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除遍歷
今天幹了一件垃圾回收的事情。
我把自己微博上轉發大V的帖子幾乎全部刪除掉,然後思考一件事:可以不關注這些人么,雖然他們的很多帖子我經常轉,看上去是一夥的?思考了1秒鐘,就下手把他們都取消關注了,理由是:他們每天都會轉發挺多帖子的,其中總有那麼2-3條是匹配我的三觀的,於是經常轉,轉著轉著自己的帖子就慢慢都看不見了,久了之後微博對個體的價值就沒那麼大了,個體成了一個內容消費者,而不是內容製造者,使得上這個社交平台的邊際價值降低了。
逐條刪除微博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在刪除的過程中,一開始只是機械的刪除,刪著刪著看到了一些好幾年前的老照片,於是就把這些照片post到一些朋友群里,大家都覺的這些照片怎麼從來沒見過,相當於我們發現了時間線上屬於過去的一些被遺忘的有趣的事件,有些事件可能會觸發以現在為起點的一些新的線索。
刪著刪著,發現了一些以前轉的好文,有選擇的點開了其中的一些閱讀,發現那些文章真寫的好,The New Old Things,但讀完了之後還是把他們刪了。然而有這一次的重新閱讀,刪除這個動作可能反而強化了被刪除內容在記憶里的印象,在未來的某些時刻,會再次想起這個內容么?從記憶的角度來說,社交平台上的信息片段大部分和我們個體之間只有短期接觸的機會,形成了一些短期記憶,如果有附帶的長文,一次性閱讀也只能帶來短期記憶。我們很可能過一陣就忘記了,再過一陣再看這個信息片段及其附件的時候,是一個完全沒有閱讀過的感覺。那麼,在你對信息的遍歷過程中,有一個間隔期,經過一個間隔期之後有意識的重新閱讀/接觸,則可能另你印象深刻,進而轉化為長期記憶。刪除,則事實上起著壓縮信息流的作用,如果把未經刪除的信息流看作是第一代片段數據,那麼刪除過一遍之後,存活下來的就成為第二代片段數據,經過一段時間後,又會增加更多的一代數據,再一次的刪除遍歷,則可以形成新的二代片段數據,而原來就是二代的片段數據,如果還存活下來,則變成了第三代數據,得到了更久的存活時間。
繼續刪除,刪著刪著看到了過去幾年主要轉發的那些人之間存在一個不同時段的排序,這挺有意思的,為什麼不知不覺就被這些排序的關注對象給刷屏了,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通常我們主動執行的排序是先收集到一個特定的集合,然後針對這個集合的內容做一個相對時間線而言是瞬時完成(atomic)的排序。但是社交媒體上,關注對象對個體的影響的排序是一個動態的,在你沒有感知的情況下發生的,時間段A和時間段B之間,關注對象P1和關注對象P2對你的影響排序是不同的。假設時間段A在時間段B之前,時間短B又在時間斷C之前,你可能會在時間段C內都主要關注對象P3,由於時間段C比較長,你可能都忘記了自己曾經在時間段A的時候主要關注的對象是P1。但是一次有意識的複審,這些時間段上的關注對象的排序就會顯露出來,你會開始思考自己的認知是如何在這些時間段之間演變的。我們的思考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受這些關注對象的影響?可以提出的問題是:可以更合理的經常發現這樣的排序並針對性的調度這些排序么?社交平台對這樣的需求,有怎樣的支持呢?
刪除一個帖子,實際上是在刪除一個點,而點和點之間的往往會聚類,自動形成一個Group。關注對象A,實際上很可能關注了A所在群體里的B、C、D、E、F。如果想換一個關注視角,應該把A相關的B、C、D、E、F都取消關注,這樣你的信息流里會刷出一個新的視角出來。通過組合不同的Group類型,就可以控制信息流的風格。許多社交平台會提供自動推薦+人工切換不同Group類型(通過標籤)的按鈕這樣的組合。如果這樣的過程能更低成本的試驗,例如設計一個面板,這個面板里可以自由切換標籤,並即刻看到新信息流的內容,個體就可以更快速的定製到自己需要的組合,很遺憾的是很多演算法的結果並不明,在你刪除標籤之後出現的信息流會有各種詭異的效果,有的情況下越刪除整個信息流越詭異,到最後導致不可恢復。這是有實際例子驗證的,有一陣子小夥伴們通過公共的頁面去trash歌單,越trash整個歌單的出現次序越詭異,到最後整個歌單不能被任何人接受,於是就只好換一個賬號重新初始化了。
繼續刪除,刪著刪著我讀到了過去幾年自己的時間線,原來在不同的階段有挺多有趣的事情,以前的自己是這樣的,那樣的。信息時代的媒體,有時會讓人越來越覺的沒有意思,以前的認識是信息不對稱造成了無知,社交媒體是一個好的平台,讓人們獲得了越來越對稱的信息。然而,社交媒體對個體的邊際價值也同時存在著另外一種遞降,個體越來越難以在上面的創造中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這個問題在不同的平台上有不同的表現,微博/知乎/微信,都有這樣的問題。
對著這些信息流膨脹的社交媒體思考了許久,得不到答案。然而今天的刪除行為,部分得到了答案。這裡的問題在於,存在著另外一條暗線,那就是信息的稀有屬性。
一個觀點是,對於個體而言,信息不是越多越好。當一個平台上有10個人,每個人的信息對其他人而言價值都是1/10的稀有,它的價值相對而言是比較大的。當這個平台上有100個人,平均而言,每個人的一條信息對他人而言即刻被稀釋了其價值,例如1/100,而當這個平台上有10000個人的時候,你的一條信息,價值越來越小。價值變小的代價是,你的這條信息得不到有效的反饋/交互,這更加降低了你創造信息的動力。逐漸的,許多人成了平台信息的閱讀者(reader),而不再是一個活躍的內容創造者(creator)。怎樣解決平台上的內容創建者/閱讀者之間的轉化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同樣的價值對比,可以被應用到點贊上。一開始,只有10個朋友,其中有3個朋友會發文章/發朋友圈,這3個人的帖子吸引了所有10個人的交互,這些人再交互中獲得了內容創造的價值和交互的滿足感。當這個平台上有100個人的時候,情況開始變化,一個原創內容創造者的一條帖子可能並不能獲得多少個有效交互,因為平台上單條信息的價值已經像上一段所描述的那樣隨著基數的變大自然地被「市場化」了。很可能其他99人提供了不同側面的某個帖子的同類信息,這條信息變的沒有那麼的稀有,從而不能形成在稀有屬性下的高密度交互。如何構建平台上的個體內容的稀有性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還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有的時候閱讀到一個好文章時,對這篇文章下的評論事實上是視而不見的,這個時候文章的評論事實上和微博的轉發一樣:沒有那麼大的價值。此時發生的事情是,評論就像書本的習題集一樣雖然只是被一掃而過(我想你會贊同要真正有效閱讀一本書,不做習題集只獲得了淺層知識)。如果你是針對這篇文章寫了另外一篇文章正式性的對談,反而可能會創造更大的價值,這類似於科學文章里的互相引用。這是一種可能的改進方向。
刪除,本身應該被視為一種重要的保持信息價值的動作。刪除無價值的轉發,就是一種類似於博客上刪除spam的行為,而這點並沒有被清晰地認識。個體可能會在自己的博客里刪除spam,但是並不會刪除自己轉發過的微博。這是一個有意思的事情,當一個事物的形態發生遷移,人們並不能一眼意識到這個事物的變形,它可能長期的讓你創造的信息價值降低了。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價值是針對個體而言的。對個體而言,TA能意識到自己所創造內容的整體價值,對TA來說是增加了創造的價值感即可。當然如果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之上,能在平台上增加反饋/交互,進一步發揮內容的價值,那是更進一步的事情。我們談論的應該是平均的、基礎的個體內容在平台上的價值。
在刪除的過程中,可以觀察到由一個個自己曾經發的帖子構成的事件流。把這些帖子看作一個個點,這些點在時間線上形成了一個軌跡。有趣的是,有的帖子的觀點如今不再認同,但這是每個個體成長正常的規律,不能說當時持有那個觀點的不是自己,這說明了我們的觀點是會隨著時間而演化的。另外一個方面,會發現幾年前自己就已經關注過某個方面的知識,但是那個東西可能是現在才實際在做的,然而幾年前你就已經關注過,並轉過這方面最有價值的資料,但是並沒有實際去深入理解,現在再把那些重要的東西重新來看,反而是合適的。所以新事情,可能需要的知識是在老帖子里的。也會發現,以前已經想明白的事情,後面又忘記了,又重複掉到坑裡面了,重新來讀,會又一種脈絡清晰的感覺。這幾個方面體現了對事件流做複審(review)的價值。信息是一個個離散的點,這些點看上去是無意識的進入了你的視野,然而把幾年之間的事件在時間線上串起來,會形成一條條分類的線索,這些線索揭示了對個體而言重要的事物。
大部分人不捨得丟東西,因為我們的價值觀里有著節約/不浪費的習慣。但這可能在信息時代會害了我們自己,讓我們帶著無數的包袱面對世界。可以反過來么?反過來但假設是:所有的東西都是可以刪除的。例如習以為常的觀點,可以先刪除它,再根據一個具體的事情,重新去判定它,得到一個新的觀點。這是否是一種讓自己不再用幾十年積累的偏見去判定事情的方式呢?也許是不錯的視角。
回顧起以前經常乾的整理家務,整理書籍,整理電子文檔,整理郵件的那些過程。這些過程都像是一種重構行為,重新整理和組織的行為。聯繫起來,在這些過程中,都讓人獲得了一種世界更加有序的成就感,得以建立起內心更強的秩序。在這樣的過程中,刪除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動作(action),刪除掉那些經過直覺判定自己當前不會使用的事物,使得自己的注意力不因此而分散,從而有助於建立新的秩序。
最後,之前看過《閃電俠》第三季的時候,裡面有一個對時間線上未來的描述:把時間線上的未來看作一個多米諾骨牌,當你推動第一塊多米諾骨牌的時候,整個骨牌鏈條就會一個推著一個往前倒下。劇集里閃電俠為了改變未來事件的發生,一個做法就是通過預測可能的骨牌節點,通過刪除那些特定的骨牌節點,從而使得骨牌的倒下在某些節點不會傳遞下去,最後改變未來。忽略這個設定在科學上的合理性,至少它帶來的啟發是有意思的:刪除生活的某些事物,似乎真的能改變個體時間線上的某些連鎖反應?
對於「刪除」這個動作,一次局部想法。
推薦閱讀:
※兩種辦法快速熟悉一個新領域
※如何將一套知識系統化?
※同學,你可能學了假知識
※如何在 Mac 上管理 Kindle 讀書筆記 - Kl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