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7可喵喵的天文攝影總結

2017大概是拍星人可喵的天文攝影走向成熟的一年吧

在2016年末買了高橋的e-130D小黃牛,然後馬上就在北京的KYP天文攝影小屋迎來了它的開光。

當時搭配的是QHY家的16200A,還是早期的那種綠殼子的。各方面的電子性能肯定是不如現在的藍殼子版,不過好在e-130D的F/3.8的摺合焦比也並不算慢,於是我在北京找到了兩個晴空萬里的無月夜,拍下了這張開光照:M78與巴納德環

然後某貓也是第一次認識到,有些星雲經過程序上「正確」的白平衡之後,是調不出讓人喜歡的顏色的。這和濾鏡的色相選擇/飽和度平衡都有關係,後來我還專門為此寫過一篇文章來描述這個色相/飽和度平衡的問題。這張圖如果不去調節色相平衡的話,恐怕M78周圍土黃色的星雲就會被極強的電離氫所替代了,色彩不再多變。

累計曝光:4.3小時

然後緊接著的2月份拍了一張帶著漫天IFN的M81.這張片子其實是有點瑕疵的,平場沒有做好。這可能是我拍的時間最長的一張照片了,累計9.5小時,有6個多小時都在拍RGB,剩下的一小點時間拍L。不過能拍到共耀星雲也算是能拿得出手的照片。

接下來的一張,是閑著無聊拍的NGC7000窄帶和QHY290用幸運成像法拍的M27,都是醬油之作,你們就看個樂子就行了;幸運成像法也不太幸運,解析力到底是沒提高多少,還丟了層次。3000*4s,LRGB

到了8月份我把器材轉移到雲南北斗天文台去,相機也換成了QHY695A,畫質才有了轉機。北斗台的大氣條件還是比較優秀的。開光照拍了一張IC5146,4.5小時的總時長,但效果比起前面幾張是革命性的,換上了宇隆的新濾鏡,色相平衡方面我是非常滿意的,就處理而言,星色也沒什麼好挑剔的,IC5146的塵埃尾以及外圍的藍色反射星雲都表現出來了,這在我看來基本上就滿意了。

緊接著,同一個月里,用2.6小時打下了NGC6960,我知道小黃牛速度快,但沒想到能這麼快。構圖要是能重來的話,我會把它往右移動一點的。

最後一張,11月份拍的M45,屬於家常便飯新手必拍的目標,不過要想拍好的話也不見得多容易。因為這並不是一個全藍色的星雲,右下角是有土黃色的部分的。這一點能被還原出來的話,我覺得對於拍M45就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然後呢,在2017年這一年的拍星過程中,我理解了這麼一件事:去技術化

顧名思義,就是把後期處理的「技術」掩蓋起來,不要讓別人明顯地看到這張照片是怎麼處理出來的。 天文攝影是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一種還原,所以最好是以自然為美。但去技術化並不是說我們就可以不學技術了;恰相反,對於技術懂得的深了才能去談如何用自然,大氣,精緻的深空天體來掩蓋裡面繁瑣的後期處理技術。畢竟我們拿出的深空攝影照片最終還是讓人欣賞宇宙的美,而不是技術的高超。

-----------------------------------------------2017.12.27,遊戲貓------------------------------


推薦閱讀:

星空有多美/寓意?
什麼情況下可以用高感光度?
照片上銀河的星星叫什麼?
為什麼宇宙真空部分是黑色的?
為什麼圖片上看,氣態星球表面與太空有鮮明的分界,而不是模糊的過渡?

TAG:天文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