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所謂父母,真的皆禍害? | 燈塔放映會
本文首發於知影微信公眾號:zhimovie。
正好今天是感恩節,這部電影又是講述了一個家庭之間所發生的各種瑣事,所以我決定也發布在我的專欄上。
現實生活中給不了你的溫暖,或許電影可以。
————————————————————————————————————
以紐約為背景的電影從來都是數不勝數,題材也都各式各樣。既有伍迪·艾倫以紐約客的視角在《曼哈頓》中所傳達出譏俏諷刺式的20世紀浪漫主義, 也不乏如朱莉·德爾佩,塞德里克·克拉皮斯這樣的異國人士,從外來客的角度出發呈現一個更加多元,充滿文化碰撞的紐約。紐約在他們的鏡頭下,時而奢華又紙醉金迷,時而復古文藝又貧窮幽默,甚至還會遭遇在特效大片中全城化為廢墟的慘狀。
而在一眾曾以紐約為創作背景的導演中,諾亞·鮑姆巴赫,必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作為著名電影評論人兼小說家Jonathan Baumbach的三兒子,出生並成長在紐約的諾亞反而更偏好在電影中聚焦家庭關係與文藝青年們的小煩惱,用喜劇形式刻畫出人物對各自生活的疑惑與迷茫。
除去2015年諾亞為布萊恩·德·帕爾瑪所拍攝的紀錄片《德.帕爾瑪》,剛剛在2017戛納電影節提名金棕櫚獎的《邁耶羅維茨的故事》才更像是他繼《美國情人》後的正式回歸。先看一波Netflix 發布的台版預告片:
https://www.zhihu.com/video/914290322861871104- 1 -
邁耶羅維茨這一家人,與一般意義上的家族有很大不同。家庭成員彼此之間的尷尬與疏離,在電影開頭前30分鐘內展現得十分到位。
父親哈羅德是一位小有聲譽的雕塑家,剛從大學退休,與第四任妻子莫琳生活在紐約,平時自己在家也有Studio,專門用來製作雕塑。性格固執的哈羅德在處理與三個子女之間的關係時,同樣也是問題多多。
大兒子丹尼算是半個職業音樂人,除了偶爾給人上鋼琴課外並無穩定工作,與妻子分居不久,女兒伊莉莎即將在紐約開始大學生活,也正因如此,丹尼借著送伊莉莎去學校的機會順便看望哈羅德,在父親的這棟老房子短暫居住一陣子。
二兒子馬修選擇從事財務經理這一職業,與人合夥開公司,定居在洛杉磯的他一年工作繁忙,如今與父親見面的次數並不多,然而卻在青少年時期卻與哈羅德相處時間最長,因此得到哈羅德最多的關心。
相較於丹尼和馬修,女兒吉恩的存在感弱了很多,或許是諾亞為了整部電影的戲劇衝突而有意為之,我也確確實實能感受到她的失望隨處可見,沒人知道她在想些什麼,也無人曾經主動問起過。但吉恩也沒有因此而怨恨哈羅德或是丹尼或是馬修,用她自己的話來說,「Because Im a decent person」。
就是這樣幾個寥寥可數的人物構成了邁耶羅維茨一家,諾亞並沒有特意突出每個人的過去都經歷了些什麼,也沒有用很誇張的筆墨去描繪一些特殊的情節,而是選擇用他們彼此之間日常的相處與互動來撐起整部影片,這也正是核心所在——所謂家族中的代際關係。
- 2 -
經歷了《美國情人》時期混亂的群戲狀況,諾亞在《邁耶羅維茨一家》中顯然有了很大提升。在情節上,採用了三幕式結構安排,用三個相互獨立卻又與整體劇情密不可分的章節來推動情節發展。與攝影羅比·瑞恩的合作,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諾亞在節奏上的拖沓問題。儘管前30分鐘,尤其是一家人(除了馬修)在餐桌吃飯的場景,信息量很大的台詞與緩慢推動的劇情容易讓很多人產生崩潰的錯覺,但羅比.瑞恩通過畫面的轉換與鏡頭的切換,總算是給觀眾們留了一絲絲繼續堅持看下去的生機。
電影從丹尼在馬修一處街道上試圖停車開始,顯然,通過這樣的安排,《邁耶羅維茨的故事》更像是幾個生活小品組合而成的一個產物。在影片前53分鐘的時間裡,諾亞通過丹尼與馬修兩個不同的視角,將邁耶羅維茨家族中的危機與暗藏的矛盾生動地展示給觀眾,為接下來的全片轉折點——哈羅德頭部受傷一層一層地鋪墊著。
在本片中,亞當桑德勒奉獻了他至今為止最好的表演。身為長子的丹尼,還帶著很多幼稚的一面,生動地體現在每次他要停車時突然爆發的壞脾氣與停不下來的大喊大叫。事實上,這些全部又繼承自他的父親,兩個人在家中玩撞球時,僅僅因為沒打到球,連發脾氣更是如出一轍。
而這不過是這對父子間相處中少數會讓人覺得溫情的瞬間。因為大部分時間,哈羅德嘴裡念叨的都是馬修,他的事業如何成功,他也同樣有不亞於丹尼的藝術天賦,只是選擇了另外一條路線。
有一個饒有意思的細節是父子倆一同前去哈羅德好友L.J展覽的開幕式,因為在開幕式上被忙於社交的L.J冷落,提早退場的哈羅德,一路小跑,把身後跛腳的丹尼早已忘到了腦後。這一幕非常戲謔,一個高齡老頭在街上奔跑,跛腳的兒子在後面一邊追一邊喊著自己老爸。
諾亞是喜歡在電影中用人物在奔跑這個動作來進行側面烘托的,《弗朗西斯.哈》中格蕾塔奉獻了好幾處類似的畫面。在邁耶羅維茨這部電影中,父親在前面奔跑,大兒子在後方努力追趕,就是從側面暗示,在他們之間的互動關係中,丹尼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弱勢且忠誠的角色,包容哈羅德突如其來的任性並且毫無怨言地追隨他。我之所以要誇讚亞當桑德勒的表演也正是他把一個已過中年、年輕時未曾得到父親太多關心的長子形象,同時演出了歡樂溫暖與無可奈何的兩種感覺,提供了一個恰到好處的平衡點,讓觀眾去回味丹尼這個人物內心深處的複雜情感。
- 3 -
當鏡頭一轉,走進馬修邁耶羅維茨的故事時,節奏明顯加快了不少。諾亞把馬修與哈羅德父子間的爭執與摩擦在20分鐘的時長內,通過倆人各執一詞的對話,直接拋給觀眾。
已經與諾亞合作多次的本·斯蒂勒扮演這類成功的中年人士依然得心應手。讓人驚喜的是,與哈羅德的扮演者達斯汀·霍夫曼的碰撞,使得本·斯蒂勒在本片中的表現比過往優秀了不少。不同於丹尼對哈羅德無可奈何的包容,馬修更直白,他能直接拒絕父親的無理要求,甚至直接在街上吵起來,說出「我真想一拳打向你的鼻子。」
也正是在最後的爭執中,我們才能了解,原來獲得哈羅德最多關注的馬修在內心深處並不感激,他更在意的是哈羅德對他人生選擇的尊重。但哈羅德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想要將對丹尼與簡的遺憾彌補在馬修身上,他以馬修的名字命名了一件他的作品,他會多次挽留馬修在紐約期間與他住在一起。但這一切對於馬修來說,反而變成了甜膩而難以擺脫的負擔。
馬修同丹尼一樣,都沒有得到一個完整的家,哈羅德多次的婚姻,對於他們而言,都是接受只能與父親或母親單獨相處,以及自己多了一個同父異母的「半個哥哥/弟弟」(half-brother)。
通過丹尼與馬修兩幕劇情的結束,諾亞在影片前半部分的鋪墊終於差不多了,於是在第三幕「The Group Show」中,因為哈羅德頭部受傷住進了醫院,戲劇衝突從這裡走向了轉折點。
前兩幕我們見到的各種抓馬反倒是朝著相反的方向繼續進行。馬修與哈羅德在病床前難得有了一次溫情的交流,一向在家中溫和的丹尼卻在病房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兄妹三人第一次正式出現在同一幕中,沒有了哈羅德,他們和諧地住在一起,打打牌,喝喝啤酒,唱唱歌。在這棟三人都沒有完整擁有過的房子里,每個人似乎終於找到了自己最合適的位置。輪流在病房照顧哈羅德,井井有條。唯一諷刺的是哈羅德的病情並沒有起色,而他的孩子們終於找到了友好相處的模式。
- 4 -
諾亞在這出混亂又不失幽默的家庭喜劇中,也悄然重現了一些傷感的瞬間。我們無從得知丹尼、馬修、簡都在青少年時期經歷過哪些事,或許是哈羅德在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忽視與缺失,但每個人顯然都是留有遺憾的,甚至也沒有機會補救,兩代人的關係一旦產生縫隙,便會堆積更多隔閡。
他的作品都很喜歡從雙方互動關係或者家庭關係入手,或許是與他的成長經歷有關,諾亞對此類題材都有很強的執念。但不可避免的是,對於群戲的整體調度以及過於繁冗的台詞一向是諾亞飽受詬病之處。《美國情人》最後的群戲段落堪稱災難級別的混亂,《年輕時候》、《格林伯格》兩個角色互動時的台詞也過於繁瑣。
讓我覺得驚喜的是,《邁耶羅維茨的故事》有了不少改善,不僅諾亞在很多地方都罕見地剋制起來。同時也要歸功於達斯汀·霍夫曼老爺子的演技,不僅將哈羅德這個主角撐起來了,同時也讓本斯蒂勒和亞當·桑德勒在對戲中,情緒與台詞都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出口傾瀉出來。
最後,影片的配樂主要由著名的蘭迪·紐曼完成,導演本人和亞當·桑德勒也親自上陣,寫了主要的兩首歌《GeniusGirl》與《Myron/Byron》(我們差點忘了丹尼在影片中是個音樂人)。
每當音樂響起時,獨屬於家庭成員之間的美好瞬間,似乎讓我們可以忘掉那些悲劇時刻。自然,每個家庭之間的矛盾都無從避免,邁耶羅維茨一家的故事到這裡就要結束了,如果你們留心亞當·桑德勒演唱的片尾曲,或許能恍然大悟,原來他們每一個人想從父親身上得到的,全都是一點珍貴且短暫的注視。
Everyone has gone away
Can you hear me?
Can you hear me?
No one cared enough to stay
Can you hear me?
Can you hear me?
You must remember me, Oldman
I know that you can if youtry
So just open up your eyes,Old man
Look who』s come to saygoodbye
(FIN)
推薦閱讀:
※2046 | 不過沒關係了,哪來那麼多一生一世。
※《突襲2:暴徒》配得上 IMDb 8.8 分嗎?
※成功的作品該不該有續集(電影或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