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的BIM:既非魔術師,也非殺人犯
你好,這裡是BIMBOX。
在我們的微信討論群中,經常會有人展開爭論,話題大概有這些:
? BIM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 什麼樣的BIM是假BIM?
? BIM市場是不是一場騙局?
? 企業在BIM上花了錢,收回多少成本才算合適?
今天咱們不講具體知識,來說說我們對BIM市場的一些觀點,最後再來回答這幾個問題。
先講兩個很有意思的故事,以後你和人聊到新技術的時候,可以放到飯桌上當做談資。
鐵絲網的故事
2016年,人稱「小李子」的萊奧納多憑藉電影《荒野獵人》終於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奧斯卡小金人。
這部片子說的是1820年代,美國毛皮貿易獵人遠征大西部的故事。看過的人,一定對當時美國西部的廣袤和荒涼印象深刻。
《荒野獵人》講述的時代背景叫做「西進運動」,是美國歷史上一次大規模的移民拓荒運動。這場運動從美國獨立起開始,一直到1862年林肯總統簽署了著名的《宅地法》,發展到了高潮期。
當時正值南北戰爭的膠著期,這個《宅地法》其實是林肯走的一手政治棋,目的是讓更多的自由民進入西部,打碎南部奴隸主佔領西部土地的小九九,讓勝利的天平向北方傾斜。
這份法案規定的內容很簡單:只要滿21歲,向政府交納10美元的手續費,就可以在西部獲得一塊大約100平方公里的土地。在這塊土地上連續耕種五年,就可以永遠擁有這塊土地。
10美元,5年,這麼大一塊土地要是放到今天做夢都能笑醒了。
政策好是好,可是執行起來效果卻不怎麼樣,老百姓的反應居然非常冷淡。為什麼呢?
因為當時的西部都是大片的土地,人煙稀少,只有一些印第安土著,和趕著牛羊放牧的牛仔。
政府說這塊地歸我了,我在上邊種地,結果還沒種幾天,人家牛仔趕著牛羊過來吃我家的玉米苗怎麼辦?連續種五年,都被牛羊吃了去了。
有人想了個辦法,每隔幾十米打一個木樁,然後用鐵絲給連起來做成柵欄,可是效果不怎麼好,牛羊看見裡頭的莊稼眼饞,一頂就把鐵絲給頂壞了。
這時候一位懶人橫空出世,發明了一個不起眼卻改變了美國歷史的東西。他叫約瑟夫,在一個農場打工。
因為經常偷懶看書,沒注意牛羊跑進了農場柵欄糟蹋了莊稼,就老是被農場主罵。
有一天約瑟夫趕著羊群路過一片薔薇叢,想讓它們越過薔薇從往前走,可那些羊打死也不願意跳過去。
約瑟夫跑近一看,原來是它們害怕薔薇上的刺。他眼前一亮,突然想到,要是把薔薇給裝到柵欄上,牛羊不就不敢頂了嘛!
農場沒那麼多薔薇可以用,不過鐵絲可有的是。約瑟夫就把鐵絲剪成小段,把端頭磨尖,纏在木樁和柵欄上。
沒過幾天他就發現,凡是加上了尖刺的柵欄,都再沒有被牛羊頂過,趕著它們都不往上撞。
他服務的農場主一看,哎,你這個想法好啊!於是他農場也不幹了,直接開了一家生產這種帶刺鐵絲網的工廠,生意越來越紅火。到1867年,約瑟夫給這個發明申請了專利,從此走上了發家逆襲的道路。
後來,有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帶刺鐵絲網這個好生意,有商家打出了這樣的廣告:「它比空氣還輕,比威士忌還強,比塵土還便宜。」
僅僅6年過去,帶刺鐵絲網的銷量就達到了26萬英里,林肯的《宅地法》終於可以順利執行,西部很快被開墾的農民佔滿了。
政府很高興,鐵絲網的商家很高興,農民也很高興,技術進步,經濟騰飛,舉國歡騰。有人把帶刺鐵絲網稱為「改變世界面貌的七項專利之一」,2017年,經濟學家Tim Harford出了本書叫《塑造現代經濟的五十個發明》,帶刺鐵絲網就在其中。
然而,真的是皆大歡喜嗎?那可不一定。
比如,西部的牛仔們就很不高興。
本來,西部的草原是大家的,牛羊走到哪裡吃到哪裡,怎麼你家交了10美金,弄個鐵絲網,就給圍起來了呢?種地的人越來越多,放牧的地方就越來越少。
不僅這樣,還有很多牛一不小心蹭到了鐵絲網上的刺,一感染,過不了幾天就死了。所以牛仔們就一直罵這個鐵絲網,真是一項坑爹的技術。
牛仔們有的罵還算好的,還有一群人,連罵都沒機會罵。那就是當地的印第安土著。
對於他們來說,土地是神賜予的,人人都可以擁有,《宅地法》這麼一來,鐵絲網這麼一發明,別說神賜的土地了,連印第安文明都消失了。
看到這兒,你可能需要停下來思考一個問題了:
站在不同人的角度,鐵絲網這個技術可能是正義的,也可能是邪惡的,既可以是改變世界的救星,也可以是殺人犯的共謀。
那麼,誰是對的呢?
知識付費的罪
先把這個疑問放在這兒,咱們聊聊另外一件事。
前一陣子,一篇《羅振宇的騙局》火爆了朋友圈,這篇文章其實是從另一篇《羅振宇永遠不會告訴你的秘密》洗稿來的。一時間,以羅振宇為代表的知識付費被推到了輿論的浪尖,羅粉和羅黑在網上撕成一片。
咱們來看看雙方的觀點是什麼。往下看的時候,你要提醒自己,不要著急站隊,我們在一旁冷靜的看這場嘴斗。
反對知識付費行業的人在文章里說:
早上一睜眼,抓起手機聽羅胖60秒;吃早飯時打開「喜馬拉雅」聽30分鐘學習音頻;地鐵上點開知乎Live;午休時點開「在行」聽一段寫作課;吃晚飯點開「得到」看一段「如何實現財務自由」,帶著滿滿的充實感進入夢鄉。
這個時代,很多人都患上了這樣的知識焦慮症,生怕被落下。然而一年過去,在知識上花了很多的錢,他們工資沒漲,生活品質沒提升,只是變得越來越焦慮。而知識付費行業,賣的不是知識,正是這種焦慮。它提供的碎片化的、未經思考的知識,給了你「好像很努力」的幻覺,不斷挑逗你,讓你更加焦慮。知識付費永遠治不好你的焦慮,只會掏空你的口袋。
很快有人出來反對這篇文章,他們這樣說:
花100多看場電影不叫虛度人生,花100多買個付費專欄就叫虛度人生了?上下班路上聽點碎片化知識,就算假裝很努力,晚上能睡個好覺,圖個踏實,花點錢又怎麼了?難道上下班路上刷微博看電視劇就是更好的選擇了?
知識付費就是這個時代的速溶咖啡,需求存在,明碼標價,買下一包速溶咖啡,總不會有人說「沒有現磨的原汁原味,所以速溶咖啡是騙局」吧?說知識付費是騙局,是在販賣焦慮,那可不可以說房地產是在販賣安全感,首飾服裝是在販賣虛榮,早點攤是在販賣飢餓,這些市場全是騙局呢?如果說花錢聽專欄聽講座,一年沒有升職加薪就算騙局,那穿上1千多塊錢的球鞋不能提高球技,塗上幾千塊錢的化妝品變不成美女,豈不都是騙局了?
知識付費的提供者們怎麼說呢?得到專欄的劉潤這樣回應:
這是一場沒意義的爭論。寫這篇文章的人,20年前會寫《讀書無用,造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10年前會寫《MBA無用,讀完總裁班,公司倒閉了》。
80年代有一群年輕人,一天上班累的不行,晚上還要自掏腰包上夜校,上函授班,學習和專業無關的東西。他們沒有升職加薪,只是滿足了自己對知識的渴求。社會沒有馬上把投資還給他們,但十年後,他們是那個時代的脊樑。
處在這場爭論浪尖上的羅振宇本人的回答是:
罵的人有他的道理,他覺得被騙的感受是真實的,我不管他罵的對不對——我不聽。
這場爭論就以當事人的輕姿態回應告一段落,看到這裡,你又怎麼想呢?
只罵蛋,不罵雞
我們回頭來看看這兩個故事:
帶刺鐵絲網的出現讓政治家制定的計劃順利進行,商家賺得盆滿缽滿,他們該不該稱讚鐵絲網呢?反過來牛仔和印第安人卻被新技術弄得家破人亡,站在他們的角度,該不該罵鐵絲網的發明者呢?
知識付費的出現讓人們找到了上下班路上緩解知識焦慮的良藥,知識搬運工們也賺得盆滿缽滿,但對於那些花了錢又沒有看到提高的人們來說,被騙的感受也是真實的,他們又該不該掙出個對錯呢?
要理性的回答這個問題,你得弄明白,新技術,或者新商業模式出現的原因。
人們總會覺得,有精明的商人一拍腦袋,想出了一個新點子,弄出了一個新的發明,然後把它商業化,大把的錢就賺到手了。
但事實卻不是這樣。
美國西部廣袤的土地就擺在那裡,人口越來越多,無論政府是不是呼籲西部大開發,林肯有沒有簽署《宅地法》,人們遲早都會去開發的。如果約瑟夫沒有發明鐵絲網,也會有別的人發明一些其他東西,有商人去生產其他的產品,來滿足人們的慾望。
人們的知識焦慮就擺在那裡,其實它也不是什麼新鮮東西——古時候有傾家蕩產只為見孔子一面的書生,30年前也有報名上夜校的上班族。只不過現在這種焦慮被互聯網放大了。沒有羅振宇,也會有其他人來滿足這個需求,沒有知識付費,也會有其他商業模式進入市場。
如果作為當事人,人們盯著的是鐵絲網、是知識付費這個發明本身,那他看事情的層面就太淺了。
不是魔法師,也不是殺人犯,技術只是貪婪下的蛋
說完這兩個故事,咱們回到BIM技術上。
今天,幾乎所有行業都已經大面積信息化,而老舊的建築業簡直就像是當年美國尚未被開墾的大西部。
這裡的人們按照傳統的方法工作,按照不成文的規矩分配利益,管理提升空間很小,利潤越來越低。大家像是西部牛仔一樣,天地廣闊,馳馬牧牛,拿左輪槍解決爭執。
但長久以來,行業外的人眼看著這塊處女地流口水,行業內對利益分配不滿的人也急需換一套玩法來重新洗牌。
這時候,BIM來了,許多原來根本不存在的崗位被創造出來,許多人辭掉工作去原本不存在的領域創業。十年時間,數以百計的軟體進入市場,「BIM該怎麼搞」的理論此消彼長,人們評論、焦慮、爭執、諷刺,原本平靜的湖水被攪的波浪四起。
BIM並不是這場混亂的起因,它只是恰好出現,滿足一部分人對改變的需求。沒有BIM,也一定會有其他的技術出現——荒涼的西部總會被開發。
站在不同角度的人,當然會對它有不同的觀點。但是,BIM既不是一夜之間改變世界的魔法師,也不是窮凶極惡的殺人犯。
正如愛迪生髮明留聲機是想用於通信,不想卻改變了音樂行業一樣,BIM也在十幾年間不斷演化,它早已不是最初發明它的人希望的樣子。如今的BIM養活了大量的開發公司、培訓機構、翻模人員和演講家,同時,它也和大量的新技術不斷雜交融合,早已不是一開始的樣子。但我們該不該評論,BIM這麼發展,是錯的呢?
當人們探討這個該不該存在,那個該不該那麼搞的時候,一筆筆交易已經簽訂,市場已經形成了。這是因為交易背後的需求早已經發生,人們看到的不是起因,而是結果。
技術本身是冷血的,它不追問是非,不討論正義,甚至不會按照設計者的希望去發展。就像生物的演化,不會向著某一個設計好的結果去生長,而只會在歷史中無目的的演化。只有拿起放大鏡湊近看的時候,你才會看到促成每一個小小變化背後,那一個個具體的人。
莫里斯在《西方將主宰多久》這本書里寫到:推動技術進步的東西有很多,但你一層層往下挖,挖到底,只會看到三樣東西:貪婪,懶惰,和恐懼。
所有的交易都圍繞著這三個人性,如果有人做一件事和這三條都沒關係,要麼是他沒有說真話,要麼他做的事沒有促進技術的進步。
這麼說沒有任何貶義,只是句徹底的實話。
咱們回到一開始的那四個問題,我們不做回答,而是做這樣一個遊戲:我們把時間倒回到1867年——那時候鐵絲網還是一個正在改變世界的新事物,然後我們把四個問題中的「BIM」替換成「鐵絲網」,我們站在100多年後再看這四個問題,你覺得還有必要爭論嗎?
? 鐵絲網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 什麼樣的鐵絲網是假鐵絲網?
? 鐵絲網市場是不是一場騙局?
? 企業在鐵絲網上花了錢,收回多少成本才算合適?
我們再看「知識付費」話題的爭論和羅振宇的回應,是不是可以跳出「對與錯」這個層次了呢?
市場上本來就有兩種人:需要和不需要付費知識的人,羅振宇也談不上「正義」還是「邪惡」,他只是成功篩選出需要他產品的人,賺到他的那份兒錢。他的回應「有道理,我不聽」,代表他的自我定位很明確:我不是知識分子,我就是商人。
這場爭論中的其他人,是找到了定位,還是只為爭論而爭論呢?
對於某種營銷模式或者技術發表不同觀點的人,都是代表自己的某種利益訴求,正如19世紀那些在美國西部跑馬圈地的移民者一樣,但光把地圈出來是沒意義的,只有你把這塊地圍上鐵絲網的時候,它才真正屬於你。
而我們耗盡青春,就是為了尋找屬於自己的鐵絲網。
希望今天聊的東西,能給你看待技術和市場不同的角度,也希望你能少花一些精力在意識形態的爭執上,而把更多的精力拿去學該學的東西,享受該享受的生活。
咱們下面一段時間我們會走訪許多的BIM軟體廠商、技術實施的大牛,把他們的想法分享給大家。當你聽到他們的觀點與你想像中「BIM應該的樣子」發生衝突的時候,希望你能回想起今天的兩個故事。
有態度,有深度,BIMBOX,咱們下次見!
推薦閱讀:
※BIM的五個公理(Antony McPhee)
※10個BIMer里有7個不知道的可視化神器
※BIM政策——北上廣深
※BIM從AEC到FM的打通
※漫談系列21:主語
TAG:B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