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蔥日食記」——松鼠魚:解密松鼠魚的前世今生!
「松鼠魚」 是姑蘇菜肴中的代表作,在海內外久享盛譽。這隻菜有色有香,有味有形,更讓人感興趣的還有聲。當炸好的猶如「松鼠」的桂魚上桌時,隨即澆上熱氣騰騰的滷汁,這「松鼠」便吱吱地「叫」起來。
今天,小蔥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松鼠魚!
松鼠魚的歷史由來:
據說早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蘇州就有「松鼠鯉魚」了,乾隆曾品嘗過。後來便發展成了「松鼠桂魚」。清代《調鼎集》中有關於「松鼠魚」的記載:「取季魚,肚皮去骨,拖蛋黃,炸黃,作松鼠式。油、醬油燒」。季魚,應是鯽魚。
這條記載間接證明蘇州乾隆年間有「松鼠鯉魚」的傳說是可能的。因為中的不少菜肴均是清乾、嘉時的。其次可以說明今天的「松鼠桂魚」正是在「松鼠魚」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不同的是,古代的「松鼠魚」是掛的蛋黃糊,而今天的「松鼠魚」是拍干澱粉。
古代的「松鼠魚」是在炸後加「油、醬油燒」成的,今天則在炸好後直接將制好的滷汁澆上去的。此外,今天的「松鼠魚」在造型上更為逼真,其味酸甜可口,這些都是古代的「松鼠魚」所難以比擬的。
松鼠魚的家常做法:
原料準備:
主料:鱖魚(草魚亦可)一條約1250克
配料:蜜櫻桃2個。
調料:精鍊油1500克、、醋100克、干澱粉100克、白糖125克、蒜5克、蔥、姜各3克、精鹽、紹酒、胡椒粉、番茄醬、濕澱粉適量。
具體步驟:
1、將魚宰殺後,沖洗乾淨,斬下魚頭,然後從魚背下刀,剔出骨刺(魚尾與兩片魚身相連),皮朝下平放在菜墩上,剞0.3厘米左右的十字花刀(斜度應視魚肉厚度而定),魚頭用刀修好形,由腮下剖開(頭背相連),用清水沖洗乾淨,瀝干水分,加精鹽、紹酒、胡椒粉腌5分鐘。
2、姜、蔥、蒜均切成米。
3、將精鹽、紹酒、白糖、醋、番茄醬、濕澱粉、蔥、姜米同放一碗內,加入適量鮮湯,對成糖醋芡汁。
4、凈鍋置火上,添入精鍊油,燒七成熱,將腌好的魚和魚頭拍上乾粉,整好形,下入油鍋,炸至定形撈出。待油溫升至八成熱時重油至外皮酥脆、熟透撈出,放入條盤,整好形,將兩個櫻桃嵌在魚眼裡。
5、原炒鍋留少許熱油,倒入糖醋芡汁,用手勺攪動,見汁濃稠起魚眼泡時,撒上蒜米,澆入熱油,將汁烘起,澆在魚上立即上桌。
松鼠魚,可謂是一道中華美食的技術代表,這不僅是色香味俱全,更是代表一個廚師的技術達到了一定的階段,吃貨們,有機會一定不要錯過這個中華美食的集大成者——松鼠魚!
推薦閱讀:
※「小蔥輕食記」——棒棒糖:無法抗拒的甜蜜美味!
※「小蔥輕食記」——草莓:聖誕節玩轉草莓新花樣!
※「小蔥輕食記」——泡芙:甜蜜就靠這一個!
※天冷了,做個芝士焗紅薯吧!
※蛋黃酥鬆餅乾,簡單易做,成功率百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