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之形
聲之形
評分:7.5
吐槽:一上來看到為了表現有缺陷的人群那不完整的世界,將圖像兩邊的區域特意用了紅黃藍色度偏移+模糊的方式做糊了,就不禁感嘆真是妙啊妙啊京都動畫,總是能做出讓人眼前一亮的新的動畫表現手法。我真不是京蜜,只是做為一個路人一次又一次地被京都動畫創新大膽的新意深深折服了。
另外,敢在人物臉上貼一個大大的「X」號也頗需要勇氣,很有可能會影響到觀感,也很有可能招致畫師們集體不快吧?(笑)畢竟人家辛辛苦苦畫出來的成果就這麼隨意地被個大叉叉蓋掉了…嘛,開個玩笑。特意設置出來的花無處不在,簡單看了一下各dalao對花語的解讀,對敘事確實有輔助作用,不過本人對此不太感興趣,也沒有過多考究,觀影過程中意識不到也沒關係,如果提前對花語十分了解的話看起來肯定更有通感。貫穿全篇的錦鯉是個不錯的意象,比起「怪物之子」結尾的鯨好多了,每次出現都有不同的遞進寓意。關注腿腳部的演出是監督山田尚子慣用的技法了,本作中也多次出現,這樣的演出方式很多時候為因面部上打了「X」而不方便演繹的部分,相輔相成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當然,也有諸多讓人覺得炫技過頭的地方,但就畫面來說,全程看得我眼光繚亂天花亂墜,沒有樸素的地方反而看不出哪裡特別出彩了。
「聲之形」故事的源起比較特殊且敏感,上映之後不滿或厭惡的聲音意料之內地集中在校園欺凌上。個人看的時候倒沒有執拗於這方面,相反,我更樂意的是看到動畫能展現不同方面、方方面面的情節。看完之後回品一二,本作的主旨確實不是關於欺凌的描寫、警示、呼籲等,只是用這麼一種方式創造出Boy meets Girl的契機,僅在開端部分是主要對欺凌的描寫,而後就轉移開了。所以我在這段文字的開頭並不是說「「聲之形」的題材是...」,稍稍轉換了下,用了源起這麼一個相對更和主題無關的辭彙。
開篇的小學時代結束後,故事就更加附著到了主線上。整部作品想表現的是一方想要傳遞心意卻沒有辦法->另一方學會了方法想要回應心意卻被旁人和往事阻攔->雙方得以相互溝通理解,的這麼一個過程,其中故事情節有起有伏,人物心態自然流露,轉變有跡可循,無法道明心意的不甘、求得理解過程中的困難以及克服它們所付出的努力都呈現給了觀眾,結尾平和地圓滿收官。除了相當不滿意硝子看了煙花回去自殺並被將也撞見這一部分,簡直就是生生折斷了連貫性強行為後面的煽情做轉折,其他部分的劇情我覺得還不錯,遠沒有好多人說的劇情無力全靠畫面支撐之類的那麼糟糕。
簡單說了劇情方面,談「聲之形」的話還是逃不開要說說關於校園欺凌的話題。很多人看完之後反應激烈,遠超看到其他強者欺負弱者行為那般憤慨,想不通硝子居然想和欺負自己這麼一個殘疾人的人做朋友,也接受不了那些或直接或間接參與了欺負硝子的一干眾人沒有收到應有的懲罰,最後還和氣團圓地跟將也硝子混在一起。第一個問題的話我想還是少了換位思考,正常人從小就被教育要關照弱勢群體,而弱勢群體呢?不說其他,單說像硝子那樣看起來親和善良的姑娘,定不會仗著自己身體的特殊原因有意無意反覆做出種種需要旁人原諒的舉動,只會盡量考慮著如何不要給別人添麻煩吧。況且這個守則在日本是作為很嚴格的律己準則教育給每個小孩,殘障人士我想在不必要的情況下,只會更加約束自己。所以硝子被欺負時,第一反應甚至可能不是自怨自艾或作出反抗,而更有可能會去想是不是自己做了什麼令別人不快的事所以被欺負了。
回過頭看看,無論是上課要別人幫扶,還是在校園生活處處需要被遷就,有時還會因一個人的錯誤讓全班蒙黑,硝子的出現確實給班上的同學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如果是一些一過性的施捨或不影響自己的舉手之勞,硝子的同學在一開始還是展示了對她的善意,可終究遭不住日復一日地被索取,才變成了她被疏遠被欺凌卻無人站出來幫她的下場。起先收到的是無條件的善意,之後收到惡意時定不會一拳打過去,這麼一想硝子想和欺負她的人做朋友也就不奇怪了因。也不用把將也和他那幾個朋友單獨拿出來說他們從來沒對硝子展示過善意,對於生活在鷹群中的雛鳥,必須要和所有的鷹搞好關係,漏掉一隻都無法在此立足。而笨拙的硝子真的,除了試圖先以成為朋友這樣的方法之外,沒有實在別的方式能和別人建立起溝通了,不需要認為她有聖母情節,真沒那麼開,也不用認為硝子逆來順受沒有憎意,她只是不想在沒有溝通、確認心意之前,採取其他的解決方式。然後…隨著劇情發展大家也看到了(額,除了內地電影院和視頻網站之外),硝子一直傳遞不出的心意積累在心中不能宣洩,到了壓抑不住的地步爆發出來,和將也邊哭邊扭打在一起,把無法用語言傳達的心意用暴力釋放出來,無可奈何地訴說著自己的無可奈何。
第二個問題分三點來說:
1、校園欺凌確實有其特殊性,相較其他強者欺負弱者的行為,校園欺凌環境中的旁觀者會讓人覺得他們罪過更重,幾乎和主犯同罪。旁觀者也是幫凶,不制止就是表示對欺凌者的支持。因此看了「聲之形」後,對除了將也的參與者也好旁觀者也好,他們沒有直面硝子悔過道歉,也沒有被父母師長教育道這樣做不對,更沒有受到許多人想看到的些許責罰,而是和氣地處在一起這樣的結果自然相當不滿意。倘若換成其他欺負與被欺負的事例,主犯將也一個人受到懲處差不多就能滿足所有人心意,之後主犯悔過自新,大家又聚在一起完全是個正常的走向——但放在本作中因為事件的特殊性,避無可避地就讓觀眾產生了其他事件中不會產生的負面情緒。
*特例:在看到老師點名將也背鍋的時候,雖然影片表現得也有點遮掩的意思,但看得出來老師也是這個欺凌事件中的一個旁觀者,這就不能忍了,不屬於我文字中的任何一種範疇,可以明確的說他的行為是錯誤的,沒有盡到作為老師的責任。
2、「聲之形」所想表達的主題不和那些偉光正或教育片的一樣,或者說本就不是一個路子的片。正常套路固然是欺負人->被教育被處分->欺負者了解到自己的錯誤->道歉和好。但本作的主題上面也說過了,講的是一個從無法傳遞心意到互相了解成為朋友的故事,真沒必要把自己關注的重心放在這個點上。設想一下,如果將也等人被教育之後,硝子和其他同學的差異仍然存在,要讓一群小學生一直做一些勉強自己的行動來幫助硝子?別說他們了,夫妻間大難臨頭還各自飛呢,很可能接下來面臨硝子的是完全被孤立,使傳達不出的心意更沒有希望傳達出去。
3、高中時期眾人再會,事/時隔多年再道歉已無多少意義,撫慰不了硝子小時候被欺負孤立的傷痛,道出歉意來只是眾人的自我滿足罷了。他們一直沒有為當年的行為付出代價固然不合大眾心理,可也許正是這一直背負在心裡的隱隱約約的罪惡感,才讓他們會試著去主動了解硝子的情況,才會去學了手語,為來時某天可能會用到的時候做準備,才成了硝子當初一個人完成不了的心愿。所以這個團圓式的結局是為硝子(當然也是將也)準備的最幸福的結局了,人家想要的就是這樣,觀眾姥爺們作為局外者也就不要多加干預了是吧。
「聲之形」因為沒有為迎合大眾,多刻意做出一些考量和讓步,以一條用意別緻的路線勇敢地展開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自然不會對絕大部分人的口,顯得有明顯該改動的地方。但轉換一下位置和心境,我覺得作品中所已有的東西也足夠滿足得了去電影院看電影的觀眾的需求,只有個別需要改進的地方。原作(聽說)和動畫電影改編都有很高的質量,女性監督山田尚子桑相當細膩地刻畫出了人物感情,再加上本身話題的特殊性,個人認為是一部算得上上乘的佳作。
推薦閱讀:
※大家是抱著什麼樣的態度來看待《弔帶襪天使》這部動畫的?
※【新番瞎BB】Just Because!(6):吹響號角,再度啟航
※【年終總結】2017年日本動畫淺色賞
※「譯介」今 敏訪談:「Perfect Blue」
※【2017年1月新番前瞻】《秋葉原之旅 -動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