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一說我心中最酷的導演

吳宇森拍新片了。

《追捕》改編自日本作家,西村壽行的一部小說。

這部小說,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也曾改過一版電影。

高倉健主演。

一經上映,便席捲亞洲,成為現象級作品

沒聽過?沒關係,問問父輩,你就會知道它當年多火。

兩版《追捕》對比

坦白講:

作為從小看吳宇森電影長大的人,他電影傳達的一些價值觀,至今對我影響頗深。

今天就說說這個男人。

在我小時候,「國際吳」指的還不是吳亦凡,而是他——

吳宇森

John Woo

前兩天,我還特地花了二百塊,去VIP影廳重刷《英雄本色》。

過癮。

我知道,提到這部片,無論生於70、80、90,都難免會想起一個畫面:

小馬哥(周潤發 飾)手持雙槍,用無盡的子彈大殺四方。

小撒回憶說——

十幾歲,看完這個電影以後

我偷偷地拿上了我父親的墨鏡

找出了一件他的黑色襯衣

踏進了學校的大門

但當我再重看時,最有感覺的其實,並不是那些槍戰戲。

也不是墨鏡、黑襯衣。

甚至不是那句:

我等這個機會等了三年

就是要證明我失去的東西

我一定要奪回來

而是最後時刻,小馬哥把阿傑(張國榮 飾)拉到豪哥(狄龍 飾)面前。

他批評阿傑,為什麼沒勇氣接受自己親兄弟,沒勇氣接受豪哥的改過自新。

煽情恰逢最佳時,突然「砰」!

他被爆頭,鮮血灑到阿傑臉上。

小馬哥是匪,阿傑是警。

匪用生命,向警詮釋了,什麼是兄弟情

吳宇森從小生活在香港貧民窟,接觸過「下里巴人」,甚至曾被匪徒,打得頭破血流。

他的父親卻一直教導他:要愛人如己,學會原諒別人。

久而久之,他不僅原諒了匪徒,更用愛將對方感化,彼此成為了朋友。

他發現,對方生於賭棍家庭,成長過程中沒有溫暖,墮落實屬無奈之舉。

結果我反而跟打我的人,做了朋友

慢慢了解了以後,我覺得我們之間

除了出身和教育背景,不一樣之外

最主要是,我們都需要愛

CCTV《開講啦》吳宇森篇

多年以後,吳宇森憑電影才華,成為香港乃至國際大導演。

但他並沒有忘記,自己在貧民窟學到的一些東西。

因此,他的電影從不非黑即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英雄本色》之後,吳宇森拍了部在我看來,比前作更厲害的現代武俠片——

《喋血雙雄》

《喋血雙雄》劇照,匪穿白衣,警穿黑衣,二者亦正亦邪,象徵人的多面性

與前作相似,《喋血雙雄》的主人公小庄(周潤發 飾),也是殺人不眨眼的匪徒。

一次作案中,小庄誤傷歌女珍妮(葉倩文 飾),使其雙目失明。

小庄心懷愧疚,決定再接一單活,就金盆洗手為珍妮治病,並窮盡一生去補償珍妮。

不料,卻被四哥(朱江 飾)出賣。

四哥拿起槍,指著他的頭,但被他反戈一擊。

好兄弟想殺自己,他是怎麼處理的?

原諒。

四哥,就像吳宇森兒時的朋友。

墮落,自有難言的苦衷。

之後,小庄被警官李鷹(李修賢 飾)盯上,雙方進入一場你追我逃的「貓鼠遊戲」。

然而在追捕中,李鷹卻隱約感覺到,有些地方好像不太對?

小庄為搶救一個小女孩,不惜以身犯險來醫院。

李鷹為抓捕小庄,竟利用這一點,追殺到醫院。

不要騷擾醫生

李鷹更利用珍妮對小庄的愛,布下天羅地網。

你看,好人為了追求正義,作出了罪惡的行徑。

壞人殘暴嗜血,卻有一絲悲憫的柔情。

《喋血雙雄》奠定了吳宇森的電影基調。其中最亮眼的設計,是殺手身處教堂中。

血、白鴿、聖母像,這些極具反差性的符號,給人一種獨特的「吳氏美感」。

吳宇森說過:

白鴿代表純潔與和平,同時也是愛的象徵

聖母像,又象徵什麼?

南非大主教,德斯蒙德·圖圖說過: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

《喋血雙雄》的主題,正是《聖經》的真義:寬恕。

小庄寬恕四哥,珍妮/李鷹寬恕小庄。

影片最後,和阿傑一樣,雖然悲劇收場,但因他們懂得了寬恕,從而散發出人性的光芒,在我們腦中留下一個個鮮活的印象。

在我看來,《喋血雙雄》是吳宇森香港時期真正的巔峰之作。

以至於八年後,他殺進好萊塢,還在想方設法要將這部片升華成——

《變臉》

《變臉》之於動作片,之於國際影壇的地位,不用我多說了吧。

血、教堂、白鴿、聖母像、槍火紛飛、特寫慢鏡頭。

「暴力美學」被揮發到極致,帶來詩一般的視聽體驗。

資金和製作的充裕,使《變臉》成為《喋血雙雄》的視聽升級版。

但精神內核,沒太大變化。

警官西恩(約翰·特拉沃塔 飾)的寶貝兒子,被匪徒凱斯特(尼古拉斯?凱奇 Nicolas Cage 飾)誤殺,從此西恩陷入復仇的執念,完全把現有家庭擱置一邊。

「貓鼠遊戲」中,兩人意外互換了臉,體驗對方的生活圈。

凱斯特目睹西恩妻子的孤獨,目睹她在日記里寫道:

他整天忙工作

我們已經四周沒做愛了

於是這個殺人狂魔,反倒為西恩的家庭,帶來些許生機與激情。

凱斯特還幫西恩的女兒痛毆流氓,並送給女兒一把防身刀。

最後決戰時,凱斯特和西恩扭打到一塊。

結果,女兒竟認不出自己的親生父親,幫匪徒凱斯特打了西恩一槍。

這說明什麼?

西恩久久沉浸在仇恨中,政治正確到,沒了人性。

對傑米而言,充滿活力的凱斯特,才更像一個有血有肉的父親。

影片最後,西恩不僅擊敗凱斯特,更從凱斯特身上,找回自己喪失的人性。

他學會放下仇恨,不再執迷於喪子之痛,並收養了凱斯特的兒子,使家庭重獲人文氣息。

你看,之前那些打打殺殺,最終還是走向愛與寬恕的美好旋律。

綜上所述,我們得到一個,吳宇森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

先享受視聽上的暴力美學。

再透過暴力的表象,去思考該如何找到人性的光芒。

最後,我們就會明白——

吳宇森的電影,本質上其實是在,引導觀眾學會放下,學會愛與寬恕。

暴力美學的最高境界,是反暴力。

在現實生活裡面

我是一個反暴力的人

《變臉》之後,在我印象中,吳宇森拍了五部電影。

其中《碟中諜2》《赤壁》口碑走低;《記憶裂痕》《風語戰士》雖然好評如潮,卻票房賠本。

而吳宇森本人最愛、最滿意的《太平輪》則票房口碑雙撲街。

坦白說,除了《碟中諜2》之外,其餘四部在我看來,都是值得回味的好電影。

長度原因,以後我會單寫一篇《太平輪》,為這部同檔期慘敗給《煎餅俠》的「爛片」正名。

總的來講,吳宇森試圖轉換風格時,常會讓普通觀眾看不太懂。

但只要他保持自己獨樹一幟的「暴力美學」,就不會產生太多質疑。

24號,《追捕》將會上映。

預告片中,一如既往。

白鴿、警匪、雙雄對決。

當然,還有打不完的子彈。

戚薇,河智苑。

啪!啪!啪!

這一次,難道要玩暴力「美」學?

據說這版《追捕》,照以往版本改動幅度較大。

人物會相對更立體化,更傾向於複雜的人性表達。

如今71歲的吳宇森,到底能為電影注入多少哲思?

他能否成功回歸「暴力美學」,甚至將其再度升華?

尚不得知。

只能說,我一定會去影院,看望這位老朋友。

看他重燃戰火。

同時再看他,如何在暴力美學中,找到人性之光。

白鴿再起時,他將捲土重來。

微信搜索添加公眾號:

luowj1996

不定期推送有獨立思考的影視文章。

你的點贊與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推薦閱讀:

《蜘蛛俠:英雄歸來》: 當蜘蛛俠也變成了逗逼
《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那些被成長列車碾壓的少年
如何評價德國電影 《海蒂和爺爺》?
二十年江湖黑白未變,避不了正邪迷宮深陷
玩遊戲毀孩子?《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表示不服

TAG:电影 | 影视评论 | 电影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