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入門(16):分析股票的關鍵因素│脫苦海
分析股票除留意行業性質外,亦要留意關鍵因素(Critical factor),即是對盈利及資產影響力最大的因素。投資者是沒有可能顧及所有因素,而且好多時看似重要的變化,其實對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影響甚微,區分出關鍵因素不單省時省力,更不怕捉錯用神。
有些行業工資佔總成本的比例較高,工資水平便成為關鍵因素,例如最近國家公布新勞動法,便對一眾製造業股票構成壓力。原材料及燃料也可以成為影響成本的關鍵因素,比如經營九龍巴士的載通公司,便飽受工資及燃油上升的雙重打擊,申請加價也無補於事。
對於依賴資產獲利的行業,資產價格便是關鍵因素,比如地產、保險,樓價、租金與金融資產價格便可能大大影響盈利。即使如何壓低成本,如果公司持有的資產價格下跌,盈利也持續受壓。即如早前熱炒的石油股、煤礦股、金屬股等,即使開採成本不斷上升,卻受惠於商品價格上升周期。
匯率變化也可以成為分析股票的關鍵因素,因為聯繫匯率,美元長期弱導致港元對外幣長期貶值,而人民幣長期偏強,結果同是做成衣生意,擁有大量歐羅收入的思捷便遠比出口美國的利豐優勝。一眾工業股均面對人民幣計算的成本持續上升,相反國企股有大量人民幣收入,優勝劣敗一目了然。雖然匯率變化可能只是幾個百份點,但對於邊際利潤往往只有十多個百份比的工業股來說,便佔有很大的比例。
筆者認為最重要的關鍵因素是公司的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是否合理及與時並進。科網熱時創業版大量公司提出難以理解的商業模式,筆者當時已在網上說,既然傳真機不能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更無力打低傳統企業,為甚麼互聯網不會淪為傳統企業的工具而可以獨當一面?其實現時成功的科股公司如亞馬遜(Amazon)、雅虎(Yahoo)、谷歌(Google)、亞里巴巴等,只是用互聯網為包裝的書店、廣告公司、地圖指南及電話簿。網站只是企業的小咀巴,後勤運作才是大尾巴。因此分析科網公司的關鍵因素並不是網站設計得如何精彩,產品與服務如何有創意,而是公司能否將商業模式轉化為利潤。
一些公司的商業模式是脫離一般常識的理解範圍,曾有一間叫格林柯爾的公司聲稱發明了省電製冷方法,能透過向使用者收取節省了的電費作為收入,筆者與一眾朋友討論也無法想出如何計算節省了多少電費,如何令到客戶定期交錢而不是乾脆將機器賣斷。種花、種菜、種樹等種植業,在世界各國均要國家補貼才能生存,偏偏歐亞農業、超大現代、中國林大能報出幾成的邊際利潤。筆者並不是一口咬定這些商業模式不可能,只是他們已超出筆者的智力範圍,對於難以理解的事情筆者一向無興趣深究。
商業模式亦要與時並進,時代變遷公司便要改進,否則便面臨淘汰,比如數碼相機的興起便使菲林及相紙生產商柯達(Kodak)出現麻煩;IBM原本是生產打字機的,然後轉型做計算機而稱霸,卻因為未能改變應付個人計算機的興起,將地位拱手讓人。如上面提及的食肆模式,現時已經越來越少人會排大隊再花幾小時飲茶,婚宴擺酒也多在酒店進行,酒樓股未能改變模式,則怎樣壓低成本、經濟怎樣蓬勃亦無用。
透過抓緊關鍵因素,分析股票時便知道輕重之分主次之別,而不會在信息泛濫之下迷失,亦不會因為微不足道的壞消息而影響信,最好能透過一些微少而重要的變化做及早做出投資決策。
節錄自拙作:《投資啟動生活》 (2008年)
相關資料夾:脫苦海分類:投資丶理財
推薦閱讀:
※股票入門(1):為何你要投資?│脫苦海
※股票長線投資如何選股?
※籌碼分布、火焰山圖分析現在是已經失效過時的了嗎?各炒股軟體里有這類指標但感覺用這個分析的好少,為什麼?
※股票技術分析軟體?
※求教一些關於金融、股票方面的專用詞。通俗易懂,拒絕粘貼…?
TAG:股票入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