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意識障礙——抑鬱症

內容提要:抑鬱症的原理、癥狀分析、治療,全新的理解。

序號4.31.3.2.00。

僅指DSM-Ⅳ-TR診斷標準中的「重性抑鬱障礙單次發作」, 是無法分化的過量抑鬱基質在意識系統的彌散性呈現,通常由失依性挫折應激導致。

抑鬱是一種情緒基質,而抑鬱症作為一種意識障礙症,包括了感性模式、理性模式、生理模式等方面一系列的障礙性行為表現。

常態的31型兩維結構因為較高的開放性,不容易內部糾結強化挫折應激,其平衡的兩維結構具有天然的化解心理應激的能力。(低慾望水平,低固化癥結)

因此,意識障礙中抑鬱症的易感類型並非相應的31型,反而是21、22型,易感挫折應激後,因其過度的內部反饋而放大,形成應激性的31型結構表症。相對31型人格障礙,抑鬱症因其本來的兩維結構是動力更高的21、22型,因而有了心理干預的著力點,甚至可能自愈。

抑鬱症的31型結構本質上是進行性的,但因其內部糾結強化,可能呈現一種持續遷延的進行性結構。

在DSM的標準中有部分項目其實是抑鬱症中伴生的焦慮癥狀,因為這種伴生是非常普遍的(尤其是兩維衰弱性結構典型的兒童和青少年患者),一直以來由於基礎理論的不完善而不能清晰區分。

比如「喪失興趣」,必須區分:在焦慮症中,興趣缺失是因為注意力過度集中內部而忽略外界的表現;而在抑鬱症中,則是動力性低下導致的「喪失慾望(快感缺失)」,這正是抑鬱症的核心癥狀。

比如失眠、激越、自責等,明顯也是動力性表症。

應激事件中,關係破裂尤其容易導致抑鬱。這是因為親密關係是人們獲得自我認同最重要的途徑,同時也是反饋性的重要來源,親密關係的破裂對兩維結構的影響是巨大的。

比如失敗的婚姻,如此重要的親密關係的破裂對「自我確認」可能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使意識系統的動力性大幅下降。(同時,這也是能降低反饋性活動水平的嚴重失依應激。)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根據Bruce和Kim(1992)的調查,婚姻關係對心境的影響,男性遠遠高於女性(14%比5%)。

由此可以揭示,在與異性的親密關係中,男性比女性能獲得更多的「自我確認」,相對來說,男性在凝聚內部能量時,配偶(追求異性)提供著更多的整合線索。

同時,有可能抑鬱的丈夫更容易導致婚姻破裂,因為他喪失了從親密關係中獲得「自我確認」的慾望,嚴重時,婚姻對他來說將變得毫無價值。

社會交往越廣泛、次數越多,你有可能活越長的時間(House,Landis&Umberson,1988)。

——————David

H. Barlow. V. Mark Durand《異常心理學》

社會支持能明顯地避免抑鬱症的發生,正是由於在與他人的交往中確認自我的存在,這種確認,正是通過提高內部能量的整合程度來實現的。

反過來,就可以理解為何抑鬱症總是伴隨自殺的可能,內部動力的整體衰退將對生存意志造成毀滅性打擊。

抑鬱症的自貶表現,是相對高一點的反饋性為極低的整合動力提供的說明。由於「我不要」本質上是違背天性的,不可能被接受,於是以「我不能」的面目呈現。

「我不能」的最極端表現就是「我沒有存在的價值」,這是抑鬱症導致自殺的根源。

相比來說,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自殺,只是用激烈手段來自我傷害的後果,背後可觀察到強烈的慾望涌動,而抑鬱症的自殺則是心灰意冷、直接以死亡為目標的。

如果一個人沒有內部信念,只是靠外在的財產、名譽、地位來支撐其自我認同,一旦在這些方面遭遇打擊,在對意識整合造成毀滅性打擊的同時,也嚴重影響了意識系統的關聯節點,從而形成易感抑鬱症的31型兩維結構。

這裡面也揭示了現代社會青少年自殺率上升的原因,歸納為兩點:

1, 缺乏(未形成)內部信念。

2, 反映在生活環境中的挫折、打擊。

因此,自小培養超越個人得失的群體關懷,是預防青少年自殺的最佳措施

自殺是源於極度的自我否定,但自殘卻是強烈指向自我的另類「自我肯定」,因而對應第4區的兩維結構,源於傷害應激之後的憤怒轉移。

因此,有些案例報告中把自殘行為視為抑鬱症的表症,這極可能是錯誤的,會因此忽視了患者內部潛藏的憤怒。(比如產後抑鬱中有自殘的表現,可能就是生產過程造成的傷害和失依應激遺留的憤怒所致。)

並非絕望導致了抑鬱,而是抑鬱的易感結構本身容易產生絕望。

抑鬱所表現的消極歸因,是對整合動力不足的一種內部認知,獲得一個可以「接受」的解釋。

因此,「習得性失助」是抑鬱狀態的後果,而非一種獨立障礙。其感到的絕望和放棄努力等,是抑鬱的後果,是對動力不足的認知。

65歲之前的抑鬱症患者的性別不平衡(女性明顯多於男性),可能跟女性的生育功能有關,因為減少活動和消耗的行為模式有利於為胎兒提供更多營養,而降低行動慾望的狀態是易感抑鬱症的。過了生育期不再有這樣的需要,於是抑鬱症的發病率跟男性趨同。

分娩可以降低整合動力水平,容易導致抑鬱症。

但是,當產後、倒時差等生理節律失調導致整體性的生命狀態變化,為了應付這種情況,也可能大幅凝聚內部能量,這對於31型失衡的兩維結構,很可能導致突如其來的躁狂發作。

這種躁狂發作可視為抑鬱症的一種ASD亞型(即突應激障礙,後見本章第十一節),命名為「躁狂性ASD」,序號4.31.2.2.02。(抑鬱性ASD,即所謂「心因性抑鬱症」序號4.31.2.2.01。)

治療抑鬱症,並非所謂「釋放」,不是把抑鬱基質消滅掉,而是通過重建意識系統兩維結構的平衡來提高對抑鬱情緒的耐受力,讓抑鬱基質適切現實地分化,而後才能「去負相」。如同所有的負相情緒一樣,抑鬱也有其不可替代的生命價值,因此問題不在於有沒有抑鬱,而在於如何對待抑鬱。

通過使人忙於某件事情,有助於治療抑鬱症,這是因為藉助投入事務能夠提高患者意識系統的整合動力水平。

抑鬱的認知問題,關鍵不在於扭轉消極的想法,而在於提高耐受力,把對生活的厭世調整為對現實的悅納。

105 意識障礙——季節性情緒障礙

目錄——一個簡潔、整合的心理學基本理論

推薦閱讀:

如何才能有效治療疑難性抑鬱症
抑鬱症:無感比無知更可怕
如何用瑜伽緩解和治癒抑鬱焦慮?
【智商】智商超常人群的主要心理問題:心境障礙和焦慮障礙

TAG:抑郁症 | 心理学理论 | 心理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