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么?

愛國詩人何其之多,為國捐軀何其之多,為什麼要紀念這個東周戰國時期的人物?有什麼歷史原因?《離騷》一詩通篇描寫的是他個人的高貴身世、聖潔品質、超凡脫俗,這樣誇獎自己合適么?


端午節是中國重要傳統節日之一,時在農曆五月初五,現為國家法定節日。端午節又稱端五、重五、蒲五、端陽、夏節、小孩節、地臘(道教節慶)、天中節、天長節、沐蘭節、解粽節、女兒節、娃娃節、五月節、龍船節、粽包節等。端五指五月第一個五日,古代「五」與「午」通用,所以端五又常稱端午。古往今來,端午節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民俗事象,可以概括為幾大類型。其一,舉行一系列辟邪、厭疫活動。如纏五色絲於臂,佩香囊,門戶懸艾、菖蒲,掛雄黃袋,穿五毒衣、老虎肚兜,貼朱符、張天師像和鍾馗像,貼五毒圖、掛桃印,飲菖蒲、雄黃或硃砂酒,沐浴蘭湯等。其二,競技娛樂:踏百草,鬥百草,拔河,決射,鬥力,打石仗。其三,采艾、採藥活動。其四,龍舟競渡。其五,祭粽、食粽、嘗新等。端午節發端於先秦、定型於魏晉南北朝,至唐宋則蔚為大觀。端午節由先秦單一的針對惡月惡日的避邪活動發展成為一種內涵深厚、節俗豐富、自成系統的大型節日,得力於端午節的傳承方式。端午節的傳承方式,不僅延續了傳統習俗,而且起到了推動傳統習俗發展的作用。端午節作為一個影響廣泛的文化事象,其傳承發展具有典型性,因此,剖析端午節的傳承發展方式,能為當今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一、引申傳承

引申傳承是由原有民俗派生出新民俗的傳承方式,這是端午節的主要傳承方式之一。端午節最初的民俗是建立在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基礎上的辟邪習俗。先秦時期,人們相信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所以這一天要用蘭湯沐浴或採藥來辟邪。《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④《論衡·四緯》載:「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母,不得舉也。已舉之,父母禍死。」②所舉文獻雖然晚於先秦,但是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的觀念應該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存在了,因為先秦已有針對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觀念的驅邪習俗,即沐浴蘭湯以驅邪。

《大戴禮》:「(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也。」(!)屈原《楚辭》也載:「浴蘭湯兮沐芳。」沐浴蘭湯正是針對惡月惡日所採取的辟邪儀式之一。採藥也是端午節早期產生的辟邪習俗之一。《夏小正》載:「此日蓄葯,以蠲除毒氣。」②可見,先秦時期已經有了端午節採藥避毒祛病習俗。《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葯」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葯,可治百病。」③「雜葯」,說明古人在端午這一天採集的藥物很多,反映出古人相信這天採集的藥物特別靈驗。《荊楚歲時記》所記端午採藥還有時間上的要求:「宗則字文度,嘗以五月五日未雞嗚時采艾,見似人處,攬而取之,用灸有驗。」④採藥不僅要選擇端午,還要選擇天未亮之時,如此方有奇效。唐韓鄂《四時纂要》載:「午日,日未出時,采百草頭,唯葯苗多即尤佳,不限多少。搗取濃汁,又取石灰三五升,以草汁相和,搗,脫作餅子,曝干。治一切金刃瘡傷,血即止,兼治小兒惡瘡。」⑤唐朝端午以天未亮時採集到的藥草嫩尖為上品,而且種類越多越好。將採集到的藥草嫩尖搗爛,擠出葯汁,用i五升石灰與葯汁混合,製成葯餅,晒乾。這種葯餅可以治療一切刀傷、惡瘡,兼具止血功效,而且還可以治療小孩惡疾。強調端午草藥的靈驗,與這一天用藥物辟邪有關。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記端午採藥習俗:「采百葯或修製藥品,以為避瘟疫之用。藏之,果有靈驗。」⑥因辟邪有用,即導致人們認為此日採集到的藥物特別靈驗?由此又派生出端午製藥習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記載了端午眾多的採藥、製藥、用藥習俗,可見此日為古代葯日。《歲時廣記》引《提要錄》:「五月五日晴,人曝葯,歲無災,雨則鬼曝葯,人多病,此閩中諺語。」⑦端午天晴,則為人暴晒藥草,終歲無災禍;天雨,則人多病。還一種葯俗是將以前所采之葯悉數燒掉以為辟邪。《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端午午時,聚先所蓄時葯,悉當庭焚之,辟疫氣,或止燒術。」⑧可見,端午採藥,本為辟邪。明清之際,端午採藥之風仍十分盛行。先秦五月五日沐浴與採藥辟邪是端午節原初民俗,至兩漢魏晉南北朝,在採藥基礎上直接引申出了以種種草藥辟邪的習俗,這其實是採藥驅邪的一種引申應用。最典型的是用艾草辟邪。《荊楚歲時記》:「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⑨周密《武林舊事》:「與艾人並懸門楣,以為禳櫓。」@將艾草紮成人形,飾於門,是為了禳除毒氣。這種帶有巫術性質的習俗源於艾草的藥用價值。戰國時期,人們對艾草的藥用價值已有充分認識。《孟子·離婁上》:「今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為不蓄,終生不得。」@生長期長的艾草,竟可以治疑難病症,足見時人對艾草療效的推崇。正是基於長期以來人們對於艾草藥用價值的認識,才派生出了掛艾驅邪之俗。掛於門戶的艾草,既有紮成人形的,也有紮成虎形的。宋陳元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端午以艾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穌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王沂公《端午貼子》詩:『釵頭艾虎辟群邪,曉駕祥雲七寶車』。」⑥將艾剪編成虎形,或者剪綵為虎,粘上艾葉,佩戴於髮際或身上,用於辟邪。這是因為百姓視虎為陽物、百獸之長,所以艾草要編製成虎形,用來辟邪。《風俗通》:「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惡。」①戴艾虎習俗有上千年歷史。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綾羅製成小虎及粽子……以踩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繫於d,JL之臂,古詩云:『玉燕釵頭虎艾輕』,即此意也。」②艾虎或彩虎,既可以戴在頭上,也可以佩掛在衣服上。艾草又用於浸製藥酒驅邪。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金門歲時》:「洛陽人家端午作術羹艾酒099③用艾草泡製的酒來驅邪。應該與艾草的藥用功能有關。宋陸佃《坤雅》:「艾,草可以義病者也。」艾性溫、味苦,其葉內服有和經血,暖子宮,祛寒濕藥效。艾草入酒,有一定的治療功效,所以藉此辟邪。菖蒲作為一種草藥也被用作辟邪。菖蒲為多年生草木,根狀莖粗壯,葉基生,劍形,中脈明顯突出,基部葉鞘套折,有膜質邊緣。生於沼澤地、溪流或水田邊。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氣。菖蒲為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根莖毒性最大。口服多量時產生強烈的幻視。端午節用菖蒲辟邪,與其毒性有關,也與其劍形有關。菖蒲,又稱劍蒲。唐李咸用《和殷衙推春霖即事詩》:「柳眉低帶泣,蒲劍銳初抽。」端午節常將蒲劍插於門旁以辟邪。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於門旁,以禳不祥。」④清顧祿《清嘉錄》:「裁蒲為劍,割蓬為鞭,副於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⑤在門戶懸掛蒲劍,還佐以桃梗,蒜頭等驅邪之物,都是為防備了鬼魅人室。菖蒲也被做成人形或其他形體用於驅邪。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端午刻蒲劍為小人子,或葫蘆形,帶之辟邪。」又引王沂公《端五帖子》:「明朝知是天中節,旋刻菖蒲要辟邪。」⑥這是將菖蒲剪成小人形、或葫蘆形,佩戴在身上來辟邪。菖蒲又可以浸製成藥酒,稱為「菖蒲酒」、「菖華酒」、「蒲觴」等,在端午期間製作飲用,以驅瘟氣。《荊楚歲時記》:「端午,以菖蒲生山洞中一寸九節者,或鏤或屑,泛酒以辟瘟氣。」⑦《帝京景物略》也載:「五月五Et,漬酒以菖蒲,插門以艾,塗耳鼻以雄黃,日辟毒蟲。」⑧菖蒲制酒用以飲用驅邪也與其葯價值有關。《本草經》:「菖蒲主治風寒溫癉,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聲音。……久服輕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⑨菖蒲酒的藥用功能延伸出了驅邪功能。端午節辟邪習俗的引申傳承,導致了端午節辟邪習俗的擴張發展,形成了淵源相承、豐富多彩的辟邪習俗系統。

二、融合傳承

融合傳承是指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民俗事象融合在一起進行傳承的方式,經此傳承方式,往往形成新的民俗。端午節惡月惡日驅邪習俗在魏晉時期與夏至習俗、楚文化因子相融合,形成了端午節新的傳承民俗,即端午節食粽、祭祀水神習俗。端午節在形成過程中,融人了夏至節俗。夏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與端午節十分接近,所以容易與端午節相融合。夏至日照最長至終極,北半球白晝從此漸短。農曆夏至是白天最長的一天,所以稱為中天節。端午節也稱中天節.就是因為融合了夏至習俗的緣故。夏至主要節俗之一是祭神儀式。周代,夏至已有祭神儀式。《周禮·春官》:「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以櫓國之凶荒、民之札喪。」①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疫癘、荒年與飢餓死亡。可見,夏至與端午習俗有性質相同之處,所以能夠發生融合。夏至有食粽習俗。《荊楚歲時記》記載,「夏至節日,食粽。」②端午節主要吸納夏至日的祭祀習俗與夏至食粽習俗,而且把祭祀與食粽習俗有機結合起來,將粽子作為祭祀歷史人物的祭品,於是就有了龍舟競渡拋粽於水中祭祀水死歷史人物的活動。食粽原本與屈原無關,它是一種夏令食品,最初與夏至有關。粽子早期也被稱為角黍。《太平御覽》卷三十-71晉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與夏至同。先節一日又以菰葉裹粘米、粟、棗,以灰汁煮令熟。節日又煮肥龜,令極熟,去骨加鹽豉秋蓼,名日俎龜黏米,一名粽,一日角黍。蓋取陰陽包裹未(分)之象也。龜,甲表肉里、陽內陰外之形,所以贊時也。」③晉代,端午與夏至都有食粽習俗。從粽子所代表的陰陽包裹之象而言,其中包含了夏至陽氣至極、陰氣之始至的意義,夏至食粽暗含調和陰陽、促成和諧、護佑平安之意,這說明粽子最初是夏至的節令食品,魏晉時期才移植到端午,以至於形成兩節都食粽子的狀況。《爾雅·翼》卷一注引《荊楚歲時記》佚文:「其菰葉,荊楚俗以夏至El要用裹黏米煮爛,二節日所尚,一名粽,一名角黍」④後來,夏至節令習俗逐漸淡出,粽子成為端午節標誌性食品,但也有的地方仍保留了夏至食粽習俗,如宋范成大《吳郡志》所言:「夏至復作角黍以祭,以束粽之草,系手足而祀之,名『健粽』,雲令人健壯。」⑤粽子習俗移入端午節,一是因為端午節與夏至在時間上相隔很近,易發生借用;二是因為更重要的是粽子有調和陰陽意義,適合作為端午節辟邪祭祀用品。粽子的原型是筒粽,即在竹筒中貯黏米煮熟而成,是南方居民的一種飲食習俗。後來改為用菰葉包裹黏米或糯米,並用五色細繩捆縛而成;由於包裹成角狀,所以稱為角黍。由筒粽改為角黍,最初應是一種飲食方法的改進,因為用菰葉之類的葉子包裹黏米,煮熟後不會發生沾粘,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後來食粽子習俗與祭祀屈原聯繫起來,所以就將由筒粽到角黍的改變說成是為了屈原。從傳說學角度而言,傳說對於事物的釋源,往往是有了既定的事物,人們才為其附會上一種解釋的。粽子形成於屈原說也不例外。梁吳均《續齊諧記》日:「屈原五月五日投淚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見人,自稱『三閭大夫』,謂回日:『嘗見祭,甚善,但常患蛟龍所竊,今若有惠,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約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言,後乃復見,感之。今人五日作粽子,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是淚羅之遺風也。」⑥粽子因附會在屈原傳說之上,而深受人們歡迎,以至於能夠廣泛傳播,流傳久遠。端午節在形成過程中,楚文化因子的參與聚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魏晉南北朝時,正是在楚文化與道教文化兩種具有某種潛在同質性的文化的合力推動下,端午節才最終定型。崇巫重卜是楚文化的精神特質,這種精神特質正好與先秦五月五日驅邪儀式相契合。秦及秦以後,崇尚理性的精神在北方逐漸佔據主導地位,先秦關於惡月惡日的觀念及習俗只有在南方這塊楚文化的土壤中才能夠生存、發育、壯大。楚文化對端午節形成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楚地重淫祀的風氣促成了惡月惡日觀念的蔓延。從而滋生出更為豐富多樣的辟邪習俗。首先,先秦沐浴蘭湯的習俗在楚地演化為五月五日節日重要活動,以至於以這種沐浴習俗來命名節日名稱。五月五日被稱為「沐蘭節」。《荊楚歲時記》說:「五月五日,謂之沐蘭節。」①其次,插艾、掛艾、戴艾習俗的興起。艾草很早就已用作草藥。《孟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②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楚地,艾草被用作了驅邪之物。《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采艾以人,懸門以禳毒氣。」④又云:「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葉,內人爭相戴之。」再次,由先秦時期采草藥習俗衍生出踏草、鬥草。《荊楚歲時記》:「四人並踏草,今人又有鬥百草之戲。」④其二,楚地划龍舟招魂習俗與祭祀歷史人物相結合,構成端午節重大習俗。先秦時期已有划龍舟活動,或用於天子巡遊,或用於祭祀水神,楚地的龍舟則主要用於招魂續魄,送亡靈升天。1973在湖南長沙子彈庫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龍帛畫,圖中一男子側身立,高冠長袍,腰佩長劍,手執韁繩,御一龍。龍尾翹,龍身呈舟形,似在空中,又似在水中,船下有游魚。所繪當為巫師人物乘龍舟上天人地招魂續魄或送亡靈升天情景。這說明,楚地有划龍舟迎送亡魂並祭祀的習俗。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楚地划龍舟招魂續魄習俗與惡月惡日觀念醞釀的死亡型故事相結合,楚人划龍舟活動就成為祭祀水死或非正常死亡人物的儀式。《隋書·地理志》載:「大抵荊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昔者屈原為制九歌,蓋由此也。……因而鼓棹爭歸,競會亭上,習以相傳,為競渡之戲。其迅楫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諸郡率然,而南郡、襄陽尤甚。」龍舟競渡祭祀歷史人物儀式源於楚文化,後成為競技活動,其狂歡精神與楚人狂放不羈性格一脈相承。

三、采借傳承

采借概念,源自文化學概念中的文化采借。文化采借是一種文化吸收另一種文化的某些元素或文化集叢而融入本文化的過程,兩種文化接觸後發生傳播,在傳播過程中互相采借對方的文化,是文化發展的普遍現象。端午節的傳承過程也採用了文化采借,我們稱之為采借傳承。端午節的采借傳承主要是借用了了歷史上先秦至漢代的歷史人物故事,將其與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觀念相結合,形成了一系列水死型故事,為龍舟競渡祭祀注入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一說龍端午節龍舟競渡是為了祭祀伍子胥。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邯鄲淳《曹娥碑》雲『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管屈原也。」⑤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被楚平王所冤殺,伍子胥逃到吳國,幫助吳王闔閭治國強兵伐楚,攻入楚國首都郢城。伍子胥掘楚平王之墓,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後,其子夫差繼位。伍子胥輔佐夫差,攻打越國,一舉成功。越王勾踐求和,夫差許之。伍子胥建議他徹底消滅越國,以絕後患,夫差剛愎自用、驕橫輕敵,非但不聽伍子胥勸諫,反而聽信陷害伍子胥的讒言,逼迫伍子胥自盡。伍子胥臨死前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隨後便拔劍自刎。夫差聞此言大怒,令人將伍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江中。因伍子胥的屍骨被拋入江中,所以吳越地方的人們奉伍子胥為濤神,於端午節划龍舟來祭祀他。直到近現代,端午節祭祀屈原之風佔據主導地位之後,江浙一帶仍有祭祀伍子胥者。一說端午節龍舟競渡是為了祭祀曹娥。《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孝女曹娥者,會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為巫祝。漢安二年五月五日,於縣江溯濤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屍骸。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縣長度尚改葬娥於江南道旁,為立碑焉。」①孝女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是個巫師,漢安二年五月五日在江上舉行迎濤神伍子胥活動時溺水而亡,屍骸打撈不到。曹娥當時年僅十四歲,悲痛欲絕,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仍然沒有找到父親的屍骸,於是投入江中而亡。五日後曹娥鬼魂抱著父親的屍體,浮出水面。曹娥的孝行感天動地,歷代民眾廣為傳頌,不少文人墨客作誄辭予以頌揚。曹娥之墓,在今天浙江紹興,墓前有曹娥碑,相傳這塊碑就是有名的邯鄲淳所撰《曹娥碑》。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行,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江更名為曹娥江,而人們也就在曹娥之父五月五日溺亡這一天來划龍舟祭奠曹娥。最為流行的說法是祭祀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端午條」載:「是日競渡。」其下注謂:「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舟舸取其輕利,謂之『飛鳧』,一自以為『水車』,一自以為『水馬』。」②「飛鳧」、「水車」、「水馬」,都是龍舟早期的別稱。當然,晚近,有些地方仍用古稱。清乾隆六十年《石首縣誌》:「(五月)五日……。河濱具舴艋舟,渡水奪標,取其輕利,謂之『飛鳧』。」⑧飛鳧,即為輕便之舟。荊楚端午以龍舟競渡,是為了拯救屈原的魂魄,即為招魂續魄,實為祭祀精魂。此說也見同時期的文獻。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淚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日:『君當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采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淚羅之遺風也。」④愛國詩人屈原因楚王昏庸、奸佞當道,心中鬱憤難平,寫下絕筆之作《懷沙》之後投汩羅江而亡。屈原品格高潔,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深受百姓愛戴。兩湖地區的人民為了紀念屈原,就將屈原的溺亡說成是五月初五,並在這一天划龍舟為屈原招魂,在江上擲飯糰、鹹蛋等物,以為屈原精魂所享。後來發展成為端午龍舟競渡、食粽子的習俗。紀念屈原之說在隋唐以後為人們普遍接受。《隋書·地理志》記載:「大抵荊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昔屈原為制《九歌》,蓋由此也。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羅,土人追至洞庭不見,湖大船小,莫得濟者,乃歌日:『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爭歸,竟會亭上,習以相傳,為競渡之戲。」⑨唐劉禹錫《競渡曲》自註:「競渡始於武陵,及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義。」唐文秀《端午》詩:「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⑥隋唐又一次實行中國大一統後,端午節祭祀屈原的習俗就不僅限於兩湖地區,而是成為全國性的節日風俗,一直流傳到現在。隨著端午節辟邪習俗的發展,一些傳統的鎮物、吉祥物也被采借用作端午辟邪活動。如門戶所用辟邪之物有桃木、門神、符篆等。漢代就已經有了端午掛桃木的習俗。《後漢書·禮儀志》:「仲夏之月,萬物方盛,日夏至。陽氣萌作,恐物不茂……故以五月五日朱索和五色桃印為門戶飾,以止惡氣。」⑦五色桃印,即桃符。一般長六寸、寬三寸,刻有文字圖符,塗成五色。桃符與紅繩一起飾於門戶,以為辟邪。掛五彩桃符後來演化為貼天師符習俗。天師為道教五斗米道創始人張道陵,又俗傳張道陵善於捉妖降鬼,所以道教的符篆又常常稱為天師符。端午節期間,道教宮觀都要出售天師符,天師符系用硃砂筆在黃表紙上畫成。民眾買此符貼於門戶以避邪,所以又稱門符。清富察敦崇《燕京歲m-ti己)):「每至端午,市肆間用尺幅黃紙,蓋以朱印,或繪天師、鍾馗之像,或繪五毒符咒之形,粘之中門,以辟祟惡。」①貼天師符後來又演化為貼門神習俗,比如貼鍾馗或張天師畫像。《清嘉錄》:「朔日,人家以道院所貽天師符,貼廳事以鎮惡,肅拜燒香,至六月朔,始焚而送之。」②用天師像驅邪,是道教對端午習俗滲入的結果。端午節還用到了道教的符篆。晉葛洪《抱朴子》:「或問避五兵之道,答以五月五日作赤靈符著心前。」④道教的咒符或佩或貼,廣泛用於端午節驅邪活動。身上也用到了辟邪之物,意在保護生命平安。佩戴彩色的絲織物最為常見,這些絲織品被稱為長命縷、續命縷、五色絲。漢代已有端午戴五色絲習俗。東漢應劭《風俗通》:「五月五日,集五色繒避兵:余問服君,服君日:『青赤白黑以為四方,黃為中央,襞方綴於胸前,以示婦人蠶功也。織麥娟懸於門,以示農工成,傳聲以襞為避兵耳』。」④《太平御覽》卷i一引)用五色小塊繒帛縫於胸前,原本為表示蠶絲收穫,後來才演化為避兵之俗。《風俗通義》說得很明白:「夏至著五彩避兵,題日『游光』,厲鬼知其名者無瘟疾。五彩,避五兵也。按人取新斷織系戶,亦此類也。謹按織取始斷二i寸帛,綴著衣衿,以已織維告成於諸姑也。後世彌久,易以五彩。又永建中,京師大疫,雲厲鬼字野重遊光。亦但流言,無指見者。其後歲歲有病,人情愁怖,復增題之,冀以脫禍。今家家織新縑,皆取織縑絹二寸許系戶上,此其驗也。」可見,由於東漢永建年間大疫,人們才將表示絲織收穫的五色絲製品用於辟邪。五色絲既可纏臂,也可繫於項上。漢代已有此俗。《風俗通義》:「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者,避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亦因屈原。」④用新織成的五色絲辟邪,與古人五行與新絲織品信仰觀念有關。唐徐堅《初學記》卷四引晉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造百索至臂?」⑥端午節以五色絲系臂習俗代有傳承。南北朝時,荊楚盛行此俗。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以五彩絲系臂,名日辟兵,令人不病瘟。又有條達組織雜物,以相饋贈。」⑦還將彩絲織成條紋清晰的物品,相互饋贈。北方也盛行此俗。唐段成式《西陽雜俎》:「北朝婦人,……是日,又進長命縷,宛轉繩,皆結為人像帶之。」@《遼史·禮制》:「五月重五日午時……以五色彩絲索纏臂,謂之『合歡結』。」夏唐代此風更盛。唐韓鄂《歲時華麗記》引裴玄《新語》:「五月五日集五彩繒,謂之辟兵繒。」⑩唐代皇帝甚至在端午節賜給大臣彩色絲索,以為辟邪。李商隱《為滎陽公謝端午賜物狀》:「右中使某至,奉宣恩旨賜臣端午紫衣一副、百索一軸、銀器二事、大將衣i副,……況又將以彩絲,縈諸畫軸,用禳故氣,兼續修齡。」@《歲時廣記》卷二一引五代《提要錄》:「端午日,集雜色茸絲作延年縷,雲避惡延齡:」@說明五代仍承舊俗:宋代有「百絲紐」。宋高承《事物紀原》卷八《百索》:「今有百索,即朱索之遺事也,蓋始以漢,本以飾門戶,而今以約臂,相承之說也。又以彩絲織紐而成者,為百索紐,以作股者五絲雲。」(!)明清仍承此俗。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五月)五日之午前,……項各彩系,垂金錫,若錢者,若鎖者,日端午索。」②端午節的配飾還有香包,香包又稱香囊、香包、荷包等,用彩布或絲綢等縫製而成小袋,有多種形體:正方形、長方形、菱形、桃形、鎖形等;也有各種動物形,如金魚、小白兔、小老虎、小貓等。內裝香草、香料或其他物品,有辟邪、裝飾、潔凈空氣之用。香囊在多種歲時節日使用,如正月間佩戴香囊,內裝辟瘟丹;九月丸重陽節所佩香囊內裝茱萸。端午節所用香囊則多裝雄黃、艾草、大蒜等物,也用辟瘟丹。香囊有多綉有各種圖案,多辟邪有關,如鍾馗、關公、五毒圖紋以及各種花鳥。香囊多為婦女兒童佩飾。吳曼雲《江鄉節物詞》小序:「(端午)杭俗,婦女制綉袋絕小,貯雄黃,系之衣上,可辟穢。」《清嘉錄》也載:「制綉囊絕小,類荷包之形,中盛雄黃,謂之雄黃包。彩絨裹銅錢為五色符,謂之裹絨銅錢。皆系襟帶間以辟邪。」⑧端午節所帶香囊常常裝有雄黃,同時又有一種用綵線銅線的五色符,也用於端午節佩戴。有一種荷包形似雞心,稱為雞心袋,內裝茶葉、米、雄黃,端午節掛在小孩胸前用以辟邪祈福。又因「雞心」諧音「記性」,又引申出小孩掛雞心袋習俗,小孩掛雞心袋讀書時記性好,長大有出息。陝西一些地方有在端午節搶香包習俗。少女們用花布綵線縫製成精緻香包,形狀多樣,有粽子、老虎、金鹿、蝴蝶、燕子、孔雀、金瓜、壽桃、梅花等,下墜五光十色的絲線纓穗,內裝中草藥配製而成的香料。端午節,少女們佩戴自製的香包上街,青年男子可乘其不備搶走香包,少女被搶,不但不惱,反而很高興,因為這說明自己的手藝受到了人們的青睞。如果香包始終無人來搶,少女就會感到很喪氣,因為這說明自己的香包甚至包括人沒有被人看中。端午節還有一種專門用於婦女頭飾的辟邪物。江浙一帶舊時端午節婦女要頭戴健人。健人一般用金絲或銅絲金箔做成,為小人騎虎形狀,有的還在上加鍾、鈴、纓、蒜、粽子等,插在婦女髮髻上以辟邪。《清嘉錄》:「(端午)市人以金銀絲製為繁纓、鍾、鈴諸狀,騎人於虎,極精細,綴小釵、貫為串,或有用銅絲金箔者,供婦女插鬢。又互相獻賁,名日健人。」④健人又稱豆娘,為江南端午節婦女頭飾。《清嘉錄》引《唐宋遺紀》:「江淮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凡以繒銷剪制艾葉,或攢綉仙佛、禽鳥、蟲魚、百獸之形,八寶鮮花之類。縐紗蜘蛛,綺轂鳳麟繭虎絨蛇,排草蜥蜴,又螳螂蟬蟬蠍,又葫蘆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寶蓋,繡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日豆娘,不可勝紀。」⑤江南婦女端午頭飾,圍繞艾草人形為中心,點綴有多種小巧玲瓏的動植物造型物品,可謂玲琅滿目,美不勝收。端午節辟邪還用到扇子。端午節辟邪的扇子又稱五毒扇。一種畫有五毒圖紋的小紙扇,在端午節有贈送扇子的習俗。扇子為五月仲夏常用之物,繪上五毒圖以辟邪,是應時令而形成的節俗。唐代已有端午贈扇習俗。唐馮贄《雲仙雜記》「端午,術羹、艾酒,以花絲樓閣插鬢,贈遺辟瘟扇。」⑥稱五月端午所贈之扇為辟瘟扇,可見贈扇辟邪之意。端午贈扇習俗一直延續後世。《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九六宋仁宗嘉{;佔七年五月:「己酉,龍圖閣直學士、吏部員外郎兼侍講、知諫院楊畋卒,贈右諫議大夫。畋素謹畏,每奏事,必發封數四而後上之。及卒,家無餘資。特賜黃金二百兩。及端午賜講讀官御飛白書扇,亦遣使特賜,置其柩所。」⑦所記為宋代贈扇習俗。明代朝廷仍有端午賜京官扇子的習俗。《明憲宗實錄》卷十六載,成化元年夏四月甲辰:「賜大臣扇。舊例,端陽賜扇均及百官,景泰中始命工別制扇賜經延侍班大臣,雖不與經筵者亦與,而學士或有不得者,失初意矣。」①萬曆本《大明會典》卷一百《時節給賜》:「凡每歲端午節,文武百官俱賜扇,並五彩壽縷。若大臣及經筵官,或別賜扇並彩絛、艾虎等物,各以品級為等。」②明代賜給大臣的扇子上還有彩絛、艾虎等辟邪裝飾物,並且以裝飾物標明官員等級。清代端午節有民間端午贈扇習俗。清同治十一年《廣濟縣誌》:「『端午』,插艾葉辟邪,繪張真人像除五毒,糕飴、畫扇相餉。」⑧端午節,除了互贈糕飴,還要贈畫扇。清光緒元年《興寧縣誌》:「『端午』,戶懸蒲艾……。戚里多以蒲扇、角黍、雞酒相饋遺。」④蒲扇,系蒲葉編製而成,端午用扇辟邪習俗,或也可能與扇子的蒲葉質地有關。清同治四年《郟縣縣誌》:「『端午』,親黨饋角黍,送扇。」⑤清同治五年《崇陽縣誌》「『午日』,……親故相饋角黍、饅頭、煙卵、香扇等物。」⑥清宣統二年《諸暨縣誌》:「『端午』,……女子出嫁之明年,母家買蒲扇、羽扇、羅扇、聚頭扇數十柄,多者至千餘柄送婿家,謂之『望端午』。」⑦端午節贈扇習俗可謂五花八門,花樣翻新。端午節辟邪常用到五毒符。五毒符由蛇、蠍、蜈蚣、蟾蜍、壁虎等組成,也有用其他物種代替其中之一的,如蜘蛛、蜂等,或綉織於服飾,或繪於紙上,或做成小物件用於裝飾,用法不一。《言鯖·穀雨五毒》:「古者秦齊風俗,於穀雨日畫五毒符,圖蠍子、蜈蚣、蛇虺、蜂、蜮之狀,各畫一針刺,宣布家戶貼之,以禳五毒。」端午用五毒符是由穀雨轉借而來。五毒,原本是祛除的對象,後來才用作驅邪之物。端午期間人們在屋角及陰暗處撒石灰、噴雄黃酒、燒葯煙等來祛除五毒。最初並沒有明確驅五毒,只是指一般的毒氣。《大戴禮記·夏小正》:「此日(五月五日)蓄葯,以蠲除毒氣。」⑨後來才特指五毒。《歲時廣記·插艾花》引《歲時雜記》:「端五,京都士女簪戴,皆剪繒楮之類為艾,或以真艾,其上裝以蜈蚣、蚰蜒、蛇蠍、草蟲之類,及天師形像,並造石榴。萱草、躑躅假花,或以香葯為花。」⑨婦女的發簪以艾葉或人造艾葉為飾,上面點綴蜈蚣、蚰蜒、蛇蠍、草蟲之類,以為端午驅邪。婦女端午插五毒釵頭習俗至明清仍有傳承。明《苑署雜記》卷一七:「婦女畫蜈蚣、蛇、蠍、虎、蟾為五毒符,插釵頭。」五毒符也有綉織於小孩背心、鞋面上的,兒童在端午節這一天要穿五毒背心,五毒鞋,以為驅邪保平安。五毒符還被人們畫在紙上,用於家中張貼。清《清嘉錄》:「尼庵剪五色彩箋,狀蟾蜍、蜥蜴、蜘蛛、蛇蛀之形,分貽檀越,貼門楣、寢次,能厭毒蟲,謂之五毒符。」⑩五毒符在端午節有多種用途,是端午節標誌性的鎮物,民間的彩圖、版畫、用絲織等做成的飾品,是既具實用價值,又具欣賞價值的藝術品。端午節辟邪還涉及到飲食,如飲雄黃酒、菖蒲酒。雄黃酒,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有的同時加入晒乾切細的蒲根。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民間經常用作驅毒除病,所以民眾相信飲雄黃酒可以禳瘟驅毒,形成端午節飲雄黃酒風俗。端午飲雄黃酒時,還要以雄黃酒塗抹兒童面頰耳鼻,或在額角寫一「王」字,借用猛虎之威,以震邪魔。人們還用雄黃酒噴洒屋內壁角與屋外溝壑處以消毒,或者貯存平時所用,若遇蚊蟲叮咬,用來塗抹紅腫之處以解毒:也有人家,以絲綿包裹雄黃,投放水井,以祛水中之毒?菖蒲酒,亦稱「蒲酒」、「蒲華酒」、「蒲觴」等,系用菖蒲浸制的一種藥酒。民間在端午節飲菖蒲酒,認為可以避瘟氣。菖蒲本味中草藥。《本草經》:「菖蒲主治風寒溫痹,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聲音。……久服輕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①可見,飲菖蒲酒避瘟氣信仰是建立在其藥用價值基礎上的。南北朝時,就有了端午節飲菖蒲習俗。《荊楚歲H,-tiE)):「端午,以菖蒲生山澗中一寸九節者,或鏤或屑,泛酒以避瘟氣:」②明清仍承此俗。《帝京景物略》:「五月五日,漬酒以菖蒲,插門以艾,塗鼻耳以雄黃,日避毒蟲。」⑧艾酒,是用艾草浸制的藥酒,亦稱艾葉酒,民間俗信端午節飲艾酒可以辟邪祛病。宋陳元靚《歲時廣記》:「艾葉酒」條引《金門歲節》:「洛陽人家端午作黍羹艾酒。」謄艾酒的辟邪信仰也是來自艾的藥用價值:前已述及,不贅述。

四、置換傳承

置換傳承是指一種習俗替換另一種習俗而傳承的傳播方式,置換的兩種習俗要具有某種關聯,或形式相似,或者內容上有某種同一性。魏晉南北朝時期,端午節已經形成龍舟競渡習俗,龍舟競渡包含了祭祀、辟邪、祈雨等多種含義,但是龍舟競渡只能夠在水鄉舉行,我國不少無水域的地方就無法舉行龍舟競渡活動;但是無水域的地方往往有跑旱船習俗,跑旱船習俗也有祈求風調雨順、吉祥如意之意,與端午節龍舟競渡的意義有相通之處,於是,人們就用跑旱船習俗代替龍舟競渡,使其成為端午節的一種習俗,在此,龍舟習俗為旱船習俗所置換,由此端午節辟邪、祭祀習俗卻得以廣為傳承。跑旱船是模仿水上划船動作的一種表演活動。表演時,一名「艄公」在紙篾紮成的綵船前划槳引船,做出各種各樣的划船動作。船中為一女子,作碎步快走動作,船在平穩狀態中徐徐前行,形象地表現出船在水面上划行的情景。跑旱船原本多在春節、二月二龍抬頭節舉行。用於祈年、辟邪。不知什麼時候,劃旱船成為端午節習俗。我國東南部多有端午節劃旱龍船的習俗。節日期間,人們象徵性地劃著「旱龍舟」,在街道、舞台、平壩上遊走,俗稱「迎鬼船」,帶有巫術驅邪性質。《南昌府志》載:「五月五日為旱龍舟,令數下人異(共同拾東西)之,傳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錢祈福,競以爆竹辟除不祥。」⑤《徽州府志》載:「五月五日,迎神船逐疫,船用竹為之,襲畫狀似鰍,以十二人為神,載而游緒市。」在湖北黃石市西塞山,將端午節分為大端午與小端午,以五月初五為「小端午」,五月十八為大端午,當地人更重視「大端午」。至今,過「大端午」,當地民眾都會聚集在道士袱村的江邊,頭上或脖頸處繫上祈福的紅絲帶,迎送由大船牽引的「神舟」入江。神舟用木材、竹子、彩紙等製作而成。龍頭高昂,兩個眼睛特別突出、龍身設置亭台樓閣,花團錦族,彩旗飄飄,龍尾搖擺自如。舟內擺放著用彩紙紮成的屈原、女媧等108個人物像,以及雞、鴨、鵝、豬、牛等家禽的形態。神舟於五月十五紮成,當天午夜開光安放,此後方稱其為「神舟」;五月十六,由八名青壯年將「神舟」從龍宮內抬出,在村裡挨家挨戶遊行,鄉親們早已擺好香案,備好祈福用的些許大米和茶葉,恭迎「神舟」到來;五月十八為送舟日,讓神舟順江而下流人大海。該節日既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為了表達了當地民眾對無病無災、健康長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祈望。湖北其他地區也曾有端午送船驅邪納福習俗。清道光二十年《雲夢縣誌略》:「『端午』,……四城以五彩綾絹作龍舟迎賽,設層樓飛閣,於其脊中塑忠臣屈原、孝女曹娥及瘟神、水神各像,旁列水手十餘,裝束整齊,金鼓簫板,旗幟導龍而游,日『迎船』。好事者取傳奇中古事扮肖人物,及鑄銅鏡其詭麗。數日後,以茶米、楮幣實倉中,如前儀,導送河干焚之,日『送船』。」①所記與黃石西塞山送神舟大同小異,抬船遊街時,家家祭祀,拋米、茶於船上,既有祭祀之意,也有驅邪之意。所不同者,雲夢所送紙船,最終是在河邊燒掉,而不是進入江心。劃龍船時,又常常伴隨音樂民歌。湖北秭歸劃龍船時,就伴隨著民歌及伴奏,系采自當地川江號子與山歌。歌聲激情洋溢,悅耳動聽,即「舉揖而相和之」流風餘韻。湖北利川聲名遠播的龍船調,也與端午划龍舟有關。廣東南雄縣的龍船歌,從四月龍船下水開唱,到端午方止,是當地多種民歌的彙集。在廣西北部桂林、臨桂等地端午節龍舟競渡時,由一人領唱,眾划槳手合唱龍龍船歌,既能起到鼓舞槳手鬥志,協調動作的功用。中國自古有龍鳳呈祥之說,所以,和龍舟相配,又出現了鳳舟。鳳舟也是對龍舟的置換。有些地方,端午節又有劃鳳舟之俗,鳳舟與上古的鳥舟、烏舟、鶿舟有淵源關係。舊時,在廣東沿海過端午節,有劃鳳舟祭祀媽祖之俗。清檀萃《粵囊》:「龍舟以吊大夫,鳳船以奉天后,皆與五日為勝會。庚午之夏,番禺石橋村人聚萬金,制鳳船,長十丈,闊丈三,首尾高舉,兩舷重翼為舒斂,背負殿宇,以奉天后,游各水鄉。」有的地方還有龍鳳船。《順德縣誌》載:「大良之龍風船妙極華麗。」湖南淚羅縣的龍舟,前裝龍頭,後置鳳尾,鳳尾是用包有紅紙的竹篾成扇形插於船尾,如矩尾一般,也可稱為龍鳳船。傳統龍舟競渡一般不允許婦女參加,認為婦女接觸龍舟不潔,會帶來來晦氣。近年不少地方出現了女子龍舟競渡活動,女子競渡,英姿颯爽,更顯風采。端午節龍舟競渡與劃旱船、劃鳳舟、女子龍舟的置換,是的端午節大型聚會節俗傳播範圍更為廣泛,形勢更為多樣。

五、變異傳承

端午節在歷史發展過長中,在辟邪習俗基礎上又衍生出了一些遊戲、競技習俗。這些可謂端午節的變異傳承,因為這些習俗與端午節的辟邪習俗雖有藕斷絲連的關係,但是畢竟其遊戲娛樂色彩更為鮮明,辟邪的意義已經則僅剩遺存。射柳,又稱「剪柳」、「踏柳」等,流行於北方地區,為契丹族、女真族和以後的八旗子弟端午節習俗。射柳在端午節早晨舉行,采柳樹榦若干,在每根柳樹榦中上部削去青皮一段,露出白底,作為靶心,然後將做好靶心的柳樹榦插在操場上。比賽開始,參賽者依次馳馬開弓射擊柳樹榦靶心,射斷柳干後,還要馳馬接住斷柳,以接住者為全勝,射斷柳樹榦而不能接住者次之。《金史·禮志》:「金因遼俗,重五日插柳去地約數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馳馬前導,後馳馬以無羽橫簇箭射之。既斷柳,又以手接而弛去者為上。斷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每射必發鼓以助其氣。」②清代,北京端午節仍有此俗。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端午)仍修射柳故事,於天壇長垣之下,騁騎走馬。」⑧打馬球,也是北方端午節的主要競技娛樂活動之一。打馬球,即人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最初打馬球並非端午習俗,而是一種宮廷活動。魏晉已有打馬球活動。曹植《名都篇》:「連翩擊鞠壤」詩句記錄了當時打馬球活動。唐朝皇帝玄宗、敬宗等均愛好打馬球活動。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描寫了唐代宮廷打馬球的情形:寬闊的場地上一群駿馬賓士,騎在馬上的打球者頭戴襆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遼代,打馬球被列人端午、重九節日活動。見《析津志》的記載。金代於端午節打馬球,見《金史·禮志》記載。①明代,端午節仍有打馬球活動。《續文獻通考·樂考》記載明成祖曾數次往東苑擊球、射柳。明人王直有端午節觀打馬球詩:「玉勒千金馬,碉文七寶球。鞋飛驚電掣,伏奮覺星流。欺過成三捷,歡傳第一籌。慶雲隨逸足,繚繞殿東頭。」清代中葉,打馬球運動逐漸消失,端午節邃無打馬球活動,近年,打馬球運動又有復生之勢,但與端午節已沒有聯繫。踏百草,屬於端午節驅邪習俗之一。端午日,民眾出遊到郊外,踐蹋百草,以為禳災或為遊戲。《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四民並踏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②清代仍有此俗。清康熙十三年湖南營田《李氏族譜》:「端午日晨,田夫赤足於草中行,盡沾露水,謂踏草露水,以祛泥中濕熱之氣,去夏秋疤痛之苦。」俗信以為草露水有祛毒氣、去濕熱的功能,所以赤腳下田的農夫要在端午節踏露水草,是由踏草演化而來的習俗。由踏百草活動又衍生出鬥草習俗。一般是在踏百草之時,采草相鬥,或鬥草之韌性,或斗花草之名,或鬥草之種類多寡等等。此俗南北朝時已經盛行,唐朝極盛。韓鄂《歲華紀麗》:「端午,結廬蓄葯,鬥百草。」③清代,端午鬥百草之俗仍然盛行。《紅樓夢》第六十二回敘述鬥草情景:「大家采了一些草來,兜著坐在花草堆里鬥草。這個說:『我有觀音柳。』那一個說:『我有羅漢松。』那一個又說:『我有君子竹。』這一個又說:『我有美人蕉。』這個又說:『我有星星翠。』那個又說:『我有月月紅。』這個又說:『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那個又說:『我有《琵琶記》里的枇杷果。』董官便說:『我有姊妹花。』眾人沒了,香菱便說:『我有夫妻蕙。」』④此處描寫的鬥草是眾人以各自的花草名目相對,當多為女子端午之戲。端午節除上述遊戲競技活動外,尚有擊球、拔河、決射、鬥力、端午景等。這些遊戲競技習俗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地與端午節辟邪主題存在聯繫,但其娛樂色彩則更為濃郁。

六、展演傳承

展演是以展示民俗事象為目的的民俗儀式表演,多為政府或相關部門組織,是當今頗為盛行又頗有爭議的一種民俗傳承方式。在當今非遺保護的大背景中,端午節的展演傳承也成為不少地方樂於採用。不僅有申報聯合國非遺代表作的四個申報地區每年要舉行端午節展演活動。其他不少地方也積極舉辦端午節展演活動。在屈原的家鄉秭歸,每年都要舉行龍舟賽事展演活動。1985年7月,第二屆屈原杯龍舟賽在葛洲壩三江航道舉行,觀眾多達10餘萬。龍舟競渡至今已舉行了幾十屆,規模也越來越大,觀看的人數也越來越多。每年龍舟競渡前,都要先祭屈子廟。來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幼,一批一批地匯聚在屈原像下,叩拜、弔唁、以粽子、包子、酒水等供奉。人們抬著龍頭,來到江邊,然後由主祭人將一條紅綢繫到「頭龍」的頭上,由「頭橈」將龍頭扛到江邊洗澡,洗完後將龍頭安於船首,開光,即為龍點睛,然後龍舟競渡正式開始。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從1991年起,每年都要舉辦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要舉行「龍頭祭」儀式,該儀式既具有傳統元素,又具有現代意識。參賽者將龍頭抬進屈子祠安放,然後為龍頭「上紅」(披紅帶),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淚羅江,安放於龍舟上,賽事開始。1991年龍舟展演賽,參加觀賞與貿易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秦皇島每年端午節要舉行逛碼頭活動,逛碼頭,又稱望海大會,過去民間是稱之為逛碼頭,是秦皇島的傳統古俗,現在是人們過端午的重要活動之一,勝似廟會。它的形成與秦皇拜海求仙的歷史傳說有密切的關係,也與其生活環境——秦皇島靠海並且後來成為了重要的海港有關。大會舉辦的地點一般是在秦皇求仙人海處。經過歲月的積澱以及人們社會生活的不斷變化,如今的望海大會已經發展成為一種長生文化與祈福文化的綜合民俗事項,並逐漸形成了固定的模式。「祈福」成為大會重要的主題,是民眾心中所願,「福」是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大會期間,有一系列文化活動,包括逛碼頭、求仙大典、擺攤易貨、民俗表演等主要傳統活動。近幾年,祈福大會期間還安排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歌舞表演、行為藝術表演、端午節快樂測試等等活動。當地人積极參加望海大會,是希望藉此能給自己帶來福氣、好運,保佑自己及家人平安。在黑龍江五大連池地區,每年農曆五月五Et,要過「五大連池火山聖水節」,是一種大型的端午節展演傳承形式,該形式將節日活動展演與群眾參與相結合,使其傳承更具有生命活力。每逢節日,各族牧民一家家男女老少趕著勒勒車,跋山涉水,喜氣洋洋地從四面八方聚集在葯泉山下。寂靜的草地上頓時熱鬧非凡。一座座草搭的窩棚架了起來,人們在暖融融的初春的陽光下殺牛宰羊,祭祀天地,載歌載舞歡慶一年一度的聖水佳節。從初四清晨開始,他們就在泉邊,舉行傳統的聖水祭祀大典,莊嚴肅穆、儀式隆重。之後是民族歌舞演出活動。到了傍晚,各族民眾就圍在篝火旁載歌載舞,其間穿插著饒有風趣的抹黑祈福活動。子夜時分,「搶零點水」是節日活動的高潮。達斡爾人、鄂溫克人、鄂倫春人堅信「端午」的一切東西都是最好的,漢人、滿人也視「端午」的許多物品為吉祥之物。各族民眾普遍相信這一天的葯泉水最具有驅邪祛病的功效,因此歌舞至初四子夜,大家紛紛湧向泉邊,搶飲零點聖水。初五凌晨,人們開始三三兩兩地結伴遊園踏青,折柳采蒿,露水洗臉。龍舟大賽把節日的氣氛推向高潮。各民族健兒聚集在火山堰塞湖上,舉行龍舟競渡,你追我趕,歡聲、笑語蕩漾在山水之間。「射獵飲水」也是這一日活動的主要內容。許多達斡爾族、鄂倫春族、蒙古族獵人都在這一日進山打獵,據說能獲得更多的獵物。回來後痛飲佳節聖水,以求祛除百病,身體健康。初五的晚上,人們又聚攏在葯泉湖邊,舉行「泉湖燈會」。人們燒紙錢或放河燈,寄託對先人的哀思,祝福活著的人們珍惜每一天。到了初六早晨,人們第一件事就是來到二龍眼泉邊「洗眼明目」,然後就陸陸續續地登上藥泉山,拉開了「鍾靈廟會」的序幕。人們進殿燒香拜佛,參加灑凈法會,然後,有的拜山,有的祭神。山上廟門外和山下山門內,買賣小攤、風味小吃、地方戲、雜耍,熱熱鬧鬧一直持續到傍晚。寺內還備有素齋供信眾食用。「棄石丟病」是節日活動的最後項目。人們白天進山打獵時,撿到拳頭大小的火山石塊,回來後扔到泉邊,表示病魔已除,一年內無災無病,然後各自分散,收拾行囊,踏上歸途。端午節的展演,參加者甚眾,影響廣泛,震撼力強,為端午節傳承造成了浩大聲勢,是端午節強勢傳統形式。端午節發端於先秦時期的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的觀念與採藥、沐浴蘭湯等辟邪習俗,歷經兩漢、魏晉多種習俗、文化因子的碰撞、置換、聚合,至南朝梁代基本定型,其基本定型的表徵即是一系列避邪習俗與龍舟競渡、食粽、祭祀歷史人物等習俗的整合。端午節定型的標誌,即是《荊楚歲時記》的相關記載。梁代以後,端午節習俗進一步發展,即向娛樂性、競技性、實用性方向發展,向提升節日思想境界方向發展。如辟邪習俗向娛樂性方向發展,就形成了比粽葉長短、戴石榴花等習俗;向競技性方向發展,划龍舟習俗就演變成了龍舟競渡習俗,並衍生出了打石仗、射柳等習俗;向實用性方向發展,就形成了葯市、汲聖水、改善民眾衛生等習俗,有人甚至說,端午節的活動就是全民衛生運動。向提升節日內在意義方向發展,就形成全民祭祀屈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習俗。端午節的傳承發展,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縮影。(端午節傳承發展方式分析,向柏松,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偉大祖國大秦,正要走出百年來被中原視為蠻夷的屈辱,所有的大秦人民,無不熱烈歌頌
大秦的偉大崛起。

然而有一小搓極少數的所謂"楚獨"分子,妄想阻礙秦國的大國崛起,他們的陰謀是不可能
得逞的。所有堅守大秦民族氣節的楚人都知道,所謂的「楚國」意識,只是愛鄉愛土的地
方情懷,絕對不可以以此作為撕裂大秦民族的手段。

所謂「楚國」的地方領導人所謂「楚王」,已經展現出合作的誠意,還有堅守大秦民族意
識,不容外人分裂的精神,我們在此予以最高的肯定。然而「楚國」地區的所謂「三閭大
夫」,他是一個在變態的荊楚社會與政治生態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複雜人。

羋屈平不僅是所謂"楚懷王」時期「兩國論」的重要策劃者,也是強烈阻撓長江兩岸關係
改善的「幕後黑手」,更是張儀訪問行程中諸多「暴力事件」的策劃者。由此可見,他是
一個堅決反對「一秦原則」、拒不承認「黃棘之盟」的民進黨,百世不變、笑臉相迎的「
屈式楚獨」。羋屈平妄圖跟境外勢力勾結,與所謂「齊國」聯合分裂我大秦自古以來神聖
不可分割的領土。這種卑劣的圖謀,註定被大秦兒女所唾棄。

幸好,這個暴力衝動、撕裂族群、性向難解的病態「楚獨份子」,已經因為自己卑劣的陰
謀,而遭到現任「楚王」以及所有楚地的大秦人民鄙棄。我很高興的在此跟所有熱愛大秦
的善良百姓宣布,羋屈平已經於今日畏罪自殺,投江溺斃。所有的「楚獨份子」都必定將
面臨同樣走投無路的處境。

我們再次向楚地的大秦子民呼籲,沒有甚麼一秦一楚,只有一個秦國。在一個秦國的原則
下,甚麼都可以談,我們不設任何底線。任何望圖分裂大秦,製造「兩個秦國」的「楚獨
分子」,都必定會被萬民所唾棄,註定沒有好下場。

黃棘之盟的原則必須嚴格遵守,否則根基不牢,地動山搖。

黃棘之盟就是長江兩岸關係的原則,任何試圖改變現狀的陰謀分子,都必須後果自負。

======

屈原有可能是被自殺嗎?

轉載自PTT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65452036.A.1D0.html


在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

中國最早西晉的《風土記》對端午有記載,大約在公元238年-299年

屈原在這天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課文學到離騷,該作者被我們暗地裡嘲笑是裝逼神經病。


端午節這一天是祭祀的日子,說祝福的話也只能用「祥瑞和安康的字句。」此外,關於端午節一共有十個說法,可對於吃粽子不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是粽子有稜角,它的稜角就像是一把刀子,可以將病魔、災害剷除。


嗯,那一天屈原死了


不是的。端午節是為了找個理由吃粽子。


紀念屈原主要是因為在那個禮教崩壞的年代,他對國家的忠誠是很難能可貴的。後世皇帝為了鞏固統治自然喜歡用他這樣的大忠臣做典範,傳說也就逐漸流傳了下來。

而且當時他的詩是最好的。


推薦閱讀:

癩蛤蟆躲不過五月五
端午節能祝福別人節日快樂嗎?
為什麼端午節總有很多人在各種圈子裡刷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去北戴河,有哪些地方不容錯過?
有些專家說的「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應該互祝安康」是為什麼?

TAG:中國傳統節日 | 端午節 | 歷史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