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TUI到CUI - 最好的時代,最難的時代
回觀整個人機交互的發展歷程,一次次的交互變革不過是把「人」與「機器」之間的隔閡一層層剝去。從最老的Punch Card到Command Line,再到Mouse Pointer,最後發展到Multi-Touch,所有的這些進化讓人與機器的融合度一次次被提升。
這兩年,伴隨著Alexa-Echo,Jibo等產品的發布,人機交互也將被推向至一個更融合的時代- Conversational UI (CUI)基於對話的交互方式。
在 TUI(Touch based UI)的世界中,人與設備通過觸摸(Touch)的方式來直接地完成一系列指令的輸入,而設備則通過圖形界面,聲音,Taptic觸覺等各種方式來反饋給用戶(注意,圖形界面不是唯一的途徑)。
這些場景我們都是再熟悉不過了:
- 單指點擊「下一頁」Button,圖形界面將會發生變化讓用戶感知頁面切換;
- 在一張照片雙指向外滑動,設備通過放大照片來讓用戶感知;- 點擊播放視頻,除了圖形界面發生變化,同時還能聽到聲音響起;- 點擊「靜音按鈕」,設備則通過Taptic振動的方式讓用戶感知機器已進入振動模式。
在過去的10年中,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TUI成為了最合適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的自然交互形式,同時也推動著用戶體驗設計的在過去十年的飛速發展。但最近兩年,隨著物聯網和人工智慧成為新的熱點,人們身邊的很多設備開始變得「智能化」。圍繞著這些新的智能硬體,設計師們開始思考如何設計這些新設備的互動方式(我稱這些設計為「Ambient Design」)。
最初,他們嘗試著用傳統 TUI (Touch)的方式來解決這些新問題:
於是,我買的智能檯燈,需要彆扭地用手勢同時按住幾個硬體按鈕才能聯網;
於是當我需要調高空調溫度時,我先要找到手機,並從幾十個App中找到空調的App,再通過幾次點擊,才能完成操作。
如此低效不合理的方式,促使設計師們必須嘗試新的交互可能。
在這樣的環境下,CUI 一種基於對話的交互方式出現了。
CUI 的本質是通過人類更自然的對話來進行交互。在CUI的邏輯中,輸入端是用戶用語音(或鍵盤等方式)輸入一句對話指令。隨後,設備將通過語音(Voice TTS),圖像(GUI),聲音(提醒音),Taptic(振動),甚至硬體動作(風扇開始旋轉,機器人開始移動)的方式來輸出反饋給用戶。
其實,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CUI是一個很複雜的交互系統,他的複雜性首先體現在其支持終端的多樣型,如:當我們為「智能音箱」 與「智能電視」設計CUI時,由於用戶場景的不同,他們之間的設計定位便可能差別巨大。其次,由於不同的終端在硬體配置上的不同(有無屏幕,有無振動馬達等),他們的設計結果也會不盡相同。而且,由於現階段CUI在輸入端的全開放性,如何設計一個良好的技術邊界,讓用戶明白應該以何種方式說出什麼樣的語句,也將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值得慶幸的是,雖然不易,但Sam仍然認為,從框架上來說,CUI仍然是一個萬物互聯時代Ambient Design的正確之路。
在TUI的發展中,由於Graphic部分被過分地強調,導致用戶體驗設計師都成為了GUI Designer,從而忽略Sound,Taptic 等多個通道的設計。這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方式在CUI的世界中將不會發生,因為每個通道都有可能成為唯一的交互途徑。只有將眼(圖形界面),耳(TTS和聲效),觸(振動和溫度)和動作(硬體動作)全方面結合起來,才能有更好的體驗會被創造出來。
讓我們稍微向著未來望去,5年後,CUI 一定會以最合理的方式改變大家與身邊物品的關係。
那時候,看看今天的我們,這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但也是最難的時代「。
-Sam
推薦閱讀:
※【相剋相生】人類神經網路智能技術正改變藝術界?
※人工智慧體系架構-入門人工智慧必看
※詳解YOLO 2與YOLO 9000目標檢測系統 | 分享總結
※將人工智慧接入互聯網 會是人類犯得最大和最後一個錯誤嗎?
※【專知薈萃12】信息檢索 Information Retrieval 知識資料全集(入門/進階/綜述/代碼/專家,附PDF下載)