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Wei:小半年的「留學水逆期」後,加州的陽光終於變得「有點兒意思」

「知識的價值在於分享」,一直是康石石個人信奉的一句話,也是指引康石石個人實踐的一句話。其實,知識所蘊含的「廣度」遠遠不止於學術體系之內,它還包含有人生經驗所積攢的豐厚閱歷,與看待世界、分析世界、認知世界的角度與深度。世界豐富多彩,康石石希望能夠為藝術留學生推開更為寬闊的大門,讓藝術留學生的知識與經驗能夠於康石石公眾號匯合交織:你能在倫敦租到高性價比的住房,就能幫助經濟並不充裕的家庭前往倫敦留學;你了解UCL的建築設計課程體系,了解AA的授課方向,就能夠給不知何為A校B校的學生指引方向;自己當年年輕吃過的虧,上過的當,後人如何避免...

所以,康石石將為中國藝術留學生開放周三「藝術留學知識共享」欄目,集合大家的藝術設計認知與藝術留學經驗,為藝術留學生&預備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機會。分享你的留學經驗,請聯繫康石石小助手(微信號:hanyi_yuwen2)

作為漢藝最早的一批學員,2015年便來到了位於「陽光聖地」的南加州大學學習建築設計,在這兒度過的時間已經將近三年。開始的語言交流困難,學業壓力巨大,將近小半年的留學水逆期過後,加州的陽光灑在我的身上才開始變得五彩斑斕:跟隨學校項目前往巴黎,去到另一個南加大(南加州建築學院——SCI-ARC)體驗更為獨樹一幟的建築理念。時間過得飛快,在我即將畢業之前,我希望抓住康老師給我的這次機會,將我在南加州大學(USC)2年多的學習體驗,與大家好好分享。

那些辛苦

1. 不重視due的慘痛教訓

因為我是M·arch1,所以需要提前一個月報道,參加一個集合式的studio,那段時間基本上從早上9點鐘到晚上12點鐘,都在studio裡面待著,這樣的狀態差不多持續了兩周。每天頂著巨大的語言壓力,去和同學和老師交流,整個人都是懵的,就連建築是什麼也不懂了。

最讓我當頭一棒的是,上午剛進工作室,通知說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完並展示,一開始我沒有重視這個due,以為只是老師一個玩笑,結果確實要當時提交,而且其他同學都熬通宵完成了,自己卻是表現的一團糟。這種情況下,懷疑自己的情緒會很強烈,之前都不會覺得自己弱,事情發生在面前時,真的備受打擊。

2. 時間緊任務重

我們專業課程雖是三年制,但其實是在學5年的內容,所以整個課程安排特別緊張。本以為畢竟自己本科是建築學,接受起來會更容易,實際情況卻是,比起零基礎學習建築的同學,除了可能會多一點設計感覺之外,知識層面上,一樣是從頭來過。

我們設計課安排在每周的一三五,老師來上課,課後留作業。比如說,周一老師上課安排作業為有50個due,要把圖打出來,下節課時就要做review。然而周一到周三的時間裡面,還會有別的課,還會有其他的作業,這樣的高壓狀態下,如果時間規劃做不好,真的很容易抑鬱。

所以有段時間,我們幾乎每天都在熬夜。為了完成作業,在第二天早上有課的情況下,還是要熬到三四點,有時候甚至通宵到早上七八點,起來刷牙洗臉,再去上課,就這樣撐一天。

現在談起過去的這段時間,還是挺欣慰那個時候的自己能夠挺了過來。再後來房子順利找到了,上課的步調就正常了,設計課好像也突然就明白了,度過我留學的水逆期後,學習生活變成了彩色,所有的一切都變得豐富多彩。

有意思的兩年

1. 學校生活

  • 多元化課程

和國內不同,國外很少會對建築有一個specific的定性。藝術生、記者、醫生都可以通過一定的學習獲得資格認證做建築師。比如說,我的很多同學本科是心理學專業,還有甚至是表演專業等等。各種跨專業學科的同學在一起,在做建築時,知識的互溶性,以及眼界範圍都會大很多。

其實在美國,參數化、非線性設計在一定程度上都算是有點兒「過氣」領域了,現在更多的是一種跨學科結合。比如說,我們的老師在做的一個項目是與遊戲相關,考慮如何把建築和遊戲結合起來。

另外,我們學校的選修課,有一個很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我們可以跨學院上課。比如說我覺得電影學院的這門課程對我的建築生涯會很有幫助,只要你能說服教學部老師,你就可以跨學科跨學院上課。而且這些課程,一點兒都不會水,甚至有些選修課,一學期上完後,可以達到直接去實習的水平。

  • 多元化老師

一個好的學校,一個好的學院能夠為你搭建出來的平台是不一樣的。我們的老師,基本都是在職的建築師,有自己的事務所,知識儲備和工作經歷都非常厲害,能夠提供給學生的資源也會很多。

比如上個學期我們有個項目,做完之後該考慮結構問題,老師就直接把我們帶到Arup,全球最大的諮詢公司,讓有經驗的人為我們直接講解結構該怎麼做。

另外,和一些專業細化很清晰的院校不同,南加州的建築專業並沒有分出多種方向,更多的是看老師和同學思路的匹配程度。每個老師的強項都不一樣,有的可能參數化很厲害,有些就是概念表達很強,所以每一個方向,只要同學們想找,在南加大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老師。

比如說,有一個老師他們組的主題是做house,但不是我們常見住房,而是為各種罕見病症的人建的房子。有一個同學研究的是大腦有問題,對於方向的認知存在障礙的人,這些人只能看清右邊的事物,吃飯也只吃右邊食物。

老師會讓這位同學把自己想像成這個病人,再從中提取概念等,一整個方案看下來,你不得不感嘆,老師的腦洞真的很大。

還有個組的主題是但丁神曲,同學們從這本書中的某些詞或者意象中提取概念來做設計,最終的模型時用三個隔板將建築分成9個空間,每個空間設計各有不同。

2. SCI-ARC

很多人對於SCI-ARC其實不是很熟悉,稍有了解的也是把它當做一個學校來看。事實上,它是湯姆梅恩設立的一個學院,而不是一個學校,只是這個學院更獨立一些。在加州,無論是建築還是藝術圈,SCI-ARC在都佔據著一個很獨特的位置。

SCI-ARC的學期和我們學校的安排稍有不同,他們每年的final畢業展,如果沒有很多的任務,我都會去聽。比如幾個月前,他們的2017年的畢業展,大約挑了10多個學生的作品放到一個gallery中。看完之後,感覺非常震撼,學生的概念和所用的技術都非常前沿,很多設計可能很難理解,但是卻很有意思。

SCI-ARC風格,可以說沒見過和它風格一樣的學院了。他們的設計更像是在做藝術,很多同學的設計都很意識流。比如今年一個中國學生做的一個關於 countryside的設計,用了很多雞皮和雞毛做了一個作品,讓你第一眼看起來有點兒噁心的東西,但是確實有他的情懷和故事在裡面。

3. 巴黎之行

南加州建築學院的同學每年暑假可以選擇參加一個studio,這些studio分散在世界各地,有些同學選擇去了北美,有些就到了中國,我選擇去了巴黎,在那兒度過了超有意思的兩個月。

巴黎是一個和加州完全不一樣的地方,整個城市古典文化氣息濃厚。巴黎這座城市要限高,而且限的非常死。他們之前的建築可能大概只有四五層的樣子,後來人口多了,才增加了兩層,但也就僅此而已。

當時老師帶我們去了巴黎的城市規劃局,全觀它環形放射式的城市布局,可以發現,巴黎真的是一個人文氣息濃郁,十分有生活情調的地方。

而且法國人特別注意著裝,就是馬路上的老太太都是大衣穿著,高跟鞋踩著,一派優雅。而我和我的同學們,深受加州風的影響,大褲衩,大背心,就在街上溜達,一對比就看的出來,美國人真的過得相當隨意了。

法國人和美國人在交際上面也有著很明顯的不同,法國人雖然為人也是很親近,但你可以感受得到他們的那份傲氣,而美國就會更加開朗。這種不同的經歷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城市之間的不同,城市空間對人性格的影響。

後記

最近知道很多同學都開始著手準備自己接下來的海外生活了。真正到了一個陌生的國家,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經歷到我初到國外時的焦慮和壓力,家人都不在身邊的情況下,朋友可以算是唯一的依靠了。所以初到國外,在語言問題、生活問題步步緊逼的時候,可以適度和朋友傾訴,會很好的緩解壓力。

其他很多學業上,人際交往上的等等問題,都是大家需要去面對的,大家不要害怕,自己磕磕撞撞去碰吧,每個人適應能力不同,喜好不同,承壓能力不同,但是無論怎樣,這些困難總會過去,大家也會和我一樣,有更多不一樣的成長。

往期「藝術留學知識共享」欄目

第十八期:Steven:1年,14個國家,國外的建築設計究竟好在哪兒

第十七期:Loui:三足鼎立的「時尚坐標」,RCA、LCF、CSM到底什麼樣?

第十六期:Oyster:錯過「倫藝」的小確喪,瞬間被這裡的「超燃星人」拯救

—————————————————分割線——————————————————

康石石現已推出個人微信公眾號——康石石(kang-shishi)

除每周二、周五發布專欄文章外,康石石公眾號將每日推送1-3篇文章,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盡解答,敬請關注

訂閱方式:微信搜索 康石石 即可

投稿內容:藝術留學經驗、國際藝術院校資訊、藝術設計海外求學心得等皆可,詳情諮詢下方

投稿方式:聯繫康石石小助手(hanyi_yuwen2)即可


推薦閱讀:

拉斯維加斯酒店客人晒傷之謎
《哈利波特》里 10 個超有想像力的建築空間
畫的都是個啥....(怎麼樣成為一個空間營造高手?)
什麼樣的才是好的大學校門設計?

TAG:建筑设计 | 作品集portfolio | 留学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