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蝦帝王蟹,我們走~~

地球面積70%被海洋覆蓋,居然不是被海鮮覆蓋,這多遺憾啊。

大部分海鮮都集中在陸地周圍的大陸架海域。(什麼是大陸架點這裡)

大陸架海水淺,集中了陸地江河的大量營養物質,用7%的面積吸引了90%海鮮。

也不是所有大陸架都有魚,澳大利亞這麼漫長的海岸線,海鮮卻少得可憐,是一個純純的海鮮進口國。

太平洋西北海域是海鮮最多的地方,每年漁獲量佔世界總量的30%以上。

總體來說,寒冷海域容易形成漁場。

雖然溫暖海域魚種類多,但寒海魚類生活環境簡單,容易大量繁殖,形成群體。

北半球的大漁場都在北緯40度以北。

美國捕魚量的一半是阿拉斯加提供的,各地都能買到阿拉斯加的海產品。

還有一個影響海鮮活動的重要因素就是洋流。

一般冷暖流交匯的海域,營養物質會發生攪動,容易形成大漁場。

比如千島寒流與日本暖流交匯的地方形成世界第一大漁場——北海道漁場。

因為北海道豐富的漁產,日本人自稱為徹底的食魚民族,賣魚就跟咱賣豬肉一樣。

古代日本人壓根兒就不吃四條腿的動物。

北大西洋暖流與東格陵蘭寒流交匯送了歐洲一個北海漁場。

北海漁場歷史悠久,被沿岸國家英國、挪威、丹麥、法國啥的瓜分了幾百年了。

挪威一個國家年捕魚量就佔世界9%,還是世界最大的三文魚出口國。

挪威名菜叫蘇打魚,是一種腌制的三文魚。

聽說挪威人還吃鱒魚舌頭和鰈魚腦漿這種複雜食材,真是沒想到。

在風、地球自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在洋流從深層向表層上升流動的水域也會形成魚群聚集的重要漁場。

面積不大的秘魯漁場曾經是世界上漁獲量最高的漁場。

秘魯漁場盛產鯷魚,鯷魚是一種小型魚類,可以用來製作魚粉(用作飼料),中國80%的魚粉都是秘魯進口。

秘魯國菜叫塞維奇,是一種用檸檬汁腌制的魚肉和海貝。

同樣是上升流,本格拉寒流給納米比亞附近海域帶來魚群。

守著這麼大漁場,納米比亞人對於海鮮的興趣不大,日常飲食以肉食為主,大部分海鮮都出口了。

哎,遇到這種不會吃的民族,真給中國人急死了。

因為人類無節制的捕撈,生生把好幾個漁場給吃沒了。

想當年,北美的紐芬蘭漁場鱈魚多到可以踩著魚上岸,鱈魚供養了整個歐洲。

現在,從商業角度來說,鱈魚已經滅絕了,歐洲人只能有什麼吃什麼了。

大黃魚曾經是中國第一大海產,據說每年魚汛海面都會發出咕咕叫聲。

才用了幾十年,中國同胞們就以驚人的戰鬥力把大黃魚吃滅絕了。

說多了有點傷感,希望未來的未來,皮皮蝦帝王蟹,我為你漂洋過海,不要對白變成獨白。

想聽地理狗聲音和更多瞎扯淡,公共微信號和喜馬拉雅:地理狗看世界

知乎專欄:地理狗看世界

推薦閱讀:

海灣國家伊拉克究竟有沒有海及其出海口?
格陵蘭島有人長期居住嗎?那是真的只有8個人嗎?
中國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地緣優勢?

TAG:地理 | 世界地理 | 渔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