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家長指引】夏天·煙火·我的屍體——乙一作品封面設計欣賞專題(一)

PG家長指引:本文(部分內容)涉及性與裸露、令人極度不安的圖像,以及各種胡亂分♂析,敬請家長留意。

寫在前面

1、乙一(1978年10月21日-),日本小說家。本名安達寬高。福岡縣出生,豐橋技術科學大學生物工學部畢業,目前居住於東京。1996年以《夏天·煙火·我的屍體》獲得第六屆"JUMP小說·非小說大獎「出道,迅速獲得許多讀者和前輩作家的關愛。作品領域橫跨恐怖、推理、純愛,是日本當代最重要的大眾小說家之一。

(順帶一提,他還是押井守的女婿。)

2、雖然標註主題是「封面設計欣賞」,但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書籍裝幀設計」欣賞。乙一的一些出版作品,有非常出色的特殊裝幀設計(如《GOTH斷掌事件》的「斷角」和《失蹤HOLIDAY》的「缺字」),值得做一個鑒賞專題。

3、筆者有將本專題往簡易圖像學研究的方向作拓展(zhuang bi)的傾向。

3.1、所謂圖像學:

簡而言之,藝術作品的自然題材組成第一層次,屬於前圖像志描述階段,其解釋基礎是實際經驗,修正解釋的依據是風格史;圖像故事和寓言世界的程式化題材組成第二層次,屬於圖像志分析階段,其解釋基礎是原典知識,修正解釋的依據是類型史;象徵世界的內在意義組成第三層次,屬於圖像學解釋階段,其解釋基礎是綜合直覺,修正解釋的依據是一般意義的文化象徵史。

顯然,圖像學方法與沃爾夫林的形式分析法大不相同,它是一種以內容分析為出發點,根據傳統史的知識背景來解釋藝術品象徵意義的方法。

——潘諾夫斯基《圖像學研究》中譯本序 by范景中

3.2、請講人話?

(1)表象描述、含義初步闡釋;

(2)同類項橫向比較、套路總結、延伸理念、故事和知識等;

(3)結合(1)(2)的分析,從大的創作背景入手,縱向比較某一時代背景、某國、某地區、某文化、某藝術家的作品風格等,作系統分析。

4、所以到底是要幹什麼?就是晒圖+亂噏廿四啦……

(一)

《夏と花火と私の死體(夏天·煙火·我的屍體)》

「身體結結實實地撞上一根樹枝,我聽見自己撞壞的聲音。身體往奇妙的方向扭曲,我吐出不成聲的吶喊,更繼續往下掉。我最喜歡的拖鞋在半空中掉了一隻,令人傷心極了。」

——乙一《夏天·煙火·我的屍體》(王華懋譯)

16歲時寫下的出道作。《夏煙屍》以故事伊始就死去的「我」(五月)為第一人稱,講述死後所見同伴們藏匿自己屍體的所作所為。

最初由JUMP j BOOKS出版,後集英社出版時收錄了短篇故事《優子》,之後的版本基本都沿用了集英社的做法。 相比乙一其他作品的外文版,本作可喜可賀地並沒有完全照搬原版封面的情況,多多少少經過了創意發酵和思考。


1996年,日本出版社·集英社旗下刊物JUMP j-BOOKS,邀請漫畫家幡地英明繪製了初版封面。

官網截圖(內文插圖並無大圖,扎心了)

幡地英明(1961年 - ),日本的漫畫家。兵庫縣出身。代表作有《あした天兵(明日天兵)》等。除了漫畫,他還積极參与JUMP j-BOOKS的插畫繪製。

《あした天兵》(1983-84)與《スタア爆発》(1987)

《あした天兵》與《スタア爆発》,都是幡地英明80年代的主要作品。兩部漫畫題材不一,主角年齡段也顯而易見地不同,自然在角色的五官塑造上看起來有所差異,說明不了太多。僅從封面彩圖來看,前者的面部扁平化,明暗交界線清晰,類似於賽璐璐的上色風格;後者的面部注重細節刻畫,減弱立體感,柔化明暗交界線,看起來更寫實。

而從他90年代開始繪製的一系列漫畫來看,則可以更清晰看出他在著色風格上的嘗試。

《我が人生にゴルフあり》(1993-2001)與《男の涙 女の愛》(1997),之所以將二者放在一起,除了從原作者合併同類項外,也有男主人公造型雷同的意味。

高爾夫男子面部大特寫。分割線兩側的「畫風」幾乎稱得上涇渭分明。

從這一部跨越兩個世紀的《我が人生にゴルフあり》(1993-2001),可以較明顯地看出他的上色風格在卷2(1994.02)和卷3(1994.05),以及卷6(1995)和卷7(1998)之間經歷了較大的轉折,上色風格似乎經歷了一個迴環。

真的嗎?在放大的頭部特寫中,我們似乎可以找到答案:假的。在卷1(1993)和卷2的階段,人物延續了80年代的《スタア爆発》的風格,靠簡單線條和色塊模擬明暗;在卷3至卷6的區間,賽璐璐式上色捲土重來,強調面部結構和透視關係的線條與之相輔相成,值得一提的是,似乎是為了強化風格化特徵,這時期男主人公的鼻頭上部都有一道輕輕的擦痕;而到了最後幾本,與早期仍保留漫畫人物誇張表情的卷1、卷2相區分的是,色彩更豐富、明暗過渡更自然、皮膚質感更細膩,構圖更是不斷向新聞人物攝影靠攏——換言之,更像真人了。

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筆者猜測,不外乎以下原因:①作品的定位、目標讀者人群改變、出版策略調整;②作者自己想改;③潮流變化等等。

為了對稱,特地把出版時間更靠後的《卒業》放到了中間。毫無違和呢(?)。

右下角那個張大嘴的小姐姐是菅野美穗……

而從幡地英明90年代的另外一些作品的封面中,我們似乎可以更為直觀地找出作品題材與封面視覺風格的直接聯繫。

《ダイイングメッセージ》(1990)、《漫畫家殺人事件》(1991)是偵探解謎題材,《コミックス特命リサーチ200X》(1998)則是由一檔探究超自然現象的綜藝節目衍生改編而成,以真實人物為依託,呈現出類似影視海報的多情節敘事性特質。而JUMP j-BOOKS出版的《卒業》,作為青春校園題材,從漫畫化的人物形象,及略微誇張的表情上,可以讀出作品輕鬆的故事基調。

回到《夏煙屍》(JUMP j-BOOKS,1996)本身。該作是從現實地點(福岡)出發,講述一個虛構的、含驚悚與推理元素的小說,寫實塑造而略經誇張的神態,與主題相吻合;標題提到「花火(煙花)」,是只在夜晚才能看清的事物,集中的光源和純黑的背景,烘托出強烈的敏感對比,加強了「恐怖」的敘事效果;而視線中心的那兩雙情緒複雜的眼,更引得觀者想要探知一二。

2000年,集英社文庫再版,除《夏煙屍》外,首次收錄了《優子》,並由小說家小野不由美女士解說。據現有信息合理推測,這次出版有兩款封面,其中一款由漫畫家藤崎龍繪製(下文以「藤崎龍版」代稱),另一款未能查證得具體設計者(下文以「階梯版」代稱)。※

藤崎龍(1971年- ),日本漫畫家。代表作為《封神演義》《屍鬼》。

中間那本我放的是再版的封面,圖是初版原圖,只是改了排版。

這個是《封神演義》當年第一、二卷封面拼起來的。

簡明的白色高光、高飽和度的色彩、豐富的服飾細節刻畫,藤崎龍的作品讓筆者見之難忘。據了解,他熱愛科幻和惡搞,不知道由他執筆的封面會變成啥樣?或者你可以先看看這幅14世紀的美女圖,想像一下同款……

本來還想貼法醫報告上的屍斑照片做對比,後來想想……我也不想自己嚇自己……(圖中「東坡居士」的署名,學界有觀點認為系假託之作。)

佛教繪畫中有一種特殊的圖式——「九相圖」,一般指對人類遺體的九個階段的丑形象的觀想,佛教以此勸喻人斷除對肉體的執著。配圖中的14世紀的《九相圖·第一新死相》,正是描繪的人類剛剛去世時似死猶生的狀態,恰好也與「我」的狀態契合。

法國畫家雷諾阿創作的油畫《Etude. Torse, effet de soleil(陽光下的裸女)》(1876),則在另一種意義上體現了人類對屍體的認知——該作描繪了日光穿透樹蔭,在裸女皮膚上布下紫綠色的陰影的情景,據說它在展出時被嘲諷為「a rotten mass of flesh(正在腐爛的肉體)」。

小野主上同時也在這一版《夏煙屍》中直白地表示了她對本書的欣賞:「這本書太短了,讀不夠」「沒有什麼饒舌的冗餘,表述簡潔明瞭,用素樸的語言講故事」。

近鏡特寫,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映射在主體人物身上彩虹一樣的色彩。(photo by twi@urasuger)

時至今日,人們不再驚訝於光影的渲染與環境色的運用。藤崎龍這幅色彩瑰麗的封面圖,既有光與環境混合作用下的奇詭色澤,又有「我」死不瞑目的眼與僵直的軀體,原本美好的樹影也成了肉體腐爛的隱喻,讓人細思恐極。

「階梯版」封面

相較藤崎龍版,階梯版似乎更傾向於「大隱隱於市」。畫面採用了非常規的仰視角度,以大段傾斜的階梯打亂了視覺邏輯,並將所有視線引向畫面右上角的一小片林間的藍天,乍看之下,似乎夏日靜好。真的嗎?仔細一看「乙一」字樣的右上方,有個不起眼的小道具——畫中空無一人,只有這似乎匆忙遺落的拖鞋,似乎訴說著什麼故事——這正是「我」的拖鞋。

YouTube用戶AI Speaker的視頻截圖

前述已知,從集英社文庫版開始,《夏煙屍》的各版本便開始約定俗成地收錄《優子》。那麼《優子》有否屬於它自己的封面呢?答案是:可能有。在YouTube上可搜索到一位用戶AI Speaker上傳的《優子》朗讀視頻,該視頻中有一個疑似《優子》封面的配圖。一般情況下,朗讀者會使用現有的封面作配圖,且這種排版也符合當年流行的(路邊攤)出版物的封面風格,惜並無旁證,無法確認。

2007年,韓國黃梅出版社(??)再版《??? ??? ?? ??》,並選擇了簡單粗暴直接擺出陳屍現場的封面。(設計者信息從缺。)

經典的三角構圖、經典的黑童話配色、經典的敘事情節選取,不算驚艷,也無可挑剔。

同年,中國台灣獨步文化推出中文版,從此開啟了他們「全國第一乙一死忠粉」(褒義)的出版之旅。設計者為台灣設計師林小乙。

黑底、白點、熒光綠字和綻開的煙花,以及畫面下方中部小小的一隻拖鞋(筆者以為拖鞋上的花除了作裝飾,也有其掉落後成為自然環境的一部分、長滿青苔的寓意),此時無聲勝有聲。

2008年,泰國JBook(Bliss Publishing)交出了兩份充滿視覺衝擊力的答卷。(綠皮版出版信息有爭議,僅能確定2008≤出版年<2009年。設計者信息從缺。)

粉紫色底的版本,人物逆光、皮膚蒼白,大得異常的瞪圓的眼睛,頗有些泰式鬼片的風韻;綠色底版在人物身上安排象徵腐爛的黑點,和血濺當場的鱗狀紋理,反而有些失於刻意(而且原作的描繪並沒有這麼血腥)。

2009年,中國當代世界出版社再版。(設計者信息從缺。)

雖然確實是正經做的考據,但也放了點彩蛋,不知道誰會看到啦233

這個封面的字體設計有點意思。標題字體中的「屍體」似乎正急凍發抖,「『夏』天」則像是打翻了墨水,「煙火」乾脆成了封面封底的點綴。兩段柔軟、漂浮的織物/橫跨封面,除「割付文様」(基礎布局模式文樣統稱,亀甲、牛蒡縞、青海波、檜垣?網代均屬此列)外,還有各式花文樣,其中有屬於秋季的(萩、桔梗、菊、朝顏)和反季節的(櫻、梅)特產,以及煙火大會的重頭戲——花火(煙花)文樣,華麗但不高冷,且緊扣主題,滿分。

2010年,專門英譯出版日本科幻與奇幻小說的Haikasoru出版了《Summer, Fireworks, My Corpse》,本作收錄《夏天煙火我的屍體》《暗黑童話》及《優子》三篇。(《暗黑童話》多數情況下為單行本,在後面的封面展中會集中專題展示。設計者信息從缺。)

筆者並不喜歡這個版本,創意太弱、借鑒太多。過。

2015年,獨步文化九周年版發售。設計師為台灣設計師聶永真。

設計者在設計說明中以這些關鍵詞來描述,自己在裝幀中大部分投入的情感狀態想像:「潔癖、死體、乾淨、距離感、神經質、文字懸浮的真空狀態。」封皮主畫面上逐漸失去焦距的模糊暈光,內封上精神恍惚時才有的無力的「字」,同時看起來也有在夜幕下輕晃煙火棒時掉落火星的錯覺,精簡得恰到好處。

2016年,集英社KINDLE英文版終結了這一次「找鞋」活動。有消息指封面設計者為Norio Kozima。

從關節、肌肉群和膚色(以及劇情),可推斷封面為一位幼小的亞洲少女的雙腿。設計者試圖以紫黃互補的配色,營造出一種詭異的氣氛……不過似乎還不夠詭異。

而前述各封面中「我」丟失的鞋子也終於找齊了。

那麼本期乙一作品封面展,也到此為止吧。


※題外話,關於集英社版本封面問題的考證:

集英社官網標註的2000年版《夏煙屍》,為藤崎龍版封面,而點擊電子書則會跳轉至階梯版封面的集英社e文庫頁面(配送日為2011年01月11日)。然而,同時從其他渠道能看到讀者REPO的帶有書腰部分的照片,按理說,不會有正常出版社為電子版設計吃力不討好的書腰;且在web集英社文庫官網的「擔當者からのオススメ!(負責人薦書!)」欄目,也能見到該封面的書本被實際放置在階梯上的樣子。書評網站goodreads(類似豆瓣閱讀)分別將二者標記為2000.5.19和2000.5.25出版。而文化研究者松岡正剛則在其專欄《松岡正剛の千夜千冊》第0321夜中,將階梯板的《夏煙屍》描述為1997年出版。

二者與1996年版的ISBN信息在多個網站均顯示混亂。

參考書目及網頁:

奧賽博物館官網:musee-orsay.fr/fr/colle

九州國立博物館官網:kyuhaku.jp/exhibition/e

《敦煌寫本<九想觀>詩歌新探》,鄭阿財(中正大學中文系教授),《普門學報》第12期/2002年11月:enlight.lib.ntu.edu.tw/

藤崎龍的上色步驟:tieba.baidu.com/p/14728

《藤崎龍與封神演義》mp.weixin.qq.com/s?

小野不由美對本書的解說摘錄:『夏と花火と私の死體』 - 一條真也のハートフル?ブログ

集英社英文版(疑似)設計者信息來源:otsuichi.com/cover-arti (網頁已失效)

《日本?中國の文様事典》,視覚デザイン研究所·編集室,株式會社視覚デザイン研究所,2000

粋屋-日本の伝統文様と伝統色:ikiya.jp/index.html

『花火の歴史と文様としての意味』


推薦閱讀:

【HG作品集】: 仿書型的圓脊盒子
法國裝幀的「古典-現代」之路
以貌取書(part2)
【圖文層】祖父江慎的書籍裝幀設計
復刻一本『古騰堡聖經』(The Gutenberg Bible)

TAG:图书装帧 | 封面设计 | 装帧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