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九年堅持「土著農耕」,大家都說他瘋了?!

閱讀前,請先思考:

你覺得農產品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肥農藥可行嗎?可行的話,該如何做呢?

作為一個農創人,你覺得學習重要嗎?怎樣學習才是有效的?

農說呂不白丨不白在觀察

第234期

全文2025字丨5分鐘閱讀

童軍,一個在90年代就南下東莞,經商的湖南張家界人。在東莞的十幾年,他似乎過著村裡人難以企及的生活,開著電子廠,做著大老闆。但是童老闆卻也有著一顆田園心,不過是不放心自己十幾年創下的基業而已。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童老闆也遭到波及,生意一落千丈。但也因著這一場危機,讓童老闆後來轉身成為農業技術咖,張家界老童。並且發明出一套土著農耕的方法,真正的解決不用化肥、農藥,亦能做到豐產無懼病蟲害。那麼他到底是怎樣做的?不白與你一起探尋,老童的9年農業技術路。

1

返鄉做機械化種植,獲政府強力支持,

卻因堅持自然農法陷入農創危機?

老童告訴不白,他從農村出來,小時候也是干農活長大的。在大城市待了十多年後,其實已然厭倦了城市的燈紅酒綠。他想返鄉,想將大城市的機械化帶進家鄉,讓村人脫離繁重的勞動。於是在2008年底,老童返鄉了。當地政府對返鄉的老童特別支持,不僅出農業局的技術人員,還為他提供了一整層免租金辦公室。但一年後,老童離開了政府提供的辦公室,也放棄了機械化,這是為何呢?

▲ 童軍

老童總結兩個原因:

1、自己種的不敢吃。機械化的同時少不了農藥、化肥的使用,種出來後,自己既不敢吃也不敢賣。

2、因堅持自然農法,而遭到強烈反對。因不敢吃自己種的,使用過化肥農藥的水稻,他開始迷茫,不知該如何做。但一次偶然機會,老童在網路上看到福岡正信的《一根稻草的革命》裡面有這樣的描述:「自然農法是自然之道,無主觀的省力之道。其經驗歸結到一點就是『無』字,『一切無用論』,即不耕地、不施肥、不除草、不用農藥。」看到這個的老童,找到了自己想走的路。他開始堅持走自然農法道路。但事實上很多人都嘗試過自然農法,最後都鎩羽而歸。久而久之,人人都不看好這種種植模式。老童也遭到身邊所有人的反對。

當時一沒技術,二沒可借鑒的他,為了堅持自然農法種植只能不停的投入試驗,一遍又一遍。幾年時間下來,損失了好幾百萬,但在試驗過程中老童也逐漸認識到這樣瞎搞不行,就開始了三個學習。

1、向外學習。2012年,到北京小毛驢農場學習自然農業和CSA,學習先進經驗的同時,結交到不少志同道合的農友。

2、向上學習。學習他人的經驗但實際應用時總有偏差,他就向先輩學習。看中國各種農書包括《齊民要術》、《四時纂要》等,希望能將老祖宗的傳統方法和在外學習的經驗相結合。

3、向實踐學習。在實踐過程中,他發現不論是外面學到的還是書里學到的,同樣的技術在不同的地方,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他只能在實踐中不斷的自我總結。

經過近9年的實踐,學習。老童總結出一套出自於自然農法,又脫離自然農法的土著農耕。他的土著農耕同樣不用施化肥、農藥,卻基於土地基質的改良,讓產量和成功率更高。

2

9年潛伏,5個動作

成就土著農耕

在大量學習和實地考察試驗的基礎上,老童探索出一套基於生態平衡的土著農耕。那何為土著農耕呢?用老童的話說:「土著農耕」是一套蘊含華夏數千年農耕智慧的、順應生態規律可永續耕種的農耕理論和技術體系。具體操作時,就是根據不同地域環境,結合當地的生態鏈特性,因地制宜做種植策略。

那具體怎樣做呢?在與老童的交流過程中,不白總結了土著農耕的五個具體做法。

1、土壤改良本地化。通過所在地農作物土著菌肥、光合菌,採集耕地周邊土著微生物,用於優化改良土壤,避免因農作活動而耗竭地力。

2、種子本地化。收集、繁育中國各地原生老種子。藏種於糧,自行繁育,種子與土壤間通過一代代的能量交換,確保種子本地化、口味自然化。

3、肥源本地化。通過秸桿還田、綠草還田,增加有機質,滋養改良土壤,豐富微生物,同時為農作物增肥,從而杜絕化肥使用。

4、輪作翻耕不除草。採用「水旱輪作、收種兩次翻耕」的耕種方式,水稻油菜或水稻小麥輪作,通過浸泡和曝晒有效破壞害蟲卵和雜草種;一次翻耕將閑置期雜草深埋肥田,二次翻耕抑制新生雜草,通過插秧、拋秧的水稻生長優勢抑制雜草。

5、生態平衡不殺蟲。遵循每一塊土地原有生態鏈的平衡規律,發揮植物,昆蟲和禽畜可以除害蟲、除雜草的功能,讓益蟲魚蛙平衡害蟲,讓水稻平衡雜草。

老童在張家界的400畝基地,都是使用這種土著農耕,因此他不需外購化肥農藥種子,也不需太多人工成本,每畝投入成本基本在一千至一千五左右。畝產400-700斤之間,具體視土地改良情況而定。

在張家界經過近10年的摸索,老童證明了自己土著農耕是完全可行的,且可持續的。因此,也想讓自己的成果與其他人共同分享。但是,想要讓別人相信他,並非容易之事。所以,他就自己在全國,尤其是大米主產區先建基地來試行。如果可行,也能讓人信任並複製。目前,他已在海南、安徽、以及東北的五常、蘭西等地建了基地示範。。

至於,如何營銷?他依舊沒有思路,因為做營銷,增加會員這一塊,他確實不擅長,也沒有精力來做。他希望將有限的時間、精力都放在土著農耕的技術上,而非自己不感興趣亦不擅長的營銷上。

不白不知道,他的土著農耕,最終是否能夠落地全國?但不白認為,在他的案例中,我們至少能夠學習到3點。

1、農創絕不能盲幹,先學習,再規劃,後行動,能少走彎路。比方說你想開個農場,可以先找一個農場去學習。在農場中實習上一個月,兩個月,甚至半年一年。在學到一定經驗,對農場有自己的規劃後,再開始投資,真正落地。邊做邊摸索,可能做不出什麼東西,最後還落在坑裡爬不出來。

2、堅持是每一個農創人必須擁有的素質。假如老童在嘗試自然農法過程中,發現不行後,立刻就放棄了,那必然也沒有了他後來的土著農耕。

3、有限的時間和精力該放在最擅長的地方。每一個人都有擅長和不擅長的,假如將精力都放在不擅長的事情,而放棄了擅長的事情,最後可能什麼都撈不著。所以假如你擅長生產,而不擅長銷售,可以與有銷售技能的團隊合作,專業人干專業事,事情成功概率會更高。

(原創來源:農說呂不白,轉載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固體中能帶是怎麼形成的
南非居然允許買賣犀牛角了?我們到底該不該用犀牛角刮痧呢?
有哪些通常被認為很臟,實際上很乾凈的東西?
考拉小寶寶出生啦!超可愛!心都要萌化啦!
物理上怎麼刻畫玻璃態 (glass) 和晶體 (crystal) 兩種物質的?

TAG:自然科学 | 有效坚持 | 绿色守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