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真正的國際戰爭(4)

葡萄牙人與萬曆朝鮮戰爭

葡萄牙人第一次進入到大明帝國的視野里,是在1514年,當時以加必丹末(據考證是葡萄牙語「船長」的音譯)為首的他們被中國拒絕登陸,但是向中國出售了貨物,獲得了巨大的利潤。1517年,葡萄牙使節托馬斯·佩雷斯來到廣東外海請求「進貢」,中國文獻將他們稱之為「佛郎機」。後來他們走了江彬的門路,讓一名叫亞三的使者(後來他自供是中國人)來到明武宗身邊——武宗甚至和他學習葡萄牙語。

葡萄牙人以澳門為據點並取得居留權,可以追溯到1557年(舊說為1553年,當代史學家梁嘉彬引述外國史料,將時間考訂為1557年)。此後的幾十年里,澳門發展成了中國商品通向東南亞、日本、美洲甚至全世界的樞紐。17世紀末的歐洲人這樣描述澳門:「這裡是中華帝國中最為繁盛的港口,葡萄牙人獨家經營,每年有5300箱絲織物(運出),(有)每個凈重12盎司的金條3200個(運入)……」

但是和人們想像中不同的是,澳門並沒有就此淪為葡萄牙的殖民地,大明在此仍然設官管轄,屯兵防衛,且向葡萄牙人徵稅。很多人說葡萄牙只交500兩銀子,其實這500兩銀子是賄賂,後來敗露了才變成了稅收的。中方在此,還徵收「十之二」的商稅和每年兩萬多兩的「水餉」——後者是葡萄牙商人在此開展貿易的前提條件。葡萄牙人在鴉片戰爭期間採取了相對中立的態度,直到1887年才正式和中國簽訂條約,「永久性」佔領澳門。

而葡萄牙人第一次接觸日本是在1542年(一說為1543年),一艘葡萄牙船隻漂流到了日本的種子島,並為日本帶來了先進的武器——火繩槍(鐵炮)。葡萄牙人在1579年選擇長崎作為自己的貿易據點,直到德川幕府在17世紀初宣布鎖國,這些人才移居澳門,直接結果是澳門當時多出來了一個日本人街區。

有鑒於葡萄牙人船堅炮利,善於航海,中日雙方在尋求奧援的時候,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葡萄牙人。


戰爭前夜,日本方面和葡萄牙的交涉,始於1587年。這一年,葡萄牙屬果阿總督DomDuratedeMenezes(日本史料稱之為「副王毗曾靈」)給豐臣秀吉寫了一封信,天正十九年(1591)閏正月,使節到了日本,遞交了這封信和禮品(日本人一如既往地稱之為「方物」),以慶賀秀吉統一日本,同時感謝秀吉善待日本的基督徒。

不久後秀吉回信。原文就不全文摘抄了(免得大家說我水字數),主要內容無非就是:

1.我很牛掰,把日本統一了。

2.我要打大明去。(按說這種戰略級構想,不應該逮著誰和誰顯擺啊……)

3.咱們好好做買賣,不聽話搞死你。

看多了你就會發現,秀吉在戰爭前幾年發出去的國書,基本都是這個套路。

信裡面,秀吉同志認認真真地和葡萄牙人探討了一下神學,還把他們批判一番——

「夫吾朝者,神國;神者,心也。……陰陽不測謂之神,故以神為萬物根源矣。此神在竺土(印度)喚之為佛法,在震旦(中國)以之為儒道,在日域(日本)謂諸神道……如爾國土,以(天主)教理號專門,而不知仁義之道,此故不敬神佛,不則(否則)不遺種類,可族滅之。」

不知道葡萄牙人看到這種論述,究竟是什麼個表情……

日葡關係里還繞不開的一點,就是天主教。由於日本統治者的寬容態度,天主教在日本的發展極其迅猛。1586年,豐臣秀吉訪問大阪的教堂,還開玩笑說只要天主教准自己納妾(這……),他也會考慮受洗;並且頒布特許狀,允許天主教自由傳播,免除教產課稅。此事之後,有不少人慕名來參觀大阪的教堂。

同年5月,耶穌會日本管區長科埃里在大阪謁見了秀吉(著名的《弗洛伊斯日本史》的作者弗洛伊斯擔任翻譯),秀吉表示要建造兩千艘大船渡海征伐明國,希望耶穌會能夠幫助改裝船隻,聯繫水手,並且許諾只要耶穌會幫他征服大明,他就「命令(中國)所有人都皈依(天主教)」。同時他還希望耶穌會能直接賣給他兩艘葡萄牙戰船。1587年,秀吉在平戶港實地考察了葡萄牙戰船的性能。

但是1587年五月,秀吉下達《伴天連(傳教士)追放令》,沒收耶穌會領地並驅逐傳教士。關於秀吉為什麼這樣做,說法不一。有人說是秀吉發現天主教對九州大名的影響力過大,有人說是秀吉作為保守主義者更傾向佛教,還有說法是切支丹大名(皈依天主教的大名)有馬晴信拒絕獻上領地里的美女引起秀吉不悅……

雖然秀吉沒有把事情做絕(傳教士並未真的全部被驅逐),但是這麼一搞,買大船的事肯定是吹了。

由於日葡貿易的利潤,使得葡萄牙商人們依舊在某種程度上支持著秀吉——「日本人把許多朝鮮人當做俘虜運回來,又廉價賣了出去……在長崎附近的日本人買回來朝鮮人,又轉手賣給葡萄牙人。」另外許儀後的報告中還提到了葡萄牙人向秀吉獻上了中國地圖,但是並沒有其他證據可以作為旁證。

戰爭中的這一幕,充分地體現出了日本發動這場戰爭的侵略本質。戰爭中朝鮮人口損失六分之一(近百萬人),除了戰爭死亡之外,被掠走恐怕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這也促進了日本與中朝之間的交流——比如著名的儒學者姜沆被掠到日本之後,就把朱子學(理學)傳到了日本。再比如日本內閣文庫里有大量的朝鮮書籍,除了日據時期的掠奪(《李朝實錄》有一套就被掠去日本,毀於關東大地震)之外,有一部分就是本次戰爭中所掠奪的。


大明想到找葡萄牙人幫忙,是1591年的事。當時兩廣總督劉繼文(攪黃「借兵暹羅」的蕭彥還沒上任)上疏條陳備倭事宜,其中提到了澳門的葡萄牙人:

「澳夷內集,恐虞不測。合於澳門外,建抽盤廠於香山、大埔、雍陌地方。汛至,以同知駐紮新安,通判駐紮雍陌,汛畢方回。仍將倭奴入犯情節曉諭澳夷,令其擒斬關白入獻,重加賞賚,尤銷患安邦之一策也。」

——《明實錄》萬曆十九年(1591)十一月二十日

劉繼文一面提到要防備葡萄牙人,一面提出了一個「驅虎吞狼」之計。反正葡萄牙人也在「內集」,正好讓他們仰仗著船堅炮利,直接打去日本,把秀吉殺了……

葡萄牙人和明朝合作打仗,並不是沒有先例的。比如明人林希元就說,「其(葡萄牙人)初來也,畏群盜剽掠,累己為我驅逐,故群盜畏憚不敢肆。強盜林剪,橫行海上,官府不敢治,彼則為吾除之。二十年海寇,一旦而盡。」替明朝剿滅了海盜林剪(事在1547年)。1564年,駐守潮州的廣東水兵因鬧餉發動兵變並駕船圍攻廣州(史稱「柘林兵變」),總兵俞大猷(對,就是抗倭那個)以免抽稅一年為代價借用了葡萄牙兵船攻打叛軍。

但是這一次,萬曆皇帝批示「著如議行」之後,就也沒有下文了。

不過想想就明白,人家葡萄牙人是來做買賣的,無利不起早。在中日兩邊都有巨大的貿易利益的情況下,葡萄牙人不可能一邊倒地支持某一方,介入自己兩個大客戶之間的戰爭。也正因為如此,中日雙方引葡萄牙為外援的計劃都失敗了。

(題圖為《大航海時代online》中,歐洲人用來橫渡太平洋的馬尼拉大帆船)


推薦閱讀:

專欄|炸掉了一隻手,他依然畫出了不朽的漫畫
有沒有朝鮮人假扮參與倭寇的記錄?
日本投降後,日本左派有哪些舉動?是否舉行了公開的慶祝活動?

TAG:万历朝鲜战争 | 葡萄牙 | 日本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