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理財視角看消費:能租的盡量別買

01

同志們,朋友們,最近力哥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我把騎了4年的新大洲電動車換了!

……

力哥初一開始騎自行車上學,高中時期更是每天騎行16公里上下學,練出了很壯實的腿部肌肉。

工作後,我開始騎電動自行車上班。

後來換成燒燃油的輕便摩托車「小未戰」。

再後來上海禁摩,改騎燒LPG液化氣的輕便摩托車永久X5。

再後來上海連給LPG摩托車加油的加油站都給逐漸關閉了,於是只能重新騎回電瓶車……

依萊達、綠亮、歐通、新大洲,我都騎過。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說:媽蛋,力哥你今天是來調戲我的嗎?你換電動車關我屁事?

沒有啦,我是想來分享理財視角的消費思維——能租的東西就別買,如果一定要買,就用租的視角來判斷買的性價比。

02

我之所以離不開電動車,原因有三。

一是節能環保,為建設美麗中國出一份力。

二是上海交通太堵,市中心10公里以內的出行,很多時候開車耗時遠超過騎電動車,比如我現在上班距離8公里,如果開車,不堵車的情況下要25分鐘,但上下班高峰常規堵車基本都要45分鐘甚至更多,而我騎電動車只要20-25分鐘,雷打不動。時間就是金錢,從節省時間成本角度看,騎電動車上下班也要比開車上下班更划算。

你可能會說,上海到處都是地鐵,為啥不坐地鐵呢?

因為我家距離最近的地鐵站要1公里,我公司距離最近的地鐵站也要1.1公里,光兩頭走路就不止20分鐘,地鐵還要曲線換乘,總耗時超過1小時。

你可能又會說,為啥不用共享單車擺渡呢?

一方面,就算騎共享單車,地鐵兩頭也只能減少10-15分鐘,依然不如我直接騎電動車快,另一方面,兩頭都騎共享單車,如果沒有送月卡的話,一天就是2元,加上地鐵4元,一天上下班的交通成本就高達6元。

這就要說到我青睞自己買電動車的第三個也是最關鍵的原因——交通成本最低。

開車除了有汽油費,還有更昂貴的停車費,成本上看和騎車根本沒有可不行,所以我們就和騎共享電動車比。

上海街頭有許多綠色的享騎電單車,數量僅次於摩拜和OFO,租金2元/小時。假如我每天租享騎上下班,一天交通成本4元,假如我是個勤勉的老闆,每個工作日都上班,一年250天,成本就是1000元。

而這次我換的電動車多少錢呢?

經過在幾家門店之間周旋砍價,我發現傳統的48V鎳氫電池的電動車,以舊換新價最低能砍到1200元,和享騎一樣的48V鋰電池電動車,以舊換新價最低能砍到1900元。

我之前那輛新大洲是2013年底買的,當時也是以舊換新價花了1400元,到2016年初換了一次鎳氫電池,以舊換新價400元,期間補胎等零星維修不超過200元,再加上充電費不超過300元,合計2300元,一共騎了近4年,折算下來,平均每年使用成本600元,還是遠低於每天騎共享電動車上下班的成本。

這兩年力哥做自媒體大賺了一筆,所以我決定壕一把,把座駕從很笨重的鎳氫電池升級為鋰電池!

鋰電池的使用壽命高於鎳氫電池,以過往經驗推算,這台新車的預期使用壽命是3年,期間維修費和充電費合計400元,總成本1900+400,還是2300元,折算下來依然每年600元。

所以如果你每年使用共享電動車超過300次,則自己買車更划算。

順便說一句,我電瓶充電有時在辦公室免費蹭電,在家則是晚上10點後半價電費充電。

另外共享電動車不能騎到家門口,從小區門口到家門口這段路還得走路,但自己買車就沒這麻煩。

還有,共享電動車存在巨大的政策風險。因為電動車速度較快,共享電動車的安全隱患遠高於共享單車,所以上海市政府已明確表示,不會發展共享電動車,已上路的數萬量共享電動車也會逐漸被淘汰。

03

如果你也是常年騎電動車出行,建議給自己買個支付寶上的「平安電瓶車暢行意外險」,自己騎車身故/傷殘或把對方撞身故/傷殘最高賠2萬,自己或對方去醫院治療最高賠2000,一年保費促銷價只要18.9元。

理財就是理生活,力哥之所以選擇買電動車,是因為經過仔細計算,發現買電動車比租共享電動車或坐地鐵性價比更高。

這種思維方式,生活中處處能用到。

比如手機電腦因為升級換代太快,今天都成了快消品。iPhone每年出一款新品,你是不是每年都要換一台新手機呢?

別說,很多人真是每年換一台新機。如果每年換的都是最新款的iPhone,就以6000元計算,你每天的使用成本高達16.44元。想一想你家裡寬頻每年多少錢?話費每月多少錢?折算到天的話,「租金」只相當於手機的一個零頭。

想要降低手機的「日租金」,只有兩個辦法,一是愛護手機,延長使用壽命,二是遏制第一時間嘗鮮的消費衝動,在新機上市一段時間後價格跳水再入手。

比如小貝2013年花了2700元買了12年上市的iPhone 5,到現在用了4年多,期間只有自己買了一塊電池40元,一套拆機工具10元,目前平攤下來每天的使用成本只有1.8元,是不是划算很多呢?

還有,看管好手機,別被偷了或不小心掉馬桶里,不然你的使用成本就會陡增……

再比如買儲蓄型保險,是買一份保險類的資產,而買消費型保險,則相當於租一份保險。對會理財的人來說,保險「買」不如「租」,所以消費型保險比儲蓄型保險的性價比更高。

再比如買車的性價比不如租車,租車不如打的,打的不如叫滴滴專車。

但買車能提供的便利性是租車或打的完全不具備的,尤其是在颳風下雨或烈日高照時,為了這種便利性,就需要對買車付出更高的溢價。

當然,對很多人來說,車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身份的象徵和社交的工具,說到底,是個面子工程。身邊同事朋友都開BBA,你每天上班開輛日本車擠在其中,還怎麼和小夥伴一起愉快玩耍?這麼一來,買車就需要付出更高的溢價。

04

不過在買房還是租房的問題上,就沒那麼簡單,因為前面那些都是純粹的消費品,而房子既是消費品,也是投資品。

從理財角度看,資產是能給你帶來正的現金流的東西,也就是往你口袋裡塞錢的東西,負債則是給你帶來負的現金流的東西,也就是從你口袋裡掏錢的東西。

所以自住房是負債,因為你要支付物業水電煤,投資房則是資產,因為你能每月收租金。

按政府的意思,房住不炒,所以鼓勵自住剛需買房,反對投資客買房。

但從理財角度看,既然自住房是負債,那就買不如租,以50倍甚至100倍的房屋租售比來看,為什麼不把買房巨款省下來,拿出一點小錢每月交租金,剩下的錢拿去錢生錢或者改善生活,開拓眼界呢?

如今北京二環一間廁所的錢,就真夠你環遊世界了。

100倍的租售比,意味著這房價夠你租100年,你真能再活100年嗎?這不是明擺著的虛高嗎?

但為什麼今天還是有無數剛需客在拚命買房呢?

不是剛需客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而是所謂剛需客的內心深處依然住著一個投機客,想借著房價暴漲的機會讓自己賺上一筆或實現階層跨越。

所謂樓市的空頭,從來不是真心希望房價持續下跌,而是希望房價跌到滿意的位置後,自己能以很舒服的姿勢上車,然後就希望房價二段火箭繼續發射。

那些整天喊著房價太高,民不聊生的人,摸著你的乳房老實告訴力哥,你心裡是不是這麼想的?

人生在世,只要很少的東西值得我們長期擁有,比如優秀上市公司的股票,或者活力大都會的土地和房屋,那叫資產。

而絕大多數東西都是純粹的消費品,會不斷折舊,直到有一天被我們徹底拋棄,在花錢買這些東西時,我們就要學會用「租」的眼光計算它的真實性價比。

比如一件20元的衣服面料很次,一件100元的衣服面料上乘。乍一看前者便宜,但因為質量差,可能穿一年就要扔了,但後者卻可以穿上3、4年,依然保持很好的質量,而且體感更好也更顯身份。

而那些更加耐用的商品,比如旅行箱,則更能體現出昂貴的反而比廉價的性價比更高的特點。

好啦,下課~力哥這就帶力嫂騎著嶄新的小電驢出去兜風了。

別羨慕哥,土豪的世界你不懂~

推薦閱讀:

昆仲資本王鈞:能掙大錢的項目,都在邊界上
交易門2017榜中榜
2018年,你一定會變得更有錢

TAG: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