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創傷及其干預
幾年前,朋友推薦了一部韓國電影《熔爐》,向來不愛看韓國電影的筆者,被如此沉重的兒童性侵題材,真實地搬上熒幕,深深震撼。但令人惋惜的是,國人對兒童性侵、性創傷的嚴重性、普遍性認識還很不足,由此幼兒園虐童事件頻發,不斷擊穿社會底線。
韓國電影《熔爐》(2011)
特別是最近紅黃藍幼兒園的虐童事件,不僅讓兒童深受其創,也令我們這些成年人心痛不已。對兒童心理創傷的認識和干預,我想不僅是心理諮詢師需要學習,普通的父母也需要對此有一定了解,才能更好地保護我們的小天使。
據多名紅黃藍(新天地分園)家長反映,孩子腿部、屁股、腋下出現針眼。
如何正確認識兒童的性創傷?
一、兒童性創傷存在普遍性
主流的說法認為,只要存在對兒童的性動機的行為,都是性侵害行為,不僅包括性行為或邊緣性性行為,講葷段子等也算性侵害。特別是女孩,在童年期遭遇性創傷的比例高達80%,絕大多數女孩都經歷過他人帶有性動機的行為,受到強暴、猥褻等嚴重性侵害的也不在少數,農村地區尤甚。
但並不是所有受到性侵害的兒童都需要心理干預,更多的是需要性教育和樹立正確的兩性觀念,其中需要心理干預的,是達到一定程度心理創傷的兒童。
二、兒童性創傷對兒童傷害的嚴重性
臨床上心理創傷的概念,是指個體遭受了嚴重的威脅和痛苦,對其調節威脅的壓力神經系統產生了強烈而反覆的活化,令壓力神經系統長期處於應激狀態,嚴重影響個體身心健康及社會功能。
因為兒童的腦部發育並不成熟,所以即使短暫的壓力體驗,因為出現在大腦發育的關鍵期,也會終身地改變兒童的壓力神經系統,造成持久而嚴重的終身困擾。
有關創傷事件的體驗,其記錄、儲存和恢復的的大腦機制與有意記憶的加工機制是不同的,創傷體驗的加工在杏仁核中進行,而非在海馬和新皮層中進行,創傷體驗以情緒記憶的方式進入大腦,而情緒反應可以在沒有大腦高級加工系統的參與下就能發生,所以創傷體驗不僅可以終身性地改變神經系統,還一直處於無意識狀態,影響我們的核心人格。
杏仁核系統的反應比高級系統更快,並且是可以自動化運作,還在個體腦部發育中處於優先地位,所以早期儲存進入杏仁核系統的創傷體驗,會作為模板進入神經系統,這個模板會對一切進入大腦的新信息做出判斷和理解。也就是說,這些創傷體驗會影響核心人格和個體的認知模式,成為兒童以後體驗世界的「背景色」。這些創傷體驗,會以種種模式在個體的一生中不斷重複。
三、創傷的不可逆性
令人遺憾的是,創傷所造成的壓力神經系統的改變,及認知影響,不僅可以伴隨兒童終身,還是不可逆轉的。通過杏仁核建立的無意識體驗會永遠刻在我們的大腦,伴隨一生,這些體驗永遠不會消失。通過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也只能做到讓杏仁核系統中的創傷體驗消退,讓這些創傷體驗從杏仁核輸出的強度得到抑制,但是並不能清除,如果再遇到重大壓力事件,這些體驗依然會產生情緒、行為反應。
如何發現兒童正在經歷創傷性事件
關於兒童性侵,有兩個不得不說的事實,第一是作案人員絕大部分是熟人,第二是順從、聽話的「乖孩子」更容易遭受性侵。這便造成了一個困難,我們想要及時發現並制止孩子受到侵害並沒有那麼容易。
家長們常常對身邊的一些熟人,親戚、朋友包括學校老師或許非常信任,這些熟人的一些輕度侵犯,比如摟抱、講黃色段子等輕度,卻可能令孩子產生應激反應的行為選擇忽視,這不僅讓孩子受到傷害,也可能會鼓勵侵犯者進一步侵犯自己的孩子。甚至部分家長,礙於人情竟對孩子明確表示的侵害信息視而不見,這對孩子的傷害可謂非常巨大了。
所以家長要想及時發現孩子是否受到侵害(包括暴力等侵害),首先自身要有嚴格的邊界意識,對於孩子的性別特徵要有充分的尊重,不僅自身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性別邊界的榜樣,還要時刻關注身邊人對孩子的過分行為,及時發現,及時制止。
如果兒童受到威脅,或因為其他原因,無法表達自己正在受到傷害,那麼就需要家長平時就保持關注孩子身體的習慣,孩子身體的變化,比如軀體創傷、皮膚受傷等,如果能夠敏銳察覺,大部分侵害都能夠及時發現、制止。
但有的侵害,雖然會造成兒童嚴重的心理創傷,但並無明顯的軀體傷害,也需要家長留意,並且有的嚴重心理創傷,正是家長自己造成的。所以作為家長,需要及時關注孩子的精神狀態,時刻留意孩子是否處於創傷事件之中(包括家長自身造成的創傷)。
張英萍教授編寫的《兒童心理危機干預》總結了不同年齡段孩子,處於或經歷創傷事件後的不同心理行為反應特徵。
如果兒童出現如上心理行為反應,那麼家長就需要特別留意,孩子是否處於或經歷了創傷事件,及時與孩子溝通。
除此之外,家長更需要理解兒童心理創傷形成的條件,在生活中發現並避免給兒童造成心理創傷。容易造成兒童心理創傷的早期生活經歷,一般歸納起來有四種:
1、需求的挫傷。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很少體驗到好的事情,成長環境中缺少一些重要的東西,如穩定性、愛與理解等等,那麼這樣的經歷和體驗會激活兒童的孤兒原型,產生強烈的剝奪感和遺棄感。(兒童的需求,可參考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及科胡特的需求理論。)
2、創傷性、傷害性事件。如果兒童經歷了虐待、欺騙、拋棄等事件,以及一些重大的傷害事件,可能會讓孩子產生急性的或慢性的應激反應,從而產生相應的軀體癥狀和心理行為癥狀。
3、過度滿足。如果兒童經歷了太多好的事情,這種過度的好,對孩子的心理也會造成創傷。這種情況下,兒童「自主性和現實限制」的核心情感需求將得不到滿足,家長可能過度捲入兒童的生活,給予了兒童過多保護或過多自由,這樣都會讓孩子自我成長的核心需求挫傷。
4、對重要他人的選擇性內化和認同。兒童會選擇性地認同或內化父母的想法、情感、經歷或行為,父母自身未解決的創傷,會通過代際遺傳,變成孩子的創傷。
對於孩子是否經歷創傷事件,以及創傷的程度、深度,我們還可以通過孩子的整個腦功能來進行評估。
大腦可以分成四個部分,三大板塊,所以評估創傷的時候,可以分成三個部分評估:腦幹和核心調控機制有關,如體溫、血壓等等,軀體和睡眠、飲食的癥狀可以考慮腦幹創傷;間腦和邊緣系統和情緒有關,社交、情緒問題考慮間腦和邊緣系統創傷;皮層是高級系統,涉及到智力和語言問題的,考慮皮層創傷。
腦功能的健康運轉,會讓個體的各種功能協調運轉,就像交響樂一樣,非常優美,但是不健康的腦功能運轉,便會讓人體的各種功能不能協調運轉,直接產生許多的身心狀況及社會性適應困難。
越難處理的三大板塊功能失調,越應考慮創傷發生在早期,根據失調程度推定核心結構的形成時間。高級系統形成更晚,更為穩定,所以高級系統的功能失調,一定與低級系統的損傷相關,更應考慮早期的、重大的創傷。
如何進行心理創傷的干預
一、接納創傷存在的現實
無論是普通家長,還是心理工作者,我們都容易忽略一個事實,那便是我們對於孩子承受創傷的事實並不夠接受。因為我們忽略了,創傷不只是一個事件或經歷,而是孩子的一部分。
創傷體驗,在孩子心理中,是有生命的。
創傷本身就是孩子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協調的結果,所以創傷不僅是痛苦,也包含了孩子的內在防禦,這些凝縮的體驗,引發痛苦的時候,也給個體帶來熟悉和適應。越是早期的、嚴重的創傷,越是兒童適應世界的模板,在兒童思考、感受、行為以及人際關係中都有重要影響,創傷體驗已是孩子人格的一部分。
早期的創傷影響著孩子的自我認同,對早期創傷感覺的認同,也是自我認同形成的一部分。所以屈從於創傷性的認知圖式,實際上也是正常的自我同一性,只是認同的「自我」是適應性不良的情緒、感受。
所以在進行兒童心理創傷干預的時候,我們絕不能否認創傷體驗已成為兒童一部分的事實,所以必須小心翼翼,並且接納孩子當下的癥狀以及特別的認知、體驗方式及孩子幻想的事實。
對於創傷性的孩子,第一個尊重就是尊重孩子的癥狀,不要去期待改變孩子,在我們期待改變孩子和「孩子快快好起來」的時候,內在的無意識語言便是對於當下的「受傷兒童」不接納,如果「受傷兒童」得不到呈現,那麼如何處理傷口呢?
我們能給「受傷兒童」的,或許就是一個擁抱吧。
二、讓創傷得到充分表達
當創傷體驗被壓抑的時候,創傷的心理內容就不會上升到意識層面,個體便無法改變或重建創傷體驗,無法形成新的認知、情緒圖式。
在此也要順便提一下關於沙盤遊戲不能處理兒童創傷的觀點,筆者並不認同,在孩子經受重大創傷時,反而言語的治療是在阻礙杏仁核系統的表達呈現,而且期待穩定、健康的皮層系統來表達,用皮層系統來壓制杏仁核無意識系統。反而沙盤遊戲,所營造出的非語言,抱持性的表達環境,更利於兒童創傷的治癒。
未處理的內在創傷,會在生活中不斷表達。創傷的體驗,對我們壓力神經系統的塑造「居功至偉」,這些過去的「提示」,在生活中極具影響力,會在無意識過程中不斷激活類似的反應。可以說我們的整個生活都是創傷的表達,而不僅僅是癥狀。
而我們大腦的認知具有連貫性,意識和無意識不斷交替,過強的創傷體驗產生的動力非常強大,往往可能佔據大腦的大部分運作。那麼如何讓無意識得到充分的表達,讓無意識與意識溝通,讓大腦的杏仁核系統和皮層系統協調運轉?
申荷永老師給出的答案是:積極想像。
申老師說道:通過沙盤遊戲、繪畫、軟陶、冥想等各種方式,讓內在意象呈現。比如沙盤遊戲,我們讓來訪者呈現其無意識內容,這些無意識內容在大腦中不過是一閃而過,但是當我們以沙盤遊戲為載體,用五十分鐘去呈現這些內容時,無意識的內容就充分放大了,無意識更容易被意識整合。記夢也是如此,夢只有幾分鐘的內容,而我們用幾十分鐘的時間去記錄這些內容時,無意識就放大了,我們會得到更多來自於無意識的信息。
三、轉化、整合創傷體驗
不同的情緒與不同的生存功能密切相關,尋找食物、迴避威脅、建立關係等,都與我們的情緒功能各有相關,而恐懼、害怕、創傷性的情緒體驗,也有其現實功能,這些功能的目的正是幫助個體滿足自身的核心需要。
而創傷干預的目的,正是幫助受創傷的兒童找到滿足自身核心需求,適應性的方式。無論是諮詢師還是家長,我們都無法直接給予孩子適應性的感受模式,只有靠孩子內化,於是在諮詢室里我們依靠移情和反移情來幫助孩子建立適應性的感受模式,而在家裡,我們用愛便可幫助孩子轉化。
當孩子創傷性的無意識過程再現,創傷性的認知模板發動的時候,家長對孩子的回應,若是滿滿的慈悲與憐愛,這些新的體驗,慢慢的積累,形成更大的力量,直到充滿愛的感受模式,成為孩子的主要感受模式,轉化便發生了。
積累起來的愛,無堅不摧。
推薦閱讀:
※063 心理防禦——反向形成
※知乎心理諮詢爆料第三彈:面對認證用戶曾旻協助他人身份造假,宣傳課程時,知乎又是如何處理的?
※066 心理防禦——合理化 理智化 抵消
※動機在杭州的Live——如何結束以及如何重新開始
※推遲滿足感,先苦後甜,讓苦沒那麼苦,甜變得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