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背上的民族-突厥兵器漫談

突厥人給中原漢地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它那支來去如風、驍勇善戰的騎兵部隊。

▲突厥男子幾乎全民為兵,並且盡為甲騎,這是突厥長期稱雄的根本原因之一,壁畫中的突厥騎兵

▲中亞壁畫中的突厥武士宴飲圖

▲突厥曾佔據東至蒙古草原西至小亞細亞的廣大疆域,其許多風俗,如辮髮,就與歐亞草原許多民族一致,顯示了歐亞草原不同民族游牧文化的趨同性

儘管"突厥所長,惟恃騎射"(前引唐太宗譜),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突厥軍隊是單兵種作戰的。如七世紀後期,突厥復國時有"三分之二騎兵、三分之一步兵"。

▲遍布中亞、西伯利亞的突厥石人,自匈奴到突厥顯示了草原民族複雜性與繼承統一性

從現存史料中,還可看出突厥統帥在部署戰鬥時,通常是讓屬部兵員打頭陣的。《暾欲谷碑》第43-44行有如下記載:"我令十箭軍隊進發,我們也隨其後作戰。"看來,這是與《舊唐書?回紇傳》所謂"每行止戰鬥,常以二客部落為軍鋒"相同的。因為客部落的附庸地位,使它們不得不在戰鬥中承擔更帶危險性的任務。

▲突厥壁畫中的神將,一身張了三頭六臂,每條臂膀上都有一個狼頭吞肩,是傳統的突厥武士裝扮。吞肩也是從突厥傳播到隋唐的一種甲胄造型藝術

▲手舉斯基泰風格的狼頭旗的突厥騎士

《唐會要》卷七二《諸蕃馬印》條云:"突厥馬技藝絕倫,筋骨合度,其能致遠、田獵之用無比。"這裡已經概括地描述了突厥馬的體質結構和工作性能。前蘇聯科學院物質文化研究所考古隊,曾在阿爾泰的牧民古墓中,掘出馬的殘骸23副,其中屬於七、八世紀即突厥時代的共12副,包括肢骨10件、頭骨6件。據查勒金研究,這12副馬骸有11副可歸入體高134--142厘米的"草原"馬型,即幾乎佔總數的92%。因此可以確定,突厥時代阿爾泰馬群基本部分的體型與現代哈薩克馬近似。哈薩克馬即我國所謂"伊犁馬",是良種之一。 

有馬必有馬具,但文獻失載,因此只能全部徵引考古資料。馬鞍大概因質料不便長久保存,所以沒有遺留到今天,但馬銜和馬鐙則曾大量出土。突厥時代阿爾泰的馬銜是鐵制,成對,但不完全相稱。銜有兩環,環端穿孔系帶。帶扣由鐵、銅或骨製成,扣里有活軸,使帶可松可緊。

馬鐙據庫萊墓葬群出土所見,可分三類:

(1)最流行的是寬鐙板、小革孔的8字形馬鐙;

(2)形制略簡,環孔頂端扁平,開一革孔;

(3)此類形制最繁,環孔上方有高鼻,革孔橫開。

▲突厥壁畫中的突厥武士交戰圖

這些馬鐙製作甚巧,環孔及樓板鏤刻花紋,有的鐙還鑲上草木紋銀錯。馬橙的使用對突厥軍隊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騎士的腳有了著力點,便能變砍擊為切擊,從而提高殺傷效果。

突厥軍隊使用的兵器,據《周書?突厥傳》云:"兵器有弓矢、鳴鏑、甲鞘、刀劍。"現參照考古資料,分為射遠器、衛體武器、短兵和長兵四類,逐項進行考釋。

▲中亞壁畫中的突厥侍衛,腰中佩劍對隋唐刀劍有直接影響,並間接影響了日本刀的形成

▲中亞出土的突厥刀劍

▲突厥刀劍學習了波斯薩珊刀劍,不同之處在於刀柄下彎,其他裝具則對隋唐刀劍影響很大

▲突厥武士佩劍有配大小雙刀的習俗,這一習俗也間接為日本吸收,並成為日後武士的佩刀制度

(1)射遠器:包括弓矢和鳴鏑。阿爾泰人在銅器和鐵器時代早期,用簡單的曲體木弓,七至九世紀才使用形制較繁的弓。從阿爾泰突厥墓的發掘中,可知這種弓具有如下結構:木胎,把手及兩端以骨為襯。卸弦平放時其長度為1.25米,持滿時兩端曲屈成M字形。這種骨襯M字形弓,其射程、強度和準確性均較古弓為佳。鐵制箭鏃多為三角形的三葉鏃。鏃葉穿孔,鏃的下方附有鑽孔的骨質球體,射出時遇風發響,這就是"鳴鏑"。

▲和所有草原武士一樣,突厥也是一個精於騎射的民族

(2)衛體武器:阿爾泰古墓至今尚未發現突厥人服用的盔甲。但中國文獻對此屢次提及,如唐太宗說突厥"以甲胄為常服",黑齒常之"見賊徒(指突厥兵)爭下馬著甲"。古米列夫認為有無甲胄是侍衛之士與控弦之士在裝備上的重要差別。這可能是甲胄不見於阿爾泰墓的原因之一。

(3)短兵:根據阿爾泰突厥墓葬品及蒙古和南西伯利亞突厥石人像的佩飾,可把馬刀、匕首和劍歸人這一類。馬刀柄直,有十字形的臘(也有彎柄無臘的),刀身厚重。匕首也是直柄,惟刀鋒有楔。劍製作甚精,劍身樓刻圖案。

(4)長兵:目前僅知有長矛和馬絆兩種。阿爾泰墓出士的鐵矛,其形製為銎管頗長,矛尖狹長成校形,以利戳甲。馬絆即套馬索,既是游牧人的牧具,又是一種武器。由於它有這樣的價值,所以突厥法規定盜馬絆者處死。

突厥軍隊的上述裝備,在當時的條件下是相當優越的,難怪毗伽可汗十分自豪:"我父可汗的軍隊有如狼,他的敵人有如羊!"

▲突厥曾經長期生活在中國西域一帶,尤其對唐戰爭的失敗,輾轉遷徙到中亞腹地和高加索一帶。建立塞爾柱帝國,這是塞爾柱騎兵

突厥軍隊的優異裝備,除自身"工於鐵作"並繼承前代游牧人的技術遺產外,還與直接利用局部的資源有關。例如黠戛斯"每雨,俗必得鐵,號迦沙,為兵絕犀利,常以輸突厥"。有人把黠戛斯所在的米努申盆地稱作"突厥汗國鐵器製作和兵器生產的基地"。

隋唐兩代,突厥與中原連年交兵,通過俘掠和投奔等途徑,入突厥的漢人為數甚多。突厥的"強盛"與這些"中國人"有關。至於他們對突厥軍事技術有何影響,史無明載,下面所述只是一些跡象:"突厥頡利可汗攻馬邑,以(高)開道兵善為攻具,引之陷馬邑而去。"看來,突厥人是在中原降兵幫助下獲得有效的攻城手段的。此外,唐代河東道"北邊突厥",這個地區以產弓著稱,故李德裕"請甲於安定",同時又請"弓人於河東"。弓既是重要的兵器,而河東又屢遭突厥踐踏,很可能有一批弓匠被擄入突厥,成為促進漠北制弓技術發展的外來因素。

▲突厥的後裔便是連續不斷侵略歐洲中亞300年的奧斯曼帝國

▲直到20世紀,地處歐洲的奧斯曼民俗民風依舊沉浸在濃厚的中古尚武特色,男子普遍古代刀劍與近代火槍不離身,顯得既兇殘野蠻又頑固不化

▲奧斯曼武士常見的刀劍是辛塞爾寶刀,這是伊朗風格的軍刀,刀身較細,彎曲度如月牙,裝飾華麗,多見於佩刀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魏兵,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推薦閱讀:

戰鬥民族攻城略地的代表性武器:長鉞
熊孩子的現代「暗器」牙籤弩到底有多危險?
除了雷神還有誰愛掄飛錘?揭秘《雷神》之外各國實戰飛錘
劍客阿梟 |半劍,爛泥地與黑麵包
古代的弓箭手都需要帶什麼裝備?

TAG:突厥 | 世界历史 | 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