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者》S1:超長!這大概是最全面的「懲罰者」評論

再次感謝真愛粉「@羅比亞」的撰文,新劇《懲罰者》我還沒來得及看他就碼完評論了……多圖長文劇透預警。


由於在《夜魔俠》第二季里的出色表現,《懲罰者》的單人劇集妥妥地進入了我今年的期待list(儘管我不是一個Marvel粉),第一季13集一口氣看下來,也果然不負所望:雖然稱不上「神作」,但已經是足夠優秀的電視劇,更是足夠與眾不同的超級英雄真人劇。

出於對該劇的喜歡,筆者還觀看了《懲罰者》的三部老版電影(分別拍攝於1989、2004和2008年),並將在本文的前兩部分簡述它們。在本文的後五部分,我會對這部新劇進行分析。

【Roughness:糙漢是怎樣煉成的】

作為漫畫人物的懲罰者,在每一個真人影視里的人設都是因妻子、兒女死於黑幫槍下,而法律又無法制裁惡人,於是自己訴諸武力,從而成為具有「反英雄」意味的超級英雄。

懲罰者原名弗蘭克·卡索,他痛失親人前的身份有好幾個版本:漫畫里參加過越戰,04年的電影里他是名FBI,而在最新的劇集中,他去過阿富汗。

(第一季第三集)

在槍林彈雨中生活慣了,人很容易與社會格格不入,不誇張地說,家庭是弗蘭克和正常世界最親密,或許也是最後的紐帶。

在其他人面前,弗蘭克也許是朋友或敵人,是上司或下屬,但只有在家人面前,弗蘭克才可以徹底地放下心防。

(第一季第三集)

失去所有親人的弗蘭克,同時也失去了自己所有的溫柔,變得冷酷、殘忍,他把當天參與此事的所有黑幫全部滅門,而且對惡人的態度永遠是:You guilty,you are dead(有罪即死)

這樣的設定使得弗蘭克不墨跡、不話嘮,也不必陷入自我的道德糾結,讓人想起了西部片里那些快意恩仇、拔槍見血的糙漢牛仔。

(2004年電影)

和他們一樣,弗蘭克是個tough guy, 也是個rough guy。

【Era:動作片的時代】

弗蘭克的身份在幾部電影和美劇里都不相同,其改變很明顯地是為了與時代背景緊密相連。而有趣的是,三部電影和美劇的動作戲風格,也很典型地代表了時代對於動作片的審美。

(1989年電影)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動作片,大多以秀肌肉、秀拳腳為主,打戲也基本是實打實,較少使用特效。拍攝於1989年的第一部《懲罰者》,便請來了空手道黑帶二段杜夫·龍格爾做主演。

這部電影還帶有其他一些八十年代動作片的特徵:誇張、怪雞、簡單、粗暴,在現在看來確是有些俗套,但有些場景還是頗具趣味(或者說是惡趣味):

到了2004年,動作片的劇情趨勢已向「警匪」、「特工」靠攏,於是電影里把弗蘭克設定為FBI的探員,他在某次行動中導致黑幫頭目兒子的死亡,該黑幫頭目對他全家進行屠殺。

這部電影是三部里最不像超級英雄片的一部,但故事展開得最為踏實,有點像《蝙蝠俠:元年》在蝙蝠俠系列裡的感覺,完整地講述了弗蘭克全家被害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電影里弗蘭克抱著妻兒的屍體)

電影里還塑造了幾個不錯的角色:殺人前先彈首吉他的「詩人」殺手、看似混不吝實則巨講義氣的宅男……哦對了,片中的反派是由約翰·屈伏塔演的。

「懲罰者」的最後一部電影上映於2008年,此時動作片已日漸式微:老的套路被用爛了,新的路子又多劍走偏鋒,難有成就。

這部電影走的「偏鋒」,在於造型(下圖慎看):

(無怪乎在豆瓣的介紹里,這部電影會被標上「驚悚」的tag)

不過即便多米尼克·韋斯特(上圖演員)的俊臉被毀成這樣,也無法挽救這部電影的慘淡票房。

當然,電影本身也絕對算不上一部動作好片,除了暗黑的色調、瘋狂的人設、火爆的戰鬥以外,並沒有更多的看點,故事也不夠完整(即便和前兩部相比)。

(感受一下,氛圍還是做得不錯)

「懲罰者」的影視化就此中止,一停九年,直到如今。

【Hero:英雄如何登場】

這次Netflix的新劇《懲罰者》中的弗蘭克·卡索,其實早在去年的《夜魔俠》第二季里便已出現過。兩部劇都看過的筆者,友情提示:前者和後者的關係並不大,但看了後者,你會更能理解前者里的一些人物關係和情節。

何況,《夜魔俠第二季》里也有弗蘭克的精彩動作戲:和夜魔俠大戰,以及在監獄裡以一當十,都不容錯過。

(夜魔俠第二季第九集)

說到《夜魔俠》,這也是一部很優秀的漫改真人劇,依然由Netflix出品,優點在打鬥真實、風格統一、有近乎電影的質感,個人以為第二季略弱於第一季。

言歸正傳,這一部《懲罰者》的劇情發生於《夜魔俠》第二季之後,在後者的故事裡,弗蘭克因仇屠黑幫一事與夜魔俠不打不相識,夜魔俠的女友凱倫認為他不是一個單純的恐怖分子,並決定與夜魔俠和他的助手(btw,他們的另一個身份是律師)代理弗蘭克的案件,不過他們還是打輸了官司。

(夜魔俠第二季第八集)

弗蘭克入獄之後又逃了出來,在第二季的結尾,他從相框背後取出了一張寫有MICRO的光碟(圖一),凱倫則成為了一家報社的記者(圖二),而夜魔俠也在坦誠自己的身份後離開了她(圖三)。

(圖一)

(圖二)

(圖三)

在《懲罰者》一劇中,弗蘭克的出場伴隨著幾個漏網黑幫的慘死,這樣既不必重複已有的情節,又交代了他的過去,同時兼顧了看過和沒看過《夜魔俠》的觀眾,處理手法很是高明。

「殺光」仇人之後,弗蘭克把畫著骷髏頭、代表懲罰者的T恤燒掉。但燒掉了衣服並不代表著忘記了仇恨,更不意味著治癒了傷痛,而正像最後一名黑幫分子對弗蘭克說的那樣:「殺了我不會讓你的家人復活」

對外,弗蘭克·卡索已經死了,他化名彼特卡斯蒂歐尼,蓄起了鬍子、留長了頭髮,每天在工地上掄大鎚。

他把那些石塊當作仇人,所以揮舞得那麼用力,但一錘一錘砸下去,只有空蕩蕩的迴音,就像他現在的家,和他現在的心。

在幾乎所有工友眼中,他就是個怪胎,除了新來的唐諾。他和弗蘭克有著失去親人這一相似的經歷,而且同他共享奶奶做的三明治,但弗蘭克還是拒絕向他敞開心扉。

除了血脈相通的親人,弗蘭克還有兩個可以當作家人信任的人:戰友柯提斯和比利·羅素。前者知道弗蘭克還活著,並向所有人隱瞞此事,但他也深切對弗蘭克的狀況表示擔憂。

柯提斯辦了個退伍軍人分享會,旨在讓老兵們在正常世界裡找到屬於自己的「精神角落」,但效果似乎不甚明朗。

那邊廂,國土安全部來了一位名叫狄娜·馬達尼的高級探員,她在阿富汗的搭檔祖貝爾在調查一樁美國士兵走私海洛因的案子時遇害了,她想查清楚實情。

她要調查的重點對象,正是弗蘭克·卡索——儘管她的上司警告她放手,而她的手下認為「懲罰者」已經死了。

弗蘭克在工地上的「任性」讓同事感到不滿,而一起黑幫糾紛時的意外又讓唐諾深陷泥潭。弗蘭克出手相救,並且再一次地團滅黑幫(黑幫:我們有什麼辦法,我們也很無奈啊)。

這次滅門的理由,不是復仇,只是為了一個萍水相逢的小夥子,爆棚的是正義感嗎,還是仇恨?

此時,一個男人出現在攝像頭背後,笑著道:「歡迎回來,弗蘭克」。

然後,第一集結束,主題曲響起——這劇的主題曲真心贊,我聽來有種《黑帆》+《絕命毒師》主題曲的味道。

【Superpower:凡人的超能力】

第一集結尾出現的這位,名叫大衛李伯曼。初登場時給人一種「幕後黑手」的錯覺,但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才知道他另有苦衷。

(第一季第二集)

他本來是名國安局的分析師,無意中發現了弗蘭克等人在阿富汗對祖貝爾行刑拷問並將他殺害的影像證據,出於「愚蠢而勇敢」的正義感,大衛向上級舉報了。

(第一季第二集)

大衛的下場顯而易見,在妻子面前被警察射殺,全靠胸前的手機才逃得性命(不知是那家的手機牌子,這廣告打得太6)。

(第一季第三集)

他撿了條命,也深切地見識了世界的黑暗,他不敢和家人聯繫,只蝸居在一間地下室里,靠攝像頭觀察妻子莎拉和兩個小孩的一舉一動。

大衛想見家人一面,又怕連累他們,但長此以往絕不是辦法,所以他試圖找上弗蘭克(正是他寄給了弗蘭克那張光碟),並提出聯手的提議。

(第一季第三集)

大衛的獨居生活像個不折不扣的死宅:長年穿睡袍、鬍子邋遢,連防身用的手槍也不懂得保養,但他有著過硬的職業素養:能黑進電話公司、警察局、國安局的伺服器,就連狄娜電腦里的密碼,他都一清二楚。

(第一季第十二集)

一個有勇有謀,一個電腦高手,這是當代動作片里典型的「雙雄」模式,兩人也很快成為了搭檔。

他們並不具有開掛一般的實力,但憑著對家人無限的思念,最終戰勝了敵人,也實現了各自的目標。

(第一季第十三集)

或許,這才是作為普通人最強的超能力吧?

【Information Age:信息時代動作片】

拋開「超級英雄片」的成見,《懲罰者》其實就是一部「信息時代動作片」。攝像頭、竊聽器、無人機等元素無處不在,既推動著劇情,也無時無刻不在突顯「信息時代」的氣息。

(第一季第五集)

在這一類的電影里,主角不僅大展身手,還巧運科技(比如《碟中諜》系列、《007》系列的近作),畫面風格也與科技界簡凈的審美相似,打鬥方面多靠剪輯和音效製造拳拳到肉的打擊感。其中的翹楚之一,便是《諜影重重》系列。

(諜影重重3)

不算上最新的兩部《諜影重重》,該系列的前三部劇情和這部《懲罰者》尤為相似:

1.傑森·伯恩(《諜影重重》主角)和弗蘭克都是被國家培養的冷血殺手

2.兩人的這一經歷都成為了他們日後的心結,也成了他們悲劇的根源

3.兩人都曾經擁有過愛人卻被人殺害,都因復仇的動機驅使尋找真相

4.想要掩蓋真相、殺人滅口的高官們派出的,也都是他們曾經的戰友

5.最後,兩人都在某位女性新人的幫助下得報大仇,而該女性新人也因扳倒局裡高層的內奸而獲得升職

(第一季第十二集)

只不過,作為長達十三集的電視劇,《懲罰者》可以不緊不慢地塑造比利·羅素的形象。

(第一季第十三集,真男人不回頭看爆炸)

他和弗蘭克都曾在阿富汗服役,也都加入過「冥犬計劃」(正是該計劃導致了祖貝爾的死亡),做了很多見不得光的事。

兩人同生死共患難,但在某些事上,還是常有分歧。一次任務失敗後,弗蘭克痛打了上司奧蘭吉(也就是本劇大boss),廢了他的一隻眼睛,羅素把他拉開,並告訴他自己要離開:「我辦不到,我們不能再這樣做了!

(第一季第三集)

退役後,羅素明面上是鐵砧企業,一家私人武裝公司的老大,其實和奧蘭吉暗通款曲,奧蘭吉也改頭換面,他現在叫威廉·羅林斯,為中情局工作。

(第一季第五集)

羅林斯一步步地往上爬,自然想要徹底撇清當年的污點,羅素站在他的這邊,無論於公於私,弗蘭克都必須死。

羅素知道了此事,但他僅僅是向羅林斯擺明自己「不參與」的立場,並沒有通知弗蘭克,即便他和他的家人關係很好。

(第一集第十二集)

從頭到尾,比利·羅素都是個徹頭徹尾的自私者,他只做對自己有利的事,而且他把這點和其他事情分得很開。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在第八集的結尾,他能為浴血的狄娜洗澡,哪怕正是他殺死了她最信賴的手下,導致行動一敗塗地。

他的行為當然算不上好人,但最後如果不是他解開了弗蘭克的束縛,弗蘭克早被羅林斯幹掉了。

當然,在這部劇的最後,他也徹底地成為了一個「惡人」——如果說此前的滅口還能被「迫於無奈」、「情勢使然」等借口洗白,最終集綁架兩名無辜者上旋轉木馬的行為,真是壞透了。

一番惡戰後,弗蘭克制服了羅素,但他卻沒有殺人(這可是第一次),他把羅素的臉狠狠地撞向了玻璃,他要讓他嘗嘗自己的曾經經歷過的那種滋味。

這種懲罰,比死更痛。

(羅素最後還是活了下來,只是面目全非,他應該會在今後的劇集繼續出現,成為名叫「拼圖」的反派。)

【Nostalgia:生活變了,我很懷念它】

全劇之所以花很大的篇幅去描述比利·羅素,但並不把他作為絕對反派的形象去塑造,原因之一在於他是劇中唯一一個沒有過的人:

(第一季第十三集)

在最終集里,他也當著老友柯提斯坦承了這一點。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比利·羅素的童年絕對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他被母親遺棄,成長於一家教養機構中。

(第一季第八集)

即便成年許久、母親卧病在床,他也對她怨毒至深。

(第一季第八集)

沒有變化,意味著他沒有被某件事打動,沒有被某個人感動,這是他極端自私的根源,當年在阿富汗他對弗蘭克說退出,也並不是可憐他人,而只是自己受不了了。

相反,劇中其他人都或多或少地展現出了「因為經歷過某件事而發生變化」,這才是正常的人性。

(第一季第二集)

弗蘭克和大衛一家都經歷了失去至親,大衛在屏幕里看著家人,這種感覺並不好受:快樂的時候不能與他們共享,家人遇到危險也只能幹著急;

大衛的妻子莎拉獨木難支,他的兩個孩子都變得早熟,只是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弟弟學會了霸凌,姐姐聰明而隱忍。

(第一季第十集)

凱倫和夜魔俠分手,在報社獨自打拚,相較於《夜魔俠》的前兩季,她獨立成熟了許多,特別是在第十集這個小高潮里(提一句,這集的敘事也有些意思)。

這部劇里莎拉和凱倫都跟弗蘭克有曖昧的互動,莎拉還和弗蘭克接了吻。我並不把它看得很狗血或惡俗,同是天涯淪落人,正如夏目漱石說的那樣:「憐憫近乎愛情」

(第一季第八集,大衛這帽子戴得……)

(不過劇里的女主狄娜的表現則不那麼盡如人意:按理說,經歷了多次同事的死亡,她做事應該長個心眼兒才是,可從頭至尾她好像都是那麼愣頭青。該角色的演技也是一言難盡……)

【PTSD:PTSD症候群】

我在開頭曾說過,《懲罰者》是一部與眾不同的超級英雄真人劇。

政治題材的動作片、多機位鏡頭、冷硬風格攝影,這些的確不同於現在Marvel的超級大片,但能讓《懲罰者》鶴立雞群的,是劇中對PTSD的深入表現。

(第一季第一集)

先解釋一下PTSD:它的全稱是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翻譯過來叫做「創傷後應激障礙」:

患者從創傷性事件(如虐待、戰爭、死亡等)中倖存下來,這些事件對他(她)造成了無助、害怕、恐懼或紊亂的感覺,持續一個月以上行為產生落差,該事件不自主地被想起,較容易引起劇烈情緒反應,社會功能減退。

(第一季第四集)

由於軍人職業的特殊性,士兵是PTSD的高發群體(比如小比利,太典型了),大衛的妻子目睹了丈夫的死亡(儘管是假死),也多少有些潛在發病的體質。

閑扯一句,劇中有個喜歡玩SM的班奈特,不知道他這個癖好是不是和PTSD有關。

(第一季第七集)

而身患PTSD最嚴重的,無疑是主角弗蘭克。

劇中他常常在夢中驚醒,而這些噩夢都有個共同點:自己身著蒙面軍裝,殺了自己最親近的人。這體現了發生在弗蘭克身上的兩個創傷:阿富汗的事件和家人慘死。

(第一季第六集)

PTSD屬於心理疾病,很多人對這方面的態度用「諱疾忌醫」來形容並不為過(當然,這方面的價格也不便宜),只通過柯提斯的分享會「解決問題」。

柯提斯是軍隊里的醫療兵,一次意外讓他斷了條腿,他很感謝弗蘭克在當時救了他,但弗蘭克卻對此心懷愧疚,認為這是因為他引起的。

(第一季第九集)

柯提斯失去了左腿,依然像一個優秀的醫療兵那樣仁慈與堅定。但他畢竟不是心理專家,他對小比利的好心,卻換來了惡果。

小比利是個典型的PTSD重症患者,離開了軍營後對現代社會全不適應,必須在自家院子里另挖壕溝才能睡著,他用在軍隊里的「非友即敵,是敵必殺」的觀念來看待社會,變成了一個炸彈狂,最終在絕望與瘋狂中炸死了自己。

(第一季第十集)

劇中有一處,比利想讓籠中的鸚鵡飛出窗外,但無論如何都無法奏效,或許比利沒有意識到,他自己也像這兩隻鸚鵡一樣,在一個地方封閉太久了,根本走不出去(這裡很像《肖申克的救贖》)。

(第一季第十集)

儘管身手了得,但小比利終究還是個懦弱的人,只習慣於待在自己的舒適區,沒有勇氣去改變自己,去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是啊,心病終須心藥醫,外界的幫助再多,自己克服不了心魔的話也是不成的。

(第一季第九集)

用一句俗得不能再俗的話來說,那些痛苦的經歷既是軟肋,也是盔甲。認清自己的弱小,其實也是一種強大。

生活不像戰爭,戰爭會結束,可只有人活著,生活總要繼續,或許有些傷痛永遠好不了,但做點改變總比無動於衷強無數倍,這或許是柯提斯舉辦分享會的初衷吧。

(第一季第六集)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本文七個部分的標題首字母加起來,是「PNISHER」,再加上一個字母U,正好是懲罰者(punisher)的英文。

失去了U(You),是一切痛苦的來源,我因此懲罰世人,更因此懲罰自己。

(第一季第十二集)

在弗蘭克被羅林斯毒打之時,他腦中不斷出現與愛妻纏綿床榻的情景,這是劇中在他腦子裡出現的唯一一個美好畫面。

(第一季第十二集)

在結尾,弗蘭克去了柯提斯的分享會,他說:

「我還在打仗的時候,從未想過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戰爭結束後我要做什麼,但我想就是這樣,這可能是最困難的部分,寂靜。槍炮聲停止後的那種寂靜。 對,對,怎麼…這該怎麼生活下去?我猜,這就是我要弄懂的,也是你們在做的,你們努力在適應,我尊重這一點。我只是……如果你正視著鏡子里的自己,你必須承認自己是誰,但不是自欺,你必須對其他人坦承,長久以來,這是第一次我發現沒有戰爭要打了。如果真要說的話,我只是……我很害怕。」

(第一季第十三集)

這是弗蘭克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心裡話,面對著一群陌生人。

【公號「有愛評論區」長期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毒梟》S3之人物篇:善良的壞人,卑劣的好人
Netflix將完成奧遜威爾斯遺作
年輕人追劇喜歡「暴食收看」,廣告機會點在哪裡?
蘋果的10億美元內容戰略:助力硬體銷售,抑或暗藏打造新《紙牌屋》的野心?
如何評價《Black Mirror》(黑鏡)第四季第六集《Black Museum》?

TAG:美剧 | Netflix |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