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銀翼殺手》之後,我決定接受死亡的一刻
人類科幻電影史上有兩部被公認為地位最高的電影,一部是《2001太空漫遊》,另一部就是《銀翼殺手》。兩部偉大的科幻片有許多共同點,都是小說改編,都是極其緩慢的劇情節奏,都是關於未來的暢想等等。
經典是需要時間細細品味的。
就像《銀翼殺手》在剛上映的時候惡評如潮,幾十年後才被世人看懂。哪怕是現在,大多數人第一次看的時候,都不懂為什麼這部電影能夠被稱之為神作;要到看完一些影評再看一遍,才能看出一些端倪;直到有了更多的人生經歷,再看一遍,看到最後複製人老大說出那幾句台詞的時候,才感嘆,神作!
但經典也不是完美的。
《銀翼殺手》確實有許多槽點,可能導演雷德利·斯科特並沒有像現在的多數導演一樣故意去迎合觀眾,這部電影的觀賞性方面確實有所欠缺。
槽點01
節奏緩慢 觀看需要耐心
劇情拖沓是《銀翼殺手》最被詬病的一點,整部電影幾乎都是干寥寥的對白,前30分鐘的兩段「人性測試」的戲,如果不認真看對白就會影響後面劇情的理解,因為「人性測試」是《銀翼殺手》非常重要的一環。
直到大魔王複製人首領登場,想要獲得更長的壽命,劇情才有了些看頭。其實《銀翼殺手》的矛盾衝突就是因為4個複製人在地球為非作歹,主角職責所在追殺他們,但電影足足過了一個小時,主角才找到了第一個複製人。隨後終於有了打鬥的戲份,但如果要當成動作片來看的話,那肯定會失望的。
槽點02
男主毫無光環 戰鬥力渣渣
看到片名《銀翼殺手》,這不禁讓人想像到主角是個帥氣十足,無所不能,戰鬥力超強,光環加身的銀翼殺手。只不過哈里森·福特所扮演的男主Deckard的頹廢感掩飾了他原有的帥氣,被複制人狂揍的戰鬥力讓人懷疑他是怎麼能當上銀翼殺手的。
但其實這樣的設定是有原因的,如果他不頹廢,那就不能引起反思了。
而男主的頹廢只是整部電影頹廢感的一部分,犧牲了男主的光環加身,卻成就了,奠基了另外一種經典——賽博朋克。
這是《銀翼殺手》對後世影響最大的經典元素,後來另一部經典動畫《攻殼機動隊》的未來都市也參照了《銀翼殺手》的賽博朋克風格設定。
到了現在,將近一半有關於未來都市的科幻電影場景,你都能看到《銀翼殺手》的影子,包括《黑客帝國》,《全面回憶》、《終結者》、《虛擬革命》等等。甚至是眾多科幻題材的遊戲都是直接照搬《銀翼殺手》未來都市的美術設計。
當然,賽博朋克不僅僅是破舊髒亂與未來科技感結合的未來都市場景和烏托邦世界設定,而且往往還有對現實社會的種種隱喻。
《銀翼殺手》的背景設定就有著賽博朋克文學的反烏托邦和悲觀主義色彩,一定要留意片頭的故事背景介紹字幕,簡單的6段話就描述出了一個虛構世界。
21世紀初期,泰瑞公司,機器人的新階段,複製人,連鎖六型複製人,基因工程師,世外殖民地,血腥叛變,銀翼殺手部隊。記住了這一連串的關鍵詞, 後面的劇情就變得容易理解了。
就好比一開始的「人性測試」,就對應了開頭字幕中「成為實質上與人類完全相同的生物」。也就是說,在《銀翼殺手》2019年的世界裡,複製人與人類難以區分,人類只能通過反覆提問至少20個問題,同時觀察臉紅反應、心跳頻率、眼球運動等生理活動,才能辨別出審問對象是不是複製人。
辨別複製人是人類還是複製人,或者是複製人算不算是人類,就是《銀翼殺手》的核心命題,這也對應了原著小說的書名《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所以說「人性測試」是這部電影非常重要的一環。而從這個命題,引申出來的對生命本質的終極討論,則讓這部表面看起來十分平淡的電影成為了舉足輕重的藝術作品。
《銀翼殺手》絕對能稱得上是藝術品,所以與其把它當成一部電影來看,不如把它當成一本書來細細品味。就像劇情的發展,就是要為了要給這個命題提出一個嘗試性的解答,每一個人物都有著存在的必要,我們也可以從主要人物出發,解構這部《銀翼殺手》。
這是一部內容大於形式的電影,男主角的存在並不是為了取悅觀眾,而是為了表達人性中的某些東西,他到底是不是複製人的問題也被影迷們廣泛討論,因為電影中有太多線索都暗示了男主就是複製人。
這一點也很符合賽博朋克的特點,現實和虛擬現實之間的界線很模糊。男主並沒有什麼特殊的能力,這會給人一種感覺,他其實也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也許這樣能讓人更容易從Deckard身上聯想到我們自己。
在小說原著中,著重提現的是Deckard在追殺複製人過程中,逐漸失去人性,而複製人卻越來越有人性。他對複製人看法的轉變,對自我價值的懷疑,因為他殺的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即便他不停告訴自己說那只是機器,但複製人所表現出來的人類特質,還是讓他的良心遭到了譴責。
電影中的Deckard從出場到結局是,內心是有了本質上的變化,特別是女主角Rachael的出現,和終極一戰中,複製人老大Roy的驚人之舉的影響。最後哈里森·福特被嚇懵逼的表情,表演得也十分到位。
他開始思考複製人算不算是生命,複製人雖然是人造的,但卻有著人類的特質,有自我意識,不甘被奴役,泰瑞公司實現了他的目的,讓人類更像人。
片頭也已經給出了答案,複製人已經本質上與人類無異。但人類保全自身,對反抗他們的複製人大開殺戒,這已經有違自古以來的人倫道德。
當你隨意地殺人,你就不是文明時代的人類了,你是原始森林的野人,你沒有錯,你為了自保你必須殺死對你有威脅的生命。而人類之所以為人類,是因為人懂得思考,懂得體諒他人,懂得善良,於是我們有了道德,有了對錯,有了善惡。
只是《銀翼殺手》中的人類,已經開始喪失一些人性。這是值得我們去反思的,如今的我們,是不是也像電影里的人一樣失去了作為人類的本質呢?還好有一個Deckard能夠自我懷疑和良心譴責,其實這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自我拷問的。
我們都不應該變得那般冷血無情,更何況我們都不是殺手。
女主角,女複製人Rachael是一個非常非常關鍵的存在。作者通過這個角色闡述了一個觀點——記憶是塑造靈魂的關鍵因素。記憶也成為了續集《銀翼殺手2049》所討論的核心。
「人性測試」能夠辨認出複製人,正是因為複製人只有4年壽命的設定,缺少生活經驗,沒有太多的情緒反應。當Rachael被植入記憶之後,Deckard的人性測試似乎就失效了...
這一幕可以延伸出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如果你失去了記憶,那你還會是原來的你嗎?
也許你還是原來的你,你的父母給予了你一些天賦和個性,遇到同樣的事情,你還是會作出同樣的決定;也許你已經不是原來的你,至少已經不是現在的你了,因為有時候一件事就可以改變一個人,人是善變的。
當複製人有了記憶,可能那些記憶就已經改變了這個人,塑造了這個人,讓這個人知道自己是誰,什麼事情是應該做,什麼事情不應該做。
就像Rachael,她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個複製人,真的就跟個活人一樣。儘管她最後還是要認清自己。
複製人老大Roy Batty無疑是全片最出彩的角色,其實他也和Rachael擁有記憶,只不過他的記憶只有4年,而且全是自己的親身經歷。
他有著求生的本能,這時候他是和某些人類一樣的,為了生存,大開殺戒。他和他的同胞被奴役,被派遣去危險探索任務,一生受災受難,沒有人可以理解他們,甚至許多觀眾也不能設身處地理解,畢竟這些場面沒有拍出來,只能留給觀眾想像,想像他們的生活有多痛苦。
他們感覺到無比痛苦,於是選擇反抗。從叛變的那一刻開始,他不在是個被控制的複製人,而是像基因工程師預測的那樣,複製人最終也可以像人類一樣,擁有自由的權利,擁有恐懼,擁有憤怒,擁有仇恨。
而在他踏上續命的旅程之後,他學會了人類的另外一種情感,愛。
這促使他在最後的結局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從那一刻開始,他已經比人類更人類。他領悟到的,也是《銀翼殺手》所傳達的,關於生命意義的探討。
死亡是生命的終點,你必須接受死亡的一刻。
Roy Batty終於肯面對死亡,當一個人能夠直面死亡的時候,他必將知道什麼是生,生命始終是短暫的,他接受了這個事實,接受了自己的命運。
從前的所有悲痛,也因此消逝,Roy Batty回首自己的一生,以前他只看到了奴役,看到了短短4年,最後他卻看到了自己的所有歷險,和宇宙的宏偉。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精彩的一生,這就是生命的偉大。
所以當你經歷的越多,你的回憶越多,最後的那段經典台詞,就越顯得震撼:
我見過你們人類絕對無法置信的事物。
我目睹了戰船在獵戶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燒;我看著C射線在唐懷瑟之門附近的黑暗中閃耀;所有這些時刻,終將隨時間消逝。一如眼淚消失在雨中。死亡的時刻。
到了。
短短的幾句話,概括了一個人的一生。
也許這就是生命的真相,如此輝煌燦爛。只是再多的記憶,終將如淚水浸沒在雨中一樣,隨著時光,消逝不見。
推薦閱讀:
※你好,阿西莫夫
※科幻片發展的奇葩規律,你get到了幾個?
※《獨立日2》能否延續經典?
※機器傭人法蒂瑪
※職業生涯編輯:在你巔峰的時候帶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