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幾歲的你該懂點投資理財了:零基礎理財應該知道些什麼?

Hello 我是 @狐狸君raphael 肖璟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投資理財

先做個聲明:我並不推崇金錢至上。

價值觀千人千面,於不少人而言,錢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比如對我來說,滿足求知慾可能更重要)。

但是,咱也沒必要一談錢就覺得自己滿身銅臭。錢畢竟是社會認可的一般等價物,可以用來置換或接近我們的人生目標(比如我可以花錢買書、上學來滿足求知慾),所以本文的價值取向是——「錢多一點總是好的。

以前做用戶調研,問到理財投資目標,不少人的回答都是「實現財務自由」。

接著我問他們怎樣才算財務自由,答案卻五花八門——

「嗯…幾千萬總要有的吧。」

「像馬雲爸爸那樣!」

「不愁吃不愁穿還可以到處去旅遊。」

其實財務自由的定義是——被動收入大於日常支出。

被動收入相對應的是主動收入,兩者都是賺錢的主要路徑。

簡單來說,被動收入就是——你可以躺著賺到的錢(當然不是指特殊行業)。

財務自由指的是被動收入大於日常支出,然而不同人需求不一樣,日常支出自然不同。

所以財務自由也是有不同層次的:菜市場財務自由、購物商場財務自由、樓市財務自由……

無論你要實現什麼程度的財務自由,想辦法增加被動收入總是沒錯的。

接下來我要介紹一條超簡單的公式——

投資年限你沒法壓縮,唯一能做的是——儘早開始

如果你還沒做過任何投資,我會建議你看完本文後馬上邁出理財第一步。

剩下你能做的,無非就是增加本金(文章第2部分)和提高年化收益率(文章第3部分)。

新增本金來自於每個月的月結餘,所以你要做的就是開源或節流。

怎麼開源我就不展開了(一展開就遞歸了,我們現在討論的就是增加收入問題)。

至於節流,如上面公式,我們一般把支出分為必要支出和非必要支出。

減少必要支出一般意味著你要降低基本生活水平,所以我們還是從減少非必要支出做起吧。

順帶介紹一個概念——拿鐵因素(Latte factor)

有對愛裝逼的夫婦,每天早上都要買兩杯拿鐵。按一杯30塊算,連續買個20年一共要用:30 x 2 x 365 x 20 = 44 萬元。

積少成多,美國金融顧問David Bach同志把類似拿鐵的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非必要支出叫做拿鐵因素。

要增加本金,你只需要把上面的公式稍微挪一挪,升級你的思維模式:

用人話說就是「每個月將10~20%的收入用於投資理財」,扣掉必要支出後,剩下的錢再花到非必要支出/拿鐵要素上。

當然有時候,你會覺得必要與非必要支出的界限很不清晰——

以拿鐵為例,雖然前文說這是非必要支出,但也會有人站出來說,如果不喝拿鐵,工作效率就會下降,其實這是必要支出。

要區分其實很簡單:我們只要看看這個支出所產生的收入是否大於支出本身,如果是,那就是必要支出。

要注意一點:上面提到的收入也包括未來收入,而未來收入一般是由你現在的收入基數和成長速度決定。

舉個例子,寺主跟我提過,當年她月入幾千塊時,每個月都會去人均一兩千的高級餐廳,當作體驗(當然平時就會過得比較艱辛)。

乍看之下這是非必要支出——吃盒飯也可以果腹呀。但這經歷增加了她的談資,拓展了她的朋友圈,也可以把它寫成文章,為她帶來讀者,花掉的兩千塊就變成了必要支出——它帶來的收益遠大於兩千塊。

雖然寺主當時收入基數不高,但她成長速度極快。如果你沒法對自身成長速度進行準確判斷,建議還是不要過度消費甚至負債消費。

常有朋友問我:「有沒有收益高、風險低的理財產品可以推薦啊?」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我也是很無奈啊…

有個概念叫風險回報權衡(Risk-return trade-off),即高收益與低風險你只能二選一,換人話說就是「便宜沒好貨」。

拋開風險談收益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所以提高年化收益率指的是,找到最佳性價比(同等風險下收益最高)的產品。

個人推薦兩個低風險高性價比的入門級產品——

一是貨幣基金(簡稱「貨基」),餘額寶、微信(理財通的餘額+)、銀行APP(如招商銀行的朝朝盈)等地方都可以直接購買。

不同貨基的收益不會差太多,目前年化收益率大約是4%,隨便選只收益率高點的就好了。

貨基一般投向銀行協議存款、國債等風險係數較低的資產,風險係數和銀行活期不會差太多,但收益率卻高得多。

另一個是有信用履約保險的網貸產品

網貸其實就是之前大家談之色變的P2P。隨著網貸新規逐漸落地,行業正在慢慢洗牌,有問題的平台已經被淘汰得差不多了。

如果追求安全,你可以只投資有信用履約險的平台,也有6~10%的年化收益,保險公司保本保息。

保險公司賠不起了也不怕,它們背後還有國家保險保障基金兜著,風險比較可控。

「但我現在幾萬塊放餘額寶,每天就賺個地鐵錢。如果我花多點心思研究研究,把回報率翻倍好了,我每天也就賺多幾塊錢,卻要費那麼多時間,我是圖個啥呀?」

相信不少人會是這個想法。

所以我要分享一個黃金法則——72法則

直接上例子:如果你每年都可以實現6%的回報,大概12年就可以翻倍資產(72 ÷ 6 = 12)。但如果年化收益率是8%,翻倍資產只要9年。

其實這是複利的放大效應,只要稍微提高收益率,就可以縮短翻倍資產所需時間。

當然有些人還是不以為然:「我現在有5萬塊,就算翻倍也就10萬塊呀。」

別忘了,除了被動收入,還有主動收入可以增加你的本金。

從經濟學角度看,生產要素主要有資本因素和人力因素。被動收入由資本因素產生,主動收入由人力因素產生。

所以要增加主動收入,就得投資人力因素——即自我投資

前段時間我和好基友雙雙辭職,在50天內環遊了整個中國、去跳傘、去蹦極。就像當年我從麥肯錫辭職時一樣,我爸媽都沒法理解這個決定。

後來我跟爸媽引用了愛因斯坦的一句話——「複利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

二三十幾歲去旅行與五六十歲去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這時候去旅遊我有多30年時間,去把經歷、體驗慢慢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我經歷過的人事物,每過一年,都會有更深層的感悟。就像複利,利滾利,滾個30年,想想會有怎樣的沉澱。

沒錯,自我投資與財務投資是共通的,都有複利效應,越早投資越好。

而且在30歲前,提高主動收入的效果可能比被動收入來得明顯——

像之前說的,你可能還沒有完成資本積累,就算收益率達到100%,5萬本金翻倍後也只有10萬;自我投資則不然,你讀個北美頂尖商學院的MBA回來,年薪百萬的工作並不難找。

這也是我做「 解題者 」這個專欄的動機——我希望可以跟大家一起自我投資、升級思維方式,用麥肯錫方法、用投資哲學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大小問題,從而更高效地生活、學習、工作。

希望本文可以為你的投資理財生涯開個好頭,也歡迎和我一起探討投資理財的各種問題(無論是財務投資還是自我投資)。

最後來個一幅圖總結:

參考文獻/推薦閱讀

[1] David Bach, <The Automatic Millionaire Workbook>, Crown Business, 2005

[2] 羅伯特·T·清崎, <富爸爸窮爸爸>, 南海出版社, 2008

題圖/ unsplash

作者 @狐狸君raphael 肖璟,寫過暢銷書,創過幾次業。理財教育者,曾供職於麥肯錫金融機構組,也曾在Google打過工。Linkedin、36氪、南方周末等一線媒體專欄作家。公眾號「解題者」(id: imjietizhe)。

作者知乎專欄/ 解題者

推薦閱讀:

2017.07.03 來券商辦業務,請自帶演技
你剛工作半年時存下了多少資產、以及如何理財的?
在雪球的工作體驗是怎樣的?
這15個城市的房子應該「越限越買」!虹吸效應已暴露真相
2017.06.29 7月份待公布的兩項重要消息

TAG:投资 | 理财 | 个人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