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選擇中興

寫在前面的話

今天的這篇文章,是《我為什麼會選擇華為》的姊妹篇。

本篇的作者是鮮棗課堂的粉絲,來自上海某高校的通信專業。

他告訴小棗君,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碩士畢業生,沒有實習經歷,拿到的offer沒有特薪,也沒有藍劍。這篇文章,是他結合自己的經歷,站在一個普通畢業生的角度解讀一下,該如何面對秋招,如何在offer中做出選擇,以及最終他選擇中興的一些考慮。

這篇文章,和華為那篇一樣,都是希望能給求職中的同學提供一些幫助。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別人的觀點不一樣適合自己,還是那句老話,文章只供參考。

在秋季招聘到來時,面前一場接一場的宣講,還有浩瀚如煙海的公司,幾乎每個畢業生都是懵逼的,不知何去何從。

於是乎,很多人(包括筆者)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投簡歷,到處聽宣講,到處去面試。

這樣的車輪戰,結果可想而知。疲於奔命的趕場,準備不足的面試,付出很多,結果卻不理想。

在經歷了這個難熬的過程之後,筆者不斷總結積累經驗,慢慢摸索出了一點思路和辦法,讓自己的求職之路走上正軌。所幸,最終有一個還算不錯的結果。為了能給有同樣困擾的同學一個參考,特此撰文一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活的選擇

對於生活方式,其實主要也就是兩種傾向:

  • A 舒適安逸波瀾不驚的生活
  • B 激情四射跌宕起伏的生活

A的代表就是研究所,國企。

優點:福利優厚,工作穩定,就這麼安定下來熬資歷,日子相當舒坦。

缺點:薪資更穩定。

B的代表就是新興公司,創業公司。只要你肯拼,就會有更多的晉陞機會和漲薪機會,弄不好還會有股份。缺點是,工作很艱辛,而且,公司萬一倒閉你就……

A、B都是極端情況,大部分人其實是5:5、6:4的心態,考慮大平台的大公司,先積累工作經驗,將選擇留給將來,也就是常說的,以時間換空間。

你問自己的內心,喜歡A那就去瞄準A,早到幾年就多幾年資歷;你非常看好B那就去瞄準B,越早到就越核心;至於中庸的第三種,留給那些舉棋不定的人。

行業的選擇

我特別佩服《我為什麼選擇華為》的作者,他是去看十九大報告來選擇的,能不能看懂另說,這個想法就很厲害。

我們的行業選擇建議,其實大多來自就業師兄,宣講會,父母親戚。

對於一個畢業生來說,要能有眼光選擇出最具發展前景的行業,太難了,誰也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樣。有人看好金融、證券,也有人看好新能源、新材料,但都沒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這個時候,就是要結合行業的分析和自己的觀察,進行判斷。而且,做出決定之後,就不要糾結。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筆者根據自身的專業情況認為,比較適合自己進入的行業有三個,分別是金融行業、互聯網行業和通信行業。

公司的選擇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公司招聘時更看重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尤其是大公司,對專業背景的要求逐漸下調。但是,專業背景對於求職仍然是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是跨專業求職,難度自然可想而知。你首先必須具有強悍的競爭力,否則最好還是繞開這種必死的雷區。或者,你可以考慮進入目標行業公司的邊緣職位,證明自身能力之後,再進行內部轉崗。

如果是本專業,就看你對自身專業能力的自我評估。如果覺得自己沒問題,那就選擇行業前三。如果能力不太夠,就下調心理預期,那麼選擇行業前十也沒有問題。

比如筆者,金融行業的應屆生都已經快擠破頭了,哪裡還有好位置留給我們這些外專業的?筆者身邊有很多人特意去考了證券從業資格證,可是最後連面試機會都沒有。

互聯網行業,筆者是硬體出身,只有一些C基礎和Java技能,Google、微軟、BAT什麼的……還是別自討沒趣了。

通信行業,最終還是回到了老本行,比較有信心,就專挑好的來了,比如華為、中興、思科、愛立信、普聯等。

崗位的選擇

崗位,無非是三種:技術崗,半技術崗,非技術崗。

技術崗,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研發崗,主要是與物打交道。

非技術崗,大致也就是銷售崗,人力資源崗,主要是與人打交道。

半技術崗,其實也就是產品崗,需要了解一定的產品知識和技術,了解一定的物,接觸一定的人。

這時,又需要審視自己了,首先是——我能做什麼?我能用什麼樣的方式和理由來打動面試官,說服他,我可以勝任這個崗位?

其次是——我喜歡做什麼?

筆者這裡做過性格測試(16personalities.com)。結果顯示是ENFJ-A型,隸屬分區是外交官,也就是更適合跟人打交道,這一點我個人比較認同。

和《我為什麼選擇華為》作者一樣,我也是一個「不安分」的人。比起跟冷冰冰的技術,我更喜歡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然後筆者的做法是,投一部分研發崗保底,然後投了一部分產品崗嘗試。

筆者沒有直接選擇銷售崗的原因是,多年的專業學習還是有技術情節的,不想完全拋棄,而且,筆者認為,有一定的技術背景是從事銷售工作的前提條件。

最後的選擇

這四個問題思考完畢,其實大致就可以決定去向了。

精心選擇兩三個行業,每個行業三四家公司,每家公司兩個崗位,踏踏實實準備好這些,就夠了。

每場面試,準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行業背景,崗位工作,技術發展,薪資待遇,如果做足功課,相信面試時一定會被刮目相看,拿到offer成功率極高。

筆者的選擇之路是怎樣的呢?

我沒有去研究所,因為不喜歡平平淡淡的生活,我怕我的熱情會被消磨殆盡。

我沒有投外企,因為師兄告訴我外企的日子跟研究所差不多,而且快被幹掉了……

我沒有去普聯,因為師兄告訴我,雖然工資高福利好,但是學不到東西,跳槽只能往下跳……

我沒有去銀行,因為我捨不得我這七年所學就這麼付諸東流。

最後,只剩下華為和中興了。

更有意思的是,華為是研發崗,中興是產品崗。

業界普遍認為,華為技術起家,是個學習技術的好地方,所以我投了華為研發崗保底,而且華為只能面試一個崗位,保底起見我也不會投產品崗。

中興則更加包容一些,一志願的研發崗和二志願的產品崗我都面試過,在與面試官交談的過程中更完善了對於崗位的了解。最終,面試官讓我二選一,我已經有華為研發崗offer,於是就直接敲定了產品崗。

真正拿到這兩個offer後,我掂量了很久,薪資差距1k,性質不同,其他沒差。

最終決定中興,主要是有三個考慮:

1.企業文化。

宣講面試的過程中就可以體會到企業文化。有人說,從華為出來的人,成也狼文化,敗也狼文化。相比之下,我更喜歡中興的企業文化。

2.老大對你的重視程度。

華為有店大欺客的嫌疑,仗著降薪縮招的傳言懟到你懷疑人生,給個批發價,「你能力還湊合,那你來吧」。相較而言,中興簽約當天,部門領導給我打了四次電話,關心我的簽約近況,滿滿的誠意。

3.崗位性質。

在通信行業,眾所周知,距離用戶越近,薪資待遇浮動越大,同時升遷的機會也越大。中興產品崗是核心的無線產品線,華為研發崗瘋傳是螺絲釘崗位,真能接觸到核心技術嗎,的確是個未知數。

最終,我選擇了中興。

選擇之後

選擇中興,並不意味著我覺得中興完美。相反,因為研究和了解得很多,我很清楚中興目前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中興面對的挑戰很大,我要進入中興,一樣面對的挑戰很大。

第一份工作就像是初戀,我也希望可以修成正果,但是多半不太可能。

對於我來說,重要的是,在這份工作中,見識有沒有增長,視野有沒有開闊,能力有沒有變強。

未來充滿無限可能,我要做的,就是探索和經歷這些未知。

選擇,並不是圓滿的結束,而是全新的開始。

(全文完)

作者:白加黑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們!

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鮮棗課堂

【本文版權歸「鮮棗課堂」和小棗君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推薦閱讀:

背水一戰,藍牙和Wi-Fi的反擊!
運營商的4G流量消耗是如何計算的?流量消耗的計算是否被人為加快了?
關於通訊的一點常識
西方發達國家流量費到底在什麼水平?

TAG:求职 | 职业选择 | 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