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成金」這種操作,過去的人們是如何讓自己相信的?
牛頓都中招,你看完你也信。
文 / 小甲
一般來說,活躍於各種電影和遊戲里超現實元素,大致有這麼幾種:魔法、神力、超能力、未來科技,還有鍊金術。它們之中,鍊金術可能是離普通人最遠,也是最近的東西。
之所以說最遠,是因為鍊金術這個說法雖然經常見到,但大眾對鍊金術的概念,一般只停留在幾個常見名詞上,像什麼「點石成金」「等價交換」「賢者之石」(還多是鋼煉里看來的),還有一堆瓶瓶罐罐。至於鍊金術背後那流傳了兩千多年的龐大體系,大眾就不甚了解了,至少沒有傳統神話故事那麼熟悉。
甚至對很多人來說,同為超現實概念,歷史悠久的鍊金術還不如這幾年很火的克蘇魯來得親切,你們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在後者動輒成為熱門遊戲的深厚世界觀時,前者卻淪為了幻想背景下的「一點陪襯」。
比如在玩家們非常熟悉的《巫師》系列裡,鍊金術頻刷存在感。我們的主角傑洛特成天要與這玩意打交道,用鍊金術來製作各種藥水、炸彈與劍油。這麼說鍊金術在《巫師》的世界裡還挺重要的?但其實官方設定里對鍊金術的描述,揭示了一個可悲的事實——鍊金術的地位甚至還不如酒!
……奧森弗特學院的鍊金術講師常說,「鍊金術是一門古老又受敬畏的藝術……」但我很快就發現,即使能夠找到傳說中的賢者之石,熟習鍊金術也不值那花在酒精燈、實驗室與量杯上的漫長時間。不過,我還是非常敬重鍊金術,因為是有了鍊金術才有了蒸餾的技術,我們才有酒可以喝。
但要說和普通人關係最近,鍊金術也確實有一定的理由。現實中,我們的化學(chemistry),就是由鍊金術(alchemy)演變而來的。在歐洲,鍊金術是現代化學的先驅,在化學發展史上有一定積極作用。人們通過它積累了化學實驗的經驗,發明多種實驗器具,認識了許多天然礦物。我們現在常見的燒杯啊、蒸餾器啊、酒精之類的東西,都是鍊金術發展的產物。
同時,和「玄學」意味更強的「怪力亂神」比起來,鍊金術在歷史上又「確有其事」,不同時期都有著明確記載的鍊金術士,其中有一些還是當代的著名學者。而鍊金術體系的一些關鍵物質,如「以太」,在近代科學中也扮演了很重要的位置。
以太的說法最初是亞里士多德提出來的,在崇尚哲學思辨的古希臘,這位老先生經常拍腦袋想出一些定理,比如「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越重的東西下落速度越快」,讓後世的科學家費了老大勁去證偽,還鬧出過人命。這裡面「以太」也是其標誌性的學說之一,在很長時間深刻地左右著物理學家的思想,如牛頓、笛卡爾、洛倫茲等等。到了19世紀,科學家依然普遍認為它是電磁波的傳播媒質,直到被愛因斯坦和麥克斯韋等人證明這東西並不存在。
這裡特別需要提到的是牛頓老師。牛頓晚年痴迷鍊金術,還出了不少煉金相關的著作,事實上你可以把牛頓當作一位著名鍊金術士——這個經歷成了這位科學巨擘的一個黑歷史,經常被後世的人們拿出來吐槽。
但是,發明了微積分、發現了重力,在經典光學和力學上有重大成就,簡直可以說是當代理性第一人的牛頓,之所以去轉投鍊金術,難道真的只是因為進入晚年石樂志?
事情沒有這麼簡單,在牛頓所處的18世紀,鍊金術與科學尚無明確的區別,同時,鍊金術經過兩千年發展而來的嚴密體系,也讓這門學科在缺乏實驗條件的當時,顯得有理有據。仔細研究之下,連「點石成金」這種鬼話竟然也顯得十分嚴謹。如果只是古人隨便開腦洞做的一堆自相矛盾的設定,也不至於迷住牛頓這樣的強者了。
在接下來的篇幅里,我將用儘可能簡潔易懂的文字,來講講鍊金術是如何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讓無數人信服並投身其中的——當時的鍊金術士,真的相信「點石成金」這回事,而且不信也得信,它幾乎完美地契合了當時的主流「常識」。
鍊金術之所以在歷史上有如此大的魅力,是因為它結合了古人最偉大的思想和最尖端的科學技術。
我們經常會認為各種魔法和神秘思想毫無理論根據,並覺得鍊金術也如此。但當你踏進鍊金術的世界裡,就會發現其實不然。神秘之下,他有著一套幾乎完美的理論,遠非簡單的「等價交換」可以囊括。
鍊金術的本質,是將人或者事物變得「完美」(或者說「完全」)。所謂的「完美」是兩千多年前的一個主流價值觀。古希臘人崇尚思考辯證,形而上學,不屑實驗,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有一個理想的、完美的範本。比如現實中的一條板凳是不完美的板凳,在世界的某個地方,一定有一條「完美的板凳」。又比如神也是人,只不過神是一種更加完美的人。
這個概念可以套用到很多應用中去,比如古代和中世紀的人認為,病老殘死是不完全的狀態,長生不老才是完全的狀態;賤金屬是不完全的金屬,黃金才是完全的金屬。所以,鍊金術的目的,就是讓不完全的賤金屬,變成完全的黃金。讓人類這種不完美的存在,變成神一般的完全存在。
我們看一些煉金主題的文學作品,可能會很納悶賢者之石的功效:一會能點石成金,一會又能讓人長生不老,這一石多用的功效,完全八竿子打不著關係啊,敢情作者拍腦門想出來的?其實用古人的主流價值觀一套,就非常合理了。不管是點金還是成神,其實都是從不完美到完美的轉變。推廣到更大的範圍,還能讓不幸的社會(不完全),變成幸福的社會(完全),將粗鄙之人(不完全),變成睿智之人(完全),難怪鍊金術看上去是擺弄瓶瓶罐罐,而它的功效卻彷彿無所不包。
可以說,「完美」(完全)的概念構成了鍊金術的基石,後面我們會多次提到這個概念。同時你也能發現鍊金術其實是古典哲學思想和新潮技術的一種雜交體——這二者都讓人敬畏。
現在我們確認了鍊金術的目的,是「使之完美」。那麼這個轉變過程是怎樣發生的呢,理論和技術基礎是什麼?這些古人都給出了嚴謹而明確的答案。
點石成金這件事,涉及到物質的轉變。那會當然沒有微觀粒子這回事,所以這種轉變只能建立在古人的物質理論上。這也是鍊金術從誕生到風靡中世紀一直不變的前提:「宇宙中所有存在都是由某種唯一的物質構成的」。
這種物質被稱為「第一原質」。這並非鍊金術的專有概念,而是當時的普遍思想——整個宇宙都是由第一原質構成的。任何物質,無論礦植物動物人類,都是第一原質的變形,基於這個思想,某種物質是可以轉變成另一種物質的。鍊金術有句話叫「一為全,全為一」,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這個概念太粗放了,要讓鍊金術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得有更加細節的物質理論啊。這時候「四大元素」理論就登場了。
四大元素依然來源於古希臘的物質觀,說的是世界上所有物質都由火、風、水、土這四大元素構成。那麼這四大元素是怎麼來的呢?公元前4世紀,亞里士多德指出,四大元素其實是第一原質加上「濕、熱、干、冷」的其中兩個性質而來的——第一原質加熱干就成了火,加熱濕成了風,加冷濕成了水,加冷干成了土。加冷熱成了啥?冷熱是矛盾的,互相抵消了,所以沒這個產物。
由此可見,古人的這些物質觀雖然樸實,但當時的常識是息息相關的,結合生活中的經驗來看,竟然也沒啥毛病。既然萬物的基礎都是第一原質了,那麼改變第一原質的各種附加性質,四大元素也能互相轉換。更進一步的,世間萬物其實都是由不同比例的四大元素混合而成,既然如此,所有的物質當然也能互相轉變了。
除了四大元素,亞里士多德在2000多年前還提出了第五元素的概念。第五元素其實就是前面說的以太,也叫「紐瑪」。以太是促使第一原質和兩種性質結合的力量。因此,得到以太就相當於得到了元素轉換的力量。當時的人們認為物質遇熱產生的蒸汽里,就有第五元素的成分,這就是為什麼蒸餾設施自古以來都是鍊金術里的常客。
到了這一步,鍊金術師們才終於確立了「點石成金」的物質理論根據。
但光有理論還不算完,得有方法。轉變是能轉變,但怎麼控制四大元素的比例呢?要用哪些元素?古代的鍊金術士給出了一些繁複的計算方法,大多要根據數字占卜或者星相,玄學意味比較強。到了8世紀,阿拉伯鍊金術士查爾比提出了一個獨特的「均衡」概念,看上去十分就顯得有理有據多了。
首先,查爾比把字母從A到Z分別編號為1~26,這些數字里,奇數代表「冷性質的量」,偶數代表「熱性質的量」。金屬的名字由各種字母組成,每個字母代表不同量的冷熱。比如金,當時的單詞是Kin,K有11冷,i和n加起來有24干,那麼黃金=冷:干=11:26。
根據這個原理,只要混合數種賤金屬,調和出黃金的乾冷比即可。比如理論上,把銀和錫以12.5:1的比例混合,就能得到黃金的乾冷比了。
聽上去距離造出黃金只差一步了!但到了這時候問題來了,配好的金屬需要「催化劑」才能變成黃金,這個催化劑就是「靈藥」,即賢者之石的別稱。
所以,這個時候你就能知道為啥「賢者之石」在鍊金術的體系里這麼重要了,可以說是圖騰級別的存在。鍊金術士們很早就搭出了一個邏輯自洽的完美煉金理論,但到了實踐這一步,不管是煉金還是煉人,都卡在了賢者之石上。因此造出賢者之石就成了鍊金術士們的偉業。鍊金術風潮在中世紀歐洲到達鼎盛,當時每個鍊金術無不是絞盡腦汁千方百計來造出賢者之石,這是他們最主要的目的。
關於賢者之石有很多說法,它不一定是塊石頭,也可能是粉末甚至液體狀態。15世紀有個叫帕拉塞爾蘇斯的煉金師還提出了一個新論調,說萬能溶劑就是賢者之石——因為萬能溶劑可以把任何物質溶化還原成第一原質。但是,真有萬能溶劑的話,它不是會會溶化任何用來盛放它的燒瓶嗎!根本無法保存,也不可能存在。所以這個邏輯上有硬傷的說法並未被其他煉金師認可。
而一般認為,賢者之石應該是由硫磺、水銀和鹽這三原素煉成的。這也是常識所致——硫磺有助燃作用,還能使金屬變為金黃色。而水銀變化多端,容易與各種金屬結合。因此這兩種物質格外受鍊金術師們重視,同理還有鉛,也因為熔點低而廣泛活躍在鍊金術中。
(悲劇的是,水銀和鉛都有劇毒,害死了不少鍊金術士。在1970年代,對牛頓頭髮的檢測也顯示,牛頓頭髮的水銀含量比正常值超出50多倍。慢性水銀中毒會導致神經-精神異常,這或許能解釋牛頓老師晚年的怪異行為……)
這裡用來煉成賢者之石的水銀、硫磺和鹽,其實不是現實中的物質,而是理想中完美「水銀」和「硫磺」(參考前面提到的「理想中的完美板凳」),而鹽相當於第五元素。這裡還要說說古希臘的哲學思想,在這種思想下,現實只是完美的劣化版,包括冶金、鍛造、建築、烹飪等等的一切「技術」,其實並非「人技」,而全部是「神技」的再現。鍊金術便是以這種技術-宗教為基礎,又加上了古典哲學思想,對古人有非比尋常的說服力。
言歸正傳,鍊金術師們為了得到理想中的水銀和硫磺,無所不用其極,除了從現實中礦物水銀和硫磺提煉外,還會血液、骨頭、毛髮、雪水甚至胡椒中提煉。但對鍊金術士來說。最理想的原料還是金和銀。所以他們不斷嘗試從黃金中抽取硫磺,從銀中抽取水銀。期間的操作工具,就是我們在各種電影和遊戲作品裡見到的玻璃器皿、熔爐、坩堝等等。
當然,有科學常識的現代人都知道,賢者之石是不可能煉成的,靠著賢者之石飛升修仙是無稽之談,點石成金更是基本不可能(除非克服核力改變質子數量)。但古人不這麼想啊,煉不出來以為是自己靈性不夠,但又要顧及職業形象,所以就產生了很多騙術。
最簡單的騙術就是用銅或錫摻入黃金來形成合金了,但這玩意連公元前的阿基米德都能用排水法破解。於是還有更高明的,比方把黃金裝入鐵質的中空攪拌棒,再用木頭封住,煉金時,棒子末端的木頭燒掉,黃金自然流入坩堝——這麼說造假也是血本啊,但考慮到騙術奏效後能獲取大量資金,這點成本也不算啥了。
說了這麼多鍊金術的原理,用現代科學的眼光看,古人所創的這套煉金體系,無疑是毫無根據甚至滑稽可笑的,但在當時的確有著很高的合理性。而以先進技術出家的鍊金術,也確實為人類帶來了很多科學成果。
比如前面說到的那位「用26個字母來判斷金屬冷熱量」的查比爾,之所以為人所知,是因為他將硝酸等強酸的製造法帶入了歐洲。這和我們中國的煉丹師發明出火藥是一個道理。
而前面那位提出「萬能溶劑就是賢者之石」的帕拉塞爾蘇斯,不僅是鍊金術士,還是一位醫生。他提出人體的疾病是由於「三原素」(水銀、硫磺和鹽)不平衡導致的,主張用礦物治病。正是他,開創了以砷、鏑等無機物製造藥劑的先例,開闢了醫學化學,而他的弟子還發現了二氧化碳——此前人們以為氣體是沒有區別的。
其他這樣的例子就更多了,1699年有人試圖從人類尿液中萃取「第五元素」,結果意外發現了磷……古代鍊金術經常用到的燒瓶、量杯、三臂蒸餾器、分餾皿等儀器,至今仍是化學實驗室的必備道具。另外,《巫師3》里對鍊金術的諷刺也不是空口無憑——葡萄酒的確與鍊金術的蒸餾技術關係匪淺。
1661年,以「空氣的體積與壓力成反比」定律聞名的波義耳發表了著作《懷疑的科學家》,全面否定了亞里士多德的四大元素和硫磺、水銀、鹽的三原素理論。此書被認為是鍊金術的終結,此後鍊金術大勢所去,雖依然有人投身其中,但頹勢已顯,鍊金術已經成為了一門非科學的技術。我們關於鍊金術的故事,到這裡也就結束了。
【點我關注游研社的知乎專欄或機構號】,獲取更多精彩文章。
我們需要優秀的內容(文字/視頻)創作者共同合作,有意者可以投稿至tougao@dj.sina.cn
如果你想加入游研社,也歡迎將簡歷和個人介紹發往我們的招聘郵箱hr@dj.sina.cn
推薦閱讀:
※如何知道闢謠的不是謠言?
※從哲學認知角度談談:為什麼複數i定義為根號下-1?
※為什麼說白色是反射了七色光而不是三色光?
※有色物質被漂白後為什麼呈現出白色而不是透明呢?
TAG:炼金术 | 艾萨克·牛顿IssacNewton | 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