有一艘戰列巡洋艦建成服役。實際上,美國人並非沒有打造此類高速戰艦的念頭,只是他們比歐洲與亞洲的對手們付出了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理解戰巡的真正價值,從而延緩了跟風的腳步。

在戰列巡洋艦問世之前,美國海軍已經形成了一套固有的主力艦設計原則,強調火力,防護和續航力,而航速是一種需要付出高昂代價的奢侈品,美國海軍在20世紀初葉建造的一系列巨炮重甲龜速的標準化戰列艦正是上述技術框架下的產物。以犧牲防護換取高航速的戰列巡洋艦是與美式主力艦的傳統理念完全背道而馳的,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美國海軍高層和設計師們在面對這一新型戰艦時的困感和猶豫了,無論在戰術使用、戰略需求,還是設計原則、技術細節等方面,都存在著太多的疑問和爭論,加上國會審批、撥款的種種困擾,美國海軍在數年間通過無數的討論、艦隊演習的實踐,兵棋推演的論證,才最終將戰列巡洋艦定位於大型高速偵察艦的角色上,並在一戰的高潮時期設計、建造了一型航速高達33節,裝備406毫米重炮的戰列巡洋艦,這就是「列剋星敦」級(Lexington Class),此時距離英國人發明戰巡的概念已經超過10年光景。然而,美國人的決定已經太遲,《華盛頓條約》的簽訂將「列剋星敦「級扼殺於搖籃中,僅剩兩艘由其改建的大型航空母艦在隨後的漫長歲月中延續著未能成真的美利堅戰巡之夢。

美式戰艦設計流程

一種全新概念戰艦的誕生不是某位異想天開的設計師在繪圖板上草草畫上幾筆,或者某位好大喜功的政客在國會撥款的支票上大筆一揮就能輕易實現的,往往要經過長時間的計算、討論、推斷、假設甚至扯皮,這一過程將牽涉到軍方、政府、國會、企業、公眾等各方面的利益和需求。軍人們首先要搞清楚自己到底需要怎樣一種戰艦,同時要求工程師們為其勾畫出找術輪廓,隨後軍人還要搜羅論據,運用各種手段,向政客們證明這種戰艦與國家利益是如何關切,向商人說明他們將從中獲取何等利潤,並呼籲公眾的理解,煽動奧論提供支持,只有當大多數人都認為能從中獲益後,這種戰艦才有可能獲得出生許可。所以,探討美國海軍在發展戰列巡洋艦的問題上遭遇的種種糾葛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美國的軍艦設計流程。

在1908年海軍戰爭學院召開的會議中,美國海軍戰艦的設計流程被細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由多個職能部門協調完成。整個設計過程的起點是海軍總委員會(General Board) 和海軍戰爭學院(Naval WarCollege),這兩個機構將聯合研究海軍需要何種類型的軍艦,並對新艦的設計指標提出指導性意見。海軍總委員會成立於1900年,直屬海軍部管轄,是一個由海軍資深將領組成的高級顧問機構,負責對海軍建設的重大方針政策進行研究審核,特別是造艦計劃的擬定。總委員會平時還要對世界各國海軍的情報進行研究,召開聽證會進行討論,並且,派遣人員考察外國海軍的發展狀況觀摩各國海軍作戰的戰況,以使對本國海軍的建設進行指導。由於很多情報都需要在戰術和戰略問題上進行研討,總委員會和海軍戰爭學院始終保持著密切合作關係,時常聯合進行兵棋推演。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成立於1884年,校址位於羅德島州的紐波特(Newport,Rhode Island),除了作為美國海軍最高學府,從事高級指揮人才的培養外,也是美國海軍學術的研究中心,同樣也要為海軍的建設發展獻計獻策。學院以兵棋推演和艦隊演習的經驗為基礎,對各種戰艦的優缺點進行分析研究,為總委員會的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的支持,使後者能夠提出切合實際的性能要求。此外,每年召開的學院年會也能夠對分析結果進行補充修正。在召開年會時,在各艦隊或基地任職的高級將領們將聚集一常,對現役戰艦的使用情

況進行反饋,並為未來戰艦的設計方向提供修改意見。

在綜合各方的理論成果和經驗之談後,總委員會將制定出一個戰艦的設計草案,並將具體指標下發給海軍建造與修理局(Bureau of Construction and Repair,簡稱造修局),由該局的基礎設計部(Preliminary Design Section) 進行初步設計,這個部門必須與總委員會密切合作,制定出各種備選方案,以供進一步篩選。

在通常情況下,初步設計的進程非常高效迅速,得出的方案也能夠滿足總委員會的性能要求,第一級採用重點防禦理念的戰列艦「內華達」級(Nevada Class)就是上述設計方式的第一個受益者。

在總體設計方案確定之後,軍艦各子系統的細節設計也就分頭展開,需要海軍工程技術部門的幾個分支共同完成: 造修局負責設計艦體、舾裝和內部艙室布置,蒸汽工程局(Bureau of Steam Engineering)負責鍋爐、主機等動力系統,裝甲和武備則由軍械局(Bureau ofOrdnance) 負責研發。三個部門必須精誠合作,提出最優秀合理的設計方案,總委員會在此過程中居中協調。

在全部方案完成後,通常會交給海軍部長審核,同時提交給國會審議,以決定造艦撥款,由總統簽署建選命令,根據招標或指定造船廠實施建造。

戰列線戰術的困惑

美國海軍對高速主力艦的需求首先源於20世紀初戰列艦部隊的擴充和對傳統戰列線戰術的研究探討。1903年,總委員會向海軍部提出建議,認為從兩洋戰略全局和保護美國海外利益的角度考慮,海軍最好能夠建立起一支由48艘戰列艦和足夠數量的輔助艦隻組成的大型艦隊。在美西戰爭中贏得勝利之後,美國已經成為世界性強國,在東西半球都有著不能放棄的權益,一支規模龐大、戰力強悍的遠洋般隊對於保護美國海外利益而言已經成為必需品,而戰列艦毫無疑問是艦隊的核心力量。

在設計戰列艦時,美國海軍優先考慮續航力、火力和防護這三方面性能。如果沒有足夠的續航力,美國戰列艦便無法航行到西太平洋或者大西洋東岸進行戰鬥,足夠強大的火力則使艦隊在抵達目的地後能夠對敵軍實施有效的打擊,優秀的防護能力則會確保戰列艦在戰鬥中倖存下來,成為戰場上的勝利者,並保持戰鬥力。迎

接新的戰鬥。儘管高航速對於美國戰列艦來說並非完全無用,但為了滿足續航力、火力和防護的需求,航速是可以犧牲的。在20世紀30年代之前,美國海軍建造的每一艘戰列艦都誕生自上述設計理念。

為了尋找戰列艦在海戰中最合理的戰術運用方式,美國海軍花費了大量精力進行研究,不過在20世紀初時,這一研究只局限於戰列艦編隊在戰鬥和航行時應採用何種陣型,以及如何在幾種陳型之間進行靈活轉換。在1902年的海軍戰爭學院年會上。來自各海軍機關和艦隊的軍官們就這一問題進行了十分熱烈的討論,並最終

締造出美國海軍隨後半個世紀內戰列線戰術的基礎,即第1號戰鬥方案(Battle Plan No.1)。

為了增加戰列艦的作戰靈活性,並儘可能避免敵方從己方隊列的首尾兩端實施包抄,美國海軍決定在戰鬥中採取一種跟隨策略: 在面對航速高於已方的敵軍艦隊時,如果敵方試圖利用航速超越本隊,並從艦首方向進行包抄時,己方前導艦要緊隨敵方實施轉向,時刻與對手保持接近平行的航向,以便利用內圈優勢阻止敵方艦隊奪取有利陣位,避免己方少數戰艦遭到集火射擊,這就是第1號戰鬥方案的要領所在。

在海軍戰爭學院舉行的兵棋推演和1907年艦隊實戰演習中,第1號戰鬥方案表現出了良好的可行性,雖然藍軍擁有30%到50%的航速優勢,但四次搶佔陣位的機動都被紅軍採取跟隨轉向的方法成功遏制。依據這些經美國海軍得出結論,當雙方戰列線以大致平行的航向進行同航戰時,其中一方的速度優勢很難發揮作用。如果雙方艦隊採取相反的航向進行反航戰時,速度較慢的一方就會十分被動。在1907年演習的第二天,紅軍選擇與藍軍進行反航戰,佔有速度優勢的藍軍在進行機動後成功地從紅軍陣列後方完成了包抄,集中火力攻擊了紅軍隊列後方的幾艘戰列艦,將其擊敗。在演習的第四天,雖然藍軍根據命令有意降低了航速,縮小對紅軍的速度優勢,但演練的結果卻與兩天前基本相同。對此,總委員會在報告中寫道「在雙方艦隊接觸之後,速度較慢的一方應等待對方編成縱隊開始轉向,隨後再立刻轉向以維持與對方大致相同的航向。在航向轉至與

對方平行時,先頭艦必須保證能夠以舷側面向對方。」

在進行了更多的演習和研討後,美國海軍在1911年以第1號戰鬥方案為基礎,制定出第2號戰鬥方案(Battle

Plan No.2),其中增加了在戰鬥中將一條戰列線分解為多個小型縱隊的相關條例。

制定第2號戰鬥方案的原因在於艦隊規模的日益擴大,導致一名艦隊指揮官很難切實控制一個長度過大的單列縱隊成功完成跟隨機動,面將戰列線分散成小規模分隊後,各分隊指揮官可以分擔部分指揮責任,率領各自分隊進行機動,以保持與敵方平行的航向。

美國海軍在鑽研戰列線戰術的過程中,意識到低速戰列艦在戰術上存在劣勢,這一結果本身也意味著戰鬥力強勁的高速戰艦有著極大的價值。在保護交通線、為船隊護航、為戰列艦部隊提供偵察和掩護時,大型高速

戰艦是不可或缺的,而在戰列巡洋艦誕生之前,由於裝甲巡洋艦擁有比戰列艦更快的航速和僅次於戰列艦的火力與防護,這一艦種就成為滿足美國海軍高速戰艦需求的不二選擇。

按照美國海軍的早期構想,戰列艦與裝甲巡洋艦的最佳比例為2:1。在美西戰爭結束後的十年里,美國海軍建造了10艘裝甲巡洋艦,包括6艘「賓夕法尼亞」級(PennsylvaniaClass)和4艘「田納西」級(Tennessee Class),她們與戰列艦一樣,均以州名命名,說明其艦型大小和重要性不亞於戰列艦,而她們也在海軍內部獲得了「十巨頭」(Big Ten) 的雅號。美國海軍將這兩級裝甲巡洋艦視為次級主力艦,雖然其戰鬥力並不能與戰列艦做正面對抗,但也足以在戰列線中佔據一席之地。

與同期的戰列艦相比,「十巨頭」僅有2- 3節的航速優勢,無法在海戰中搶佔T字陣位,只能依靠包抄對方戰列線一端的戰術來體現自身價值。自從1905年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在對馬海戰中成功地從艦首方向包抄俄國艦隊,並贏得海戰勝利後,各國海軍均認為這一戰術有著很高的實戰價值。對美國海軍面言,第1及第2號戰

十方案正是為防止對方包抄而專門制定的。包抄敵方陣列首尾無疑將是未來海戰中重委的戰術選擇,但美國海軍內部有很多人認為裝甲巡洋艦不足以完成這一任務。1904年,以倡導技術革新著稱的布拉德利·菲斯克海

軍中校(Bradley Fiske)就宣稱,由於裝甲巡洋艦的主炮口徑較小,「在海戰中價值很低」。與他持相同觀點的人士還進一步指出,既然裝甲巡洋艦擁有能夠包抄敵方戰列線的航速,就應該裝備「大量的魚雷武器」,從而給敵軍戰列線的秩序帶來極大成脅,同時魚雷的威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裝甲巡洋艦火力不足的缺陷。雖然海

軍最終沒有接受上述論點,但利用大型高速戰艦對敵軍戰列線實施攻擊的概念卻延續到日後戰列巡洋艦的設計中。

戰巡時代的降臨

在「賓夕法尼亞」級和「田納西」級完工後不久,英國海軍就在1908年建成了劃時代的「無敵」級戰列巡洋艦(Invincible Class),這種新型戰規裝備與戰列艦同等口徑的305毫米重炮,擁有25.5節的驚人航速,比同期的戰列艦高出4~ 5節,其出色的性能令裝甲巡洋艦相形見細,雖然英國人最初仍將「無敵」級稱為裝甲巡洋艦,但美國海軍卻是把她當作高速戰列艦來看待的,並且認為這種戰艦的誕生必將極大改變海戰的面貌,並不僅僅局限於能夠抗衡其他國家海軍的大部分戰列艦和高速裝甲巡洋艦。隨著戰列巡洋艦的問世,美國海軍停止了對裝甲巡洋艦的發展計劃,轉而對這種新型戰規加以研究對比。

美國海軍很快派出專人遠渡大洋,對「無敵」級進行觀摩,同時向英國同行打探他們將如何在戰爭中運用這種超級巡洋艦。後來出任英國海軍大臣的溫斯頓·丘吉爾在一封寫給議會的信中寫道:「我獲悉艦隊有必要配備一定數量擁有最強火力和最高航速的艦隻,以便在未來海戰中採取搶佔T字陣位或迫使對方轉向的方法為艦隊爭取到陣位優勢,而且這些艦隻也有可能在將敵方艦隊引入戰鬥的過程中起到作用,如果戰鬥進展順利,她們還可以迫使敵方撤退的殘餘艦隊在兩個下策中進行快擇,要麼放棄一部分兵力任我方摧毀,要麼掉頭在一場正規海戰中拚死一搏。」丘古爾在信中將英國海軍對於戰列巡洋艦的使用方法解釋得一清二楚: 戰列巡洋艦作為高速戰艦,既可以在海戰中搶奪有利陣位,又可以在海成之後追殲撒退的敵軍。除此以外,戰列巡洋艦還擁有在戰時承擔破交作戰或保交作戰的潛力,而且當時英國海軍得到了一些情報,稱德國海軍有可能將戰列巡洋

艦用於破交作戰。

然而,在美國海軍內部,關於戰列巡洋艦在海戰中將起到何種作用的問題存在與英國人大同小異的看法。在海軍戰爭學院任職的里德利·麥克·萊恩海軍中校(Ridley McL.can) 在論文中指出,像「無敵」級這類戰艦在海戰中將能夠非常有效地包抄敵方戰列線,為了證明其觀點,他假設兩支數量相等的艦隊在海上遭遇,其中一支

擁有16艘戰列艦和4艘戰列巡洋艦,另一支則由20艘戰列艦構成,在對交戰過程進行分析後他得出結論:「如果一個分隊的戰艦能夠搭載12英寸 (305 毫 米 )以上口徑的艦炮,配備重魚雷武裝。並擁有高於敵軍戰列艦的航速,這個分隊就可以在敵方戰列艦給她們透成嚴重損傷之前迅速搶奪有利陣位。在艦隊中增加一小隊這種艦隻 所起的作用 ,將比增加相同數量的戰列艦作用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與菲斯克當初對裝甲巡洋艦的評價相同,發克萊恩也認為大型高速戰艦配備重角雷武裝,他呼籲為每一支擁有16艘戰列艦的艦隊配屬4艘戰列巡洋艦,而且其航速不應低於26節。在設計這種戰艦時,航速是最優先考慮的因素,武備雖然也很重要,但可以列為次要指標,防護則不作為主要性能進行考量。按

照麥克萊恩的理論,戰列巡洋艦的作用是利用高航速搶佔有利陣位,迫使對方戰列艦編隊改變航向,使其按照有利於我方戰列艦編隊的方式進行機動,從而限制其發揚火力,並打亂其陣型。戰列巡洋艦並不在艦隊炮戰中佔據重要位置。簡而言之,在麥克萊恩眼中,戰列巡洋艦隻是一支騷擾性力最,艦隊的殺手銅仍將是戰列艦,而前者的作用就是使後者的行動變得更為方便。

1910年,總委員會要求各部門以美國最新式戰列艦為基礎,對美國未來的戰列巡洋艦方案進行初步設計,造修局基礎設計部反應十分迅速,很快在「懷俄明」級戰列艦(Wyom ing Class)基礎上提出一系列設計草案。為了將戰列艦原有的21節航速提升到與「無敵」級相當的25 節,設計師們被迫大幅削減裝甲帶的厚度和覆蓋範圍,主炮數量也有所減少。在最後提交給總委員會的大量草案中,雖然主炮均選擇了305毫米艦炮,數量卻在

6~ 12門之間不等,主裝甲帶厚度也在203毫米至279毫米不等,但所有方案的排水量都驚人地集中在24000

噸至26000噸之間,此外它們的另一個共同點就是,全都停留於極為初級的草案階段,沒有獲得進一步的研究發展。

兩年後,基礎設計部的負責人,海軍工程師羅賓森(Robinson)對戰列巡洋艦的設計進行了更為廣泛的研究。儘管當時無論是美國海軍,還是他本人都並不清楚這種戰艦將在未來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但他還是提出了系列相對完整的草案,為日後戰列巡洋艦的設計方向指出了一些可能的道路。羅賓森的方案圍繞著航速、裝甲和續航力三個要點展開,他在研究過程中設定了三種備選航速:26節、29節和32節,主裝甲帶厚度也有356

毫米、279毫米和203毫米三種各選規格,續航力則分為8000海里、7000海里、5000海里三種標準,通過幾

項技術指標的相互組合,形成了多種不同的設計方案。不過,在上述三要素之外,羅賓森為所有方案都選擇了完全相同的武備系統,均為8門356毫米主炮、21門127毫米副炮和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此外,老式戰艦慣用的穹項式裝甲結構也被保留,其中央較為突出,能夠增加艦體強度。

儘管付出了很大努力,羅實森的方案並不成功,但卻向海軍高層發出了一個強烈信號: 如果想要趕上其他海軍強國在戰列巡洋艦設計方面的步伐,必須迅速行動起來。在羅賓森的方案中,排水量最大的一種設計以達到最高性能標準為目標,即8000海里續航力、32節最高航速和356毫米主裝甲帶的技術組合,排水最達到破天

荒的79000噸,在當時根本沒有建造的可能。之所以如此,其原因除了不顧實際地兼顧了火力、防護、航速和續航力外,也與羅賓森採用的設計參照方法有關,他關於戰列巡洋艦的建造方式、舾裝、各部分重量分配以及其他重要數據的推算,都是以現有戰列艦的建造數據為依據。換而言之,羅賓森的設計思路只是將戰列艦的航速加快,而沒有借鑒巡洋艦或其他中型偵察艦隻的輕型艦體設計概念。在後來設計「列剋星敦」級時,設計人員還將面臨同樣的抉擇,是以戰列艦為基礎,還是以巡洋艦為基礎展開設計。

外部威脅與內部爭論

真正阻礙美國海軍接受戰列巡洋艦概念的因素是:美國海軍一直在懷疑這種軍艦的高航速是否真的將在未來海戰中發揮重要作用。根據先前多年的研究經驗,只要採取第1或第2號戰鬥方案之類的簡單戰術機動套路,就能夠化解敵方戰列艦的航速優勢。因此當時在美國海軍內部的主流觀點是,高航速僅在一些特定環境下才能

起到作用,沒有必要將其作為主力艦隊的必要技術指標,更沒有必要專門建造大型高速戰艦。正是基於上述意見,在討論1912財年造艦計劃時,由於預算有限,總委員會強烈反對建造戰列巡洋艦,而是支持建造更多的戰列艦。當時委員會認為美國海軍還沒有在戰術和戰略方面做好引入戰列巡洋艦的準備,眼下仍需全力增強戰列艦部隊的實力。但不久之後,隨著戰列巡洋艦在國際海軍界的名聲日隆,總委員會的態度出現了轉變,對於戰列巡洋艦的建造表示贊成,促成改變的決定性因素是太平洋彼岸日本海軍的崛起。

在日俄戰爭後,日美兩國的矛盾就日益加深,雙方均認識到,為了爭奪遠東的利益,兩國早晚必有一戰,戰場就在遼闊的太平洋。為此,美國海軍不僅派出大白艦隊環球航行彰顯國威,震慨日本,還將「十巨頭」全部部署在太平洋方向,以防備日本海軍不斷膨脹的野心。日本海軍在1911年向英國訂購了「金剛」號戰列巡洋艦,並在國內自建了3艘同型艦,該級戰艦裝備356毫米重炮,航速高達27.5節,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巡洋艦,美國海軍的十巨頭完全不是「金剛」級的對手,美國在太平洋上的力量對比中就顯得十分不利。有鑒於此,總委員會也在1911年提出,海軍部在1913財年選艦計劃中至少列人一般戰列巡洋艦:「總委員會建議....未來的造艦計劃中應該包括一艘或一艘以上類似英國,德國和日本正在建造的大型高速裝甲巡洋艦。美國未來介入利益爭端的可能性正在增大,而四國間共同討論的事宜也經常與美國在太平洋的利益相關。因此,這種戰艦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變得不可或缺。

不過,在衡量了預算和戰術戰略等方面的情況後,海軍部長並沒有將這份建議案遞交給國會,而總委員會不依不饒地在討論新財年的造規計劃時繼續提出建議,認為1914財年造艦計劃應包括2艘戰列巡洋艦和4艘戰列艦。雖然總委員會對於戰列巡洋艦的興趣愈發濃厚,但海軍部和國會始終對這種未經考驗的新艦種態度冷淡,不予批准建造。到1913年時,總委員會也放棄了先前的堅持,僅向海軍部提出了建造4艘戰列艦的造艦方案。

究其原因,總委員會的動搖和海軍部、國會對戰列巡洋規計劃的否定均出自於對這種新型戰艦實際作用的懷疑。支持建造戰巡的人認為,憑藉高航速的優勢,戰列巡洋艦完全可以對敵軍戰列線進行突擊,在主力艦隊

趕到戰場前搶佔有利陣位: 從戰略層面看,戰列巡洋艦也可以獨立行動,掩護或搭載地面部隊實施敵前登陸,

奪取前進基地,這一特點在寬闊的太平洋戰場上將得到充分地發揮,為了加以證明,支持者們還在兵棋推演中模擬了利用戰巡「威脅或攻擊島嶼等小型目標」的戰術情況。

當然,戰列巡洋艦的反對者也是大有人在,其中以海軍戰爭學院院長雷蒙德羅傑斯海軍少將(Raymond Rodgers)的意見最具代表性,他認為引發戰爭的政治局勢變化或者一場突然襲擊帶來的戰略優勢並非技術層

面上的幾節航速優勢所能比擬的,而威廉普拉特海軍中校(Wllam Pratt)以上述觀點為基礎,提出了更為詳細的分析論據,指出戰列巡洋艦的航速最多使她們比主力艦隊提前兩三天抵達戰區,根本不足以建立戰略優勢或取得前進基地。

支持者們又指出戰列巡洋艦的航速優勢在戰術層面,尤其是擔任艦隊的偵察前衛時將十分重要:「戰列巡洋艦在對敵軍艦隊進行強行偵察和阻止對方偵察行動時將非常有用。而且由於她們在攻守兩方面相對戰列艦的劣勢並不大,戰列巡洋艦也可以參與到戰列線決戰中。」普拉特對此進行了反駁,聲稱潛艇和飛機在執行偵察任務時比戰列巡洋艦更為有效,縱使戰列巡洋艦可以擊敗對手的一切輕型艦隻,但在海戰中遲早會遭遇敵軍大型戰艦,而雙方的交火會嚴重影響到戰列巡洋艦的偵查價值,羅傑斯少將對此表示費同,他們兩人的觀點在戰爆發前在美國海軍中佔據了統治地位。

實際上,雖然上述觀點聽起來不無道理,卻似是而非。以20世紀初的技術條件而言,無論是飛機還是飛艇,其行動都受到天氣條件和機械可靠性的嚴重製約,「飛機的航程和飛艇的速度也很難滿足要求。此外,當時無線電設備的可靠性差,空載無線電經常出現故障,無法將獲知的偵察情況及時通報艦隊司令部。潛艇作為偵察力量使用時,其航速和觀測範圍都不能令人滿意,無法長時間跟蹤敵艦隊,如果遭到攻擊而下潛規避,不僅速度進一步下降,也無法發送情報,還可能丟失目標,如果潛艇堅持在水面追蹤,其房弱的水面戰鬥力又無法抵禦對手的攻擊,結局必將十分悲慘。直到30年代中後期,隨著技術進步,利用飛機和潛艇執行艦隊偵察任務才逐漸本得可行。

強力偵查艦的缺失

儘管美國海軍各層人士均對高速戰艦的價值疑慮重重,反對建造戰列巡洋艦的意見佔據了上風,但隨著時間推移和演習經驗的積累,一個不容爭辯的嚴峻事實逐漸浮出水面——美國海軍急需大型偵察艦艇。當時美國艦隊中作為偵察力量的艦隻無論在規型、武備還是在適航性方面都存在極大局限,主力艦隊根本無法獲悉敵方編隊的確切動向,更無法利用偵察部隊的戰鬥力和她們所能提供的情報將對手引人一場有利於己方的戰鬥中。20世紀初,由於缺乏合適的大中型高速戰艦,美國海軍只能使用驅逐艦編成偵察艦隊,充當主力艦隊的耳目。

在1903年於新英格蘭(New England) 外海舉行的一次演習中,驅逐艦偵察部隊暴露出適航性不佳的嚴重問題。當時演習海城海況稍顯惡劣,雖然戰列艦等大型艦隻仍可以不受任何影響維持全速航行,但驅逐艦在風浪中航速銳域,有時甚至無法跟上戰列艦的步伐,難以在主力部隊前方進行偵察活動。1903年演習只是諸多例子中的一個,此後很多次演習都出現了相似的情況,這使得美國海軍認清了這樣一個事實,如果未來繼續使用驅逐艦等小型艦艇組成偵察部隊,一旦在戰場上遭遇不良海況,偵察部隊就會喪失作用。艦隊必須配備大型高速戰艦以克服惡劣天氣的影響,遂行偵察任務。

1904年,關國海軍獲得了3艘「切斯特」級輕巡洋艦(Chester Class)的建造許可,但這對於緩解艦隊缺乏有力偵察艦隻的窘況只是杯水車薪,海軍仍然需要更多、更大、更有效率的偵察艦艇。在吸取了歷次艦隊演習的教訓和日俄戰爭的經驗後,總委員會在1906年提出增建兩級偵察巡洋艦的建議:「經驗已經證明...戰場情報的獲取將是取得勝利的先決條件,戰鬥力本身只能位居次席。經驗還告訴我們,如果要使偵察巡洋艦能夠以最高效率獲得情報,她們就必須擁有能夠在任何天氣條件下進行遠距離快選航行的能力。」但海軍部最終還是否決了總委員會的意見,艦隊偵察力量的缺陷仍然沒有得到改善,並且隨著時間流逝變得愈發突出。

1915年1月,美國海軍在大西洋沿岸舉行了名為「戰略問題1號」(Strategic Problem No.1) 的實戰演習,現有偵察艦隻的不足再次暴露無遺。在此次演習中,美國海軍因循慣例,仍然使用驅逐艦作為偵察部隊,但較差的海況使得這些小型規艇無法有效展開偵察行動。在演習初始階段,驅逐艦就被迫將速度降低至15節,不久後又降至了10節。當風浪漸趨猛烈後,驅逐艦編隊甚至不得不改向岸邊航行,尋找能夠避風的港灣,導致整個藍軍艦隊徹底變成了瞎子。

與此同時,戰列艦卻仍然能夠保持19節的航速前進。時任大西洋艦隊可令的弗蘭克弗萊徹海軍上將(Frank Fletcher) 事後指明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由於缺少大型偵察艦隻,在戰鬥力上佔據優勢的藍軍艦隊根本無法將劣勢的紅軍引入戰。這一情況證明艦隊急切需要能夠伴隨主力艦行動的大型快速偵察艦。如果沒有這種偵察艦,我們的艦隊既無法將劣勢敵軍引入戰鬥,也無法在面對優勢之敵時避免與其交戰。

由於手中沒有完全合適的艦隻,海軍將領們只能對一些替代方案進行研究。大型裝甲巡洋艦擁有足夠大的艦型,能夠在惡劣海況下從容航行作戰,而且其中等口徑主炮在火力上也能夠在強行偵察任務中派上用場。在

一些演習中,海軍將裝甲巡洋艦和戰列艦編成強力偵察部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是裝甲巡洋艦的航速仍然較慢,無法快速行動。因此在使用效果上局限很大。通過歷次演習的總結,海軍將領們對於戰列巡洋艦的運用方法有了日漸明朗的認識。在後來「列剋星敦」級的設計中,以戰列巡洋艦擔任強力高速偵察艦的戰術思想貫徹始終,其對航速指標的極高要求正是為了能夠擔負起艦隊偵察的重任。

美利堅需要戰巡!

在大量演習和兵棋推演的經驗總結基礎上,美國海軍終於對戰列巡洋艦的戰場定位形了明確的概念,並且認清了這種戰艦在戰略和戰術兩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從戰略角度上講,美國海軍在東西兩大洋均擔負有重要責任。在大西洋方面,海軍必須防備歐洲各國、尤其是德國侵入大西洋西部海域,在太平洋方面,海軍則要維護西太平洋的美國勢力範圍和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不受日本威脅。

美國海軍對兩洋戰爭的設想均以艦隊決戰為基礎,在大西洋方向艦隊將採取守勢,爭取搶在敵國艦隊在西半球建立前進基地之前找到並擊敗對手。為達成這一作戰目標,大西洋艦隊必須裝備高效的偵察艦艇和大型高

速戰艦,以應對德國戰列巡洋艦的威脅。「十頭」雖然在艦型,火炮口徑等方面均已被德國戰巡所超越,但美國人依舊認為她們擁有一定的戰鬥力,並有可能成為德國戰巡的勁敵(後來一戰的戰例表明裝甲巡洋艦完全不是戰列巡洋艦的對手)。不過,這10艘裝甲巡洋艦為了抵禦日本的威脅都被部署在了太平洋方向,無法在美國東海岸承擔防禦任務,必須建造新艦填補其空缺。

1912年,「十巨頭」中的三艘受命前往非律賓和中國海域進行巡航,以測試這些裝甲巡洋艦的實際遠洋能力。與此同時,日本海軍的四艘「金剛」級戰列巡洋艦均已經開工建造了,與其相比「十巨頭」完全是上一個時代的產物,戰鬥力無法相提並論。另一方面,隨著日本海軍實力的不斷提升,美國海軍的對日作戰計劃也變得越來越系統和複雜,1910年至1911年間,赫赫有名的「橙色計劃」出台,從本質上講這是一個跨洋作戰計劃,美國艦隊必須橫跨太平洋,前往西太平洋與日本海軍進行決戰,而且在推進過程中還要自行攻克或建立前進基地。作為前沿據點,關島(Guam) 和夏威夷(Hawaii)兩地對於作戰能否取得成功具有關鍵意義。按照美軍預想,一旦戰爭爆發,日軍很可能出動戰列巡洋艦對上述兩處基地發起突襲,或者直接掩護地面部隊登陸,或者以切斷海上交通線的方式將其孤立。美國太平洋艦隊必領防止日本人達成這一目的,而要做到這一點,艦隊就要配備能夠單獨抗衡「金剛」級的高速戰艦。在日本海軍的刺激下,總委員會也開始認真與各部門商討在太平洋戰區部署戰列巡洋艦的可行性。

在研討戰列巡洋艦運用方法的過程中,美國海軍從兵棋推演、實戰演習以及對歐洲戰爭的觀摩中獲得了許多啟示和經驗,形成了不少重要的原則和概念,均被融入戰列巡洋艦的戰術運用設想中,而在各種經驗教訓中最重要的考最因素還是美國海軍缺乏大型高速偵察艦隻的窘境。,當時,海軍戰爭學院制定的大部分戰術機動規範都是建立在雙方艦隊已彼此發現或已處於較近距離的基礎上,而且所針對的對象也主要是戰列艦編隊,這些情況下根本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偵察行動。但在真正的戰場上,情況將更為複雜,能否在雙方主力艦隊建立目視接觸之前,或剛剛進人視野時就搶佔有利的陣位,將是決定海戰勝負的關鍵因素,而戰列巡洋艦在執行敵前偵察任務時具有天然的優勢。

如果一支艦隊缺乏有效的偵察力量,那麼它將成為對手的盤中餐。1915年9月進行的戰略問題2號艦隊演習剛好證明了這一點。在演習中,代表德國的紅軍艦隊試圖在美國東海岸建立前進基地,而代表美國的藍軍艦隊力圖阻止紅軍的行動。由於需要守衛的海岸線很長,而藍軍又缺乏快速有效的偵察艦隻,只得將艦隊拆散,組成數個由戰列艦和驅逐艦編成的特混艦隊分區巡邏。藍軍的作戰意圖是,當某支特混艦隊遭遇紅軍的輕型編隊時,應儘可能擊敗並消滅對方,如果遭遇紅軍主力,應選擇撒退並與其餘特混艦隊匯合,重新編成大艦隊與對方決戰。

然而,在演習過程中,紅軍艦隊並沒有分散行動,而是始終保持高度集中,並成功地搶在藍軍各部匯合前將其各個擊破,在美國東海岸建立了基地。演習結束後,藍軍的布陣遭到各方嚴重質疑,而教訓也顯而易見:如果艦隊擁有一定數量的強力偵察部隊,藍軍的主力艦隊就能保持兵力集中,而不必分散各自尋找敵軍,只需等待偵察部隊發現對方後再行出擊即可。

如果拿當時的美國海軍與其三個潛在的對手,日本、德國以及英國進行對比,其對戰列巡洋艦的迫切需要就會顯得更為突出。當時上述三國都已擁有成力強大的戰列巡洋艦編隊和與之配合的輕型偵察力量,而美國海軍在偵察艦艇方面卻只能用一片空白來形容。1917年4月,美國海軍在一篇題為《現在和未來所需要的艦種》的報告中寫道:「.....在面對部分英國艦隊與德國艦隊在大兩洋上合作.....或德國艦隊與日本艦隊在太平洋上

聯合對抗美國的情況時,美國艦隊將十分缺乏戰列巡洋艦、輕巡洋艦和驅逐艦等掩護艦隻。在如此劣勢的情況下,艦隊離開港口的庇護前往公海搜索敵軍並與其交戰將是非常不合邏輯的。」按照美國人自己的說法,在戰列巡洋艦和其他偵察艦隻方面,美國海軍「脆弱得可悲」。

但是,由於海軍預算不足以同時建造足夠數量的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美國海軍仍然決定暫時將精力集中在戰列艦上,待條件成熟再開工戰列巡洋艦。不過對於這種高速戰艦的技術研究卻直沒有停止,並且逐漸形成了清晰的設計思路。

火力與速度的結合

在美國海軍看來,戰列巡洋艦應該是一種火力強大、航速極快的主力艦,能夠作為艦隊前衛在敵方偵察部隊發現已方主力位置之前將其逐退,並加以追擊,只要敵軍無法獲知已方主力艦隊的確切位置,就會陷於容易遭到奇襲的困境,或者被迫在不利的陣位下接受戰鬥; 在發現敵方艦隊時,戰列巡洋艦的高速將使敵軍無法擺脫交戰的命運,即使敵軍選擇撒退避戰,戰列巡洋規也可以在追擊中不停騷擾敵軍後衛。如果對方決定展開戰鬥,那麼戰列巡洋艦也能憑藉航速優勢幫助己方主力艦隊奪得有利陣位,同時自身也能對敵軍編隊首尾進行包抄。正如麥克萊恩所說,戰列巡洋艦將會使對手的側翼暴露在炮火之下,甚至遭到魚雷攻擊,想要避免遭到包抄,敵軍編隊必須在已方主力艦隊的猛烈炮擊下進行轉向規避,不僅在火力發揚方面會受到嚴重製約,而且一部分艦艇還可能遭到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的集中打擊。要達到上述戰術目的,戰列巡祥艦必須擁有明顯的航速優勢,因此關海軍對這種戰艦提出了極高的航速要求。

必須指出的是,美國海軍在設計戰列巡洋艦時雖然並不打算將其編人戰列線中,但這並不意味著戰列巡洋艦不會主動與敵方戰列艦交戰。在美軍的設想中,戰列巡洋艦在戰鬥開始後不會被編人主力艦隊陣列,而是單

獨組成一個縱隊,協助主力部隊瓦解敵方戰列線,摧毀敵方主力,為達成作戰目標,戰列巡洋艦也需要己方戰列艦的配合和支援,兩支縱隊應在同一時刻從兩個不同的方向聯合對敵方戰列艦發動進攻。在理想情況下,兩個縱隊應同時向對方戰列線傾瀉火力。己方戰列艦在此過程中應採取機動迫使對手轉人特定的航向,便於已方戰列巡洋艦能夠發揮航速優勢,搶佔敵方縱隊前方的有利陣位,利用重炮和遠程魚雷攻擊、擾亂敵方戰列線,戰列巡洋艦為此也要配備重魚雷武裝,以便充分利用有利陣位帶來的優勢。雖然戰列巡洋艦在搶佔陣位過程中幾乎肯定會有所損失,但相對於她們能夠給敵方陣線造成的混亂,一定程度的損失也是可以接受的。

美國海軍還認為,在具有極高航速的同時,戰列巡洋艦必須配備威力強大的遠程重炮,能夠實施遠距離炮戰打亂對方陣型,而且當時美國大多數海軍將領對於遠程炮戰的實際有效性都深信不疑。在20世紀初,高效的集中式火控體系、以機械計算機為核心的新型火控系統和性能更佳的觀瞄設備等一案列技術進步帶來了艦炮有效射程和精度的提高,使海戰中雙方的交戰距離迅速增加。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時,以炮術精湛著稱的日本海軍都認為艦炮很難命中6000米外的目標,而到了1914年時,美國海軍已經在炮術訓練中將射擊距離增加到了11000米,而且還在研究進一步提高規炮有效射程的方法。

能否在戰鬥開始階段就發揮出高效的炮火威力,在當時被認為是海戰的決勝因素之一,先前各國的海戰經驗也證明了這一觀點,海軍戰爭學院在1914年2月的報告《炮術與戰術》中闡述道:「根據報告,對馬海戰中真正有效決定戰局的地擊都集中在戰鬥最初的半小時內,因此未來海戰中最重要的時間段也肯定是初始階段的幾十分鐘內。由於現代武備所具有的巨大威力和精確性,在遠程火力上佔據優勢的一方將可以大幅削弱對手的攻擊力。」對戰列巡祥艦而言,靈活有效的進攻能力要遠比裝甲防護更為重要。海軍戰爭學院編撰的1914年版《海軍戰術》中就寫道:「炮彈就是我們最好的裝甲。「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的海戰經驗也為這一論斷提供了實例,強化了美國海軍對遠程精準炮火的信心。

一戰英德海戰的影響

在真正戰鬥中獲得的血淋淋的實戰教訓是任何高深細緻的理論研究都不能替代的,在一戰初期英德海軍進行的幾次重要海戰,對於戰列巡洋艦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引發了主力艦設計觀念的深刻變革,而美國海軍也從中獲取了對戰列巡洋艦實戰效果的感性認識,促進了相關設計工作的改進和成熟。雖然在一戰之前十年間,海軍科技呈現出了長足的進步,但美國海軍僅能在兵棋推演和艦隊演習中尋求經驗,自美西戰爭結束後,美國海軍在十餘年時間裡幾乎沒有任何實戰經歷。即便理論研究和演習的價值不容否定,但在驗證新型戰艦的實戰作用方面仍然力不從心。兵棋推演的演算過程十分漫長,無法將戰列巡洋艦的航速優勢完全發揮出來,而沒有戰列巡洋艦參與的艦隊演習對於解決相關戰術問題也是作用有限,但是,通過英德海軍的實際戰例,關國人終於學會了如何使用戰列巡洋艦。

在多格爾沙洲海戰和福克蘭海戰中,英國海軍的戰列巡洋艦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指揮得當的情況下,佔據速度優勢的英國戰列巡洋艦使得德國艦隻無法脫逃,只能被迫應戰,最終被佔據數量和火力優勢的英國海軍所

擊敗甚至擊毀。美國海軍對兩次海戰的結果深感震驚,歐洲海軍的戰艦在戰鬥中達到的航速比他們想像的更

快,其艦炮開火的距離也要更遠。在1915年5月海軍戰爭學院編寫的《戰況研討》中,美國人對於交戰雙方艦炮在「超遠距離上能夠取得命中感到非常驚訝」,同時還對戰爭初期的海戰經驗進行了更深人的分析:「想要成

為今後海戰中的勝利者,就必須能夠在全速航行中取得遠程炮擊的命中,在某些情況下,還需要在較差的海況下取得遠距離命中,一無論從炮擊精確度方面講,還是從實際命中效果方面講,也許在海戰前三分之一階段取得的微小優勢並不能令人信服,但當海戰進行到一半時,這種優勢就可能被擴大為決定性優勢。簡而言之,在海戰初期能夠在航速、火力或炮擊效果上取得優勢的一方,必能成為勝利者。

一直被美國海軍所輕視的航速突然間成為了海戰的決定因素,交戰雙方的航速差距很可能決定戰鬥的結果,尤其是在高速的追擊戰中,歐洲海軍的實戰經歷充分證實了這一點。有感於此,總委員會在一份文件中寫道:

「舊有的海戰觀念是建立在雙方艦隊戰鬥力相當,航速接近,並以平行航線進行交戰的基礎之上。無論我們是

否願意討論這個問題。都必須要對這些觀念進行重新審視。在現代海戰中,已經沒有哪兩支規隊會進行這樣的作戰了。未來可能不會再出現兩支艦隊都願意進行決戰的情況,其中一方必須強迫對方進行交戰,具體來說就是一方逃跑,一方追擊。這種情況已經普遍存在於巡洋艦等艦隻的作戰中,未來也有可能或多或少地影響到戰列艦部隊 。」

多格爾沙洲海戰和福克蘭海戰的特點相同,均是在高速追擊中進行遠程炮戰,這也印證了人們對戰列巡洋艦的作戰預想。由於戰列巡洋艦在福克蘭海戰中取得了成功,英國海軍將原計劃按照R級戰列艦建造的「聲望」

(HMS Renown) 和「反擊」號(HMS Repulse) 重新設計成戰列巡洋艦,而美國海軍認為,英國人之所以樂於建造「勇敢「(HMS Courageous) 和「光榮」號(HMS Clorious)兩艘大型輕巡洋艦,也足受到這勝利的鼓舞。

在看到英國海軍的成就之後,美國海軍對戰列巡洋艦的熱情頓時高漲,更加積極地在艦隊演習中探討這種戰艦的戰術運用。在1916年的演習中,美國海軍就協調高速戰列巡洋艦與低速戰列艦進行聯合攻擊的最佳方法進行了嘗試,當時假設的情況是由一支擁有8艘戰列艦和4艘戰列巡洋艦 (由其他軍艦扮演) 的艦隊攻擊一支有

12艘戰列艦的艦隊。雖然演習結果並不明朗,但美國海軍還是決定繼續研究將戰列巡洋艦融入現有艦隊作戰體系的途徑。

在1916年8月進行的戰略問題第3號艦隊演習中,美國海軍終於將戰列巡洋艦在戰鬥中的決定性意義完整地表現出來。在演習中,代表德國的紅軍在向美國東海岸進軍的過程中,利用戰列巡洋艦消滅了藍軍的巡洋艦和驅逐艦,摧毀了後者的偵察力量,而在紅軍成功建立前進基地之前,失去偵察能力的藍軍始終沒有找到敵軍位置,很快喪失了制海權。在隨後的演習過程中,如同盲人一般的藍軍被束縛住了手腳,而紅軍則靈活機動,利用一場近距離戰鬥擊敗了藍軍主力艦隊。無論是在單獨行動中消滅敵方輕型規艇分隊,還是在決戰開始前為戰列艦部隊提供強行偵察支援,美國海軍終於完全認清了戰列巡洋艦的價值,美國海軍必須裝備自己的戰巡! 總委員會也建議應該在1916年的造艦計劃中列入戰列巡洋艦。與此同時,英德海軍在日德蘭進行的巔峰對決給美國軍政朝野各界來了巨大震驚,之前對於海軍擴充態度消極的海軍部和國會認識到美國海軍可能會面對在兩洋同時與日本及德國對抗的艱巨任務,感到必須強化海軍艦隊的戰鬥力,最終批准了《1916年海軍法案》,允許海軍在之後的三年中建造10艘戰列艦、6艘戰列巡洋艦和大批輔助艦艇。按照計劃,在1917年首先開工4艘戰列巡洋艦,隨後在1918年和1919年分別開工一艘。海軍終於能夠在不減少戰歹艦建造數量的同時得償所願,而總委員會也立刻著手展開戰列巡洋艦的設計工作,有長時間的猶豫之後,美國海軍戰列巡洋艦的發展終於進入實質性階段。

基礎設計的成型

美國海軍在設計第一型戰列巡洋艦時採取了兩種不同的方法,第一種是當年羅賓森論證其方案時的套路,即以現有的戰列艦設計方案為基礎,在火力和防護方面進行一定的犧牲以達到要求的高航速,但在一番設計實

踐後,美國人發現這條路線其實是一個死胡同,如果以此法進行設計,在能夠滿足海軍對航速苛求的情況下,其艦型就會變得大而無當,造價也高得離譜。第二種方法是對現有的偵察巡洋艦方案進行放大設計,以減輕戰列巡洋艦的結構重量,雖然裝甲比較薄弱,但航速很快,艦型也相對較小,建造成本相對低廉,事後證明只有這種方法才能在艦型合理的前提下滿足美國海軍的航速要求。

其實早在獲得國會批准之前,美國海軍就已經開始戰列巡洋艦的初步設計工作,並在1915年5月完成了第一個設計草案,即第135號方案,這是一個無裝甲帶大型巡洋艦方案,裝備4門406毫米艦炮,航速可達32節,排水量則僅有16000噸。一個月後誕生的第141號方案將排水量提高到27000噸,艦體設置有輕型裝甲,以滿

足海軍對防護的要求,航速增至35節,並增設了魚雷武備。與上述兩個方案同時設計的第140號方案就顯得脫離現實了,該方案以戰列艦為基礎進行設計,排水量高達52000噸之巨,航速僅有30節,不過相比前兩種以巡洋艦為基礎的設計方案,其火力要強大很多,主炮、副炮和魚雷管數最都翻了一倍,防護水平也接近戰列艦,主裝甲帶厚度為254毫米,水平裝甲厚度為127毫米,炮塔也擁有457毫米裝甲的保護。第140號方案的艦型尺寸很大,艦體長度達304米,艦寬近30米,只能勉強通過巴拿馬運河。

第140號方案是最後一種以戰列艦為基礎的設計方案,從1915年夏開始,美國海軍將注意力集中在基於巡洋艦進行放大設計的方案上,並將第141號方案選定為後續設計的基礎,在1915年9月完成了第144號方案,也就是「列剋星敦」級的真正雛形。該方案包括四種不同的設計,均裝備有8門356毫米艦炮,根據裝甲厚度、布局的不同,排水量從25000噸到39000噸不等,最大航速指標均被設定在35節,續航力相比第141號方案增

加了50%,達到12000海里。經過分析論證後,第144號方案的排水量最終被確定為32000噸,不同尋常的是,在最後成型的方案中,從四號煙囪後方直至艦尾的最上甲板為向下傾斜的緩坡形式。出於保證艦體強度的目的,第144號方案放棄了艏樓船型,採用平甲板船型,而為了減輕艦體重量又只能削減尼部於舷高度,因此才有了這個傾斜艦尾甲板的特殊設計,這種在當時極為罕見的沒計也證明了在規定排水量範圍內要滿足性能指標是多麼困難。

在第144號方案基礎上,設計人員經過改進又推出了第150號方案,保留了艦尾傾斜甲板設計,武備和排水量也保持不變,但裝甲防護的覆蓋範圍比第144號方案有所增加,但防護水平依然十分有限,3 裝甲帶僅有127毫米,炮塔裝甲最厚處也不過152毫米,水平方向的裝甲厚度則為51毫米。第152、153號方案幾乎與第150號方案同時完成,這兩個方案向海軍展示了如果將航速指標由35節降低至33節能夠為軍艦整體帶來的好處,由動力系統節省下來的2350噸排水最如果用於強化防禦,垂直主裝甲帶的厚度可增加到203毫米,而且還能夠在艦體兩舷增設簡易的防雷系統。此外,第153號方案還採用了,三聯裝主炮塔,原先置於4座雙聯裝炮塔

內的8門356毫米艦炮被改為安裝在2座三聯裝炮塔和1座雙聯裝炮塔內。設計人員甚至還提出安裝2座四聯裝

炮塔的方案,但很快遭到否決。

不過,美國海軍對於航速和火力的渴望最終還是壓倒了對防禦的考量,總委員會在1915年秋季對1917財年造艦計劃中戰列巡洋艦的技術指標做了明確要求,最高航速絕不能低於35節。雖然總委員會同意採用三聯裝炮塔,但並不是為了減輕重量,而是為了增強火力,新艦將混合安裝三聯裝和雙聯裝炮塔各2座,使356毫米主炮的數量達到10門。在裝甲防護方面,總委員會保留了主裝甲帶127毫米、炮塔正面裝甲152毫米、水平裝甲51毫米的設計,續航力也維持在12000海里/10節的水平。

1917年型設計方案

在初步設計階段完成後,總委員會終於確定了戰列巡洋艦的性能指標,但相關的細節設計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修正艦體線形,確定艦體尺寸時,技術人員引入了水槽實驗的方法,根據實驗結果將艦體長度從243米增加到259米,使得艦體長寬比增大,線形更為細長。1916年4月,總委員會又要求必須為戰列巡洋艦設置防

雷系統,同樣的防禦結構已經在「田納西」級戰列艦的設計過程中進行了縮比模型實驗。總委員會的要求最終全部得到了滿足,代價是戰列巡洋艦的排水量增加了6000 噸。

為了減少排水量,將建造成本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設計人員採取了各種減重措施。防雷縱壁因為佔用過多的艦內空間和排水量而被取消。總委員會甚至還在一定範圍內放寬了對艦體強度的要求,為艦體減重提

供更大的餘裕,但在強度方面埋下了一定隱患。原本能夠為艦體強度做出一定貢獻的拱形穹甲被面積更小、但強度較差的水平裝甲甲板取代,傾斜的艦尾甲板也被取消,艦型也轉而採用了最初因強度較差而不被考慮的艄樓船型。此外,由於艦體首尾兩端的寬度太窄,無法容納三聯裝炮塔,前後主炮塔的位置也相應地向艦體中部移動,三聯裝炮塔與雙聯裝炮塔呈背負式布局。在經歷了如此大幅度的改動之後,設計方案還是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儘管在模型試驗中證實,新艦實際需要的動力要比最初預想得要少,但為了達到35節的高

速,仍需高達180000馬力的輸出功率,導致艦體內部動力艙段的長度過大,而且由於總委員會決定新艦採用渦輪一電機聯合動力系統驅動,除了鍋爐和蒸汽輪機外還要安裝發電機和電動機,動力裝置佔用的排水量和艦內空間也要比傳統的蒸汽輪機推進系統更大,整個艦體中部都被用於設置主機艙,而鍋爐只能被布置在主機艙兩側,主炮塔位置也被迫移至更靠近艦體首尾的位置。對於設計師們而言,安裝數量較多的主機本身就已經非常困難了。

值得一提的是,關國海軍從1915財年「新墨西哥」級(New Mexico Class) 之後的各級戰列艦均採用新穎的渦輪電機聯合動力系統,而戰列巡洋艦也確定採用同樣的推進系統。與通常的禍輪動力系統不同的是,電力推進系統中蒸汽輪機並不直接帶動推進軸,而用於驅動發電機,由後者向電動機提供電力,進而驅動螺旋槳。相比傳統動力系統,電力推進系統在性能上有不少優勢,該系統可以始終保持蒸汽輪機以高速運轉,燃料利用率較高,而且不必單獨設置前進輪機、倒車輪機、巡航輪機以及複雜的減速齒輪組,只需調整電流大小和電機正負極方向就能實現航速調節、倒車等操作,戰艦也可以獲得更佳的機動性能。總之,電力推進系統擁有比傳統動力系統更好的可靠性和經濟性,而且節省燃料和可靠性好的優點對於在太平洋上作戰的美國海軍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實際意義。

由於在渦輪一電機聯合推進系統中,只有電動機與推進軸相連,設計人員得以更方便地劃分、布置動力艙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艦體本身的設計難度。此外,由於蒸汽輪機與電動機之間僅以柔性的輸電線路相連,簡化了傳統系統的複雜程度。降低了易損性,減少了戰艦被魚雷命中後失去動力的可能性,增強了生存能力,美國海軍希望利用這一優點彌補新型戰列巡洋艦沒有設置完整防雷系統的缺點。

儘管體積較小的電動機可以被安裝在更靠近艦尾的後部彈藥庫周圍,使得艦體中部的空間都用於布置主機艙和發電機艙,但整個系統所需的鍋爐數最實在太多,而設計方案中的艦體寬度僅為27.4米,即使將鍋爐艙都布置在主機艙兩側也很難容納全部鍋爐,這一問題給設計人員帶來極大困擾。1916年5月,為了解決鍋爐艙布置問題,技術人員提出了一個近乎異想天開的解決方案一一將動力系統分為上下兩層布置,上層為鍋爐艙,下層為主機艙。如果採用這一方案,動力艙段的長度將大幅較少,鍋爐也不必佔用艦體兩側的空間,可以為戰列巡洋艦重新配置防雷隔艙。由於防雷系統所需的排水量過大,最終還是被放棄了,但上下兩層布置的動力艙布局被部分接受了,只是一部分鍋爐被置於主機艙上方,而其餘鍋爐依然位於主機艙兩側。

上下兩層布置的動力系統布局成為1917年型戰列巡洋艦設計中的最大特點,全艦共設有18個鍋爐艙,其中12個位於水線以下的主機艙兩側,各艙內僅有一座鍋爐,其餘6個鍋爐艙位於動力艙上方,各艙內裝有兩座鍋爐,總計有24座鍋爐。為了排放眾多鍋爐產生的廢氣,在艦體中部上層建築頂部居然樹立了七座煙囪!

不過,這種看似過於複雜的布局還是有一點好處的,比如當戰艦被多枚魚雷命中,艦體兩側的鍋爐艙全部進水熄火之後,上層鍋爐艙仍然能夠為蒸汽輪機提供動力,使戰艦保持一定的航速。但無論如何,這種別出心裁的動力艙布局實際上只是設計人員為了達到極高的航速而被迫採取的妥協之舉。

在經過一系列設計改動後,造修局在1916年6月完成了第169號方案,也就是1917年型戰列巡洋艦的最終設計案,即「列剋星敦」級的直系原型。在後世海軍研究者眼中,第169號方案的裝甲過於薄弱,根本無法滿足戰場上的戰術需要,因此備受指責,但根據當時美國海軍的看法,在突破敵方掩護部隊、執行強行偵察任務時,出色的防護能力並不必要。在一定條件下,127毫米裝甲已經足以抵禦中小口徑炮彈,甚至大口徑炮彈的

攻擊。海軍戰爭學院在1908年的一份文件中就寫道; 「5英寸(127毫米)裝甲已經足以防禦用強裝葯發射的305

毫米高爆彈,在一定戰場環境和射程內也足矣防禦裝有大量炸藥的305毫米穿甲彈。而且能夠或多或少地緩衝

撞擊力道」。此外,在海軍內部還流行一種機動即防禦的觀點,認為戰列巡洋艦的高速和靈活機動已經足夠在海戰中保護自己,總委員會早在1907年遞交給總統的備忘錄中就闡述了這種觀點:「由於地術的發展已經大幅增加了大口徑火炮在遠距離射擊時的命中率,有裝甲保護的巡洋艦已經無法在無防護巡洋艦身上佔到太多便宜。除了極厚重的裝甲以外,最佳的防禦方法是以不規則的頻率頻繁改變敵我交戰距離。」在這一戰術理論盛行時,火控系統的觀瞄仍需要由炮手直接用光學器材進行,頻繁改變交戰距離能夠給敵方判斷射程、目標的航向和航速造成困難,使其無法準確預測彈著點與目標的相對位置,而高航速就意味著更為靈活的機動,能夠使戰列巡洋艦難以被敵軍炮火擊中。基於上述原因,儘管1917年型戰列巡洋艦的防護能力十分有限,但美國海軍仍然表示滿意。

1916年10月,總委員會在制定1918財年造艦計劃時,延續了1917年型戰列巡洋艦的裝甲指標,並沒有進行修改。雖然設計方案已經確定,但由於美國在1917年加人協約國一方對德國宣戰,需要大最船隻將地面部隊

運往歐洲戰場,同時還要應對德國潛艇的威脅,因此運輸船和反潛艦艇的建造處於優先地位,而戰列巡洋艦的建造計劃被推遲到了戰後。

日德蘭的衝擊

在1916年5月31日的日德蘭海戰中,英國海軍三艘精銳的戰列巡洋艦因為彈藥庫爆炸而瞬間毀滅,這一嚴酷的現實導致世界海軍界對這一艦種的技術性能進行了重新審視,日本和英國均加強了對未來戰列巡洋艦的防護要求,而美國海軍的戰列巡洋艦設計方案也不免要受到一定衝擊。人們最初認為,如果三艘英國戰巡擁有

更為厚重的裝甲,也許會免於沉沒,因此正在設計的戰列巡洋艦也有必要增加裝甲厚度,但是總委員會對此並不贊同,在提交給海軍部長的備忘錄中依然堅持輕裝甲戰巡的基本理念:「在比較了各國戰列巡洋艦的裝甲和

地們所要應對的炮火之後,事實證明我們戰列巡洋艦在安全性方面與全世界所有正在建造的戰列巡洋艦一樣優秀.....日德蘭海戰中戰列巡洋艦互相猛烈交火長達192分鐘,而戰列艦之間卻只進行了52分鐘炮戰,而且沒有一艘戰列艦從頭至到尾均處於敵方炮火之下。」 按照總委 會的看法,防護較為薄弱的1917年型戰巡方案有著「經歷了戰火檢驗的一切特徵」一一必要的航速、足夠的防護(至少以總委員會的標準),即使主裝甲帶厚度僅有127毫米也無妨。總委員會在1919年3月的一份文件中寫道:「我們並不認為將主裝甲帶厚度增加到5英寸(127毫米 )以上會帶來什麼好處,反而要犧牲一定的航速和其他技術性能。」

同時,軍械局局長拉爾夫·厄爾海軍少將(RalphEarle)則認為1917年型戰巡設計方案在水下防護方面也已經足夠了,他寫道: 「我們的戰列巡洋艦要比世界上任何海軍現有的戰列艦更具侵略性, 她在火力和航速上具有極大優勢,而所有鍋爐和主機都被分開布置在不同隔艙中。因此水下防護能力也非常優秀。只有這些隔艙全部進水,戰艦才會沉沒。簡而言之,這種戰艦不僅僅是能夠匹敵,而是已經遠遠超過了現有艦隻。"他還認為,由於美國海軍艦炮使用的發射葯和炮彈裝葯要比英國海軍的火藥更為鈍感,因此美國主力艦並不會像英國戰列巡洋艦那樣在一場壯觀的彈藥庫爆炸中沉設。

由於英國海軍採用的無煙火藥極為敏感,在當時看來厄爾的觀點也不無道理。正是受到這些觀點的影響,美國海軍的戰巡設計方案在日德蘭海戰之後的最初一段時間裡並沒有加強裝甲防護。雖然1917年型戰巡方案的有限防護能力被認為足夠應付海戰需要,但其356毫米主炮的火力卻不能令人滿意,美國海軍各方均希望戰列巡洋艦裝備威力更強大的406毫米艦炮。即將於1917年開工建造的「科羅拉多」級戰列艦(Colorado Class) 已經率先安裝了這種火炮。與先前幾級戰列艦相比,「科羅拉多」級的總體設計幾乎完全相同,僅僅將4座聯裝356毫米炮塔更換為4座雙聯裝406毫米炮塔。不過,由於戰列巡洋艦的艦寬和艦體強度有限,並不能如此簡單地更換炮塔了事。1917年,軍械局建議對原設計的武備進行慘改。升級為406毫米艦炮,如果保持基本設計不變,則主炮數量將減少為6門,總委員會認為這樣火力的削弱幅度過大,主炮數量至少要達到8門才能進行有效的遠距離炮戰。然而,如果戰列巡洋艦安裝8門406毫米艦炮,艦體的設計又要重來了。

由於戰列巡洋艦的建造被推遲了,總委員會便抓緊時間提出新的設計指標,設計人員們也得以重新審視現有的建造方案。1917年9月,總委員會為1919財年造艦計劃中的戰列巡洋艦提出了一套全新的設計指標,其主

炮武備增強為8門406毫米艦炮,副炮口徑也被提升至152毫米。裝甲、續航力和最大航速均維持原先的設計

指標。總委員會正式要求相關各局署必須拿出滿足新指標的建造方案,而上述指標實際上也獲得了海軍上下的認可,

各方立即開始重新調整、改進設計方案,最後聯合推出一個大幅修改的新案,其裝甲、艦型基本沒有改變,僅在水平裝甲方面稍有強化,而近兩年來鍋爐技術的進步使得新方案需要的鍋爐數量減少,並且可以全部

布置於主機艙兩側,煙囪數量也相應減少為五座。在新方案中8門406毫米艦炮被安裝在4座雙聯裝炮塔內,同時強化了對魚雷艇的反制能力,副炮更新為14門152毫米艦炮,該方案也被稱為1918年型戰列巡洋艦設計案。

航速與防禦的爭議

在美國於1917年加入協約國之後,美國海軍與英國海軍的合作也變得更為深人和廣泛,獲得了更多關於日德蘭海戰的細節分析資料,以及英國人對未來主力艦的構想。在諸多設計方案中尤以最新型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HMS Hood)受到特別關注,顯示出英國海軍主力艦的發展方向一一將戰列巡洋艦和戰列艦融為一體,打造技術上更接近於高速戰列艦的新式大型戰巡。作為一型戰列巡洋艦,「胡德」號擁有超過30節的高速,8門381毫米主炮的強大火力和不亞於「伊麗莎白女王」級超無畏艦(Queen Elizabeth Class) 的防護能力,將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的各自優勢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同時解決了戰列巡洋艦防護不足,而戰列艦航速不高的雙重問題,所付出的代價則是排水量大幅增加到了4萬噸級別,超過了先前英國海軍的所有主力艦。

在總委員會於1919年5月提出的設計要求中,航速依然是戰列巡洋艦最重要的技術指標,並且強調說。「安裝有重炮的高速戰艦是現在最迫切需要的,」時任大西洋艦隊司令的亨利·梅奧海軍少將(Henry Ma yo)雖然對此表示贊同,但他也對戰列巡洋艦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感到擔憂,認為這些薄皮高速戰艦太容易損毀了,他指出:「事實證明,現今戰列巡洋艦的防護能力無法抵擋先進穿甲彈的攻擊。」梅奧提出的解決辦法就是借鑒「胡德」號的設計思路,轉而建造火力、航速、防禦兼備的高速戰艦。他認為新艦成裝備12門406毫米艦炮,設置305毫米主裝甲帶,航速則可以降至30節。美國海軍駐歐洲戰區總司令成廉西姆斯海軍中將(WilliamSims) 也贊同建造高速戰列艦的觀點,在他的支持者中,威廉派伊海軍少校(William Pye) 宣稱原先對戰列巡洋艦戰略價值的判斷已經被歐洲的戰況所否定了。不過,派伊說出此番言論時並未考慮到太平洋力面的局勢,因此也沒有意識到戰列巡洋艦對太平洋戰場的價值所在。此外,這一批海軍人士還鼓吹應將所有計劃建造的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全部改為高速戰列艦。

但是,總委員會並不同意這些艦隊閉令們的觀點,在對高速戰列艦方案進行一番審查後,毫不猶像地將其明確否定了,並給出了幾個理由: 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是兩種不同的戰艦,在戰場上各司其職,如果將二者混為 一體,締造出一種混血戰艦,其結果很可能是既無法承擔戰列艦的職責,又不能扮演戰列巡洋艦的角色,而且高速戰列艦還可能破壞現有艦隊結構的平衡,總委員會認為如果建造高速戰列艦,「整個艦隊都要重建; 就像

之前無畏艦誕生時一樣」。從當時的狀況而言,這是非常現實的考慮,現有的戰列巡洋艦方案並沒有達到「大而無當」的地步,排水量也在合理的範圍內,而高速戰列艦支持者們提出的方案要多出25%的排水量,隨之而來的是建造成本的飆升,根本不可能將計劃建造的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全部更換為高速戰列艦。此外。總委員會手中也沒有現成的高速戰列艦設計方案,如果從零開始,進行全新設計,必然會花費大量時間,導致建造計劃的推遲。總委員會在1917年型戰列巡洋艦的建造被迫推遲後、不願意耽擱更多的時間了。

不過,軍械局局長厄爾將軍並不這麼看,並且直接向總委員會遞交了一份措辭圓滑的備忘錄加以反駁,聲稱戰列巡洋艦的建造將會阻礙高速戰列艦的發展:「從戰略和戰術兩個方面考慮,海軍都必須儘快裝備這些戰列巡洋艦...我們也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建造像胡德級那樣的戰艦並非不可能,但與戰列巡洋艦相比其高昂的造價將導致高速戰列艦在很多年內都無法開工,而在此期間,我們的戰列巡洋艦並沒有能力維持太平洋、遠東和近東的和平。」

總委員會拒絕高速戰列艦的最後一個理由就是數量,日本很可能會在未來成為美國的敵人,而到1919年為止,日本和英國仍保持著同盟關係。如果戰爭爆發,英國海軍並非沒有可能和日本站在同一戰線上與關國作戰。即使不直接參与戰爭。也可能會向日本轉交一些大型高速戰艦作為支援,因此總委員會堅信,「只有具有數量優勢」的艦隊才能在未來戰爭中確保美國利益不受損失。倘若真的採用高速戰列艦方案打造未來艦隊,其主力艦數量就會大幅減少,因此總委員會認為並不可取。

雖然總委員會明確否決了將戰列艦與戰列巡洋艦合流的看法,但同時也必須重新審視戰列巡洋艦本身的防護方案是否合理。1918年6月,總委員會專門針對這一問題召開了聽證會,得出的結論是「在海戰中從沒有9英寸(229毫米)以上的裝甲被擊穿」。此後,關於加強防護的呼聲不斷高漲,西姆斯積極呼籲「以速度為代價」增強防禦,他指出與1917年型戰列巡祥艦同期設計的英國戰列引區洋艦都在進行改裝,以強化防禦能力:「從英國人改變反擊級和勇敢級的設計方案時起,他們對於戰列巡洋艦的設計概念就已經完全改變了,反擊和聲望號

兩艘戰艦..與美國的戰列巡洋艦方案很相似..英國人已經提出計劃,將為她們安裝完整的防雷隔艙。並採用9英寸(229毫米)裝甲替換原有的6英寸(152毫米)主裝甲帶,而將後者改用於主裝甲帶上方的炮廓裝甲,同時還將增加相當於1英寸(25毫米)的水平裝甲。」

西姆斯建議1917年型戰列巡洋艦的設計方案也應該進行類似的修改,他估計修正後的設計方案排水量將達擁有305毫米主裝甲帶,航速則會降低至到45000噸,32.5節。雖然這個方案並末被接受,但至少代表了艦隊方面針對強化戰列巡洋艦裝甲而日益強烈的願望。總委員會也在1919年5月提出了新的建議:「總委員會與海軍戰爭學院向海軍部建議,已經獲得批准的6艘戰列巡洋艦應該儘快完成建造。不過應該加強裝甲,尤其是炮塔、

指揮塔、彈藥庫和通訊線路的防護,同時也應該儘可能減少航速的損失。」將航速指標從35節降低至一個較為合理的數字能夠使戰艦防護得到顯著增強,這一觀點在後來的1919年型戰列巡洋艦方案上得到了體現。

1919年型設計方案

1919年6月,在經過長時間的醞釀、修改和審核後,美國海軍第一型戰列巡洋艦的最終建造方案終於完成,被稱為1919年型戰列巡洋艦,也就是「列剋星敦」級的最終設計案。1919年型設計方案擁有較高的航速、強大

的火力和得到了一定增強的防禦水平,艦型十分巨大,排水量達到43500噸,將高速機動的戰術原則和較為合理的防護需求結合了起來。

在新方案中,武備系統延續了1918年型設計案的配置,即406毫米主炮與152毫米副炮的組合,但裝甲防護和水下防禦都得到了增強,主裝甲帶厚度從127毫米增加至178毫米,並改為內傾式布置,大大增加了實際防禦能力。此外隨著炮戰距離的增加。炮彈在命中目標時的落角也隨之增加,因此1919年型設計案對水平防護也做了特別加強,上甲板和下甲板的裝甲厚度均增加了一倍以上,使水平裝甲總厚度從1917年型方案的51毫

米增加到108毫米。由於新的方案的艦體有所加寬,魚雷防護系統也得到了新增隔壁的加強,而且艦體內部也增設了防雷隔艙,排水量增加了7000噸,航速下降至33節,比先前的預計指標降低了2節。此外,由於動力裝置的技術進步,新艦所需的鍋爐數量再度減少,先前方案中的五座煙囪也被兩座大型煙囪所取代。

美國海軍對於1919年設計案表示滿意,認為這型戰列巡洋艦在戰略和戰術兩方面都能夠擔負起重任。在太平洋戰場上,她們能夠利用航速優勢為主力艦隊提供偵察和掩護,尋找敵軍位置,孤立並消滅敵方體察編隊,騷擾、切斷敵方交通線,並奪敢未來行動所需的前進基地。她們極高的航速和較大的續航力非常適合執行上述任務。另外,為了使戰列巡洋艦能夠更有效地單獨行動,每艘「列剋星敦」級都將設置將官住艙、會議室、指揮設備等旗艦設施。作為整個設計方案的基礎,海軍計劃科(Planming Section) 在一份備忘錄中闡述了戰列巡洋艦的戰術使用原則:「作為偵察艦,我方戰列巡洋艦必須擁有足夠擺脫對方戰列巡洋艦糾纏的優勢航速,而且在與戰列艦的戰術合作中,戰列巡洋艦必頻裝備射程最遠、威力最大的艦炮,如果可能的話,其射程和威力應超越戰列艦主炮....從本質上來講,戰列巡洋艦是一種以速度取勝的戰艦,由於魚雷必須由高速艦隻從合理的陣位上發射才能夠取得戰果,因此魚雷也是專為高速戰艦所設計的武器。我們建議,在戰鬥中應儘可能利用戰列巡洋艦的高速,使其攜帶最大數量的遠程魚雷,其魚雷式備的威力必須足以迫使對方艦隊轉向。因此戰列巡洋艦的魚雷武備也應儘可能加強。」

這份備忘錄中仍然不斷強調戰列巡洋艦應在海戰中使用魚雷對敵軍進行攻擊,這一戰術概念本是十多年前為裝甲巡洋艦創立的,卻一直沿用到1919年型方案上,因此「列剋星敦」級的最終方案中設置了十分強大的魚雷武備,水上及水下魚雷發射管數量總計達8具,在水線以上位置配置魚雷武備在戰鬥時存在安全隱息,但是因為水下魚雷發射管在戰艦高速航行時無法發射,只能由水上發射管實施魚雷攻擊。

經過屢次推遲,美國海軍的戰列巡洋艦計劃終於迎來了曙光,在1920年至1921年間.6艘「列剋星敦」級陸續開工。在1920年8、9月間,「星座」(USS Constellation,CC-2)、「薩拉托 加」(USS Saratoga,CC-3).「憲法」(USS Constitution,CC-5).「合眾國」(USS United States,CC 6)相繼開建,次年"列剋星敦」(USS Lexington,CC-1)和「突擊者」號(USS Ranger,CC-4) 也被送上船台。海軍將士們翹首以盼的大型高速戰艦即將馳騁大洋,但是國際政治風雲變幻莫測,僅僅兩年後關國海軍的感望就因為一紙條約而徹底破滅了。

為了給戰列巡洋艦提供掩護和輔助力量,美國海軍還計劃建造一批新型驅逐領艦,預計每個戰列巡洋艦編隊將擁有12艘驅逐領艦配合作戰,但隨著《華盛頓條約》的簽訂和戰列巡洋艦計劃的取消,驅逐領艦的建造也沒有實施。海軍內部還有人建議「奧馬哈」級輕巡洋艦(Omaha Class) 也應該和戰列巡洋艦配合使用,但該型輕巡洋艦並非為此目的而設計的,因此海軍最終沒有採納這一建議。在未來的海戰中,「奧馬哈」級仍然將與戰列艦編隊保持緊密聯繫,隨行作戰,而戰列巡洋艦將在更遠的前方獨立行動。在1922年《華盛頓條約》簽訂之前,美國海軍還採用了一套新的艦隊編製方案,提前為「列剋星敦」級的服役做好制度上的準備。根據新方案,美國海軍組建了一支獨立於主力艦隊之外的偵察艦隊,雖然最初這支艦隊僅僅配備一些老式戰列艦和巡

洋艦,但她們的任務卻是研究未來戰列巡洋艦的行動規範和戰術原則,而「列剋星敦」級服役後將取代這些老

艦成為偵察艦隊的真正核心。

早在戰列巡洋艦方案尚未確定的1916年,美國海軍便在制定一份機密偵察預案時由派伊中校執筆編寫了關於戰列巡洋艦的部署計劃。在這份文件中,海軍設想了大量偵察行動中可能遇到的情況,並制定了相應的對策,其中日本海軍的戰列巡洋艦是美國成列巡洋艦的最大對手。按照美國人的設想,日本戰列巡洋艦在大部分情況下將被當作遠距離偵察部隊獨立使用,用於搜索並消滅孤立的美國輕型編隊,例如運輸船隊或其他一些沒有抵抗能力的輔助艦隻。美國海軍也打算以相似的方式運用自己的戰列巡洋艦,同時以搖毀日本戰列巡洋艦編隊作為最重要的使命,同時為主力艦隊和運輸船隊提供遠程掩護力量。在後來的太平洋戰爭中,美國快速航母編隊在一系列蛙跳作戰中實施的掩護行動與上述戰術觀念有著驚人的相似,而這並不僅僅是巧合,實際上美國海軍關於戰列巡洋艦的運用方法正是二戰時期航母戰術原則的來源之一,而快速航空母艦本身也可以視為戰列巡洋艦高航速、強火力和遠程攻擊概念的終極發展結果。

變身航母、延續血脈

1922年在華盛頓召開的海軍裁軍會議最終宣告了「列剋星敦」級的流產,在獲得戰列巡洋艦的願望落空後,美國海軍被迫尋找其他方法來承擔本該由戰列巡洋艦執行的戰略、戰術任務。在一番研究後,航空力量被各方

視為一個合理的選擇。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固定翼飛機和飛艇已經在一些海戰中嶄露頭角,德國海軍曾廣泛運用具有剛性骨架的齊柏林硬式飛艇(Zeppel nAirship) 充當艦隊偵察兵的角色,英國海軍也已經展開了航空母艦的實驗。並很快認清了航母將是未來艦隊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此,總委員會在1920年5月提交給海軍高層的《關於航空母艦的備忘錄》中寫道:「強力高速戰艦很快將加入艦隊,為了做好在戰略和戰術兩方面使用這些戰艦的準備,我們現在就應該採取措施,採購一艘能夠搭載固定翼飛機的飛機搭載艦(PlaneCarrier),在沒有航空力量支援的

情況下,高速戰艦是無法完全發揮其戰鬥力的。」與其等待漫長的撥款審核和國會批推建造航母的冗長討論,海軍決定自行尋找一些能快速獲得航母使用經驗的辦法。在此過程中,有一兩艘輕巡洋艦被認為可能作為航母改造的備選艦,但她們艦型太小,使用效率不高。

總委員會在拒絕這一提議時做出如下批示: 「在失去一艘優秀水面偵察巡洋艦的同時,我們只能得到一艘劣等航母,而這樣一個改裝工程還需要花費50萬美元和大約18個月的時間。」只有更大型的改造方案才是海軍真正所需要的,其餘的備選方案中就包括將戰列巡洋艦改造為航母,而首次提出這一建議的正是時任助理海軍部長,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1922年1月,戰爭計劃處的威廉海軍少將也表示了對該提案的支持。到《華盛頓條約》簽訂後,美國海軍被迫放棄了戰列巡洋艦的建造計劃,而將未成戰列巡洋艦改造成航母的方案也得到熱烈支持。在條約許可的範圍內,美國海軍選擇了建造進度最快的「列剋星敦」和「薩拉托加」號改造為航母,美國海軍最早的兩艘大型航空母艦就這樣以戰列巡洋艦的屍骨為基石建造起來。

將兩艘被取消的未完成戰列巡洋艦改造為航空母艦是一個合理而且正確的決定,其本身也是建立在戰列巡洋艦的使用概念之上的。隨著航空技術的發展,航空母艦具有足夠的能力擔負起戰列巡洋艦預想的戰路、戰術

任務,而且顯示出更高的效率和更強大的威力。派伊在1919年1月就曾經考慮過使用航母取代戰列巡洋艦的可能,並提出這樣的觀點:「飛艇和固定翼飛機的發展已經大大降低了專用偵察艦隻的必要性,而戰列巡洋艦正

是以這一角色被設計出來的。」梅奧將軍也在寫給總委員會的一份文件中表達了類似的見解:「飛機、航母、水

上飛機、軟式飛艇、硬式飛艇的快速發展,已經極大地改變了偵察行動的進行方式,而戰列巡洋艦在這類行動中的價值也已經被大大削弱了。雖然按照一戰之前的情況而言,戰列巡洋艦對於一支艦隊是不可或缺的,但現在這個艦種卻已經沒有 」存在的必要了。」

出於對速度和火力的極高要求,美國設計師在戰列巡洋艦的構思上絞盡腦汁,不斷挑戰造船科技的極限。可悲的是,與此同時,戰列巡洋艦卻因為航空領域的長足進步而顯得有些過時了。航空母艦有著不亞於戰列巡

洋艦的航速,而艦載機的搜索能力後來也被證實比戰列巡洋艦效率更高,在未來的戰爭中還將顯示出遠勝於大口徑艦炮的殺傷力!但是無論如何,航空母艦作為進攻性武器的效能在當時還沒有得到實戰檢驗。總委員

會雖然相信航母在攻擊力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但認為航母必須與艦隊配合行動,得到實踐檢驗後才能證實。

1921年5月,總委員會在制定1923財年造艦計劃時寫道「海軍航空兵作為進攻性武器的價值,只有在航母能夠

件隨戰列艦編隊行動,並在任何戰場情況下都能夠與戰列艦有效配合作戰後,才能得到確認。在如何將飛機運送至敵方海域的問題解決之前,是無法對飛機設計方向和技術性能提出明確要求的。如果想要成為真正的海軍武器,飛機就必須能夠不依賴岸基基地行動。」「列剋星敦」、「薩拉托加」兩艘大型航母的問世恰好為美國海軍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去驗證飛機在海戰中的效能和價值。這兩艘航空母艦繼承了戰列巡洋艦龐大的艦體和極高的航速,在與性能出色的艦載機配合後將發揮出之前難以想像的戰鬥力,美國海軍將通過她們研究如何將航空力量融入艦隊之中,並驗證航空母艦作為進攻性武器的能力。到20世紀30年代後期,由於艦載機性能的突飛猛進,「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對戰列艦構成的威脅遠非其原始設計一戰列巡洋艦所能夠企及的。事實上,「列剋星敦」級以及後續建造的大型艦隊航母充分驗證了戰列巡洋艦的使用策略,同樣作為艦隊的快速打擊力量、航母在執行遠距離偵察,攻擊較遠的敵軍基地,搜索並摧毀單獨行動的敵軍小型編隊等任務時,達到了甚至超過海軍最初賦予戰列巡洋艦的期望。

美國海軍對於快速航母編隊的運用方式正是來源於先前對戰列巡洋艦戰術使用的探討,在20世紀初圍繞大型高速偵察艦的種種研究和討論為二戰時期關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的成功運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評價

海戰與陸戰相同,都是需要多兵種(艦種)配合作戰才能取得勝利的。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美國海軍艦隊卻缺乏兵力的合理搭配。他們有著十分強大的戰列線和數量眾多的輕型輔助艦艇,但卻沒有大型高速戰艦。如果我們用陸軍作比較的話,美國人就如同有著大量步兵(戰列艦)和輕重騎兵(輕型偵察艦艇和魚雷艦艇)的部隊,而他們所缺少的,就是一支既擁有騎兵的速度、又能夠下馬使用步兵火槍戰鬥的龍騎兵。戰列巡洋艦在海戰場上的地位正如龍騎兵一般,既能夠幫助贏得前衛戰鬥,成功偵察對方主力的行動,又能夠在主力會戰中像輕步兵一樣靈活戰鬥。

在「無敵」號誕生之後,英國、德國、日本很快就認清了這種戰艦的價值。作為戰列巡洋艦發明者的英國人自不用說,為了保護大英帝國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並為主力艦隊提供強大的偵察力量,成批地建選了十數艘戰列巡洋艦。鎮對英國人逐漸變得強大的艦隊前衛力量,德國人不久之後也認清了,如果自己不建立起足以對抗英國戰列巡洋艦的偵察部隊,自己的艦隊就將無法進行偵察行動,在戰鬥中耳聾眼瞎。

一向重視艦隊偵察能力和機動能力的日本人更是在自己的戰列艦部隊尚未踏人無畏艦時代之前就購買、建造了四艘世界一流的戰列巡洋艦。相比之下,美國海軍卻在是否應該建造戰列巡洋艦的問題上猶豫不決,遲遲不肯批准建造計劃。究其原因,這不能不說是美國缺乏現代海戰經驗的一種表現。由於自美西戰爭結束後就再無實戰經驗,美國海軍對於海上運動戰中所必須的偵察等戰略行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錯誤地認為僅憑戰列艦編隊在決戰場上的戰術機動就足以克敵制勝。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戰列巡洋艦活躍的表現終於讓美國人看到了這種艦隻的價值所在,也讓全世界的海軍強國再次提高了對戰列巡洋艦的重視程度。在1916年的日德蘭大海戰中,英德雙方相加總計損失了多達四艘戰列巡洋艦,而無畏艦無一損失,這一點如今經常被一部分人士認為是證明了戰列巡洋艦的脆弱和無用。事實上,正是因為英國戰列巡洋艦在遭遇德國主力艦隊後憑藉高航速讓對手無計可施,又採取大膽的機動壓倒了對方戰列巡洋艦編隊,才使英國艦隊贏得了情報上的優勢,將敵方戰列艦編隊成功引人T字陣位,從而擊敗了對手。

在當時,世界各國海軍均認為戰列巡洋艦在實戰中成功證明了自身的偵察價值,所需要改進的只是一些防護方面的技術問題。新一輪的戰列巡洋艦熱潮也在日德蘭海戰後適及世界各地,各國都計劃開工新一批戰列巡洋艦,只不過後日德蘭時代的戰列巡洋艦有著很多與先前不同的技術特徵。在日德蘭海戰之前,戰列巡洋艦的排水量往往要比同時代戰列艦稍小,而當時的動力系統所要佔據的排水量又十分巨大,在滿足了航速要求的情況下,防護性能就會遠不如戰列艦。在日德海戰後設計或改變了設計方案的戰列巡洋艦中,以英國的「海

軍上將」級、日本「天城」級為代表,排水量均超過了本國同時代建造的戰列艦,在火力相當、航速更快的基礎上,防護性能也得到了大大增強,直逼戰列艦標準。在這一波熱潮中,美國海軍也終於投身其中,決定建造6艘「列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彌補自身薄弱的偵察力量。但從技術角度上講,到美國海軍決定建造戰列巡洋艦之時,無論是1917年型方案,還是1919年型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都有著不小的缺陷。與各國同時期設計建造的戰列巡洋艦相比,「列剋星敦」級防護能力較差。而航速優勢也受到了相當的削弱,在未來的戰鬥中很可能

無法發揮出美海軍想像中的作用。

簡而言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海軍雖然在戰列巡洋艦的使用想想方面跟上了時代潮流,但在技術性能的設計思想方面卻還是落後了各國一步,其以輕巡洋艦為基礎進行放大設計的理念,也在艦體強度和防護能力上都帶來了不小的隱患。「列剋星敦」級這種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戰巡理念進行設計,戰後又僅進行了一些優化改良的戰列巡洋艦,倘若真的走上戰場,在面對著「天城」級或「海軍上將「級等新一代對手時,前途頗讓人有些擔心。

在《華盛頓條約》簽訂後,「列剋星敦」級與其對手「天城」級均被改造成了航空母艦。在不斷的摸索中,日美兩國逐漸認識到了航空兵力的重要性,也掌握了航母的使用方法。在最初,兩國都將航母看做未成戰列巡洋艦的替代品,是艦隊偵察力量的核心,並以此為基礎進行演習,但在這一過程中,雙方均認識到航母的巨大潛力。

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時,航母已不再是單純的偵察和騷擾力量,而是成為了艦隊中重要的打擊力量。以戰列線決戰為代表的線形海戰,也被以海上航空戰和環形防空陣為代表的立體海戰取代。從古代戰艦的提對斷殺,到鋼鐵戰列線的決戰,再到後來的海空對戰,與陸戰相同,海戰也走過了由點至線的發展歷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迎來了從線到面的飛躍。在這一過程中,正是在未成戰列巡洋艦屍體上建造起來的大型航空母艦,為有著千年歷史的線形海戰敲響了第一聲喪鐘!


推薦閱讀:

大頭「灰夫人」--美國海軍「長灘」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為什麼日語中右舵是面舵(おもかじ),左舵是取舵(とりかじ)?
法國船舶建造局XWind 4000次世代護衛艦概念
為什麼隱身戰鬥機的速度很快而所謂隱身巡航導彈不能做到速度跟隱身兼顧?
中美陸,海,空,火箭四軍對比,哪一個軍種差距最小?

TAG:海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