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文化和勃學因何產生、流行、被禁

產生是因為不滿。

流行是因為共鳴。

被禁是因為不利於社會穩定。

過去一年多,知乎還有其他的網路社區,突然流行一種喪文化,更高級的表現就是「勃學家」曾博創立的「勃學」,我本以為是勃起的勃,研究過後,才發現不是這個意思。勃學家最初的理想,的確是要奮勇勃起,但奈何最後發現動脈血管都被堵塞,不但無法勃起,可能連小雞雞都要被切。於是頹喪,於是不滿,於是以失敗自嘲。

除了一年半前的曾博大號,還陸續有勃失敗、矽谷老實人、小勃勃等一眾小號,加起來差不多有十幾萬關注者,現在基本都被知乎禁掉了,相關問題也被關,估計是被特殊照顧了。

其實最初對曾博感興趣,是因為看到他是浙大本科畢業的,然後自嘲是三本,最後經過演變,產生了「一萬本」這種說法,很多人在知乎介紹自己,都說自己是幾百本、幾千本、幾萬本畢業的,很有趣。

我本人也是在浙大讀了幾年本科,大學期間亦曾去清華、北大、復旦、上交這幾所學校玩過,對於曾博這種心態也有些共鳴。

你會發現目前的社會流動已經逐漸停止了。改革開放四十年,造就了一大批敢想敢幹的企業家。但是現在,縱使你多聰明多能幹,時代變了,你很難有以前那樣的機會。你本來想,考個好學校,人生就要騰飛,可最後發現,世界不是你想像的那樣子,這個世界到處充斥著聰明絕頂而不得志的失敗者和得志但仍小心翼翼的成功者,機會越來越少了。

於是催生了喪文化,催生了勃學,引起了很多人的強烈共鳴。

這是一種現象級的存在。

高等教育造就了一大批知識分子,他們有文化,有理想,有精力,但最後發現全無用處,只能去幹些毫無創造性的工作,對生活失望至極,還未勃起,就被捶了。

這是最近才有的現象,中國的歷史上,社會中從來沒有這麼多知識分子。以往能夠讀書識字的人,比例是極少的,讀書考試,成功的成了官員,不成功的成了教員,還有些教員也當不成,就潦倒度日。

今天有這麼多讀了這麼多年書的人,沒有任何機會施展自己的抱負,沒有一個出口來發揮自己所思所學。

但我們這輩人仍然非常希望自己的下一輩要好好讀書,考個好學校。因為沒有別的選擇,讀大學的社會紅利已經逐漸消失,但不讀書更沒有希望,這就是我們普通人的現實生活,歷來如此。

知識分子有個壞處,就是他會想很多事情,最好是能把世間所有問題都搞清楚,對於吃喝玩樂卻沒有那麼大的興趣。這樣就很麻煩,不好管理呀。

我們要明白政府的核心利益是什麼?是保持政府本身的利益穩定,而政府本身的穩定利益,來自於社會的穩定。

當社會上十分不滿的負面情緒過多,對於社會穩定是極為不利的。不滿的本質,是期望大過現實。知識分子知道了更好的世界是什麼樣的,比如曾博,讀了浙大,受到了自由理想的熏陶,然後據說又去了美國的伯克利,見識了強國強校,對於自己和世界的期待,進一步提高,雖然他的現狀比大多數人都要好(據說在Facebook做工程師?),但離他自己對生活的期許,應該還是差很多的,所以是」失敗「的。這引起了幾十上百萬人的共鳴。

知乎的存在以及增長本身,就說明這些知識分子在尋求出口,表達的出口,行動的出口,賺錢的出口,實現理想的出口。

過於豐富的文化會不斷提高人們對於生活的期待,更別提見識到了「外國」這個國家的生活。

用官方的話來說,就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矛是人們對生活的期望,盾是社會生產力。

矛太鋒利的時候,就可能刺破盾。所以會有些手段,來限制這種期望,比如牆,比如審查之類。

矛刺破盾的時候,就是社會發生巨變的時候。但目前中國還算穩定,至少生產力還在提高。

所以這就很難讓喪文化、勃學這種東西過於流行,傳播不滿情緒會增強矛盾,影響社會穩定。雖然無法傳播,這些不滿還是會去尋找出口,不在知乎,可能在其他地方,當不太強的時候,還能壓抑,但壓抑久了,就會有一些東西爆發出來。

比如學習英語這個東西,你可以理解為提高社會生產力,也可以理解為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需要,所以英語在社會中的位置變化,就是因為這兩種作用的強度在改變。

其實沒有啥所謂的陰毛論,都是很淺顯的道理,只要抓住核心利益就可以了。以失敗者群體自居,可以獲得一些心理安慰,可是人生的路長著呢,還是積極向上為好。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不吃東西就會感覺很喪?
27歲沒有家人,沒有愛人,孤立無援,工作不順心該怎麼辦?
怎麼才能變成一個心情好的人?現在每天都很喪?
曾經的胡言亂語,耽誤了大家時間,也希望大家在網上可以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論?
HR有什麼無奈又心酸的故事?

TAG:勃???学??? | | 社会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