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聖誕節不吃蘋果,吃……

雖然十九世紀中葉開始,聖誕文化就已經傳播,並逐漸影響著國人意識。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數人和我一樣,對這個洋氣十足的西方傳統節日的認識與了解,至今仍停留在卡片、襪子、馴鹿以及聖誕老人的「裝備四件套」上。

然而真正的聖誕節的慶祝方式,可遠不止一顆掛滿裝飾的松樹和12月25日當天價格翻倍的蘋果,以及幾頂紅色的聖誕帽,這樣淺顯而毫無深度。范水模山地對著鏡子削一顆蘋果,就自認為潮流了一把,實則相比西方沒有被「混血」過的正統聖誕,那才叫做真正的「城會玩」「城會吃」!

瑞士說:

跟著聖誕老人一起裝逼一起飛

聖誕節期間,歐洲諸國都會有「聖誕市場」, 之於中國元宵節,少不了賞花燈。據說瑞士的蒙特勒聖誕市場最為特別。倒映五彩燈火的湖面上,會在聖誕當晚架起一條長約300米的鋼絲纜繩,遊客們可乘坐上聖誕老人駕馭的彩車,於水天之間一飛而過,遠遠望去,如夢似幻,彷彿童話場景,妙不可言。

如果這還不夠盡興,那麼再來一份拉可雷特乾酪,特別是加熱後食用,伴隨乳酪的緩緩傾瀉,整個空氣中都瀰漫著濃醇的奶香,合著培根、菠菜、土豆、黃瓜,回味無窮,絕對為好心情錦上添花。

英國說:

說吃咱就吃,你有我有全都有!

如果說瑞士人的聖誕注重「娛」,那麼英國人的聖誕則更注重「吃」。燒豬、火雞、聖誕布丁、聖誕碎肉餅等各種美食,琳琅滿目。

一般英國家庭都喜愛自行烹調火雞,將大量的蔬果如甘筍、西芹、洋蔥、栗子等,塞進十來磅的火雞肚子里,再往表層抹上多種香料,最後送入焗爐烘烤。當然這還不包括必不可少的傳統甜點「英格蘭聖誕布丁」。據說在製作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會許下一個美好的心愿。吃進嘴裡,想必每一口都是幸福的滋味。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人們會慷慨地與僕人分享美食,友好地互贈禮物。有趣的是它們還會把那些沿門逐戶唱歌報佳音的歌者請進家門,茶點招待。(白吃白喝嘛,想想都開心~)

法國說:

好酒配好肉,就像聖誕老人配馴鹿~

特別是法國中部地區,每年聖誕節前後幾天必降大雪,琉璃世界,萬籟清新。而純潔的白色恰恰被西方人視為聖誕的一種吉祥象徵。人們大唱頌讚耶穌的聖誕歌之後,開懷暢飲香檳白蘭地,同時搭配巨大一盤用捲心菜墊底的龍蝦、牡蠣等各種海鮮,食前方丈,好不暢爽!

奧地利說:

我有最高逼格的巧克力蛋糕,你們比不了!

聖誕之夜,家家戶戶擺放掛滿彩燈的聖誕樹。布上蠟燭、糖果、糕餅、蘋果、胡桃、鈴鐺、玩具等。邀請親朋好友,共進聖誕晚宴、歡歌起舞,互贈禮物。直至子夜十二點鐘聲響起,點燃蠟燭誦讀《聖經》,吟唱聖誕歌曲。儀式感可見一斑。

當然,對於吃,奧地利人也是絕不含糊的。早在19世紀開始,人們就已經把「炸鯉魚」列為節日的重要餐食,且擁有多種製作手法。可以裹上牛奶和麵包屑入鍋油炸,也可以就黃油和蒜蓉入鍋;搭配土豆沙拉,無論哪一種製作都醇香無比。(此處點評:城會吃!)

其次是巧克力蛋糕,這種蛋糕只奧地利獨有。據說1832年奧地利人Franz Sacher專門對維也納一位王子發明,用異常濃厚的巧克力製成,外塗杏醬,醇而不膩。

義大利說:

怎麼辦,這一天的我詩興大發~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當別的國家都沉浸於吃喝玩樂的享受中,大概也只有義大利首先想到不是口腹與精神的歡愉。有所不知,義大利的聖誕節歷來流行著這樣一個極特別的風俗,兒童們以感恩父母教養為主題撰寫詩歌,並於聖誕餐之前悄悄藏於餐巾里或碟子下面,直至餐後,一直假裝沒看見的父母這才取出這些特別的「禮物」,滿懷自豪地向大家朗讀。

說到聖誕餐,自然不能不提最著名的聖誕美食「潘尼托尼麵包」。廣義上雖為大蛋糕,但口感卻介於蛋糕與麵包之間。天然發酵、馥郁鬆軟。僅僅食材就包括奶粉、牛奶、雞蛋、黃油以及糖漬橙皮和朗姆酒浸泡過的葡萄乾等,其味道,可想而知。

德國說:

郵遞員們的「雙十一」來了

之於義大利的文藝和情懷,德國的聖誕節同樣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更甜蜜溫馨。節日期間,德國人會精心準備各種禮物,附上寫滿祝福話語的卡片,郵寄給遠方思念的親朋好友。於是,從12月開始,郵局門庭若市,熙來攘往,每天大排長龍。

對於美食,德國人頗為鍾情Schmalzküche甜甜圈,檸檬與香草製作,出爐後撒上厚厚一層的糖霜,一口下去幸福感瞬間爆棚。還有外型相當討喜的薑餅,以蜂蜜、胡椒粒為材料,又甜又辣,口感刺激。

好了,介紹完以上幾個國家的聖誕節之後,我也該收拾東西,準備我的聖誕之旅計划了;英國、法國、德國……隨便哪個國家,都足以給我一百種嚮往的理由。


推薦閱讀:

摩洛哥六城24小時漫遊指南
去長灘島旅遊有什麼要注意到?如果不出海,島上有什麼好玩和好吃的推薦?
凜冬將至,就許給自己一個溫暖的遠方
究竟拒簽幾次算多呢?
全中國都在下櫻花雨,我就在櫻花樹下等你

TAG:圣诞节 | 欧洲 | 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