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齊發力人工智慧,只有馬化騰說出了痛點

人工智慧浪潮席捲全球,科技巨頭們打得熱火朝天。

魏則西事件後陣腳大亂的百度,在請來陸奇大神all in AI之後,市值半年時間就回到了800億美元以上。

10月11日,阿里成立達摩院,馬雲表示未來3年要投入1000億以上,緊接著就從微軟、谷歌挖來兩名AI專家主持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

上半年在深圳IT領袖峰會上,馬化騰還有點擔心的說,百度在人工智慧方面走得更前,騰訊還是落後了。

於是下半年搞2017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打出的口號是「AI in all」,反正就是把這幾個英文字母翻來覆去的揮舞,誓要把廠長和Jack馬給繞暈。

資本市場對人工智慧的狂熱,快把上市公司和一幫創業者都烤熟了,據今年完成了C輪3.8億元融資的依圖科技創始人表示——

「AlphaGo之後,我們從3月份開始融資,4月份(估值)可以加一億美元,5月份可以再加一億美元,6月份可以再加一億美元上去。我什麼都沒幹就可以這樣。」

事實上,目前的人工智慧市場泡沫泛濫,95%以上的概念公司都只是湊熱鬧來騙錢的,就跟20年前創業者們名片前面加個「WWW」,後面加個「.com」,馬上就光環籠罩一般。

對於這一點,馬化騰同志保持了清醒的頭腦,他用樸素的語言,一針見血的指出:「如果沒有場景落地,業務也沒辦法往下走」

是的呀,你看那些大佬們揮舞著支票,燒錢豪情萬丈,但從實驗室到商業應用,你知道得經過多漫長的適配嗎?

如果只有美好的概念與想像力,那不過是空中樓閣罷了。

投資,還是要腳踏實地。

那麼目前各行各業的應用中,誰是最有望率先實現AI+的呢?

安防監控,必是其一。

1

圖像和視頻的人工智慧處理,是目前看來商業化前景最樂觀的賽道。

君不見,2年股價漲了10倍的當紅辣子雞英偉達,就是做GPU(圖像處理器)的。

目前圖片和視頻的大數據處理,用得最多的地方就是視頻監控了,以北京為例,政府及公共部門所屬攝像頭多於200萬個,每天錄製的視頻,如果要一個人去看的話,他得看5000年才能看完。

如此海量的數據,怎麼看得過來啊?

還要存儲和傳輸,幾個月不就得把存儲器和線路給擠爆了?!

這就要人工智慧上場了,通過智能分析對有用、無用信息進行篩選,區別處理、壓縮和傳輸,輕鬆減肥。

還有,隨著深度學習硬體架構和演算法的技術突破,安防監控早已不僅僅是用來抓賊了,對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等等都有著很重要的價值。

智能監控用於車輛大數據研判

2016年,我國視頻監控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000億元,蛋糕誘人。

而在這個龐大的市場里,AI晶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的實現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稱為前端方案,AI晶元放置在每一台攝像機里,數據即時處理,然後再輸出到後端伺服器;

第二種稱為後端方案,AI晶元放置在後端伺服器里,將所有原始數據都匯總到這裡,集中分析。

差別就是,前者更貴,後者成本更低。

比如說,攝像機晶元因為體積要求更小,一塊晶元的價格就是伺服器晶元的兩倍了,更況且數以百萬的攝像機都要分別裝上晶元的話,費用絕對驚人。

海康威視有一款叫深眸攝像頭的產品,內嵌了英偉達的Jetson 系列晶元,而Jetson TX2的官方建議價為399 美元(約2643元人民幣)……僅僅是一塊攝像頭晶元的售價哦,問你怕不怕……

但是採用後端方案呢,就便宜多了。

通常一路智能NVR伺服器,可以同時對幾十路非智能攝像機的數據進行分析。所以,目前的環境下,大部分的應用場景還是考慮到成本,選擇了後端方案。

但是,(很關鍵),成本低自然有成本低的缺陷,那就是延時問題和大數據量傳輸可能出現的信息丟失、帶寬壓力等等。

就未來趨勢而言,AI處理從後端向前端的轉移,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2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前端晶元的售價是後端晶元的兩倍,而且需求數量是後端晶元的數十、上百倍,一旦形成替換趨勢,那麼市場空間的擴大將是爆炸性的。

能夠替換的前提是,晶元成本的下降。

傳統上,攝像頭AI晶元都是採用通用GPU的,比如海康威視深眸用的英偉達,好是好,但是也好貴。

要想壓縮成本,就必須擺脫對他們的依賴。

比如將不必要的功能剝離,將智能識別類演算法直接固化為IP,嵌入到視頻監控SOC晶元,這就做成了價格和功耗都更有優勢的專用晶元。

比如華為海思最新推出的IPC晶元Hi3519,集成了智能處理模塊,在安防晶元領域大受歡迎。

不得不說,華為確實牛逼,在2014年的IPC SoC晶元市場上,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將國內市場份額從37.3%提升到了64%,完全將德州儀器打蒙了。

嗯?難道本文是要分析華為嗎?

當然不是了,華為也沒有上市,我們想投資也沒轍啊,今天的主角另有其人。

他正在對IPC晶元市場虎視眈眈。

3

富瀚微(300613),中國安防晶元領域的一匹黑馬。

富瀚微本來是做模擬攝像機晶元的,做的東西叫圖像信號處理(ISP)晶元,主要用來對原始圖像信號進行復原和增強

這個市場同樣發展很快,因為大趨勢是標清攝像機向高清攝像機的升級,品質升級,對晶元性能的要求也就更高。

在這個領域,富瀚微已經做到了數一數二,2016年ISP晶元收入2.24億元,營收佔比達到69.55%,毛利率54.61%。

賺錢能力很強。

但是,富瀚微已經意識到,更大的機會不在模擬攝像機,而是代表未來趨勢的網路智能IPC SoC晶元

跟IPC晶元的星辰大海相比,前者的ISP模擬晶元不過是一汪小池塘罷了。

據HIS研究報告,2013年,網路攝像機市場規模僅有15.2億美元,到2018年,中國網路攝像機市場規模預計達到55.4億美元。

2013 年-2018 年,IPC SoC 晶元的出貨數量複合增長率高達55.9%,這個可集成智能分析和實現網路傳輸的SoC晶元,才是值得全力以赴的戰場!

只是,這個市場已經是巨頭雲集了呀,別說德州儀器、安霸、恩智浦一批強者,華為也已經強勢進駐。

2016年,富瀚微IPC晶元收入6725.75萬,營收佔比20.91%。和那些巨頭們相比,實在弱不禁風,那麼機會又在哪裡呢?

4

來自和中國安防巨頭海康威視千絲萬縷的關係。

海康的實力,估計大家都很清楚了,2016年海康營收320億元,全球市場份額21.4%,排名第一。

海康的天使投資人名為龔虹嘉,至今持有海康15.01%的股份,為第二大股東。

龔虹嘉的妻子名為陳春梅,2004年成立了一家公司,名為富瀚微,持股43%,而法定代表人寫的名字則是龔虹嘉。

2014年,富瀚微改股份公司,陳春梅的持股下降到13.47%,龔虹嘉的兄弟龔傳軍持股2.52%,依然在富瀚微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而另一大股東,傑智控股上位,實控人變成了楊小奇,後者和海康第一大股東中電52所也有著長期的合作關係。

正是因為有著這層親密的關係存在,海康一直對富瀚微的成長關懷備至,在人才、技術、產品銷售上,都給與了足夠的支持。

比如2015年,海康將它的「視頻智能分析技術秘密及人臉圖像的檢索系統及方法」專利授權給了富瀚微,這是智能視頻監控晶元的核心技術之一。

又比如,2016年富瀚微的營收構成中,來自海康一家的採購就佔了40.94%,幾乎佔了半壁江山。

(2016年富瀚微前5大銷售客戶)

正是因為血緣關係的牢不可破,讓富瀚微的IPC晶元之路變得極為平坦。

2013年,富瀚微第一顆IPC SoC 晶元發布;

2014 年,實現量產,當年創造收入656.62萬;

2015年,收入1433.6萬,翻番的成長速度;

2016年,收入6725.75萬,4.7倍的加速度成長;

2017年初,富瀚微上市,ipo募投項目中,兩個主要的投向——

第一個,全高清網路攝像機IPC SoC晶元,投資金額7801萬,建設期1.5年;

第二個,雲智能攝像機IPC SoC晶元,投資金額1億,建設期2年。

……

有技術,有場景,有概念,或許這才是人工智慧的最現實投資路徑?

微信公眾號:君臨【junlin_1980】更多行業解讀、證券分析盡在證券分析第一平台—君臨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地平線機器人在2017年12月20日 發布的人工智慧晶元?

TAG:人工智能 | 安防监控 | AI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