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為了孩子好!」——不,你只是個控制狂。

01.

也許父母們,大多數中國的父母們,都是控制狂。

一個朋友跟我訴苦:孩子太有主見了,令她頭疼不已。每次讓孩子聽她話,都是她「努力爭取」的結果。

她給孩子報了英語口語班,但孩子不喜歡學英語,有一次甚至還逃課了。她覺得很鬱悶,

「這一節課的費用可不便宜,他怎麼一點都不珍惜呢?」

我問她,有沒有問過孩子,他想學什麼嗎?

她說:「他想學日語。」

「這不是挺好的么?」

「可是學日語,能有什麼用?」

「怎麼就沒用了?」

「學校里教的都是英語啊,」她說,「就算要學日語,也是以後的事。」

「逼孩子學他不感興趣的東西,能行?」

「但也不能完全由著孩子的性子來。他想學日語,是突發奇想,萬一學了一點又不想學了,怎麼辦?孩子那麼小,他能懂什麼?他不想學英語,也必須得學,我可是花了錢的。」

除了規定孩子上什麼補習班,她還要規定孩子喝什麼飲料。

有一次,她帶孩子去遊樂場,孩子玩累了,吵著說要喝汽水。

她當然不允許孩子喝汽水,她說,「我覺得礦泉水挺好的。」

但孩子堅持要喝可樂。

「礦泉水對身體好,你是不是想喝礦泉水了?」

孩子完全不領她的情。

她一下子怒不可遏,說道,「你真是不像話。如果你要喝可樂,你就自己去付錢。讓我付錢可以,你必須喝礦泉水。」

孩子身上怎麼可能帶著錢呢?最後,她當然贏得了這場勝利。

說完這些艱難往事,她向我連發三個感嘆:「讓孩子聽話,為什麼就那麼難呢?」「他為什麼老是要跟我對著干呢?」「我是為他好,他為什麼不按照我的規矩來做事呢?」

為什麼呢?

因為你控制欲太強了唄!

02.

我工作後,和幾個妹子一起合租。其中一個妹子,她父母的控制欲真令我大開眼界。

她是南方人,包的餛飩特別好吃。有個周末,她在家包餛飩給我們吃。

之前她在微信里,跟她母親提過這事吧,結果她母親特別不放心,不斷發消息過來問,全程監督她包餛飩:餡兒里一定要放薺菜,要打兩顆蛋,蝦肉一定要剔掉背後那根筋,水煮開了嗎?煮開了才能下餛飩。

我們幾個等吃的人,差點兒衝動地想跟她媽媽視頻:「阿姨,你女兒包餛飩可好吃了,我們之前就吃過!」

後來她談了男友,很快就談婚論嫁了。在他倆為結婚做各種準備的時候,她父母也不讓人省心。

他倆商量拍怎樣的婚紗照時,她媽說:不許穿露肩的禮服。

他倆在選傢具的時候,她爸說:宜家的這種我們看不上!

就連他倆的結婚戒指,她媽都要管:婚戒就不要買帶鑽的啦,好好給我女兒買一顆大鑽戒。

結果呢,結果這婚就沒結成!男生被氣跑了。

也不怨這個男生,你說他倆的小家,想買什麼傢具,他倆喜歡就行了,為什麼要她爸媽「看得上」呢?

一個男生再愛一個姑娘,也抗不住那麼愛多管閑事的父母啊。

03.

那妹子在分手後,跟我聊起她小時候的經歷。

她上初中的時候,有一回學校舉行運動會,她代表班級參加400米跑步比賽。那天,不少同學的家長也來觀摩,她爸爸也在。她本想好好表現一下,沒想到,她跑步的時候意外扭傷了腳踝,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她被同學扶下了賽道,灰溜溜地坐在休息室里。她等著爸爸,她想,爸爸會安慰她的。

她爸爸果然來到了休息室,但她爸爸說的話,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她爸爸並沒有問她摔得疼不疼,甚至都沒有蹲下來,看一眼她的傷口,卻責怪她:

「你是不是不想比賽,所以才故意摔倒的?」

這話讓她錯愕不已,但一時間又無法為自己辯解。

她爸爸繼續說:「你根本就沒有受傷。你跑個步都能摔倒,你還能做成啥事?我看啊,你也就是這樣了。」

當時的情景,連一旁的老師都看不下去了。周圍人都在安慰她,校醫在為她治傷,而只有她爸爸,一直在旁邊不斷地傷害她。

她和男友分手的事,她爸媽一再告訴她:他們這麼做,是為她好。

在她父母眼裡,這個男人沒有經受住考驗,說明他不是真的愛她,他們作為父母,幫她刪除了一個不適合她的男人,她應該感激父母的苦心。

感激父母把他們拆散?感激父母對她個人生活的嚴重干涉?

04.

中國的父母,總是習慣性地,為孩子操心這、操心那,卻完全意識不到,他們根本管不了那麼多!

中國的父母,也喜歡把控制欲,強勢地解釋為父母對孩子負責。但事實根本就不是這樣!

這是給孩子施加壓力,這是孩子成長路上的陰影,這就是對孩子個人生活的干涉!

任何控制欲強烈的父母,都意識不到他們就是控制狂。他們為自己辯解,說這麼做是「為了孩子」,「留住孩子」。但這種「好意」,是虛幻的,是父母一廂情願的幻覺。越是要控制孩子,就越是會將孩子從自己身邊推開。

在健康的親子關係中,只有父母和孩子,沒有權威和附屬,也沒有主導和跟從。

在健康的親子關係中,父母會平等地對待孩子,因為這樣的父母知道,他們所要培養的,是一個有思想、有主見、有自我的社會人,而不是一個媽寶、一個巨嬰、一個附著於父母精神的傀儡。

05.

控制狂父母害怕的是什麼?他們害怕孩子的成長,害怕承認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更害怕和孩子處於平等的關係中。他們害怕失去作為父母的權威感。

然而,如果一種權威感,需要通過控制他人才能實現,那麼它本身就是荒謬、脆弱和無能的。

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去行控制孩子人生之實的父母們,你們可以作罷了。

請控制自己的控制欲吧,請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失控的人!

—完—

本文素材由 從父母那裡爭取來尊重和獨立的 >琪king< 提供

歡迎關注愛童言微信公眾號ID: arhats500,這是一個小眾的育兒公號

推薦閱讀:

言語治療師 Siyang 的 Live - - 如何正確看待和治療口吃
一部被認為必得奧斯卡,最終卻無限期推遲的電影
如何評價《人性的弱點》(《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
職場路上,每個人都是獨行者
049 探秘「情緒」——「框效應」是什麼?

TAG:育儿 | 教育 | 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