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2017:這8個關鍵詞躲不過
這是「廣告文案」2017年度盤點第3篇。
今天這篇可以當做一份速寫,或者是一份快餐迅速瀏覽一遍。
或許可以概括你眼裡,2017年的營銷關鍵詞。
▼
1、「嘻哈」
今年夏天有一股熱浪,是《中國有嘻哈》掀起來的。
它不僅貢獻了「你有freestyle嗎?」這樣的口頭禪,也因為其自帶的年輕聲量和潮流文化屬性,讓很多品牌都沒能坐住。
於是我們看到了贊助商里,麥當勞讓吳亦凡戰隊吃起了「那麼大雞翅」,農夫山泉維他命水找到孫八一來了段「商務說唱」。
在贊助商之外,支付寶憑藉其超強的執行力,迅速勾搭上了歐陽靖和T.T.來了一首《無束縛》推廣它的「無現金城市周」活動;
因為借勢速度快,還有歌曲的洗腦程度,讓支付寶在短時間內獲取了高曝光。
在這之後,釘釘看上了小青龍;小豬短租找到了VAVA;OPPO請來了PGone;炫邁約上了鬼卞;途家聯手了艾福傑尼……
一時之間,廣告太多,給人一種rapper不夠用的感覺。
請不到rapper的,也有不少品牌把心思花在了其他的角度上。
比如微信,為了推廣它的微信使用小助手,請來了一群老年人,用嘻哈的曲風,演繹了他們也想使用微信,靠近子女們的心聲,同樣也是看點滿滿。
所以,就算rapper不夠用,只要敢想,同樣的元素,總有人能做出新花樣。
2、「地鐵」
地鐵幾乎成為今年廣告主們在投放戶外廣告時的標配,應該離不開網易雲音樂的地鐵樂評車廂廣告的助力。
這一點,恐怕網易雲自己也沒有想到。
2017年,我們見過太多太多的品牌來改造地鐵車廂。
比如騰訊視頻做出了「好時光列車」,得到App把地鐵布置成了「移動聽書館」,愛帝宮母親節時在地鐵里發起了催淚彈,珍愛網在深圳做了趟「粉紅專列」……甚至還有杭州12所大學這樣的插班選手,做了趟「青春號」列車來和校園時光告別。
有切實操作過這類案子的幕後主創告訴我們:在地鐵投放廣告,確實是有效的。
因為「有效」,所以品牌主們才會樂此不疲吧?
但也別忘了,這麼多品牌湧進了地鐵後,留給後面的品牌做出新鮮感的「地鐵專列」機會……已經不多了。
3、「快閃店」
就像見過太多太多的地鐵廣告一樣,2017年我們也見到了太多太多的快閃店。
QQ音樂在三里屯建起了「不斷電能量站」;
天貓在六一兒童節的時候開了「回憶超市」;
知乎做了「不知道診所」;
網易新聞做了「喪茶」;
螞蜂窩做的「旅行人格概念酒店」;
YSL把快閃店搬到了游輪上;
小紅書把「農貿菜市場」改造成「美妝菜市場」……
這種原本起源於零售業的玩法,因為它可以承載起品牌的概念想法,也能營造出品牌的體驗空間,所以成為了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營銷方式。
而和「快閃店」可以對比著看的是「遊樂園」。
比如in,在成立3周年的時候,就在上海大悅城打造了一場名為「66小時奇妙樂園」的主題慶典,把年輕人都聚到這個空間里來一起玩耍。
相信2018年,還會有很多的品牌線下體驗空間,被品牌方們挖空心思想出來。
因為線上生活再精彩,遠不如線下的面對面來得更有真實感。
4、「價值觀」
如果你有留意,今年有很多品牌的廣告,都在「價值觀」上引發了爭議。
比如奧迪二手車的「物化女性」遭到眾怒;
宜家廣告里那句「再不帶男朋友回來就別叫我媽」引發了吐槽;
螞蟻財富聯合16家基金機構的推廣文案「年紀越大越沒有人原諒你的窮」讓很多人無法接受;
滴滴的「層層把關」廣告,把相親時父母們看重男方物質條件的潛台詞直接做成了廣告創意,刺痛了不少人;
衣二三包裝了一個「會穿衣」的職場晉陞故事,讓人質疑會穿衣就等於能成功嗎?
站在我們的角度看,我們倒是希望這類在「價值觀」層面來展開博弈的廣告越來越多。
因為這樣,廣告的創作空間,可能會更大一點。
然後,我們相信,一個成熟的社會,自有它的公序良俗來對品牌的「價值觀」展開審視。
當品牌真的在「價值觀」層面冒犯到了大眾時,大家會用自己的錢袋子投票的。
5、「公益」
騰訊公益的《「小朋友」畫廊》,是討論2017年讓人難忘的營銷案例時,無法迴避的一個經典案例。
一方面它所設計的公益心理機制,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施捨,而是雙方之間一種價值上的平等交換。
另一方面一元錢就可以參與公益的低門檻設置,也把更廣義的大眾拉到其中參與進來。
這兩者的高度結合,在以往的公益廣告中,幾乎從未見過。
當時這則公益廣告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上海藝途公益基金會(WABC)創始人苗世明先生當時接受「廣告文案」的採訪時還提到了兩點:
「一是因為它觸碰到了一個真實的社會問題;
二是覺得當下公眾對公益的認知,也達到了一定的階段,相比較直接給錢,大家可能更願意通過認可價值的方式,來表達對特殊人群的尊重。」
另外,方太今年也做了一個參與門檻低的公益廣告。
它號召那些名字中有「水」(冫或 氵)的人或者機構,把自己名字中的水(冫或 氵)去掉一天,感受下「沒有水」的不便,在最終匯聚到了100萬個含「水」的名字後,方太就會為陝西省白水縣捐建母親水窖。
這兩個公益廣告結合起來看,或多或少都傳遞了這樣的信息:
面向真實的社會問題,同時讓參與門檻降低,是公益廣告能夠實現「公益」的一個有效途徑。
6、Co-Branding/跨界合作
「Co-Branding/跨界合作」,是品牌們在營銷時經常採用的一種方式。
但是放到這裡單獨拿出來說,是因為今年有3次Co-Branding/跨界合作,非常搶眼。
一個是ofo和《神偷奶爸3》里的小黃人合體後的「大眼車」,給品牌留下了可以持續使用和開發的品牌資產。
一個是天貓超級品牌日期間,奧利奧和天貓合作,開發了一個「奧利奧音樂盒」,音樂盒裡的歌曲,可以用「咬一口餅乾」的方式來切換,餅乾的咬痕和大小不同,播放的歌曲也會不同。
這個互動玩法,不僅產生了一個新的品牌情感連接物,平台方和品牌方的合作,也介入得越來越深。
另一個是杜蕾斯在感恩節期間,在沒有和其他品牌打招呼的前提下,發起的一波商業「互吹」「互謝」,引發了連鎖反應,讓人看到Co-Branding的另一種玩法。
不知道2018年,會不會有兩個競品走到一起,來一波Co-Branding~
7、「扎心」
「扎心了!老鐵」,這句網路流行語走紅以後,「扎心」這個詞,經常可見於一些廣告的留言區。
京東白條的「你不必成功」,因為道出了年輕人的生活境遇,扎心了!
唯品會的「開不了口」,因為讓人看到爸爸對女兒無言的愛,扎心了!
999感冒靈的「這個世界總有人偷偷愛著你」,因為擊中了那些被人無視過,被人冷落過,被人拋棄過的社會情緒,扎心了!
釘釘寫給創業者的文案,扎心了!
……
被扎太多次以後,估計大家的心要麼是千瘡百孔,要麼就是堅如磐石了吧?
8、「講故事」
講故事,從來都是品牌和消費者溝通的好方式。
但是堅持耐心的講故事,卻不是每一個品牌都能做到的。
今年我們看到OPPO在持續講故事,楊洋的「小人國奇幻之旅」,我們看到了一個異想天開的故事。
我們看到淘寶也在持續講故事,「淘寶二樓」開張了兩次,《夜操場》用一個發生在軍營里的系列故事來帶貨;《一千零一夜第2季》延續了其IP、奇幻的故事設定來帶貨。
我們看到紅星美凱龍也在講故事,「愛下去,才是家」里,三段用成年人的方式處理感情的小故事,無聲無息,又大雪紛飛。
我們看到方太也在持續講故事,一封《油煙情書》,帶出了這個素食的年代裡,多少人嚮往的「柴米油鹽同進退,細水流長共白首」的愛情。
▼
當然,只要你想,這份關鍵詞列表,還可以往下延伸……
比如「流量明星」,比如「網紅廣告」,比如「人工智慧」……
能讓你記住的,自然會讓你記住……
那些記不住的,也沒關係……
反正嘛,沒有什麼營銷和廣告是永垂不朽的……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廣告文案:營銷2017:這8個關鍵詞躲不過
作者:小嘿、二毛
推薦閱讀:
※一份內定的2017年度十大文案榜單
※為什麼很多國產品牌喜歡起一些炮灰名字?
※把金融產品賣給90後
※瑞典總部尬設計、出吸貓控家居、上HAY合作款,宜家最近有點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