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和父親的長成丨李孟潮

聽說過這麼一故事,一對夫妻去做家庭治療,因丈夫長期在外不顧家,妻兒坐等空屋難忍耐。

家庭治療師了解情況後,布置一作業給夫妻:兩個人每周都閱讀名著《奧德賽》,然後到治療室中交流心得。一年後夫妻矛盾解決。

《奧德賽》中,一步步地講述了一個丈夫、一個父親——尤利西斯——是如何經歷千難萬險,最終回歸家庭的。

(註:《奧德賽》來源於荷馬史詩,講述了希臘英雄奧德賽(奧德修斯)在特洛伊戰爭中取勝後幾經歷險,終於返航回到故鄉與妻兒團聚的故事。希臘語中的奧德賽,在拉丁語中被稱為尤利西斯。)

而我們那家庭故事中的丈夫,遇到的困難遭到的抱怨也就是:他的心是一個流浪於五湖四海的尤利西斯,他沒法安心待在家裡做一位好丈夫和好父親。

那麼,尤利西斯是如何成長為一個「父親」的呢?

首先,他克服了自己的英雄情結,當他被英雄情結控制的時候,他為了家族榮譽而毅然拋妻棄子,轉戰沙場。

The Procession of the Trojan Horse in Troy Giovanni Domenico Tiepolo

特洛伊之戰木馬昂首而立,全副武裝的敵人圍著它歡呼,卻沒有注意到木馬身上開著的窗口,裡面的希臘士兵正在偷看著敵人。

如果尤利西斯繼續被英雄情結操縱,那麼在特洛伊戰爭勝利後,他會想著要繼續征服其他地方,成為更大更強的英雄,從而一輩子戎馬生涯,老婆孩子就變成英雄故事中可有可無點綴和配角。

可是這個男人決定退出英雄故事第二季的演出,邁上了回家之旅。

男人如覺得做」好丈夫」,」好爸爸」不是一樁具英雄氣概之事,他是很難安心下班回家,待在家裡的。

其次,尤利西斯克服了死亡情結,這是以他和某仙女在小島上之戀愛為象徵。仙女愛上了他,承諾他不死。而他居然又哭又鬧,拒絕了此種誘惑,要回到他那必死的凡俗生活中。

Odysseus and Calypso Jan Brueghel the Elder

奧德賽抓住一塊碎片在海上漂流9天,最後衝上靠近直布羅陀海峽的小島,女神卡呂普索愛上了他,並承諾他永葆青春,竭力挽留了他7年,但奧德賽一心要回家。

一個男人要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必死,自己的老婆孩子也必死,那麼他就不可能真正投入地家庭之愛。

正如波伏娃在《人都是要死的》中隱喻的:當一個人活在不死的境界中,那麼愛情和家庭對他來說,也就失去了意義。

你能想像長生不老的孫悟空或蓮花生大士,會哭著喊著犯思鄉病,要見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嗎?

準確地來說,尤利西斯主動地選擇了有死亡的凡俗生活,他揮別了那個不死的島嶼。

這個不死之島,落實到日常生活,就是指一個男人,主動選擇了放棄可能帶來「不死」之結果或後果的宗教修行,不去深山老林、世外桃源閉關練習,把自己身體變成彩虹或者鶴髮童顏、空中飛行。

而是走向自己那日漸衰老的老婆,走向那一天天長大,必定要離開自己的孩子。「露胸跣足入塵來,抹土塗灰笑滿腮。不用神仙真秘訣,直教枯木放花開。」

隨著死亡情結的克服,尤利西斯也放棄了青春情結。也就是放棄縱情聲色、自由自在的幻想。一個父親是不可能順便出去呼朋喚友、遨遊四海的。父親主動放棄了自由,甘願被妻兒牢牢地控制和束縛。

被青春情結佔據的男人,在《奧德賽》中以那群成天飲酒作樂的求婚者為代表,尤利西斯回到家第一步,就是把他們從家庭中徹底清除。

珀涅羅珀:「誰能拉開丈夫留下的一張弓,她就嫁給他。」化妝成乞丐回家來的奧德賽開弓射出第一箭,這也是對其他求婚者屠殺的信號。

放棄了青春的自由後,成為父親之路也才走到了一半。

他必須還要學會放棄「靈魂伴侶」這一幻想,這個夢想的內容就是期望「我什麼都不用說,你就知道我想什麼。」並且能夠滿足我的所想。對方一張嘴,就立即撥動我的心弦,靈魂伴侶的象徵在《奧德賽》中,是以塞壬女妖的歌聲來象徵的。

Sirens and the night William Edward Frost

客耳刻島和斯庫拉島之間,自然女神塞壬及諸海妖以其美妙的歌聲引誘航海者

對共鳴的渴求,既是伴侶關係中所有快樂的來源,也是所有爭執和不滿的根源。要是不能修通這個幻想,一個放棄了自由、克服了死亡恐懼、放棄了英雄之夢的男人,就會把自己所有的幻想重新投射到老婆身上,要求這個老婆永遠忠貞不渝如磐石,要求她永遠把自己看做世界上最完美的英雄如士兵見到了統帥,要求她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如神仙姐姐般千變萬化,一旦這個老婆滿足不了這些幻想,他就再次離家回到了神仙夢、英雄夢和少年夢的路上。

那麼一個整合了上述所有幻想的男人,必然不會發出「唯女子與小孩之難養」的感慨了吧?

非也,正如《奧德賽》所啟示人們的,父親的回歸,還有兩個重要的因素:其一,兒子對父親的愛。我們看到,《奧德賽》的故事起源於兒子思念父親,尋找父親,固執地呼喚這個缺席的父親回來。

忒勒瑪科斯的歸來,喬治?弗里德里希?易卜哈德?韋斯特

珀涅羅珀滿心喜悅地歡迎她的兒子忒勒瑪科斯歸來。為了尋找失散多年的父親奧德賽,忒勒瑪科斯離開了家鄉伊塔卡。

其二,妻子忠貞地等待。據說《奧德賽》有個版本中,妻子是個不忠的淫婦。但荷馬版本中的妻子卻是一個典型的賢妻。這大概更符合此故事的心理邏輯,要是沒有妻子的鼎力支持,父權終究是一張虛張聲勢的虎皮,如《紅樓夢》中的賈政。要是沒有母親對兒子的不懈灌輸,這個兒子也不會如此執著地尋求父親和認同父親,父親就變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鈔票提供者。

Penelope Weaving John William Waterhouse

堅貞不渝的珀涅羅珀為了擺脫求婚者的糾纏,宣稱等她為公公織完一匹做壽衣的布料後,就改嫁給他們中的一個。於是,她白天織這匹布,夜晚又在火炬光下把它拆掉。就這樣織了又拆,拆了又織,等待丈夫歸來。

西諺有云:養育一個孩子需要全村人的努力。而一個父親的長成,需要的是舉國之力。

推薦閱讀:

【文化心理學】十字紋,明堂與曼荼羅 | 陳燦銳
卡爾·榮格 「你所抗拒的會一直持續下去」怎麼理解?
如何評價榮格的《紅書》
弗洛依德和榮格誰的逼格更高?
怎樣界定「精神病人」與「正常人」的?

TAG:心理学 | 心理咨询 | 荣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