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長不大的孤獨「巨嬰」,你是其中之一嗎?

最近有本書,是暢銷心理學作家武志紅寫的,叫做《巨嬰國》。這部書後來下架了,但讀過的人還是很多的。

書里有個概念,它把心理狀態仍然滯留在嬰兒水平的成年人叫作巨嬰。這個嬰兒水平,是什麼呢?

根據精神分析的理論,在剛生下來到6個月的時候,嬰兒有一個和母親的共生階段。其實嬰兒在這個時候連視力都是模糊的,也完全分不清自己和他人和世界的區別。所以我們說,嬰兒會覺得我和媽媽是一個個體,我就是媽媽,媽媽就是我,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說,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我們把這個階段叫做全能自戀。嬰兒的全能自戀是正常的,這個時候的嬰兒完全沒有獨立生存能力,他不能為世界提供任何資源,而必須利用所有能利用的資源來存活。但如果成人仍然是這個狀態,分不清自己與父母,自己與他人,自己與世界的界限,就非常可怕了。自戀型人格,就是一種社交極其困難的人格。

同時,在0-6個月的嬰兒,也處於弗洛伊德所說的口欲期。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這是0到6歲的孩子要經歷的三個重要時期。簡單地說,口欲期,是用嘴來得到快感,肛欲期是通過排便,而俄狄浦斯期,是通過性器官。這裡的快感,是一種廣義的快感。而這三個時期,如果一個嬰兒或兒童,產生了危機而沒有在這個時期得到解決,就會發生一種叫作「固著」的現象,也就是說,他的性格會因為那個時期的潛意識影響,始終沒有發生成長。

口欲期,在用嘴獲得快感的這個時期,如果沒有受到良好照顧,或者受到了完全控制式的照顧,他會常常感到危險或威脅這一類體驗。這將會導致怎樣的口欲期固著呢?一般我們會觀察到一種退行現象——當他遇到挫折時,他不能獨立自主地去解決問題,而是向成人(特別是向父母)尋求依賴,向母親尋求意見、保護和安全感。 他有過度的依賴性,無法分享,很容易嫉妒他人。如果不能滿足他的意願,他會像孩子一樣情緒失控,憤怒地指責甚至攻擊別人,在指責的同時,又希望他人能立刻滿足自己的要求。因為一路走來,完全靠全能自戀來讓自己感到安全,所以他無法信任他人,也不打算信任他人。他人只是自己一步大棋里的棋子,是資源。 此外,因為是口欲期固著,它也會反覆要求滿足口的快感。在行為上又喜歡做各種與嘴有關的活動,比如貪吃,酗酒,抽煙,總之,嘴巴不能閑。

我們把體現了殘餘的全能自戀,和口欲期固著特徵的人,叫做巨嬰。當我們看到這個人的時候,我們會覺得他自私自利,不成熟,好大個人,卻像嬰兒一樣,只是沒有了嬰兒的可愛。

武志紅的書里,把中國90%以上的人,都叫做巨嬰。這個說法,在心理學領域裡,遭到了很多反駁。而這個觀點,又因為是可以循環自證的,也就是說,武志紅可以說,你們都是,所以你們才反駁我。這樣也就缺乏了爭論的基礎。所以,這個「巨嬰」的概念,它是有方向性意義的,雖然關於到底佔多少人群比例,到底是什麼定義完全能界定巨嬰,我們並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但是,一個人,在與父母的關係里,人際交往中,自私,自戀,缺乏獨立意識,過度依賴他人,缺乏界限感, 常常毫無愧意地侵犯隱私,無度攫取和利用他人,我們可以把他叫做巨嬰

巨嬰也常常是在一個家庭里彼此反饋而共生的。巨嬰往往也有巨嬰父母。他們也是按照巨嬰的模式長大的,只是現在他們的父母已經不在人世,他們能依賴的最近的親人就是子女。在這樣的家庭里,誰也不能獨立。孩子不能獨立生活和思考,必須聽父母的,同時毫無愧色地啃老。而父母不敢離開孩子而生活,需要通過控制孩子來獲得安全感。

如果我們對照自己,問這個問題,我是不是一個巨嬰?我覺得,大部分人應該不是一生的巨嬰。我們中國人成熟地相對較晚,但成熟的腳步,和全世界人也是差不多。在一個人終於能夠理解自己與他人的界限,學會尊重和自尊的時候,他就不再是一個巨嬰了。巨嬰與否,界限是最重要的關鍵詞。說起來,越是年輕的一代,接觸的關於個人與自由的意識越多,他越可能不再繼續做巨嬰。相反,在老一代人裡面,一生的與父母共生的記憶,反而使他們更加難以脫離巨嬰的心態。我們有時候看到不講道理自私自利的老人,我們常常說,壞人變老了,其實不是,它只是一個老的巨嬰。

但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去理解巨嬰的形成,從心理分析的角度回溯,一個重要的潛意識動機是,他希望能有機會再退行到嬰兒狀態,重新被不受忽視,不受控制,不受威脅地好好滿足。巨嬰的每一個行為,其實也是一個求助的吶喊。

那麼說起來,如果我們身邊有巨嬰,或者我們自己是巨嬰,或者我們的父母是巨嬰,該怎麼辦?

一個重要的工作,是劃清彼此的界限。從孩子時期,如果一個孩子的物理需求和情感需要能得到回應與滿足,能感受到無條件的愛,能知道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他就能學會界限之上,與他人親密相處。成人呢?成人也是可以這樣訓練的。當我們能夠堅定地保持界限,並在對界限的尊重之上,理解和接納對方,和他建立起情感充分回應的關係,讓它產生對人際間情感的信任,他的全能自戀和口欲期固著性格就會減輕

要學會說no。懂得什麼時候說no是需要力量的,因為我們常常害怕被拒絕,所以也會投射到他人身上,潛意識裡覺得拒絕他們是難以被接受的。但如果你能明白,拒絕一個巨嬰的要求,實際上是在幫助他的成長,你的決心就會堅定很多。

要會說yes。因為有no, yes才顯得格外令人珍惜,也會讓他明確地感受到,這是一個接納和肯定。而自主的接納和肯定,對巨嬰來說,是生活中很少有的,他們大部分時間感受到的是威脅,無視,隱含的拒絕以至於他們不得不自行攫取。所以,當他們表現出尊重界限,尊重他人的行為來時,要及時給出yes。

要拒絕巨嬰式生活的誘惑。例如,不要和父母住在一起。尤其是結婚以後。與一方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基本上都是充滿矛盾。代際家庭共生在一起,除了巨嬰現象之外,還有各種其他的人際動力在引發壓力,對於身處其中的人,都是巨大的壓力源。

巨嬰現象,對於東亞的集體文化來說,是一個微妙的副產品。在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富有的階段,利用好現代化的優勢,察覺文化下家庭模式對我們的影響,能幫助我們理解並找到一條解決之道。

作者簡介

Jenny: 斯坦福大學 BA(經濟學&心理學),工程學院Master,商學院MBA,師從世界著名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美國催眠師協會會員/企業領導力教練。

如果遇到生活和情感的困惑,

請在HealSpace微信頻道留下你的故事,

或發送郵件到forherhappiness@qq.com,

關注我們,就能獲得一流專家的免費解答。

------------------------------------------HealSpace-----------------------------------------

關注我們,療愈自己,收穫幸福!

http://www.lyheal.com


推薦閱讀:

看不到未來,還該繼續培養感情么?
親情債
如何處理男朋友家庭的複雜關係?
不健康的原生家庭讓我容易暴力,我該怎麼調節自己?
在心理學上,怎樣可以改變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由於父母遵從「挫折教育」而產生的性格缺點,形成自我修養(自救),並避免將原生家庭的影響帶入到新生家庭中?

TAG:巨婴 | 心理分析 | 原生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