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八十年:致敬偉大的中國人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在南京施行了殘暴無情的大屠殺,數十萬無辜軍民慘遭罹難。

回首往事,令人不禁唏噓。當年的中國是一個何等貧弱崩解的國家。1937年,全中國的鋼產量僅有55.6萬噸,而日本的鋼產量相比之下竟有580萬噸,超過中國的十倍;1937年,中國正處在四分五裂、軍閥混戰和民不聊生的動蕩之中,而當年的日本則是一個令人生畏的世界強權;1937年,中國的軍隊落後虛弱,思維組織還停留在遙遠的綠林封臣年代,而日本則擁有世界上頂尖的武裝力量。

如此懸殊的國力對比,賦予日本軍方狂妄的征服野心,使其試圖在三月之內鯨吞中國;如此鮮明的強弱之勢,弭平了部分中國精英的抵抗希望,使其誤以為「中國斷無倖存之理!」如此明顯的成敗爭局,迫使列強對中國抗戰的未來不報期盼,「中國之局,非我所能干預,唯觀成敗而已。」

然而,無論是那些傲慢的日本軍隊,還是「低調俱樂部」里自卑的中國精英,亦或是冷眼旁觀的西方列強,他們都忽視了最為關鍵的一點,即那蘊含在億萬萬華人內心深處的民族主義之魂,已經在辛亥民族革命的烈火下得以點燃,並形成了不可阻遏、不可戰勝之勢。

在戰爭中過程中:

日本的外交家曾不止一次的認為,隨著中國軍隊的不斷潰敗和國土的不斷喪失,中國政府註定會向日本屈膝求和,如同甲午戰爭中的慈禧老太后一般。

日本的政治家也曾不止一次的估計,隨著中央軍的不斷衰敗和地方軍的保存實力,中國心懷叵測且實力強大的地方軍閥如龍雲、閻錫山、以及李宗仁等,最終將會在日本的寬大誘惑下背叛重慶,與「皇軍」選擇合作,如同清軍入關時投降清朝的吳三桂、劉良佐、劉澤清和左夢庚等明軍將領一樣。

日本的經濟學家(包括西方)更曾不止一次斷言,隨著中國的國際貿易在1939年被全面封鎖,中國政府的財政力量將無法承受總體戰爭的負擔,而中國的社會也將在劇烈的戰爭通脹衝擊下,最終陷入崩潰,如同1917年沙俄、1918年帝德的崩潰一般。

然而,以上這些預判,從來沒有在抗戰中真正發生過。

無論是南京武漢失守之後居正、孔祥熙以及汪精衛等人對蔣介石的連番勸降,還是1940年至1941年6月前德國橫掃歐洲、日蘇日益親密、英美介入渺茫之下的國際希望斷絕,亦或是中共迅速擴大、國家面臨動蕩危機,重慶政權及其下屬的中央軍隊從來未曾動搖過抗戰的決心,如同蔣介石在1937年廬山會議上所做的誓言:「如果臨到最後關頭,便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國家生存,那時節再不容許我們中途妥協。」

1938年武漢失守之後,雲南王龍雲曾經動搖過,並試圖通過汪精衛的渠道與日本達成諒解,1944年12月,日軍佔領貴州獨山逼近雲南,龍雲曾授意省議會通電擁護汪偽政權,但這些舉動卻都遭到雲南省議會的堅決反對而罷——「中國之雲南可以破敗,但絕不可投降!」;1942年,面臨日本、中共雙重擠壓的閻錫山決心投靠日本,他通過「安平會議」與日本達成妥協,隨時準備出降,但是閻錫山的鐵杆親信梁化之、血盟兄弟趙戴文卻堅決反對,梁化之在日記里寫道「設有不幸,(司令長官閻錫山)為大家一時之蒙蔽,則司令長官歷史上將如何?我自己將何以自處?吾願忠於司令長官,吾更願忠於中華民國。吾子孫均為中國之民眾,設不幸出此,誓願以生命勸司令長官,並以報國家也。」

從1939年開始,隨著國民政府財政崩潰,以及由此引發戰爭通脹以可怕的速度迅猛蔓延,國統區的經濟實際上已經崩潰,民眾對政府的不滿甚至憎恨日益加劇。不過,中國普通民眾的戰爭決心遠比1918年的德國人和1917年的俄國人來得堅強,他們的意志從未有過動搖。1941年3月,經濟惡化、土地淪喪、國際希望斷絕下的重慶人民在中央公園(現人民公園)舉行抗戰募捐活動,在一片泣啼之中,募捐竟得三百萬元,蔣介石聞訊不由嘆息「唯有我黃帝子孫方能具此抗戰不墮之志也。」

抗戰時期通脹的法幣,使得中國民眾財富銳減,卻絲毫沒能動搖中國人對國家的忠誠和對勝利執著,這一點,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沙俄、德國、奧匈、英國、法國的民眾都沒能做到。不理解這一點,就無法領會抗戰先輩的偉大

日本的軍閥永遠不可能理解貧弱的中國為何堅強如此:1895年統一的滿清不過是一個異族統治下的蹣跚君主國,1937年分裂的中國卻是一個辛亥民族光復運動催生的民族主義國家;1645年爭相投誠的劉良佐、劉澤清、左夢庚和鄭芝龍等軍閥集團不過是一群有奶便是娘的人渣惡棍,但1937年龍雲、閻錫山、李宗仁卻是辛亥民族革命分離出來的地方自我標榜民族領袖;1895年的清國百姓對異族封建皇帝的戰爭成敗漠不關心,但1937年的中國人民卻是辛亥民族主義革命浪潮滌盪下的華夏子孫。

那些驕狂的侵略者只看到了武器和工業的數據,卻忽視了億萬萬鮮活跳動的民族之心。那裡奔流著遠比德國人、俄國人、美國人、法國人、英國人更加忠誠堅強的民族血液,使這個偉大的民族能夠忍受戰爭通脹的財富侵蝕、能夠經得起殺戮血腥的死亡考驗、能夠直面外援崩斷的孤獨絕望,並最終支撐起世界上最艱難卓絕的民族戰爭。

1900年,痛惜中國庚子之變破敗的梁啟超寫下《少年中國說》,期許道「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在1937年,那些在民族主義革命鼓舞下的辛亥少年,已經成長起來,儘管當時破敗的中國在經濟、政治、軍事實力上還遠遠弱於日本,但是少年中國的華夏新民,卻寧可犧牲自己的一切,也絕不能容忍異族的鐵蹄再一次踐踏自己的國家。

1940年,出征襄河的張自忠將軍留下自己的遺言:「我深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死的決心),我們的國家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決不致於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

是以,抗戰保衛的絕不是什麼封建帝國、也不是所謂的異族皇帝、更不是哪個政府,而是捍衛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歷史和我們的文明,這才是抗戰的偉大之處,這才是我們先輩們的偉大之處。

推薦參考鏈接:《從英雄到獨夫:蔣介石為何在三年之內走向毀滅?》

+++++++++++++++++++++++++++++++++++++++

逐步推出現代馬基雅維利思維政治《無可匹敵的力量——群眾運動》 ,歡迎關注公眾號:wtt0316606212。


推薦閱讀:

蘇聯抗戰援華(二)
蔡英文獻媚、台籍日本兵與台灣抗日誌士
能不能概括一下蔣介石在抗日戰爭中採取的戰略?及評價一下這些戰略?
有什麼新的抗日神劇可供吐槽的嗎?

TAG:南京 | 中国 | 抗日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