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人說|孤獨症個體社交「掩飾」上的性別差異
撰文:王瑤
責編:陳墨 李汪洋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當美國精神病學家Kanner醫生首次對11名「自我封閉、舉止刻板」的孩子做出診斷並將其命名為「孤獨症」時,就已經發現孤獨症個體男性多於女性的現象(11名孤獨症兒童中8名男孩,3名女孩)。在隨後的研究中,雖然受到樣本大小的影響,報道出的孤獨症發病率男女比例從4.5:1到6:1不盡相同,但都顯示:孤獨症發病率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男孩罹患孤獨症的風險比女孩高。
「男性孤獨症患者要多於女性」似乎已經在臨床篩查和診斷中成為「共識」。然而,伴隨行為科學、認知科學和腦科學的發展,人們對孤獨症的理解也逐漸深入。近年來,一些學者指出:孤獨症的男女比例差異很可能是由於孤獨症女性在社交中比男性更擅長「掩飾」 (camouflaging),使得女性孤獨症相對男性更不容易被家人和醫生髮現。
孤獨症社交「掩飾」是指孤獨症個體採用一些補償性的行為來彌補在社交中面臨的壓力和困難。具體來說,社交「掩飾」行為包括:談話中刻意製造「對視」,使用提前學習到的或準備好的笑話,模仿他人的社交行為、面部表情和身體姿態,以及「刻意」學習和遵循「社會腳本」等。
孤獨症社交「掩飾」策略的不同,導致孤獨症發病率存在顯著性別差異的觀點引起了學界越來越多的重視。那麼,孤獨症男性和女性個體在使用社交「掩飾」策略方面究竟存在怎樣的不同呢?
行為學層面上的性別差異
有關孤獨症社交「掩飾」性別差異的行為學研究目前還比較少。Hiller等人在2014年的研究中,對已診斷為孤獨症的學齡男孩和女孩進行比較,發現他們在診斷過程中的表現有所不同。其中,一些差異反映出孤獨症女孩具有比男孩更強的「掩飾」技能。例如,女孩能夠更好地整合非言語行為和言語行為,更好地模仿普通同伴在社會交往中的表情、眼神和身體姿勢,維持一段互動談話和「開始」一段友誼(但不是「維繫」友誼)。
Rynkiewicz團隊通過分析來自於《孤獨症診斷觀察量表》(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2, ADOS-2) 的行為數據發現,孤獨症女孩在社交中比男孩更多地使用生動的身體語言,並指出這可能是女性孤獨症容易被漏診的原因。2016年,Lehnhardt和同事對那些較晚才獲得關注並接受診斷的孤獨症男性和女性開展了一項研究,所有參與研究的孤獨症個體都因存在社交「掩飾」行為而被延誤診斷。
研究結果發現,在社會交往環境中,男性孤獨症個體的「掩飾」策略表現為「擅長」調動他們的語言能力,而女性孤獨症個體在社交中用於「掩飾」困難和壓力的策略則更多側重於調動其信息加工能力和執行能力。例如,男性孤獨症個體多用提前準備的或者學習到的「標準」談話邏輯和談話內容來實現互動以應對社交場合的交流,掩飾存在的社交障礙。而女性孤獨症個體則更擅長「察言觀色」和「快速模仿」,使自己在無法把握社交情境和互動情緒的情況下能夠更多地整合非言語信息,以表情、身體姿勢等來掩蓋自己的社交困難。
據此,他們推測這種來自認知心理學方面的性別差異不僅能夠說明「在孩童和青少年時期,孤獨症男性和女性個體就開始使用不同的策略來掩飾孤獨症癥狀和社交困難」 (Lehnhardt et al., 2016, p.150),也可能部分揭示了兩性在使用社交「掩飾」策略時的不同認知機制。
認知神經層面上的性別差異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來自劍橋大學的賴孟川博士及其團隊嘗試通過量化孤獨症個體的社交「掩飾」行為來揭示這種性別差異的認知神經機制。
60名智力水平正常的孤獨症個體組成兩組被試參加到該項研究中(其中一組為30名男性,另一組為30名女性;年齡範圍:18-49歲;孤獨症診斷由權威的精神病學醫生或臨床心理學醫生給出)。兩組被試的年齡、言語智商 (VIQ)、操作智商 (PIQ) 和全量表智商 (FIQ) 是相匹配的。為了將「掩飾」行為量化,賴博士團隊精妙地對「掩飾」給出這樣的操作性定義:「掩飾」程度是個體在「社會-人際」交往環境下的「外部」行為表現與其「內部」狀態的差值。
研究採用ADOS量表來評估孤獨症個體的「外部」行為表現(即在社會交往和溝通中的行為表現);同時將《孤獨症譜系商數》(Autism Spectrum Quotient, AQ) 和《看眼睛識別情緒》(Reading the Mind in the Eyes Test, RMET) 這兩個量表得到的綜合分值作為衡量孤獨症個體「內部」狀態的參數。這裡的「內部」狀態是指孤獨症個體對其相關特徵進行「自我反思」、高級心智及複雜情感認知的能力,也包括對其社會敏感性 (social sensitivity) 的測量。
在這樣的定義下,孤獨症個體在社交上「掩飾」程度的量化分值就是「外部」行為表現分數與「內部」狀態分數之差。研究結果表明,該「掩飾」分值與孤獨症個體的年齡、言語智商、操作智商和全量表智商都沒有顯著相關性,這說明「掩飾」程度與孤獨症個體的經歷和體驗無關,也不是後天習得的技能。相對於男性孤獨症個體,女性孤獨症個體「掩飾」分值更高,說明女性孤獨症個體在社交中的確更多地使用「掩飾」策略來迴避壓力和困難。
為了探究孤獨症「掩飾」行為的認知神經機制,賴博士首次嘗試利用核磁共振 (MRI) 來探查哪些腦區與孤獨症的「掩飾」行為相關。所有60名孤獨症男、女被試均接受了MRI檢測。結果發現:對於女性孤獨症個體,「掩飾」分值與其局部腦體積呈負相關,具體來說,「掩飾」分值越高,女性孤獨症個體的顳區和小腦區域的體積越小;而男性孤獨症個體的「掩飾」分值與腦體積則沒有這樣的相關性。一直以來,小腦被認為主要負責維持身體平衡及肌肉運動的協調。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雖然小腦內神經元的具體功能還不確定,但小腦功能與思維活動、情感狀態有密切聯繫。而顳葉主要與聽覺、語言理解、情緒以及聯想等高級神經活動密切相關。
雖然這項研究沒能發現與孤獨症個體社交「掩飾」行為的加工機制普遍相關的腦區和具體神經迴路,但女性孤獨症個體社交「掩飾」行為與其腦結構的部分相關性足以提示我們:潛藏在孤獨症男性和女性個體社交「掩飾」行為下的認知神經機制甚至神經解剖結構或許大有不同。
結語
儘管有一些初步的行為學和認知神經學研究,但是對於造成孤獨症社交「掩飾」行為的原因,特別是女性孤獨症個體更多使用「掩飾」策略的心理根源和神經生理機制尚不清楚。孤獨症個體的這種「掩飾」行為對於他們來說究竟是積極策略還是消極迴避也還有待研究。賴博士在研究報告的最後提出假想: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孤獨症群體,其「掩飾」行為和程度或許不是我們已知的諸如「推理能力」等認知能力的反映,而很可能與我們尚不確定的某些特定認知能力或者個性、動機等因素密切相關,對此方面的深入理解亟需來自心理學和認知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進行闡釋。
對於孤獨症個體「掩飾」行為開展深入全面的研究也有助於我們針對不同性別進行孤獨症的診斷,讓我們可以更好地針對女性孤獨症個體的特點為其提供個性化的支持和服務。
參考文獻:
Meng-ChuanLai, Michael V Lombardo,Amber NV Ruigrok et al.(2017) Quantifying and exploring camouflaging in men and women with autism. Autism, Vol. 21(6):690-702.
Siobhan Tierney, Jan Burns,Elizabeth Kilbey.(2016). Looking behind the mask: Social coping strategies of girls on the autistic spectrum. 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Vol. 23:73-83.
Tessa Taylor Rivet, Johnny L. Matson.(2011). Review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re symptomatology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Vol.5:957-976.
Rachel M. Hiller, Robyn L. Young, Nathan Weber.(2014)Sex Differences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based on DSM-5 Criteria: Evidence from Clinician and Teacher Reporting. J Abnorm Child Psychol, DOI 10.1007/s10802-014-9881-x.
Rynkiewicz A, Schuller B, Marchi E. (2016). An investigationof the 『femalecamouflage effect』 in autism using acomputerized ADOS-2 and a test of sex/gender differences.Molecular Autism,Vol. 7: 10.
王瑤
北京語言大學
語言康復學院
北京師範大學
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
國家重點實驗室
認知神經科學博士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推薦閱讀:
※最美逆行者,在無薪水的情況下是否會轉身?
※如何解釋全知全能的上帝知道未來的一切,卻給人自由意志?
※如何運用社會學理論分析問題? 換句話說,社會學有什麼用?怎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